山体的毛发,凌乱而又有序
松柏从石头的毛孔探出脑袋
以绿色的姿态,站成永恒的青春
纤尘不染的天空,像一面磨境
人类生产遗留的污迹,在这一刻被磨掉
别墅群傲然伫立,也唯有人迹罕至的土地
才有这样的蓝,嗅到自然的味道
而这些,需要你用一辈子努力与打拼
也或许,还远远不够
你是否,重新启用了儿时的双眼
纯净的目睹着这一切,发出的赞叹之词
在你成年的头顶不断旋转,慢慢地
成了来自时光遥远的回声,山的那一边
是你更弱小的身体与稚嫩的思想
可惜你再也无法翻越,抵达更低的海拔
一面磨镜面对你,那是一张来自故土的脸
张开的皱纹写满流离失所,填满沧桑
故乡,这是一个破碎又完整的名词
而“回到故乡”,愈来愈多的人
正在含泪辨识
程一身点评:
《磨镜》是一首还乡之诗。成年人还乡不免想到儿时,回归儿时的渴望难免遭遇回归不得的怅惘。因而此诗必然交织着书写现实与追忆过去的双重视角:“你是否,启用了儿时的双眼/纯净的目睹着这一切,发出的赞叹之词/在你成年的头顶不断旋转……”所谓“磨镜”并非“魔镜”,它清晰映现而不扭曲镜中之物的形状,按诗中所写的,“磨镜”这面打磨得光明的镜子是天空的喻体。其中,“……唯有人迹罕至的土地才有这样的蓝”堪称警句。随后,作者又用“磨镜”转喻“一张来自故乡的脸”,揭示故乡面目的破碎与变异,以至成为返乡的游子含泪辨识之物。和同类作品相比,这首《磨镜》自有特殊之处,但整体性不强,部分词语组织散漫突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表达效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