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耿国彪、艾若访问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
作者:艾若 2018年11月26日 11:22
199 收藏
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已一月余,一个月以来,无论是媒体,学者还是诗人都给予了大量的关注。2018年11月17日,诗人耿国彪,艾若也慕名而来。
两位诗人到达成都后,还没有来得及安顿,便赶来了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称“参观和学习的心情非常急迫”,李怡院长笑谈“你们这是直接奔向了诗歌呀!”随后,两位诗人参观了主题为“诗润人生,文新中国”的“万人诗歌墙”。
刘福春教授介绍,从屈原开始,只要是出过诗集的诗人,在这儿都能找到自己的名字。诗人耿国彪听后,笑着在墙上寻觅,令人惊喜的是,耿国彪先生一眼就在墙上指出了自己的名字,大家都感到惊讶,墙上有八千多个诗人的名字,一般来访诗人都会耗时15分钟以上,耿先生一眼便看见自己的名字,很难得。
当两位诗人参观“刘福春中国新诗文献馆”后,都对橱窗内的珍稀文献表示惊叹,“收藏的那么全,保存的那么好,很不容易”。在参观文献的同时,两位诗人表示,这样“丰富”的现象在别处是没有见过的,川大有如此丰富的文献馆,是川大学子的福音。
的确,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的成立是川大的幸事,正如李怡院长所说:“刘福春教授携10万余种珍稀文献入蜀,在四川大学传道授业,这是川大学子之大幸,也是中国新诗研究界的一件大事。至此,刘教授密藏多年的诗歌文献及相关各种诗歌物件将被妥善收藏、展示、整理和利用,这不仅为中外学者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更修复了残缺不全的诗歌记忆,中国新诗百年家谱在此获得了完整绘制的基础。据我们所知,这在中国学界很可能还是第一次。”
诗人介绍
耿国彪 :1972年出生于河北雄县,1990年后任北京饭店党委企业报编辑,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策划,绿色中国杂志社主编。学生时代开始写作,著有诗集《诱惑》、《筑梦北京》等,曾在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摄影作品1000余篇。文学作品被收入国内数十种选本。2000年参加诗刊社“青春诗会”。2003年获北京文学奖;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获“和谐铁路”诗歌大赛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有座城市叫长春”诗歌大赛一等奖。
艾若 :网名爱若干,1971年生于安徽桐城。北京传媒人。诗歌作品入选《中国新诗选》(2002)《大诗歌》《北漂诗篇》《当代传世诗歌三百首》等,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等,诗歌曾获奖并多次参加中国国内诗歌节,2018年10月11日-13日,受邀参加第三届厄瓜多尔国际文学节(南美)。诗歌代表作《爱你如陶》《西夏王陵》《回家》等,出版诗歌合集《理想国·待渡亭2018》。(陈佳)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