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新著出版 | 窥豹录:当代诗的九十九张面孔

作者:存在诗刊   2018年11月23日 16:01  中国诗歌网    1389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1123155612

《窥豹录:当代诗的九十九张面孔》作者:胡亮


青年批评家胡亮的新著《窥豹录》是新诗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者熟谙西方现代批评,兼擅中国古典诗学,将新诗置于具体的文化经纬,从而得出了若干更新颖也更精确的结论。作者具有强烈的批评文体学自觉,別求身段和声线,已经形成了亦中亦西亦今亦古的独特话语风格。


——吉狄马加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


青年新锐批评家胡亮先生,二十余年来,目不斜视,心无旁骛,专执于当代诗研究,所出《阐释之雪》《永生的诗人》《琉璃脆》及《虚掩》等著,备受诗界瞩目,先后斩获袁可嘉诗歌奖、四川文学奖。

胡亮访问诗人以百计,研读诗集以千计,蒐集文献以万计,经两次增补,三番精改,四年劳作,终于完竣《窥豹录:当代诗的九十九张面孔》。序言选用妙文《侥幸的批评家》,正文论及九十九位当代诗人,后记交代写作过程及批评立场。该书初步勾勒了当代诗景貌,堪称个人化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亦是作者所力倡的“感性批评”和“词条式批评”的最新成果。

该书论及的九十九位当代诗人为:周梦蝶,曾卓,牛汉,孔孚,木心,余光中,洛夫,罗门,管管,商禽,瘂弦,碧果,郑愁予,林子,昌耀,张新泉,哑默,食指,北岛,江河,芒克,根子,多多,舒婷,胡宽,周伦佑,严力,梁小斌,王小龙,于坚,杨炼,王小妮,翟永明,顾城,柏桦,夏宇,蓝马,欧阳江河,刘以林,王家新,马莉,吕德安,莫非,骆一禾,吉狄马加,崔健,陈东东,孟浪,韩东,张枣,王寅,丁当,普珉,虹影,麦城,车前子,西川,李亚伟,马松,郑单衣,黄灿然,杨子,海子,臧棣,尚仲敏,草树,荣荣,田禾,阿吾,杜马兰,树才,张执浩,余怒,伊沙,雷平阳,鲁西西,陈先发,蓝蓝,杨键,桑克,李少君,赵思运,杜涯,朱朱,安琪,宇向,周云蓬,蒋浩,孙磊,谭克修,李小洛,唐果,叶丽隽,泉子,韩博,尹丽川,王敖,沈浩波,郑小琼。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先生认为:“青年批评家胡亮的新著《窥豹录》是新诗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者熟知西方现代批评,兼擅中国古典诗学,将新诗置于具体的文化经纬,从而得出了若干更新颖也更精确的结论。作者具有强烈的批评文体学自觉,別求身段和声线,形成了亦中亦西亦今亦古的独特话语风格。”著名出版家、江苏文艺出版社社长黄小初先生则认为:“《窥豹录》比诗还好看,乃是不可多得的奇书和还没离开就会怀念的天生经典。”

《窥豹录》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慧眼约定,匠心设计,精装出版,展现了与内容相匹配的近乎完美的形式感。该书已经出品,即将上市,敬请各位方家和读者关注。

据悉,胡亮还将继续研究当代其他重要诗人,并回溯新诗百年历程,再次扩充此书,直到撰成《新诗谱》(三卷本)。此次出版的《窥豹录》,不过是《新诗谱》的首批成果和部分成果。其志远矣,其著煌哉,让我们拭目以待。


                     

 目   


代序 

侥幸的批评家/胡亮

 

〇一  周梦蝶(1921-2014)

〇二  曾卓(1922-2002)

〇三  牛汉(1923-2013)

〇四  孔孚(1925-1997)

〇五  木心(1927-2011)

〇六  余光中(1928-2017)

〇七  洛夫(1928-2018)

〇八  罗门(1928-2017)

〇九  管管(1929-)

一〇  商禽(1930-2010)

一一  痖弦(1932-)

一二  碧果(1932-)

一三  郑愁予(1933-)

一四  林子(1935-)

一五  昌耀(1936-2000)

一六  张新泉(1941-)

一七  哑默(1942-)

一八  食指(1948-)

一九  北岛(1949-)

二〇  江河(1949-)

二一  芒克(1950-)

二二  根子(1951-)

二三  多多(1951-)

二四  舒婷(1952-)

二五  胡宽(1952-1995)

二六  周伦佑(1952-)

二七  严力(1954-)

二八  梁小斌(1954-)

二九  王小龙(1954-)

三〇  于坚(1954-)

三一  杨炼(1955-)

三二  王小妮(1955-)

三三  翟永明(1955-)

三四  顾城(1956-1993)

三五  柏桦(1956-)

三六  夏宇(1956-)

三七  蓝马(1956-)

三八  欧阳江河(1956-)

三九  刘以林(1956-)

四〇  王家新(1957-)

四一  马莉(1959-)

四二  吕德安(1960-)

四三  莫非(1960-)

四四  骆一禾(1961-1989)

四五  吉狄马加(1961-)

四六  崔健(1961-)

四七  陈东东(1961-)

四八  孟浪(1961-)

四九  韩东(1961-)

五〇  张枣(1962-2010)

五一  王寅(1962-)

五二  丁当(1962-)

五三  普珉(1962-)

五四  虹影(1962-)

五五  麦城(1962-)

五六  车前子(1963-)

五七  西川(1963-)

五八  李亚伟(1963-)

五九  马松(1963-)

六〇  郑单衣(1963-)

六一  黄灿然(1963-)

六二  杨子(1963-)

六三  海子(1964-1989)

六四  臧棣(1964-)

六五  尚仲敏(1964-)

六六  草树(1964-)

六七  荣荣(1964-)

六八  田禾(1964-)

六九  阿吾(1965-)

七〇  杜马兰(1965-)

七一  树才(1965-)

七二  张执浩(1965-)

七三  余怒(1966-)

七四  伊沙(1966-)

七五  雷平阳(1966-)

七六  鲁西西(1966-)

七七  陈先发(1967-)

七八  蓝蓝(1967-)

七九  杨键(1967-)

八〇  桑克(1967-)

八一  李少君(1967-)

八二  赵思运(1967-)

八三  杜涯(1968-)

八四  朱朱(1969-)

八五  安琪(1969-)

八六  宇向(1970-)

八七  周云蓬(1970-)

八八  蒋浩(1971-)

八九  孙磊(1971-)

九〇  谭克修(1971-)

九一  李小洛(1972-)

九二  唐果(1972-)

九三  叶丽隽(1972-)

九四  泉子(1973-)

九五  韩博(1973-)

九六  尹丽川(1973-)

九七  王敖(1976-)

九八  沈浩波(1976-)   

九九  郑小琼(1980-)

 

后记



微信图片_20181123155842


胡亮,生于1975年,诗人,论者,随笔作家。著有《阐释之雪》(北京,2014;台北,2015)、《琉璃脆》(西安,2017)、《虚掩》(合肥,2018)、《窥豹录》(南京,2018),编有《出梅入夏:陆忆敏诗集》(太原,2015)、《力的前奏:四川新诗99年99家99首》(沈阳,2015)、《永生的诗人:从海子到马雁》(太原,2015)。创办《元写作》(2007)。目前正在写作《片羽》、《色情考》、《涪江与唐诗五家》等著。应邀参加第2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2009)、第1届洛夫国际诗歌节(2009)、第2届邛海国际诗歌周(2017)。获颁第5届后天文化艺术奖(2015)、第2届袁可嘉诗歌奖(2015)、第9届四川文学奖(2018)。现居蜀中遂州。


           

 代序:侥幸的批评家

文/ 胡  亮

 

批评家主要有三种:时政批评家、艺术批评家和文学批评家。在这里,笔者只愿意谈及最寂寞的文学批评家。文学批评家主要亦有三种:小说批评家、戏剧批评家和诗歌批评家。在这里,笔者只愿意谈及最寂寞的诗歌批评家。诗歌批评家主要亦有三种:古典诗批评家、现代诗批评家和当代诗批评家。在这里,笔者只愿意谈及最寂寞的当代诗批评家。唯有当代诗批评家,才是寂寞的立方,才最有资格成为侥幸的批评家。

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必须借助某种统计学——这种统计学,毫无疑问,将是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WislawaSzymborska)所谓“悲哀的计算”。

笔者只是一个读者而已,却无端地相信:在中国,在当代,至少有一千个专业的批评家。他们从不缺乏所谓的批评才能,与这种才能相表里,他们也不缺乏对诗的深情和敏感,甚至不缺乏必要的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与神学、艺术史与思想史修养。然而,其中九百个批评家,将在本轮计算中成为减数。他们或认为,好的批评,不如好的生活。慢慢地,批评,就质变为生活中的社交。批评(姑且仍然称为批评)的低成本,换来了社交的高回报——机会、荣誉、物质或职务的高回报。这种高回报,由期货,到现货,中间隔着小聪明、堕落和判断力的闲置。这九百个批评家(姑且仍然称为批评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百二十个批评家,在酒醒后的某个深夜里,辗转反侧,忽而失了眠。他们找出青春相册,翻了三遍,然后写出自祭文,痛哭流涕念了五遍。第二天清晨,他们发愿写出真正的批评,给匍匐在尘埃中的某位大诗人戴上桂冠。然而,门铃响了,快递来了——他们收到了“薛蟠打油诗创作一周年研讨会”的邀请函。薛蟠,也就是呆霸王,不用笔者专门介绍了吧?另外七百八十个批评家,早已没有眼泪,他们只剩下珠圆玉润的算盘——其中两把算盘,藏于两只长袖;还有一把算盘,藏于谁也找不到的隐形的抽屉。批评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又出现了上调的态势。他们举起高脚杯,彼此致意,碰出了得体的脆响。没有自祭文,只有祭文。他们把祭文——也是讽刺诗——提前送给了想要挤过独木桥的那些傻瓜。当然,前边说到的自祭文,挽的是个人的理想;这里说到的祭文或讽刺诗,挽的是——带着一丝讪笑——他人的执迷不悟。

不管怎么说,当代诗,终于还是得到了一百个批评家——这一百个批评家都是出色的批评家。他们铁了心,壮了胆,把批评作为可以献身的名山。前面就是独木桥,就是牛角尖,就是绕不开的十八座虎山。从虎山,到名山,相隔十万八千里。在这个无限辽远的地带上,当有上帝,将对这一百个批评家进行再选择。悲壮与残酷,都只是寻常风景。

是的,现在还剩下一百个批评家。其中六十个批评家,并没有足够的天赋。天赋是上帝的绣球,是罕见的、偶然的、不可预订而又难以推脱的礼物。比如,蜻蜓的复眼,可达二万八千只。再如,狗的嗅觉细胞,可达两亿两千万个。天赋是细胞,亦是麻绳。另外四十个批评家,已经被重重捆绑。对,没得选,只能从事批评呢。对他们来说,当代诗,既有二万八千幅视图,亦有两亿两千万种气味。此种分辨率,就是天赋。如果他们不做批评家,屈就平庸,转而学习腌肉、酿酒、养海狸鼠或修皮鞋,很快就会表现出不被理解和尊重的非凡的笨拙。

现在还剩下四十个批评家。其中二十四个批评家,并没有合理的学养。一方面,他们精通西洋现代批评。精神分析也罢,原型批评也罢,俄国形式主义也罢,新批评也罢,读者反应理论也罢,符号学也罢,女性主义与性别政治也罢,后殖民主义也罢,都是趁手的工具,都可以用来解读中国当代诗。由此得到的成果,与其说是当代诗批评,不如说是西洋现代批评的“应用研究”。他们在讨论翟永明吗?非也,是在讨论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呢。另一方面,他们熟读西洋现代诗歌。象征主义也罢,表现主义也罢,超现实主义也罢,意象主义也罢,垮掉派也罢,荒诞派也罢,语言诗也罢,后现代主义也罢,都是耀眼的榜样,都可以用来参证中国当代诗。由此得到的成果,与其说是当代诗批评,不如说是西洋现代诗歌的“影响研究”(influence study)。他们在讨论翟永明吗?非也,是在讨论美国自白派诗人普拉斯(Sylvia Plath)呢。他们是在讨论韩东吗?非也,是在讨论英国运动派诗人拉金(Philip Larkin)呢。前述应用研究和影响研究,要说,对当代诗亦颇有必要。但是呢,这样的研究,不免洒下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浓重阴影。这二十四个批评家,把燕卜荪(William Empson)的《七种复义》拜读了三遍,却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雪藏了三十年。笔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朗,虽然新诗从来没有真正地诀别过中国古典诗,但是新诗批评——尤其是当代诗批评——却已经较为彻底地违弃了中国古典诗学。

现在还剩下十六个批评家。其中七个批评家,并没有强烈的批评文体学自觉。文体学自觉,这似乎只是创作者——而不是批评家——的必要前提。对于批评家来说,要紧的,乃是“问题”而非“文体”。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批评家,大都心安理得地持有这种令人遗憾的观点。如果借来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术语,或许可以这样来表述:出色的诗人具有更强的“言语”(parole)能力,而批评家则具有更强的“语言”(langue)能力,故而前者跳脱而后者规矩,前者抽出了新芽而后者死守着朽根。批评家挑剔着某个诗人——或某个诗文本——的角度、节奏、语调或想象力,由此写出的批评文本,在角度、节奏、语调或想象力方面却泛善可陈。他们用青铜阐释着白银,用白银阐释着黄金。这青铜,这白银,居然一点儿也不脸红。已经输了几十年,批评家呢,依然顾盼自雄。诗人不再指望批评家,就如同,黄金不再指望白银而白银不再指望青铜。什么时候,不仅是在诗人这里,而且是在批评家这里,古字、白话、口语、方言、翻译体、甚或木屑竹头才能铸为合金?什么时候,诗人和批评家,诗文本和批评文本,才能展开你追我赶的竞赛或你死我活的热恋?是的,批评不是批评家对诗人的心服口服,也不是批评文本对诗文本的毫无自知之明的单相思。两者,全身心,都要投入这场竞赛或热恋。分不出雌雄,那才叫好看呢。

现在还剩下九个批评家。其中两个批评家,并没有必需的金钱。是的,金钱,你并没有听错。与任何批评门类相比,当代诗批评——乃至研究——都是投入最多收入最少的行当,换句话说,这是亏定了的买卖。为什么这样讲呢?批评或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托公共图书馆。但是,当这两个批评家坐了三小时大巴,两小时高铁,终于走进某个公共图书馆,他们就傻眼了,坐在大理石台阶上流下了热泪。从县立图书馆,到市立图书馆,从省立图书馆,到国立图书馆,从南京大学图书馆,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或许都藏有多个版本的余光中或舒婷,舍此而外,却只藏有少得可怜的当代诗文献。像商禽的讲座视频、哑默的自印文集、北岛的海外版诗集和散文集、骆一禾的日记(哪怕是复印件)、张枣的信札、钟鸣或蒋浩主编的民刊、沈浩波私刻的色情诗集,诸如此类的文献,尤其是非正式出版物,很难见诸公共图书馆。当代诗文献,就如博尔赫斯(Jorges Luis Borges)曾经谈及的来自比卡内尔的圣书,“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你以为“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就可以揭开某页吗?不,对于这部无限之书来说,某页也就是无数页。这两个批评家后来得知,也许只有荷兰莱顿大学的汉学研究院,经柯雷(Maghiel van Crevel)先生多方采集,才藏有较为可观的中国当代诗文献。然则,大巴票,高铁票,还没地儿报销,又怎么买得起飞机票?这两个批评家,把拟好的文论大纲扔进了果皮箱。另外七个批评家,节衣缩食,呕心沥血,穷二十年之功,斥三十万之资,成八千册之藏,终于建成了一座志在当代诗文献的私立图书馆。可是,他们买不起别墅。这座私立图书馆,必将占用家里的客厅、卧室、过道甚至卫生间,为妻儿所怨,复为亲友所讥也。

现在还剩下七个批评家。其中三个批评家,并没有持久的耐心。无止境的阅读和写作,寂寞的立方,永远的零回报,“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此乃唐人李白之诗也),都是如此令人难以忍受。这三个批评家决定稍事休息,不再深究何以北岛羞于提及《回答》,而韩东厌于提及《有关大雁塔》。他们根据早年得来的印象,再次赞美着——或者挖苦了——《诺日朗》和《悬棺》,却无视杨炼又写出了《叙事诗》和《艳诗》,而欧阳江河又写出了《泰姬陵之泪》、《凤凰》和《宿墨与量子男孩》。至于美学的少年先锋队员,虽然不断涌现,也只是引起并加固了他们的居高临下的怀疑。小孩儿呢,看看再说吧。最近,他们得到了两家出版社的答复,即便完成了书稿,恐怕也没有付梓的可能。只有自费出版,免费赠送。他们嘟囔着,“老子不干了”。这三位批评家,有的改行从事电影批评,有的改行从事水墨批评,有的移情于山水,很快就在江湖上消失了萍踪。

现在还剩下四个批评家。其中一个批评家,忽然卷入了一桩奇案。在某个月黑风高之夜,跳进来两个贼人,剜去了他的眼睛,割掉了他的舌头,砍断了他的双手。这桩奇案,最终未能侦破。可怜的批评家,经抢救,保得了性命,却已成了不能看书、不能说话、不能写字的废人。他该怎样度过残生?像《山海经》所记载的那样,“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或是像商禽先生所写的那样,“用脚思想”?如此这般,都是坐着说话不腰疼呢。

天啦,现在只剩下三个批评家——三个堪称孤绝的批评家。我们的统计学,我们的“悲哀的计算”,与其说求得了最终的差,不如说仍在猜测着难以捉摸的天意。阿弥陀佛,但愿这三个批评家,关好了天然气,修好了漏船,没有被吸毒的小儿子气死,没有被打牌的老婆逼疯,没有遭到某些名流或主编的暗算,没有陷入巨大的虚无感,没有患上抑郁症、卢伽雷氏症、脑萎缩或耳原性眩晕症,更没有患上肺癌或白血病,没有被医生误诊,没有撞上从顶楼掉落的花盆,没有恰逢地震,没有受到核辐射,没有乘坐即将开下悬崖的汽车。倘若真的是这样,这三位批评家,就是侥幸的批评家。既有侥幸的批评家,亦有侥幸的诗人,两者的遇合,可望成就侥幸而伟大的批评。

                      2018年4月16日

                     春深夏浅,绿肥红瘦

 

             

 后   记

文/ 胡  亮

 

《窥豹录》的写作,历时四五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到2016年4月,先期完成六十六篇,论及六十六位诗人,起于孔孚,讫于郑小琼,收入小书《琉璃脆》,茱萸为撰专序,已在古都西安出版。这算是初版。到2018年4月,续写完成三十五篇,并从《琉璃脆》选出六十四篇,共计九十九篇,论及九十九位诗人,起于周梦蝶,讫于郑小琼,合成小书《窥豹录》,笔者另撰代序,将在古都南京出版。这算是再版。原写的六十四篇,这次均有修订,甚或重写,故而本书亦堪称新书。书名儿叫作《窥豹录》,因沿用已久,渐成周知,便也不再另作打算。古代《点将录》,当代《谈艺录》,这两个书名儿,也有些大而无当。为了稍微弥补这种大而无当,笔者从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的名著——《现代性的五张面孔》——为此书借来个副标题:“当代诗的九十九张面孔”。这算是扯虎皮做大旗。

此书论及的九十九位诗人,组成了笔者心目中的当代诗矩阵。这里论及的个别诗人,或无足够的重要性,之所以论及,当有谱系或类型等方面的考虑。尚未论及的若干诗人,或有足够的重要性,之所以尚未论及,当有相关资料不足、笔者能力不逮或研究时机不成熟等方面的原因。所以说,这个矩阵并不完整,而且动荡不安,此书也就只能是——甚至永远是——宿命的半成品。

正如读者诸君之所见,在这里,笔者出示了老派的文化立场:去西方中心主义,去白话原教旨主义。此种文化立场,颇接近当年学衡派。西洋诗,古典诗,都是新诗之源。笔者想要试着证明,除了西洋现代批评,还有中国古典诗学,这两个工具,都能读解新诗。亦即所谓中学西学道术未裂,今人古人诗心相通。笔者指望新诗批评打破学科壁垒,而又不仅是既有工具的应用研究。新诗与批评工具,相互挑逗,或可获得同步的“当代性”。这才是有效的对话,这才是最堪向往的胜景。

笔者主要在两个方面——感性批评和词条式批评——强化了批评文体学自觉。先说感性批评。感性批评乃是古来的传统,及至西学东渐,理性批评却占了上风成为主流。感性批评者,作家之文也。理性批评者,学者之文也。试看今日批评界,千人一面,皆学者之文也。为此,笔者暗里发愿,要求得一种别开生面的鲜榨的感性。这种感性,如此性感,天知道,反而需要更曲折的理性呢。再说词条式批评。每篇只有一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只有一两千字。所有闪转腾挪,综合也罢,分析也罢,均不得跨出这个小房间。综合者,宏观之论也。分析者,微观之论也。两者,却不可偏废。尤其是词条式批评,更要自相矛盾地实现小角度破门。未能寸铁杀人,或可尺水兴波。这些都是云端的理想,至于笔底的现实,可能就会显得很骨感。

前述批评文体学自觉,很快,就将笔者推向了险象环生的劳动。阅读,写作,阅读,写作,九十九次,推巨石,上高山。阅读下足了功夫,写作就节省了时间。故而,笔者不惜大量阅读。其间阅读过的诗集,以百计,阅读过的诗,以千计。尽管如此,写作仍如老牛拉破车。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每天只得三五百言。甚或枯坐数小时,不得一个字,眼睁睁地虚度了韶光。记得写作《翟永明》,就曾废掉十余次开头。而从外部环境来看,在写作此书期间,尤其是2017年,堪称公务猬集而私事蚁聚。八十老父七十老母多次进医院,十七八小儿即将考大学。老父老母如风烛,小儿如风筝。为人子,为人父,几乎两头不及格。种种压力,如浪如潮,让笔者识得了何谓中年。中年著述多逶迤,几度罢笔,几度咬牙,不知经历了多少彷徨。好在,有苦役,亦有快感,终于还是完成了写作计划。周梦蝶先生有言,“不久读,不苦学,不高谈,不豪饮”。笔者不唯犯了前两条,恐亦犯了后两条,来去思量,真真是无药可救了。

临到最后,还要补充几条说明。其一,顺序。九十九位诗人,均按生年排列。生年相同,则从新诗发生学角度再作斟酌。这种体例,暴露了芳龄,所以特别要向有关女诗人致歉。其二,引文。引文出自被论及的诗人,不再注明作者名。引文出自他人,随文注明作者名。为了减少繁缛,一般不再注明书名或篇名。其三,篇幅。每篇长短不等,所用文字量,或有偶然性,与被论及的诗人的重要程度全无干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此书不排座次,只欲较为得体地呈现当代诗的丰富性。

《窥豹录》的写作已经暂告段落,成耶,败耶,知我,罪我,笔者哪里还管得?当代诗,新诗,已经让笔者产生了审美疲劳。此后两三年,且容笔者读唐诗去也。两三年以后,希望此书能有增补的机会。由当代而现代,由中篇而长篇,由九十九张面孔而N张面孔,可望草成一部个人化的新诗接受史。

最后,笔者要感谢沈奇教授和黄小初社长——没有他们的青眼,甚至,就不会有此书的写作和出版。要感谢洛夫、商禽、管管、林子、张新泉、哑默、周伦佑、严力、梁小斌、王小龙、于坚、翟永明、柏桦、蓝马、欧阳江河、刘以林、马莉、吕德安、莫非、吉狄马加、车前子、臧棣、尚仲敏、草树、田禾、阿吾、树才、张执浩、余怒、陈先发、杨键、桑克、赵思运、安琪、蒋浩和泉子等各位师友——他们为笔者提供过各种襄助(包括接受采访或赠送资料)。《琉璃脆》出版后,八十三岁遐龄的林子老师,就曾寄来新书及近作,让笔者有机缘从容增补《林子》。要感谢李少君先生及《诗刊》、王菱女士及《星星》、荣荣女士及《文学港》、黄梵先生及《两岸诗》、哑石先生及《诗镌》、蒋浩先生及《椰城》——他们选发过此书的部分篇章。要感谢马铃薯兄弟及江苏文艺出版社——他们长期坚持出版小众的新诗读物,穷尽着版式的精致,并承担了市场的风险。还要特别感谢L同学、W博士和Z教授——他们是此书的最早的读者,最早的点评者,他们恰如其分的鼓励,正当其时的安慰,各尽其能的关切,早已让笔者五内俱铭。


胡亮

2018年4月8日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音律正声翻转《金谷子赋》正义
  6.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7.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8. 《腾飞协奏曲——新时代工业诗选》出版
  9.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去世,享年92岁 | 诗歌选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5.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肖水:回去要读你们的诗
  8.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南宁举行
  9. 《人民日报》:让文学骏马奔腾于时代原野
  10.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