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芯诗歌的立体感正在于他将内在的发现投射到了风景之中,那样的风景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了,而是融合了各种表征和肌理的综合性审美体,带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这也可以当作诗人观察世界的一个新起点。
真正的诗意,应该源自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诗人身上,即他必须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来接纳这光怪陆离的世界,其笔下所呈现的风景,也当是世界对诗人之感触的回应。因此,诗人和世界的相处,也是一个相互寻求和解与拯救的过程,而诗意正是这一过程的中间物。我们对诗歌的接受,在其终端仍然是对诗意的共鸣,这里面有想象性的认同,也有经验上的彼此契合:诗人看见了世界的秘密和真相,而世界也容纳并洞悉了诗人内心的风景。
如果我在这个意义上切入王学芯的诗歌,其实就已经在理解中暗合了他对世界及其周边的观察,这种敏锐的捕捉,皆立足于诗人将世界当作风景来欣赏,这是一种诗歌写作的姿态。世界在诗人眼里是生动的,一旦这种看法作用于诗人的内心,其下笔总会抵达一个诗意的世界,这符合互动的逻辑。在王学芯的诗集《间歇》中,他将目光投向了自然,小至花草,大至宇宙,这种在微观和宏观的世界里寻求诗意的路径,最终还是基于自我经验:观察就是揭开世界的面纱,让自然成为诗意的客观对应物,同时也是诗意生活的参照。当诗人以自我为中心时,那些自然的风景就是诗意的主体,并且是诗意得以确立的“现代性装置”,它们构成了一股隐秘的潜在力量。在《暮色突然降临》一诗中,王学芯找到了一种瞬间的观看之道,我可以将之称为“心灵行动”,当风景进入他的视觉时,其所反映出的不是完全素描般的刻画,虽然他也足够精准,但那种美学展示里有他自己特殊的精神和思想投射。“云层覆盖下午四点的明亮/暮色突然降临 变深的光线/带着一种绝对的高度/落到地上//我像只瞬间收拢翅膀的蝴蝶/从草尖歇到台阶的边缘/变成黑色斑点//更像一个角色卸下所有台词/日与夜 离开耀眼灯光或舞台/耷下了一脸倦容”,这一连串动作,也并非在同一时空里发生,只不过是诗人通过对经验的处理,将其转化成了一道富有超越性的景观。“黄昏难以辨认地迅速出现/我在门庭外的一棵树下/听到寂静流淌的声音//没有什么过去/全部的色彩和归宿/以及巨大的云烟变化/变成了我一道闭合的唇线”,当视野打开,一幅宏大的画卷呈现眼前,诗人需要按照诗的意图结构“景”的存在,并形成一种美的秩序。
自然的风景在王学芯的诗歌中已经幻化成了内在的创造,这之间有一个中介,用王学芯在诗集《间隙》中的一个专辑名即为“空灵的尺度”。他不是像有些诗人那样热衷于精准的白描,虽然那也是一种见功力的书写,但在王学芯的诗歌审美中,也许对个人生活经验某种内心的转化更能获得诗的启示。像他在一首诗中所表达的那样,万物皆备于我,而通过移情投射在万物中时,所有的风景都可能被重新发明,“所有疏远的景致返回身边/草丛在漫不经心地走动/一声灵敏的鸟鸣/脑袋变得清澈/悠然的话语/如同几朵山谷里的云/为每一片经过的池塘动了感情//拾起石子 我花很长的时间打磨/用一种对生活的了解/改变它的光亮和形状”,这种改变是“用一种对生活的了解”完成的认知,从开始到结束,中间是“动了感情”的,当然,这种动情不是放纵情感,相反,王学芯多年的诗歌创作一直比较注重节制情感,他将生活和世界“风景化”,其实很大程度上即在于通过相对隐秘的感知,去发现潜藏在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空灵维度,那可能是神秘的,无解的,只有在诗的形态中,它们才会显影,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可能每一次捕捉瞬间风景,对于王学芯来说,都不乏自我折磨的艰辛,因此,我们能进入他的诗歌,是在走向一个共同的经验空间,那里有我们对世界相通的感受,这不仅是生活上的,更是美学意义上的想象共同体。
在个体对接公共的风景时,基于对空间的充分占有,诗人总是要有一个超越性的视角,才可能最为充分地把握住对自然景观立体的建构。因为诗人不可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进入对风景的描绘,他只有自己的方式,于是,他依靠直觉所获得的观察,属于最直观的层面,这难免会出现倾向性。我甚至觉得,这种倾向性会引起诗人在观看过程中的诸多困惑,那就是如何更恰切地探寻他眼中的真相。也许真相对于诗人来说并不重要,他仅仅是寻找在场的“自然现象”,当世界于瞬间定格在镜头中时,也只能就那一画面言说其间的诗意本质与美学可能性。还有那些失去的“风景”,会成为另一道隐秘之光,在侧面照亮诗人对自然和世界的认知,我且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王学芯的诗歌写作,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共同的困惑:我们到底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书写并靠近这个世界?这一本质追问,决定了他写诗的动力。我发现他对黄昏的风景情有独钟,“某些黄昏总有一束很强的光/透过一扇窗子 让我全身/变得通红//我总会拿起一块镜子/把束光反射到对面的楼房/给那里的玻璃一点热的问候”,这一带有顽皮性的行动,是出于天真,还是一种好奇?动作的完成,似乎在靠近光的同时,也在靠近诗。“飞过的鸟 从身边的窗台上/隐入近处的树林/留下湿漉漉的楔形脚印//而一片落叶从树枝上掉落/轻轻干涩的声音/猛烈地震动了神经//眨眼的瞬间 束光消失/变厚或变薄的黄昏 总会发出/沙沙声响 弄乱我的头发”,诗人眼中的风景,最后还是变成了一种自然赋予他的书写意志,这所有的自由与信任,都在同一语境中被再度阐释。确定的景观在诗人眼里有着不确定的美,它们是延续性的,或者说是拓展性的,没有一个能完全排除想象的诗意存在,这也许就是自然的秘密,也是诗人所要抵达的境界。
很多的不确定,不是缘于对自然的不信任,而是对自然或风景中神秘部分的困惑,当诗人力求去清晰地理解其中的奥妙时,更多的困惑就会促使他立于风景中冒险,以此回应困惑带来的深度感知。“你们的一角读过树的绿/我听树的呼吸就会想起屋内的灯”,王学芯在诗歌中直接指涉了风景中那些隐而不见的诗意,树的呼吸也移情于他的思辨,只有内心拥有风景的人,才会在情感的流动里去实践对物事的重新创造。我很认同王学芯以这种敏感于物事的方式去追求和风景对话的美,因为可以由此找到他写作的传统和资源,至少他不是凭空捏造或完全如青春期写作那样依靠想象力,这种经验型写作正是现代意义上的实时转换,所有的元素都是有来历的,诗人负责为它们找到一处安放的空间,并重新赋予它们以创造的力量。“僻静令人平静/环境和身体 如同枝干与树叶/形成了一种幽芳的景象/而这种景象 又被狗叫打破/像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一大块白白的绸布”(《在一阵雷雨之后》),在立体的联想中,诗人与景象的对应关系得以确立,这时,虚构不足以去重新“发明”那些动感之美,只有通过对观察经验的重绘,通往艺术之真的话语才会生成。
王学芯诗歌的立体感正在于他将内在的发现投射到了风景之中,那样的风景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融合了各种表征和肌理的综合性审美体,带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这也可以当作诗人观察世界的一个新起点。在此,诗人所扮演的,除了发现者的角色之外,还有重塑者的角色,他要将这种发现的经验转化成思想和审美的力量。惟有如此,发现才是有力度的,那些自然之物作为镜像,可以映照出人生的丰富性。尤其是诗人在统摄眼中的影像时,看似是审视自然,实则也是在反省个体对于生活的态度。生活和风景在诗人笔下的变形,正是经验的创造性转化,它们生成新的诗意,这是对诗人的回报,也是对更高生活的深度注解。诗人没有在自己的诗歌写作中诉诸大开大阖的纵横方式,他切入的角度细微而具体,因此,他不靠华丽的修辞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取胜,而是在经验的转化里找到了一条平和宁静的创造路径。我甚至觉得路径才是王学芯的独特所在,就像他在那些看似不为常人所关注的日常风景中发现了“可怕的美”,这不是简单的观察所能获得的,各自对比之后的张力呈现,为他找到经验的力量提供了精神保障。这是诗人经受的美学洗礼,也是他在获得身份认同后自主选择的结果。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