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残联宣文部主办的“王忆诗歌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等出席会议,二十余位专家、评论家参与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王忆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但由于先天疾病,她无法行走、双手变形,甚至说话也异常吃力。所幸的是,上帝为她关上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她借由电脑把纷繁世界拉到眼前。王忆用一根并不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艰难敲击,至今已出版诗歌、散文、小说等6部文学作品。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致王忆的信中,盛赞她为“不倒的生命之树”,尽管王忆身体、语言受限,文思却飞扬无羁地驰骋。王忆在文中说:“写作,起初只是我的一项爱好,一种记录,后来变成一种钻研,现在它会是我一生的事业。”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吉狄马加与诗人王忆合影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吉狄马加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一个特别而又亲切的研讨会。“诗人是一个大家庭,无论处于何种境遇,每个人的状态怎么样,只要在写诗,在为精神世界创造美好的东西,就应该向她表示敬意。”王忆能克服身体上的残疾和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难,不断涌现出新作,非常不容易。王忆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她通过诗歌构筑的精神世界却是完美的、健康的、向上的。其次,吉狄马加指出王忆的诗歌具有一种纯粹品质,“她的抒情诗写得很干净,非常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忠实于自己的灵魂,忠实于自己的思想”,难能可贵地写出了对人生和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再者,王忆的写作相当高产,她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挥,需要不断扩展写作空间,对于过去的写作模式和思维惯性有所突破。讲话最后,马加再次肯定王忆诗歌的独特性,尽管她的生活空间有限,难以涉足太多社会内容,但在面对内心、生命体验和内心灵魂时,她拥有自己独特、细腻的视角,期待她未来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王忆诗歌作品研讨会现场
王忆诗歌的发现和推荐者、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谈到,自从王忆跟文学相遇,她的生命质量获得了提升,是文学让她重生,让有限的世界向着无限的领域拓展。透过王忆的诗,我们看到文学对于个体生命的拯救与升华,“在诗歌的领域里,她是很强大的一个人。她在精神上跟我们的高度是一样的,甚至比我们还要高。”
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认为,在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王忆诗歌研讨会,无疑是一个善举,体现了国家温度、社会温度,体现了对残疾人事业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也体现了对诗人的呵护。王忆在各界的关心下茁壮装成长,这本身就是一首诗,这是王忆和大家共同努力下,在大地上写的秀丽诗篇。
研讨会上,叶延滨、欧阳江河、商震、王久辛、刘立云、臧棣、霍俊明、谷禾、谭五昌、娜仁琪琪格等专家先后发言,围绕王忆诗集《爱,不能等》、《等待春天》、《爱,无止息》展开讨论。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从王忆的诗中读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阳光品质。尽管王忆身体残疾,但她的心灵非常健康,她内心的阳光使她战胜身体的困难。叶延滨指出,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呵护的环境中,来自家庭、社会各界的关爱滋养了她,点燃了她内心的火种。
北师大特聘教授欧阳江河分析王忆的诗歌能给人带来惊喜和感动的原因在于,现代主义诗歌把真、善、美等古典主义最高原则拉下马,转而走向追求复杂、玄学、反讽、批判的另一极,但是,王忆却是诗歌潮流之外的个例,她的诗单纯流畅、平和天然。欧阳江河期待她能通过更广泛的阅读和对现实世界的接触,在写作中尝试把善与美在当今这个时代变得更深刻、更复杂、更具冲击力,尽管肉身不能行走,他希望王忆可以像盲诗人荷马那样,通过诗歌写作形成内在的观察和行走。
《中国武警》原主编王久辛在祝贺王忆取得如此成就的同时,也建议她放慢脚步,充充电,体悟人生,延伸思维,理解父辈的历史,广泛阅读来拓宽眼界,然后再反观自身的写作,追求精品化,克服同质化,为了写得更长远,甚至不朽,我们需要慢一点、沉下来,丰富一些。
《解放军文艺》原主编刘立云花了一整天时间静静阅读王忆的诗,他坦言自己很少那么认真地对待一个诗人,阅读王忆的作品仿佛走进管风琴伴奏的教堂,从她的诗中可以读出一种信仰,她在《爱,无止息》里这样写:“我似乎已经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信仰,我信仰的是一个神灵?是一件事?还是一个人?”读完我们才知道,她诗集里的“你”或者“他”是多指向的,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事物,一个背影,可以是三月春风、阳光、雨露、理想,甚至一次陨落、一个笑脸,如果落成一个点,就是她反复在诗里想要追溯和解答的,这就是“爱”。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商震讲道,自己带着敬畏之心读王忆的诗,不太想评价这三本诗的美学意义和技术含量。“这是一种生命的记录,坐在轮椅上或者躺在床上,她生活的场景和我们相比差了很多,她偶尔会参加一点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听音乐,听周华健,读书,读了很多诗集,她的大部分时间是通过别人来了解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用别人的生活、别人的世界来反观自己的生命状况,这部分的诗非常真实,也非常感人。”他希望王忆忠实于自己的感受,真实记录自己的状况,“你的生活中,你的身体上,你的生命意识里,你的感情半径内遇到了什么就写什么。”
北大中文系教授臧棣认为,王忆的诗歌呈现了一个特殊身体状况的生命如何跟语言打交道的问题,我们要考虑的是,她的表达可能性在哪里,即,能不能把特殊生命形态的感受和经验展示出来。臧棣建议她不必刻意用格言和思想来转化、包装原本鲜活、敏锐的经验,不妨更大胆地去直面自身的独特性,“生命的孤独,身体的不便,是一个独特的生命视角,一个独特的机遇,别人可能没法借用的那种特殊性,没有必要过度去转化、或者遮蔽它。”
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霍俊明说,诗歌是王忆的翅膀和双脚,她借此打破日常生活空间的局限和滞涩,找回了生命的尊严感。“一个人能够写作,能够写诗,还能够在诗歌当中完成另外一个精神性的自我,这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事。”
北师大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评价,王忆的诗歌带有其他诗人在技巧上无法传达的审美感动,“王忆是有灵魂、有心灵的诗人,她的内心世界、灵魂世界是非常完整的。”
《十月》事业发展部主任谷禾认为,王忆的诗干净、真诚,是一种生命和精神的真实写照。“王忆的诗向人间传递着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无论对于一个残疾人还是普通诗歌写作者,都是难能可贵的。”
《诗歌风赏》主编娜仁琪琪格回忆见到王忆带来的精神震动,“她那么纯净,那么美好,特别恬静的一个孩子,她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她远远的就向我招手,我好像被一缕阳光、一朵百合花照耀,我也是个不善于言谈的人,但是我对王忆一下子心有灵犀。”王忆通过诗歌创作,不断在生命中点灯,给自己光亮,也带给他人明亮、坚定的力量。
《雨花》副主编育邦谈到,成就今天的王忆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方面是她的坚持和才华,另一方面是她父亲的大量付出,两者缺一不可。他认为不要过早为王忆的诗歌贴上标签,随着阅历的变化,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性等待她。
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王忆作品的编辑陈颖听取各位专家的点评和建议,她计划以这次研讨会作为转折点,在今后的出版工作中结集王忆作品的精华,并去掉残障这样的标签,还原王忆一个诗人的身份。王忆已出版的三部诗作可看作一个阶段性成果,编辑陈颖期待王忆像专家们所期许的那样展开更高水平的创作。
王忆的父亲王凤刚代表女儿发言并向在场来宾鞠躬致意。王忆为能来到作协这样庄重的文学殿堂举办研讨会而深感荣幸和激动,她的作品以简单而明亮的诗意传达美好的爱意,今后她将结合专家的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会场上,王忆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倔强的笑容,认真聆听各位的发言。会议最后,主持人何向阳宣布会议结束,衷心祝福王忆在未来的日子里写作进步,生活幸福。
爱无止息
爱无止息
翻腾的血液无止息
请相信
你有一颗值得被爱的心灵
内心的阳光永远要比
外部的表情更加绚丽
把说不出的话语化作
嘴角最纯真的浅笑
虽没有人意会你的表达
但总会有人懂得你的善意
爱无止息
长河的朝夕无止息
愿意靠近你身旁的
都是慈悲的身影
愿意贴近你耳旁的
都是善良的话语
愿意留下陪伴你的
便是真爱你的神灵
爱无止息
不绝的前路永无止息
每走一段路
都似一场未知的旅行
即使是再坎坷的长路
也会遇到必然的确幸
凡是能够勇敢地前行
一路平坦或是荆棘
强大的内心
足以证明坚定的身躯
生命本就不易
总有苦难或崎岖
唯有爱生生不息
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这世上有太多关系
都是相连的
看似毫无干系的两个人
深藏着的却是
那样千丝万缕
耳听一些毫无关联的话
转脸已是万剑穿心
泪如雨下
匆匆一生
有多少次擦肩都是千回百转
要多少回眸才将是峰回路转
爱着你的那些日子
像是一场未知的战役
太长的岁月
都在孤军奋战
连眼角皱纹都留下了
历史遗留的泥雪鸿迹
爱着你的那些日子
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最终的结局
我能俘虏的不是你
我唯有击败我自己
27岁的情人节
27岁的情人节
还是没有他的消息
人群中找不到他的踪影
他在我的世界里悄无声息
27岁的情人节
一个心怀期待
却依旧与我无关的节日
那个他到现在也没出现
真不知他何时才会出现
也许,他永远都不会出现
27岁的情人节
花店里的玫瑰
是我不能领取的甜蜜
想要伸手去碰触
刺痛掌心的锋利告白了
无法拥有的权利
那相框里的人
继续演绎独角戏的电影
我经过的大街
或许是你徒步的小巷
你走过的小巷
可能是我踱步的回廊
兜兜转转
我们不过是彼此
擦身而过的陌路人
终究谁也不认识谁
城南旧事
小城里有说不完的旧事
故事里有忘不掉的心事
糖葫芦的叫卖传遍街巷
铁炉里烧饼飘来芝麻香
还有那黄马褂老车夫
摇着铃铛满街在游荡
城南的街头
往事如烟 也有几多愁
长袍书生手握书简向南走
旗袍小姐转动纸伞在桥头
只见涛涛江水天地流
却等不来连理共白头
多少年后
城南的巷口
旧人阔别已久
你华发满头
我双手颤抖
假设相会在街头
如果老泪横流
也要笑着挥手
信 仰
人需要信仰
也需要仰望
因为值得仰望的
必定是值得信仰
我似乎已经忘记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信仰
我信仰的:是一个神灵
是一件事,还是一个人?
直到我见到了你
就学会了仰望,也懂得了信仰
仰望你的高大,仰望你的笑
你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触及
这世上也许唯有你
值得我去翻山越岭
寻觅一副秀丽壮阔的山水画
恍如你的怀抱坚定而又安宁
就这样
我把你当作内心的信仰
却不祈求拥有多少回应
仿佛你我共同存在的时候
也就是信仰最强烈的时候
人,一生看见过多少风景
就会明白有多少别离
而信仰永远不会离去
我会把你种在心里
用记忆灌溉对你的感情
让它开出的花不会凋零
就像我们的心不会老去
写作是件可怕的事情
当个作家是件可怕的事情
脸上无论表现的多么
不动声色,心如止水
内心世界多多少少
都会呈现在文字里
一提笔本性就暴露无遗
写出的文字不会撒谎
就算修饰再好
也会路出马脚
字里行间总会
出卖灵魂深处
所不该浮现的情绪
标点符号走漏
隐秘心底太多
不能说的秘密
一字就能看穿的表情
如果 有一天面对你
我再写不出鲜活的诗句
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既期盼这一天的来临
又恐怕再写不出
与你相关的诗意
向往的生活
向往的生活
应该就是待在这样的天气
没有刺脸打颤的疾风
一整片阳光刚好落进屋里
穿一件不厚不薄的外衣
靠近窗台便能享受
温度的适宜
向往的生活
是暖和的午后
端起一杯清茶
捧着一本小书
在眉宇挣扎之间
一抬头恰巧看到了
花开的时刻
向往的生活里
有浅浅的蓝天
有暖色的晨光
有车水马龙的大街
相逢只在朝夕
日暮没有别离
愿用一生怒马鲜衣
换取一段白首相依
向往的生活
虽会随波逐流
春光却轻抚过
每一寸墙头
时光依旧
唯有夕阳洒向心头
而那心中向往的模样
也不觉中在日渐消瘦
每当我矗立路口
还是会盼望
你出现在我身后
王 忆,1989年出生,江苏南京人。自由撰稿人。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好青年,南京好市民。自出生就身患小脑偏瘫,无法行走。自幼爱好文学,2008年开始独立创作。出版书籍作品有:散文集《轮椅上的青春》,诗集《爱,不能等》、《等待春天》、《爱,无止息》。作品在《扬子江诗刊》、《风流一代》、《莫愁》、《扬子晚报诗风》等杂志发表。2016年荣获《华语诗典藏杯》全国情诗大赛一等奖、光明网第二届全国高校《三行情书》大赛获银奖,2017年获得中国太湖风“鼋渚春涛”诗歌大赛新锐奖、青山文学诗歌奖。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