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此生路漫漫,
人间有味在《诗刊》。”
近日,《诗刊》社面向广大网友有奖征集广告词,消息经《诗刊》社微信公众号、《诗刊》博客、中国诗歌网等门户网站推出后,一周内征得留言近3万条。其中,中国诗歌网原文阅读量破6万,跟帖约1万5千条;《诗刊》微信公众号原文阅读量达2万,留言1万余条。
据介绍,本次活动征集到的广告词不仅数量多,且内容丰富、风格迥异,不乏别出心裁的“金句”。
别致典雅的如:
仰《诗》经典,俯《刊》人生
风雨《诗刊》已花甲,一揽芳华尽是春
腹有诗书气自华,案有《诗刊》室生雅
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如:
远方虽远,我有《诗刊》
诗意中国,一刊尽览
《诗刊》在手,芳华永久
活用口语、接地气的如:
用一顿饭钱,换一年好诗
诗人的打卡圣地
若想灵魂不孤单,就来读《诗刊》
留言中亦不乏名家献策,如:
甘肃省作协主席马步升的
手头有《诗刊》,心中有诗意
诗人余笑忠的
人生没有诗歌就像大地没有花朵,
愿《诗刊》在手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的
诗刊刊诗刊情思
谈及本次征集活动的初衷,《诗刊》编辑彭敏表示,“去年年底《诗刊》征订的时候,我们的编辑自己想了很多广告词,在这个过程中觉得挺有意思,于是想到网上继续征集,既为集思广益,也为激发大家对于诗歌的热情。”分析本次活动反响热烈的原因,《诗刊》社副主编李少君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事物的表达冲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属于“诗”的动人时刻,撰写一段广告词,不仅仅是构思一个精巧的句子,也是表达自己对诗歌的一份热爱、敬畏之情。正如彭敏所言,“为什么这次活动有这么多人参与?因为每个人都有创作的欲望,一段为诗而作的广告词,也可以有创造性的表达。”
本次征集活动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在《诗刊》微信公众号、中国诗歌网等新媒体上引发高度关注与广泛参与。谈到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促进诗歌的传播时,李少君表示,新媒体的好处是快捷,而诗歌本身就具有“灵光一现”的属性,突然的感受、瞬时的情绪与新媒体强调的“速度感”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诗歌网站、微信公众号乃至于手机客户端都可以成为诗歌传播的前沿阵地。至于媒介传播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诗刊》编辑丁鹏指出,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诗人,但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写作时,诗人也要加强创作自觉,“要知道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诗歌范式是什么,不断地学习与精进,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和创作质量。”
征集方式:
点击链接
在 此征集启事 后留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