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梅林诗韵》想到的一一积极营造咏诗写诗评诗的热烈氛围
作者:井冈青峰 2018年10月30日 11:44
298 收藏
我不会写诗,却喜爱诗;我不会论诗,但好发感言。读了《梅林诗韵》后, 有所感慨,今借网络平台谈点心得,不亦乐乎!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 人们崇尚诗词,无论官场还是民间,以擅长写诗填词为雅,正因如此,漫长历史岁月,产生了大批的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中, 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但自唐诗宋词辉煌之后,诗词与国人渐行渐远,尤其进入现代社会,古典诗词知会的人越来越少。究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教育方针的忽视,也有商品社会导致了人们崇金轻文,浮躁狂热的性情,与情趣高雅、超凡脱俗的诗歌大相庭径。
要再造中华诗词辉煌,不泛有专业人士提出,必须上下努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持之以恒方能凑效.首先,要改变诗歌不登课堂,不入考场的状况,中小学要增加诗歌教学比重,语文写作考试(包括高考)应有诗歌类命颗,也就是说, 要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就学诗、写诗、品诗、评诗, 在学校以至日后走向社会, 所到之处能营造出热烈的诗歌氛围。还有,社会各行各业,尢其是出版界、宣传媒体应加大对诗歌创作、宣传支持力度,为诗歌繁荣搭好戏台。再有,各文艺团体特别是各地文联、作协、诗词学会责无旁贷,为诗歌推广尽心尽责,带领诗坛全体创作人员(不管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新诗作家),齐心协力共造辉煌。有识之士的见解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本人学疏才浅,提不出有条理性的见识,只能就事论事说点庸俗之言,算是为中国诗词”重振军威”尽点微薄之力。
重视大中小学生诗歌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最近, 听说一件与诗歌有关、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人在庐山见到当年李白咏诗的秀峰瀑布,迷惑不解地说,这瀑布有三千尺高? 压根不到三百尺。就那点溪水流下,能称得上银河落九天?不会是诗仙喝醉了酒,诗兴大发夸下海口吧。据说,在庐山,冲着李白的诗句来观赏瀑布的游客络绎不绝,失望而归也不泛其人。终究原因,没学好诗,不懂或不能正确理解诗意是根本。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还不重视全民族的诗词文化素养教育,若干年后, 中华诗词瑰宝可能会当糟粕丢弃掉。
学校加强诗歌教育如何定位? 对诗歌爱好者来说,青油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格律严谨的律诗,还有人偏爱神韵百态的词,另有人钟情自由奔放的新诗。无疑,作为教学各种诗体都应该纳入教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偏好和发展。但对古典诗词的教学,本人以为,易教难学,作诗就更难了。无可否认,有少许精英天才一学便会,甚至作出一流的好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会古典诗不是件易事。所以,对古典诗的教育和创作应制订新的要求和标准.时代在进步,古代学子求学几乎只是读书吟诗,习文作对,甚为单纯。如今学生在校有多少课目要学,不可能静心数日来完成一首律诗的习作。早在50多年前,毛泽东指出”诗当然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他又说:”旧体诗词源远流长, 不仅像我这样老年人喜欢,而且……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亳无疑问 旧体诗要弘扬光大,必须与时俱进, 在”要发展要改革”中获得新生,永葆”一万年也打不倒”的活力。
古典诗怎样改革呢? 几十年过去了,似乎没见到眉目。2009年,浙江省天台县林方亮提出一种既强调格律和押韵,又允许自由发挥的新体诗(以下简称浙诗)。其规则概括为”句内格律,句子押韵,诗句对称,诗长不限。”不管怎样, 新诗体的冒出,为看似平静的古典诗池水,激起了一阵涟漪。 如今,新出版的《梅林诗韵》又为古典诗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坚持近体诗最精华的”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规, 二三联必对仗”等要素。而规避或不完全拘泥于繁琐的音律限制,也就是说,《梅林诗韵》既保持了近体诗浓郁的诗韵,又绕开了律诗苛刻的音律要求,具有通俗易学、倜傥不羁的特性。暂且不论”浙诗”与”梅诗”两种诗体优欠如何,均是古典诗改革的尝试,应受到诗坛的尊重,以此换来更多诗歌爱好者参与,从而,创造出一种符合新时代潮流又具有古典诗韵味的新诗体。
全民参与是中国诗词再造辉煌的关键。一个诗的国度,仅有少数文人墨客”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即使创作的诗文名垂千古,也够不上辉煌再造之殊荣。一定要有全民族的参与,不要说人人会写诗,至少人人喜爱诗歌, 谈诗、咏诗成为家常惯事,在人际交往中以”赠诗为雅,送书为贵”的风尚。 说白了,就是在全社营造出一个热烈的诗歌氛围。 要达此目的, 除政府引导, 政策支持外, 宣传媒体、出版社、文联、作协等机构和团体齐心合力, 责无旁贷必不可少。 央视先后播映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对激发国民喜爱诗词、崇尚民族文化起到唤醒作用,但仅此远远不够。我们要深知,中囤既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全民文化落后的国家,酷爱阅读,喜好诗文的人甚为稀少,人平均年读书比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尤其商品经济,更让一些人重财轻书,忽视、甚至蔑视文化。所以,在中国要营造热爱诗歌的氛围任重道远。
要为更多的人吟诗作对创造条件。说到条件,既有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资金等客观条件,又要有文化部门及团体、包括作者在内的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只能顺其自然,而主观条件具有能动性,努力会更好,反之则更差。 诗坛要繁荣,杜绝内部”争斗”当是首条。据学者研究,明朝为什么在古典诗词方面无大成就,不是没人才,而是没方向。文人才子们为诗词创作”拟古还是非拟古”争执不休,文墨耗尽于争斗中,昨能写出好诗文呢?邓小平提出的”不争论”策略,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赢得宝贵的精力和时间。伟人明智的决策,对文化领域同样适用,尤其对诗歌创作更有奇效。文化的多样性决定诗歌形体多样性,多种诗体的共存是必然现象,不可能依个人主观想象而取舍。它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决定存留。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不争论”,不是否定对文艺作品的评论和批评,这种充满善意的探讨、商榷,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决是有益的。而那些大棒加帽子,欲致新生事物 (或文体)于死地而后快的作法,肯定不可取。独花鲜艳不是春, 万紫千红才是春满园。
作为诗歌爱好者应大胆创作,只要有诗味,有意境,又是正能量,无论何种诗体、达不达标准, 均可通过各种渠道发表, 那怕是学校或单位的”学习园地”刊出也不在乎,这才是为中国诗歌繁荣做了实事。
热烈氛围靠你我他聚集而成, 中国诗歌再造辉煌靠无数爱好者星点萤火汇聚而成。 最后以《梅林诗韵》的《春桃》诗作结尾。
冬去春来今又发, 丹桃绽放满枝芽。
阳光明媚映红蕾, 和风温柔催绿芽。
金蜂觅香香更浓, 银蝶伴花花如霞。
仙子引来众芳艳, 满园春色沁万家。
南昌读者 熊敏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