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北京爆发的“庚子之乱”
让大清帝国陷入了无底的深渊。
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
美国,这个一贯趁火打劫的家伙,
竟然通过议会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
把“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部分
拿来帮助清国办学和赴美留学,
用意何在?
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
中国就向美国派出了留学生。
容闳,1828年,清道光八年,出生在
广东香山县一个贫困的农户之家。
当时的澳门已被葡萄牙租占近三百年,
葡人兴办教会、医院和洋文学校,
当地的穷人就成了最早的一批受益者。
1839年,中英交恶,容闳
及二学童随校长勃朗牧师返美,
成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外留学生。
1852年,容闳获西洋博士学位,
学成归国,他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
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
是当时华人中最熟悉洋务者。
支持太平天国。
容闳曾把中国复兴的希望寄托于
太平天国,1860年,咸丰十年,
他冒险前往天京,向总理洪仁玕
提出了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武备学校、
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建议,
那是他最早的“教育救国”梦。
谒见曾国藩。
容闳又把华夏再造的希望寄予
洋务运动。1864年,同治三年冬,
他投奔湘军为曾文正公谋划军国大事。
1870年,他提议派学生官费赴美留学,
曾公奏报清廷批准成立了“幼童出洋肄业局”,
1872年,他组织了第一批官费学童赴美。
“出洋局”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出具担保,
詹天佑的父亲詹作屏在保证书上这样写道:
“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
美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
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出洋局”还有要求官费学童:
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
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
不准剪辫子、不准穿洋服;
不准学洋人的游戏和运动……即便这样,
朝中仍有人认为这些学生久居美国,
“必致全失其爱国之心,他日纵能学成归来,
非特无益于国家,亦且有害于社会。”
1881年3月,一百二十名官费学童
凄然返国,从第一批到第四批历时九年。
只有詹天佑和欧阳赓大学毕业;
大部分学童尚在读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
除三人病亡和少数滞留,归国九十四人。
和当年离国时不一样的是:上海的码头上
没见到欢迎的人群,这些西学的种子
被湮没在了茫茫四亿的人海里。
尽管如此,当1909年美国提出
用庚款在华办教育并培养赴美留学生
还是让朝廷上下大惑不解。
是为了提高清国的教育水平吗?
我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岂是洋夷能比?
是为了启迪中国人的思想吗?
太平天国和洋教对中华的危害历历在目。
是为了输出西方的科学技术吗?
那一百多名官费学童还不是水土不服?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释是:
美国想在中国培养他们的代理人。
梁诚,
字义哀,号震东,广州黄埔村人。
第四批官费留美学童,肄业回国在总理衙门行走,
后随张荫桓公使赴美,历任驻美使馆参赞、公使。
他利用和美国总统斯福及其政要的私人关系,
外交斡旋,他不但要求美国将庚款用于对华教育,
还带动了英法荷比四国退还部分庚款,
也都用于清国办学。
梅贻琦
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
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童,历任清华学校教员、
物理系教授、教务长、清华大学校长、
西南联合大学校长、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
是他奠定了清华的校格,就是“教授治校”,
而他创办的“清华公费留美招考委员会”,
让清华大学成了庚款留学生的摇篮。
颜惠庆,
字骏人,上海虹口人,
一个非官费留美的美国留学生,
他曾任清国驻美使馆参赞,外交部部长;
北洋政府外交次长、德国、丹麦、瑞典等国公使、
国务总理并摄行总统职务。他组建的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主导了
美国退还全部庚款,并筹建了多所新式大学,
让留洋成为清末民初的一场文化运动。
从1909至1933二十七年,
美国庚款为中国培养了两千五百多名留学生,
加上英德法日的留学生足有十万人。
他们逐渐走上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舞台,成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催化剂
和软弱之中国的增强剂。中国在
历次对外谈判中都活跃着这些留学生的影子,
他们运用外语、西学和对国际法的精通,
废除了清朝政府签订的一个又一个
不平等条约。
西式教育会不会培养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
清国留学生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他们
吃西餐、穿洋服、留短发、说外语、甚至
娶外国老婆,却又个个学贯中西。他们
有一共同特点:主张科学、民主和自由,
并且都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