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山《一位视诗如生命的人 ——评《师榕诗选》》
作者:师榕 2018年09月17日 16:40
258 收藏
一位视诗如生命的人
——评《师榕诗选》
□ 彭金山
有两类诗人,一类是一鸣惊人型的,诗一发表,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或造成轰动效应,人们一说起这人就想到他的那首诗,或想起那首诗就记起那人;还有一类是累积式的,不停地写,不竭地追求,滴水穿石,集腋成裘,一首首诗歌伴着他追寻的脚印,渐渐地为人们所认识、认可,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这是一个诗人!
师榕属于后一类诗人。他从1980年代初开始写诗,上了一次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他出生和生活的关山深处,一边继续在煤矿工作,一边不停止地写作,生活的艰难和外面的诱惑,仿佛都移不动他对诗的执着与深情。1993年,他把用来准备结婚的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今冬无雪》。继而又出版了《初恋的冬天》、《海在山外》。眼看快要进入知天命之年,他又将这些年的新作和历年的诗歌精品结集为《师榕诗选》出版。
诗人的价值是他的作品。师榕是视诗如生命的人,他把写诗当作一项事业,认真地去做,一直坚持到现在。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许多作者改弦易辙了,但我知道师榕不会改的,他还将在这条道上继续走下去。
师榕在写诗的道路上,有自己的追寻和不断的发现,于是才有了眼前这厚重的文稿。关于师榕的创作,有两点我认为是一贯的;一是对诗的新鲜感觉的倚重,一是对诗歌形象的精心孕育与呈现。他写诗这30多年,诗坛有时真如万花筒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让人不知所往。从俗生活流诗到口水诗,从日常生活叙事到对一种模式的简单复制,种种以“新”的面目出现的诗歌主张和诗歌行为具有很大的煸动性和杀伤力。但师榕没有为之所动,他的心里有诗的标准:形象,凝练,耐读。形象、含蓄,这是师榕诗歌的优长之处。在这点上,师榕是传承了我国古代诗歌优秀传统的。
陆游在教育他的子弟时说过这样的话:“写诗当然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当然,不到“潇湘”也会写出“潇湘”的诗,如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就没有到过岳阳楼。陆游这里强调的还是生活,写诗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也不是全是心灵的臆造。陆游强调的是要读好大自然和社会这两本大书,从这两部大书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激发创作灵感。
师榕是个热爱生活并善于思考生活的人,于是,他在自己的人生途中发现了写不尽的诗,煤矿生活、自然山水,外出旅游、朋友交往,到处都有诗等候着他。每到一地,辄有所得,脚印就是长长短短的诗行。《师榕诗选》分为八辑,分别是“一场雪,落在杜梨树上”、“雪地里的骑手”、“秋风,掠过枝头”、“雨里,登黄山”、“海边奔跑的人”、“风拂动树叶的声音”、“阿梅在杜梨树下”、“黑暗中的钻杆”;第九辑是文学评论辑。从大自然的山水草木、暑来寒往,社会生活的变化纷纭或沉重凝滞中,他总能照见心灵的投影,看见另一个自己——诗歌里的自己。师榕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冬天的第一场雪到平原上的落日,从树叶的坠落到小鸟的啁啾,都有诗的诞生。面对又一季飘落的梧桐叶,他在落叶中寻觅情人的眼睛,却看见比树更高的大楼和街道上横流的物欲。这刻儿的师榕是孤独的——“今夜 我同纷飞的落叶/一同走进冬季”(《寒风飒飒的夜晚》)。纷飞的落叶里,有师榕一颗拒绝污染的诗心!他看到秋雨,看见大风吹走了云朵,看见雨中黄叶跌落,诗人说,那是“秋天洗净了身子告别大地”。在有月亮的夜晚,师榕站在树影里品味“被月光融化”的感觉。这时候有个老妈妈在马路边烧纸,“由白变黑的纸钱在随风而飞/逝去和存在都清清白白”(《清明之夜》)。生命之“在”与时空之灵在一刻儿相遇,交会出一个生动的诗化世界。在夜里,师榕依然看见了那一个“白”!没有法子,师榕从开始写诗迄今,脚踪所到之处,总在固执地寻找一种纯粹与白。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曾谈到师榕的诗歌里频频出现“雪”这个意象。其实,“白”也好“雪”也罢,在生命哲学意义上,皆显示了写作主体对善和美的崇尚与执着。对于诗人来说,这是宿命!
师榕在时光的流逝中寻找永恒。时光吹尽了山冈上白杨树梢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我看见秋天的师榕,仰望着高高架在树杈间的喜鹊窝,沉入了冥想:“时光摇曳着秋天不可逆转的命运”,“月光下潺潺的水声/是香甜的。浮动的月亮是香甜的/安睡在月影里的喜鹊是香甜的”(《秋天,高处的喜鹊窝》)。师榕,总是能够在时光流转中,在生命和生活的律动间,找到那个永恒的“在”,而这个“在”正是诗人灵魂的栖息之所。因此,他在大山里不时感到孤独的痛苦,但却并不消沉,因为世界大美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它给了诗人心灵以滋养,给他的生活以支持。
《我只想静下来》、《一场雪,从黎明来到了尘世》等许多诗歌,都写得比较纯粹。这些诗,是他从凡常生活的尘土中慧眼识出的“金子”,是普通事物由自在之物向美的升华。看啊,雪花带来了“满眼的白”,师榕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因为,“满眼的白,成为映照我内心的烛光”。
当然,师榕的诗歌也不是篇篇精粹,也还有少量诗显得“汁液”不足或不够丰盈,但即使这些诗歌也总能看出朝向精粹的努力。师榕擅长短诗,从他短诗的话语方式和诗歌的境界来看,我直觉到诗人诗歌创作时的感情状态似乎不属于火山爆发式的,他多半属于冥想型的诗人。从艺术生发上看,他的诗多为从一点向四周辐射式的诗,他的每首诗都有一个核,感情的核。这个核,也是诗歌形象和意蕴的核;从这个核向四周放射,便形成了他诗的境界。师榕有相当多的诗,呈现给我们以美的境界、美的意味,读来如啜甘露。这是师榕诗中的上品——
我的独屋分外安静。屋子里
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脑。
三抽桌上亮着一盏橘红的台灯
屋子里,居住着几本厚厚的书
和他的主人。列车呼啸而过,
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奔跑在夜色里
——《我只想静下来》
师榕诗歌大都有美的境界。师榕秉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但是在诗的情感和话语方式上又是现代的。师榕虽然长年身处关山雪原,可他的艺术视野却是朝向山外的,他居高临下看见了山外的海。因此,他的诗歌总有一种开阔感,诗中有一种欲飞的感觉。
(原载2013年10月31日《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