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远是诗——徐慧散文创作扫描

作者:徐慧哥081   2018年09月07日 09:46      545    收藏
生活,永远是诗——徐慧散文创作扫描

○黄清华

    1986年,刚刚读高中的徐慧,带着少年特有的羞涩和矜持,悄悄地走进了诗句里,开始了他梦幻般的苦苦求索,他想圆一个诗人的梦。其后,在学业、职业、事业和艺术追求的漩涡中游弋了10多年,经过情感的劫难、思想的砥砺和艺术的苦恋,用他那只善于描绘、善于抒情、善于析理的笔,在全国50多家报刊发表了400余篇(首)100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其中数十篇作品获奖并收入多种文集或选刊。我和徐慧,曾有过短暂的师生之缘,他的很多创作,我常常是第一个读者。在他众多的创作中,我因不懂新诗所以特别喜欢他的那些篇幅不长、意境悠远的散文。
徐慧从事散文创作的时间不算长,从1991年发表《品味乡土》,到现在也才仅仅6个年头。而短暂的6年中,他的散文创作由品位乡土、乡音、乡情、讴歌广袤的苏北平原、沉甸甸的稻穗和父兄们的艰难创业历程,转而描写城市生活的琐屑、喧嚣和浮躁,将思维触觉伸向复杂而敏感的社会神经和人生心理空间,抒写了灵魂的呐喊和理想生存方式的呼唤,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类、对自然深刻的感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徐慧出身农家,在养育他的黄土地上生活滚打了20个春秋。这里有他儿时的欢愉、童年的趣事、少年的苦闷和青年的困惑,但一颗永远属于那片贫瘠黄土地的心却铁一样的维系在大地每一根神经上。不管大地理解不理解他,他都理解大地;不管大地宽宥不宽宥他,他都宽宥大地。这种无怨无悔的认知宕荡于不少的篇什。在《面对稻子》中作者写道:“面对稻子,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一踏上故乡的土地,满眼全是稻子。瘦瘦的身躯顶着沉甸甸的头颅。”这里作者把稻子比拟为隶心役形于土地的父辈们,他们用羸弱的身躯肩起生活激流的闸门,让下一代从自己肩上走过,走向他们生命的新天地。他深情地刻画父亲“泥黑的脸上犁耕一样的皱纹”、“那双暮色深沉意义复杂的眼睛”和“一动不动,那种入定般的蹲式”。这正是木刻,一幅纹理清晰、表现深邃的木刻。就像凯勒绥支的木刻——《母亲》。他对黄土地的热爱,还常常表现在他对苏北大地的一往情深:“每次回家,总要去田野里走走,让乡风吹吹,闻闻清新的泥土气息。那份滋味真像孩童伏在母亲怀里……乡土是海,而我纯粹是一条向往大海的小溪,日夜魂牵梦萦地追寻着她。”(《品味乡土》)作者的笔下,依然贫瘠依然贫困的苏北农村,没有半点的灰暗萧瑟,有的只是无限的诗意和亮丽!他的魂魄已交给了养育他的大地——母亲,并虔诚地希望“母亲”的形象日趋丰采多姿,光彩夺目!他爱家乡,爱泥土,甚至爱的有点儿“变态”。仍是《品味乡土》中写道:“我恨过乡土。我的粗糙的满是茧子的手是她雕塑的;我的常被城市人冷眼的泥黑的面孔是她雕塑的;父辈们淳朴的近乎天真、憨厚的近乎痴傻、吃苦不觉得苦、忍耐不觉得是忍耐的性格,也是她雕塑的。”正话反说,形恨实爱,略带说理性的叙述道出了农民最本质最可贵的精神——淳朴、憨厚、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唯其如此,他才执著地认为泥土是上天赐给人类最深厚、最博大的爱,泥土会长出父辈的希望、儿辈的归宿。他对泥土爱得竟是这样深沉!
展示他这种思想认识和艺术追求的还有《还是家好》、《我家的那群小猪儿》等 这两篇短小的文章,情节也是由父亲这根有形的线索连缀起来的。他写了他家那窝天真烂漫、直令他嫉妒的小猪儿。因为父亲把小猪儿当作了生命的希望,“却不把我当做希望”。略显俏皮幽默又富哲理意味的话语,成功刻画了父亲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博大的泛爱情怀。可以这样说,作者笔下的父亲既是一个具像意义上的概念,更是一个抽象化了的普遍概念,因为父亲身上凝聚和升华了劳动人民的精神品格!
大约是为了“旁观约取”而求得“厚积薄发”(苏轼语)艺术功效的缘故,抑或是经历了创作激情驱动后的短暂“休克”,自1992年——1994年三年的冷静思索后,徐慧的散文创作步入了一个新天地。从1995年初,他连续创作出了数量较多的作品,先后在国内报刊发表,并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创作风格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创作题材上,他抛却了曾经热恋过的乡土、乡音、乡情,转向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描绘和现代生活旋律下的市民心态的剖析,从而拓展了他梳理人生、品味社会的能力。发表在1995年1月14日《江苏邮电报》上的《曾经丢失一把伞》可视为这种变化的标志。文中有意弱化了生活表象的描述,多了些生活本质的哲学思考。“我很沮丧,我不能没有伞,特别是在雨天。我也曾竭尽真诚地找寻它,它还是离我远去了。我还有什么办法留住它呢?”这里的伞不再是一把仅仅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的伞,而是具有普遍心理意义上的精神上的“伞”。它可以是一种信念和追求,也可以是一种认知,一种感悟,一种情绪,一种思维与方式。可否这样理解,这种认知是作者的夫子自道,他丢失的是一种对他曾是一种很熟悉也很有用的思想或者风格,正如他散文的创作风格?于是“我只好在一种极为沉重的氛围里,重新踏上我要走的路”(《曾经丢失一把伞》),去寻求新的思想、新的风格。如果说徐慧的乡土、乡音、乡情的散文着力于事物外在特征和人的品格的正面表现的话,这一时期的散文则明显地增加了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梳理和把握:“杨树在春风骀荡时刻仿佛无动于衷,也许是因为它深知‘开先者,谢独早;伏久者,飞必高’的哲思”(《有一份期待为杨树》)。这是充满哲理的认知,尽管这种认知的发明权不属于这位年轻人,但他分明从杨树乍然新绿的自然现象中领略了哲学家的苦心孤诣!这类文章很多。“大自然始终都在于无声处潜滋暗长的一种精神,启示着人类,警醒着人类。”(《平常的日子》)他在平常的日子里思索着不平常的社会命题。“她不仅仅是一场雨,她简直是一种禅机和一种安慰,一种寄托甚至是一种力量!”(《今夜雨声清脆》)“这个怪念头突然左右了我。对!芸芸众生,我们一个个‘个体’的人不就是一滴滴的雨水吗?一滴滴雨水从天而降就是一场雨的世界,一个个人择地而居就是一个部落一个村庄一座城市,就形成了人类社会。”(同上)作者以冷冷静静的思索,从远古洪荒的历史演变中,发现了自然与社会之间那种微妙的渗透和转移,以永不满足的求知心理,虔诚地探索人类生存的“玄机”和规律。苦苦探索常常使他顿悟,顿悟之后,常常使他欣喜:“我终于涅磐了自己。我不能不感激我所拥有的那些平常的日子。正是它们悄无声息的积累,丰富了我的精神家园;正是他们源源不断地浇灌,启开了我的灵性之门。”“平常的日子,我是天上的云,山再高,我照样自由自在地飘过;平常的日子,我是河里的水,竹再密,我照样轻轻松松地流过……”在这些诗般的表述中,溶进了“平常的日子”对“我”的感情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冲击、过滤、沉淀和升华,“我”终于在“平常的日子里”丰富了自己,认识了自己,超越了自己,能自由自在地、轻轻松松地驾驭自己、把握自己,实现了心理认知上的跨越。从而赋于平常的日子不平常的意义。
这个时期发表的散文中,徐慧有意或无意地追求着一种以情绪上的平静来展示表达语言的沉静,这既可以看作是创作风格的追求,更应该看做是作者对感情世界的一种约束和规范。他仿佛在纷繁芜杂的生活现象中突然发现,与其用火山爆发的岩浆去冲刷社会,冲洗生活,不如用积聚奔突的地下运行之火去震动社会、震撼生活更有力、更深沉、更痛快!“在我亲身经历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后,已经知道拥有一份澄清的心境,已经能够比较平静地看待一切……”(《曾经丢失一把伞》)。“岁月悠悠,捎走了我过去的幼稚,也带走了我起初的真纯……”(《 有一份期待为杨树》)。“夜渐渐的睡去,风悄悄的隐没,那种宁静,那种祥和,简直让我无以言表。”(《平常的日子》)这类表述,可在徐慧的散文中随时拈出。坦坦的心胸,静静地叙述,包容着思维判断的多元流动。他刻意于素淡幽静心理体验的创造,以表现超乎功利,超乎浅薄,超乎“以物喜,以己悲”的认知审视。这正是他正在追求抑或继续追求下去的风格。
应该说,徐慧的散文语言是很有些个性的。明显地表现为语言的诗化倾向。“我的秋恋/该有山的厚重/有海的内涵/有旷野的宽容/有白云的洒脱/一如我的心情。”(《秋天的心情》)“只有忙碌没有休闲/只有充实没有深刻/只有纷繁没有感悟……(《梦中相随心亦甘》)诗化倾向的语言既含蓄深刻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为文章点缀了音乐的律吕,为平静和凝重添些个儿欢畅。而外,叠加式短语的大量运用,强化了语言的表现力。“每一个日子我都要为了生存去吃饭,去工作,去忙碌,去思索。”(《平常的日子>》“静静地坐在台灯下,满脑子全是古今中外文人骚客的秋。 有萧瑟的秋,冷寂的秋;有丰满的秋,亮丽的秋;有收获的秋,残缺的秋;有忧国的秋,怀人的秋;有离别的秋,寥廓的秋……”(《秋天的心情》)还有“有高山就应该有流水,有太阳就应该有月亮,有鲜花就应该有芳草,有松柏就应该有翠竹,有阴就应该有晴,有圆就应该有缺……”(《心随自然舒展》)等等,不一而足。运用这种叠加式的短语,意在创设具有广泛普遍、深切深沉的人文意境,把事物和思维表现得充分淋漓。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语言风格的负面效应——把本来简洁明快的意境复杂化,把本来单一的思维多向化,给读者无谓地增加一层情绪的压抑和理解上的扑朔迷离。
徐慧的散文,风格上有明显转变的痕迹。表现对象上,从“乡土”型转向“城市”化;从对生命冲动的讴歌转向对理性意念的张扬。表现方法上,从客观型转向情绪化。语言风格从热烈沉实转向平淡深邃。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创作风格的形成与知识、阅历积累和生活感受力增强的辩证关系。尽管他的创作还稍显稚嫩和浮躁,有时甚而顾此失彼,但他执着地接受生活,感悟生活,把生活当做他永远追求的诗句。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寻求理想中的天地,这片地是会属于他的。(作者黄清华先生是我的老师,时年系江苏省《沛县报》社副总编、中国郁达夫研究会会员,先后发表于1997年7月25日《江苏邮电报》和当年2月的《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1月28日整理于金陵》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2.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5.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吕进:关于《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的回忆碎片
  10. 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18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