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佳作滋养人心 以美育立德树人

——作家评论家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

作者:徐健、王觅、黄尚恩、许莹   2018年09月03日 09:54  文艺报    1885    收藏

“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8月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有诚挚问候,也有拳拳嘱托。广大作家评论家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重要精神,扎根时代生活,创作更多优秀作品来滋养人心,以更好的美育工作来立德树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促进祖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徐贵祥说,在报纸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内心有两个感动:一是在美育、美术领域,一批美育工作者耄耋之年仍然初心不改,为中国的美育事业辛勤耕耘并建言献策;二是作为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美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美育工作者的敬重。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无疑为当代中国文化、文艺和美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美育事业始终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血肉相连。早在上个世纪之初,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梁启超和鲁迅等人也认为,文学等美育形式可以提高民族素质。历史进入近现代,特别是当代以来,包括一切文学艺术在内的美育,在构建信仰、美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了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我们尤其要重视文化建设、精神建设和心灵建设。在这场伟大的奋斗实践中,我们所有从事文艺创作、美育工作的人使命光荣,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宁夏作协主席、作家郭文斌认为,中华民族是强调美育、追求真善美的民族。至真、至善、至美,则无我、无贪、无嗔;而无我、无贪、无嗔,则是社会和谐、人类和平的根基。因此,先哲试图以美育代替宗教,以美育促进德育,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在实践这些理论的过程中,也许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有时候有些人过度注重了形式美而忽略了内涵美,过度注重了物质美而忽略了精神美,过度注重了条件美而忽略了本质美,甚至以丑为美、以粗陋为美。究其原因,是实践者没有从价值导向、认知方式、行为模式、学术范式上系统推进美育工作,没有从心性、道德、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推进美术教育,而把美“术”化、“技”化,丢掉了其中最根本的“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警醒。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这次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这充分说明,在总书记心里,大爱才是美,担当才是美,奉献才是美。这跟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思想非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师道尊严的礼敬,也是对传统美育回归的期望。《论语》中强调“尽善尽美”,《孟子》也言:“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我们可以借用“善”、“信”、“美”、“大”、“圣”、“神”6个字来概括6种美育境界。从中可以感受到,美育是如此之宏大、深邃。

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作家祝勇谈到,现在的一些孩子写不好作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对美不敏感了。很多成年人对美的味觉也变得无比粗粝。比如“宫斗剧”受热捧的现象。先不说那些“宫斗剧”的历史叙述靠不靠谱,把中华文明归结为“宫斗”本身就是偏狭的。拍一部两部,或许可以说是编剧、导演的个人偏好,这是他们的自由,但变成“一窝蜂”,大家趋之若鹜,就说明我们审美趣味出了问题,我们看待历史的眼光太小家子气。我们应该恢复心灵对于美的敏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美的事物,一草一木、一茶一饭,其实都是美的,更不用说博物馆里那些精美的艺术品。站在这些艺术品面前,目睹着这些美的创造,常常令人无比感动。古人融铸在艺术品(被后人称作文物)里面的那份对生命的热情、对美的创造力,历经几个、十几个世纪之后,依然没有熄灭,依然能够温暖我们的心。其实透过天地自然之美、艺术创造之美,我们看见的是我们自身的美——属于我们人类生命的那份经久不息的美。故宫有186万件文物,90%以上是顶级文物,几乎件件是珍品。故宫的展览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这是进行“美的教育”的最好课堂。我们的文明是那么美,有壮美,也有秀美,而这种丰富、灿烂的美,不应该被我们忽略。我们庆幸,我们生长在中国。因为在这个国度,山美水美、物美人美、食美茶美。置身于美而知其美,才是真正的美。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评论家曾庆瑞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是在告诫人们,美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强身固本的根本。蔡元培先生早年最先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认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并提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这都是在张扬美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强身固本的根本的思想。可是这些年,我们的一些文艺作品,尤其是一些劣质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在某些病态的文艺思潮误导下,展示的是以假为真、以恶为善、以丑为美,使得一些年轻的观众美丑不分、香臭不辨。一些都市生活题材的作品,展现的是伪现实、悬浮于现实的东西,不是展示职场恶斗,就是醉心于情场争风。无论搭什么戏台,都唱不健康的男女之戏。早在1916年,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一文中就对当时类似的文艺现象加以批判。今天,我们强化美育,就要猛药去疴,坚守正确的创作导向。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评论家胡智锋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凸显了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对我们如何开展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增强了信心和力量,增添了做好美育工作的激情和责任感。总书记在回信中有几个突出的思想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会的。首先是将美育工作和立德树人结合起来。立德树人就是培育新一代有道德、有仁爱之心、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这与“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的表述,都为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即美育应当与育人紧密结合。总书记的回信指明了做好美育工作需要“扎根时代生活”。美育不是浮在天上的海市蜃楼,而是实实在在地与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新时代的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美育不能是摆花架子,脱离群众,而应当更务实,与百姓的所思所想和日常生活的需要更紧密结合起来。总书记的回信中提出要“遵循美育特点”,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美育是基于艺术,基于美的塑造,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和属性,应当远离功利,远离世俗,给人带来更高的境界和精神的诉求。开展美育工作,必须要遵循美育这些基本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把美育和世俗化的娱乐活动混为一谈,应当更好地发挥美育这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功能和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评论家宋宝珍说,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们的回信,深受感动和鼓舞。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老教授们老骥伏枥、坚持不懈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揭示了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陶冶性灵、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这必将会增强美育工作者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回信中强调,美育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实际上,孔子、孟子都非常强调“德”,德之不立,艺止乎技,难成大器。因此,中国的美育教育,必须着眼于时代和人民,以德为本,以道成人。我们要加强美育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通识人才。中国当代美育教育,应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时代生活,体现出时代精神,凝聚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大爱之心、大美之德。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编剧黄丹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言辞恳切、意蕴深远,读来令人深感振奋。信中强调的“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指出了当代艺术教育的核心方向,对所有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提出了殷切期望。洞察美、开掘美、传播美,这是艺术活动自古至今的宗旨,是一切艺术表现形式的共同愿景,也是所有艺术工作者孜孜不倦、竭力以求的目标。在当下,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担负有一份职责和义务,通过自己的艺术技能和修为,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探索、挖掘、表现源出于当今时代、当今中国社会的美之所在。中央美术学院的8位老教授,已经通过自己毕生倾注心血的教育事业,践行了辛勤耕耘、教书育人、弘扬至美的神圣使命,也为坚守在艺术教育各条阵线的工作者做出了优秀示范和表率。青年一代是中华民族之希望,担负着传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与青年学子们朝夕相处、解惑授业的教师,深觉职责艰巨,唯有以踏实勤恳的工作精神及悉心关怀的教学态度,在一方园地奉献出更佳的成绩、为艺术的传承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文艺报记者徐健、王觅、黄尚恩、许莹采写)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尚飞鹏长诗集《演奏者》由陕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5. 从一个元素走进一部诗集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10.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