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暮色金陵

作者: 2018年08月31日10:07 浏览:7313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周六登紫金山,趁落日黄昏,见飞霞映江,待满城灯火,一时心潮涌动,流连忘返,但杂事纷纭,不能安静,无心动笔。今日值班,偷来闲暇,彼情彼景,又上心来。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黄昏逐岚霭,暮色满钟山。
登峰临眺,飞霞如锦织云天。
一股浩然正气,千里快哉风韵,
浮荡大江边。
身后松涛起,转眼月钩悬。

鸟还林,人散去,悄无言。
古城向晚,万户回宿燎炊烟。
处在奔腾时代,正是太平世界,
星火落人间。
无数灯流彩,多少梦翩跹。






点评

 


此词上片写金陵暮色,下片写暮色下的金陵。落笔点题:傍晚登上山峰远望,黄昏仿佛追逐山间的雾霭,暮色布满钟山,霞光灿烂,像彩色丝织物在编织天空。一个“逐”字写天色渐暗的过程,令人想起谢灵运的两句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谢氏不说暮色渐深,而是说林间沟壑把暮色一点一点聚积,说霞光把傍晚的云霭一点一点地收拢,两句将人间天上暮色渐浓的过程展示得淋漓尽致。黄昏时登高临眺,广阔的空间,纷繁的色彩荡涤心胸,突然,傍晚的一阵山风吹来,令“我”不禁心旷神怡,豪情满怀。“一股”两句从苏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化出,比较充分地表达了“我”此刻的主观感受。虽然化用的痕迹过于明显,但“浮荡大江边”,给这股“快哉风韵”找到了一个“存放”的外部空间,是苏轼词中所没有的。上片煞尾,再一次回到“暮色”:因“风”而闻“松涛”起于身后,因“临眺”钟山以及山下的大江,待再度注目“云天”,随着时间推移,黑暗的天色始衬托出新月的幽光!那么,新月升上天空,暮色彻底笼罩了金陵,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

过片写鸟还人散,表明夜渐深,“悄无言”即“不闻人语响”之意。新月光晦,江天与山色彩渐暗,“登峰临眺”的我却兴犹未尽,把逐光而行的视线,从钟山、大江、天空等自然物移到灯火之城。“古城向晚,万户回宿燎炊烟”,“古城”自然是古称金陵的南京,“向晚”是天色将晚之意。若是顺着前文而言,开头写钟山满是暮色,过片写室外的人都“散去”,此时才点出城中天色“向晚”,则时间脉络不是很清晰。至于万户炊烟,恐怕也不是当下南京城应有的景象吧?接下来,“处在奔腾时代,正是太平世界星火落人间无数灯流彩,多少梦翩跹五句,以“星火落人间”喻“无数灯流彩”,倒有点郭沫若《天上的市街》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两句之意。但“处在奔腾时代”云云,既与前文接得突兀,又与后文续得生硬。按“燎”字疑误,似当作“袅”或“缭”。

全词本应重点描摹金陵暮色和暮色下的金陵,但无论“一股浩然正气,千里快哉风韵”,还是“处在奔腾时代,正是太平世界”,都是试图借此抒情议论,点明主题,对行文结构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词中如此急切地表达意念,起码有“两失”:一是失于“露”,二是失于“杂”。而且,明白说出来的“意”,与笔下之景与事并不交融,这两个“意”是硬生生挤进来的。就词文体而言,意最好是“尽在不言中”,应当“蕴含”在事与景之内。退一步而言,直接说出来的“意”至少要能够从词中的事与景中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来。王夫之认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他还认为:“诗首要在称意,不称意则不真,不真是不信,不信则学识无以长,精气无以得,神韵无以成,只得其形式尔。是为‘样子诗’”。“样子诗”当然不是“真诗”。这里说的是“诗”,作为诗中一类的词文体也不例外。


 特邀点评:莫真宝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蒋浩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温馨提示:

稿费、赞赏在线申请领取方法

领取办法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