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诗歌的意识觉醒及走向
冷 梅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几乎是国际、国内的共识。海洋世纪,是指以海洋为主体或为主要载体的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外交、科学等各个领域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整个时代总称,具有兼容性、开放性、探索性、艺术系、神秘性等特征。
当今时代,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的多极化使海洋的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在海疆争端和海洋开发方面,更是引起各国和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因为海疆争端而引发对峙或战争是非常平常的。随着世界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范围从浅海向深海延伸,开发项目从单项向多项开发、立体开发发展,从而加强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海洋文化势必随之走向深远与辽阔。
作为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诗歌,也必然拥有独立的地位和尊严。但是,综览古今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史,海洋诗歌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一定数量呈现,但文化定位还是比较尴尬,主要原因是海洋诗歌的历史意识和主体意识模糊,没有完全觉醒。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主要是陆地文明、大河文明(黄色文明),而海洋文明(蓝色文明)只占一小部分。作为一个海陆大国,中国很早就有对海洋的相关记载。由于古时科技不发达,人们对海洋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和模糊性。许多有关大海的文化往往存在于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大闹龙宫、哪吒闹海、八仙过海、柳毅传书等等,寄寓了人们对大海的向往,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海洋文化意识。7000年前,河姆渡人已能制造独木舟和船桨,开始在近海从事海洋捕捞。殷商甲骨文已出现晦(海)、涛、鱼等文字。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先民早期的涉海活动及海洋文化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造船水平和海洋航行已得到高度发展,海洋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诗经》里隐约可以觅见海洋诗歌的影子,且看《沔水》所描写的:“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先秦时期的人们描述海洋,其认知较为模糊,流露出此时期人们对海洋的敬畏之情。汉魏六朝时期的海洋作品受时代发展因素和赋体特性等影响,初步展现出向海洋进发的勇气,此时期的人们开始体会到海洋的娱情作用,也开始借助海洋抒发个人情感,并对海洋萌发了审美意识。如曹操《观沧海》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云汉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海洋诗歌的佳作名篇,代表了先秦海洋诗歌意识的初步觉醒。
西汉时已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达到印度、斯里兰卡。海洋文化进一步发展,对海洋的畅想也有了新的精神指认,但海洋诗歌并没有取得长足发展。“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大风歌》具有大海的磅礴气势,但与大海没有什么关联。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时期能称得上佳作的海洋诗歌作品几乎缺位,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注重的是经济和政治因素。但中国人开辟航海路线的伟大壮举,还是深刻地影响了以后各个朝代海洋诗歌的创作。
诗意勃兴的唐宋时代,海洋诗词创作出现了一个小井喷现象,各个阶层都有吟诗作词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凡夫俗子,既有诗词大家,又有无名小辈,他们时不时以大海起意起兴,创作了不少与大海有关的作品。仅仅根据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增订简体横排本《全唐诗》,有关海洋意象的诗句涉及作品九百余首,其中,仅以吟咏海洋本身、涉海物品、海滨岛屿生活等为主题的海洋意象,据初步统计涉及作品一百余首。宋词涉及海洋的作品,笔者没有认真搜集和统计,估计也有一定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海洋诗歌佳作不少,如李世民《春日望海》、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韩愈《海水》、白居易《海漫漫戒求仙也》、李商隐《海上》、柳永《鬻海歌》、王安石《收盐》、苏轼《六月二十日渡海》、陆游《泛三江海浦》、杨万里《海岸七里沙》、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些海洋诗歌作品,或描摹大海美景,或借海抒情言志,或歌颂盛世,或慨叹人生……相对于灿若星河的其他诗作,很多时候,大海只是诗人眼里的一个意象(甚至有人写出与海有关的名句时还没有见过大海),并没有深刻触及诗人的灵魂,也就是说,大海还没有真正成为诗歌创作的主体,海洋意识仍然不能成为诗歌意识的主流,海洋诗歌意识虽然清晰起来了,但并没有广泛觉醒。
元明清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本应是诗歌勃兴的关键时期,却由于战乱频仍和闭关锁国,以及严酷的文字狱,导致诗歌日益式微。明朝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但对中国海洋文化起不到更多更大的推进作用。明清时期到民国时代,中国沿海成了抗击西方列强和倭寇的前沿阵地,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虽然最终取得民族的独立解放,但海洋文化受到重创,其核心转变为海洋军事文化。当然,自元以降也有一些闪光的海洋诗歌,如魏观《东海》、李东阳《风雨叹》、王守仁《泛海》、俞大猷《和咏海舟睡卒》、顾炎武《海上》、查慎行《七月十九日海灾纪事》、魏源《寰海》、黄遵宪《哀旅顺》、康有为《五渡大西洋放歌》、梁启超《太平洋遇雨》、秋瑾《黄河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可喜的是,这些诗歌的海洋意识并没有完全退缩,风云激荡中仍然闪烁人性的光芒或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
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之一,也是重要的海洋文化大国之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不但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海洋文化,而且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海洋发展模式的独特的、凸显的中国式海洋文化传统,即“四海”一家、互通有无、和谐发展、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知足常乐的海洋发展模式和人文精神。由于受崇尚大自然而非掠夺大自然的思想引导,大多数文人看到的是海洋的自然力量和景观,忽视了海洋赋予人类的精神力量。体现在海洋诗歌中往往是描景抒情较多,缺乏把海洋与人类命运、民族荣辱、家园兴衰等有机联系起来,故中国海洋诗歌的意识觉醒较慢。
直到新文化运动爆发,这种情况才被慢慢打破。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产生,其形式到内容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海洋诗歌也开始以新的姿态站立于社会浪潮中,发出新声。如郭沫若《黄海中的哀歌》、徐志摩《海韵》都是以大海作为载体,反映遭遇挫折的内心不满,寄寓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说到与海洋有关的现代诗歌,当推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此诗由七首短诗组成,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灌注激昂的情感,各诗章虽短小,却能动情地描绘出失地儿女在天涯海角哭诉的情状,读来令人心碎。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民主战士,又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其《七子之歌》立意很高,洋溢着民族大义,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诗人在探索海洋诗歌方面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取得较大的成绩。其中赫赫有名的有臧克家、艾青、覃子豪、辛笛、穆旦、曾卓、田野、余光中、郑愁予、王蒙、朱学怒、北岛、舒婷、蓝海萍、海子等。他们分属于不同时期,但各自写出了能代表所处年代的海洋诗歌的佳作,必须得到人们的肯定。
新中国开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新诗遭受了重大的磨难,内容大都空洞虚无,艺术大失水准,几十年里,几乎没有新诗佳作产生,海洋诗歌就更不要说了。甚至在“围海造田”的运动中,各地的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也是对海洋文化的一种叛逆行动。长期以来,海洋诗歌的历史意识没有觉醒,导致主体意识严重缺位。
而海洋诗歌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可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海洋文化快速发展的四十年。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拓展和海洋文化研究的深入,海洋文学的题材越发广泛,既有反映航海生活的,又有表现海洋美景的,既有记叙涉海事件,又有涉海科幻创作,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海洋诗歌创作也进入鼎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作者和爱好者,遍布全国各地,作品不计其数。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蔚蓝色视角》,收录浙江、上海、福建37位作者的263首海洋诗歌,还有历年来各地接二连三举办的有关海洋诗歌的征文大赛和研讨会,海洋诗歌创作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已经明显凸现。近年来,有些作者还出版了海洋诗歌作品专集,如黄冬冬《中国海之歌》(中国海洋出版社),选择了93首海洋诗歌作品;王广成《大海的呼唤》(中国海洋出版社),精选诗歌160首,几乎每一首都与大海相关。一些出版社也先后出版有关海洋诗歌的作品专著和理论研究著作,如《中国古代海洋诗歌选》《中国历代海洋诗歌选评》《浙江古代海洋诗歌研究》。更有一些海洋诗歌的研究文章散布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由此可见,海洋诗歌及理论研究已经形成大气候,这是海洋诗歌意识真正觉醒的一大特征。
仅仅以数量难以判断海洋诗歌意识的觉醒与否,还需要从其本质上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学艺术也精彩纷呈,海洋诗歌的历史意识和主体意识被高度唤醒。特别是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更有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引入,诗歌创作迎来一波高潮又一波高潮,尽管有泥沙俱下之嫌,需要我们慢慢过滤和辨认。我相信,大浪淘沙之后,必有金玉存留。反观当下的海洋诗歌创作,内地作者的海洋诗歌作品相对较少,一些生活在沿海地区的诗人作家更能体现海洋的自觉意识。福建籍诗人蔡其矫一直没有放弃海洋诗歌的创作实践,他在1950年代出版的《回声集》和《回声续集》,收入作品大多是“海洋诗”。虽时空转换,但海洋元素始终在他的诗歌写作中得到延续。即便是新时期,蔡其矫创作的大量反映地方风貌的诗歌,也未能摆脱海洋元素的渗透。他的创作实践影响了福建一些专注于“海洋诗”的写作者,直到今天。其实,中国沿海各地区都有一些专注于海洋诗歌的写作者。由此可见海洋诗歌意识已经集体觉醒了。
海洋意识,即海洋观,指人们对海洋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我认为,今天的海洋诗歌充满了家园意识、生态意识、开放意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原初家园,作为诗人,任何时候都要有家园情结,有责任去捍卫家园的尊严,因为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力量。随着海洋的广泛和深度开发,一些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即便无法身体力行去保护海洋生态,也要用文字去揭露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或提醒人们多关注海洋生态。十几年前,我就写了几十首海洋诗歌,其中组诗《关于大海的一些臆想》就有十八首,表达了对大海的依恋和对大海的密切关注(有兴趣者可以到我新浪博客浏览)。海洋是我们接通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海洋诗歌联系世界走向世界的必然通道之一。几十年的实践,一些作者已自觉地打破地域观念,融入国际理念,使海洋诗歌逐步具有开放性。近年来,通过官方和民间的推动,一些海洋诗歌在凸显民族性的同时,也具有国际性了。尤其是,《诗刊》通过开辟“诗旅•一带一路”栏目,组织采风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一大批诗人投入海洋诗歌创作的热情,也收获了不少具有开放性的作品,为把中国诗歌推向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海洋季风吹拂下的波浪、礁石、海岸、沙滩、贝壳、海鸥、灯塔、渔船和海岛等等带着海鲜味道的丰富元素,这些元素在世界语境和信息喷张的时代,为海洋诗歌的充分展现提供了最大可能。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步伐愈来愈快,海洋诗歌创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和实施,本身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象征。一方面它象征着我国正在事实上建立起大国身份,并且因其富强,而选择了开放的整体姿态。这样一个象征以及它背后的事实,无疑是我们时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已经以全新的开放姿态握手世界,具体到海洋诗歌层面,将以一种开放、广博的整体文化姿态,对于当下我们海洋诗歌所面临的某些困境,或可提供“解围”的契机与可能。
中国诗歌拥有着强大的河流山川抒情传统。而在这种诗歌传统的背后,乃是中华文明极其鲜明的农耕文明特征,就其审美认同而言,是认土认山认河而不认海的。从我上面的叙述可知,中国诗歌史中,大海,往往不以正面形象出现,而是退居到诗歌的背后并以意象存在。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共享的今天,世界文化极有可能通过海洋把形态各异的文化联结在一起,进而实现文化全球化。由此,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狭隘观念,把诗歌创作放在全球语境之下来考量,实现中国诗歌的国际化。那么,把“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诗歌”的概念联系起来,贯通两者的实现路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今天强调海洋诗歌,或许预见到,不管世界文化如何调整与融合,现代文明的这种海洋特质将永远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只是祈愿每一位诗歌作者能增强担当意识和树立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还海洋的主体角色,正如诗人李壮所说:“不仅仅是要书写一个景观化的、题材或意象层面的海洋,更是要通过诗歌的书写,在历史和文明的骨髓里增添海洋气质的分量。”
冷 梅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几乎是国际、国内的共识。海洋世纪,是指以海洋为主体或为主要载体的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外交、科学等各个领域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整个时代总称,具有兼容性、开放性、探索性、艺术系、神秘性等特征。
当今时代,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的多极化使海洋的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在海疆争端和海洋开发方面,更是引起各国和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因为海疆争端而引发对峙或战争是非常平常的。随着世界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范围从浅海向深海延伸,开发项目从单项向多项开发、立体开发发展,从而加强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海洋文化势必随之走向深远与辽阔。
作为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诗歌,也必然拥有独立的地位和尊严。但是,综览古今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史,海洋诗歌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一定数量呈现,但文化定位还是比较尴尬,主要原因是海洋诗歌的历史意识和主体意识模糊,没有完全觉醒。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主要是陆地文明、大河文明(黄色文明),而海洋文明(蓝色文明)只占一小部分。作为一个海陆大国,中国很早就有对海洋的相关记载。由于古时科技不发达,人们对海洋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和模糊性。许多有关大海的文化往往存在于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大闹龙宫、哪吒闹海、八仙过海、柳毅传书等等,寄寓了人们对大海的向往,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海洋文化意识。7000年前,河姆渡人已能制造独木舟和船桨,开始在近海从事海洋捕捞。殷商甲骨文已出现晦(海)、涛、鱼等文字。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先民早期的涉海活动及海洋文化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造船水平和海洋航行已得到高度发展,海洋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诗经》里隐约可以觅见海洋诗歌的影子,且看《沔水》所描写的:“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先秦时期的人们描述海洋,其认知较为模糊,流露出此时期人们对海洋的敬畏之情。汉魏六朝时期的海洋作品受时代发展因素和赋体特性等影响,初步展现出向海洋进发的勇气,此时期的人们开始体会到海洋的娱情作用,也开始借助海洋抒发个人情感,并对海洋萌发了审美意识。如曹操《观沧海》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云汉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海洋诗歌的佳作名篇,代表了先秦海洋诗歌意识的初步觉醒。
西汉时已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达到印度、斯里兰卡。海洋文化进一步发展,对海洋的畅想也有了新的精神指认,但海洋诗歌并没有取得长足发展。“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大风歌》具有大海的磅礴气势,但与大海没有什么关联。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时期能称得上佳作的海洋诗歌作品几乎缺位,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注重的是经济和政治因素。但中国人开辟航海路线的伟大壮举,还是深刻地影响了以后各个朝代海洋诗歌的创作。
诗意勃兴的唐宋时代,海洋诗词创作出现了一个小井喷现象,各个阶层都有吟诗作词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凡夫俗子,既有诗词大家,又有无名小辈,他们时不时以大海起意起兴,创作了不少与大海有关的作品。仅仅根据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增订简体横排本《全唐诗》,有关海洋意象的诗句涉及作品九百余首,其中,仅以吟咏海洋本身、涉海物品、海滨岛屿生活等为主题的海洋意象,据初步统计涉及作品一百余首。宋词涉及海洋的作品,笔者没有认真搜集和统计,估计也有一定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海洋诗歌佳作不少,如李世民《春日望海》、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韩愈《海水》、白居易《海漫漫戒求仙也》、李商隐《海上》、柳永《鬻海歌》、王安石《收盐》、苏轼《六月二十日渡海》、陆游《泛三江海浦》、杨万里《海岸七里沙》、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些海洋诗歌作品,或描摹大海美景,或借海抒情言志,或歌颂盛世,或慨叹人生……相对于灿若星河的其他诗作,很多时候,大海只是诗人眼里的一个意象(甚至有人写出与海有关的名句时还没有见过大海),并没有深刻触及诗人的灵魂,也就是说,大海还没有真正成为诗歌创作的主体,海洋意识仍然不能成为诗歌意识的主流,海洋诗歌意识虽然清晰起来了,但并没有广泛觉醒。
元明清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本应是诗歌勃兴的关键时期,却由于战乱频仍和闭关锁国,以及严酷的文字狱,导致诗歌日益式微。明朝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但对中国海洋文化起不到更多更大的推进作用。明清时期到民国时代,中国沿海成了抗击西方列强和倭寇的前沿阵地,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虽然最终取得民族的独立解放,但海洋文化受到重创,其核心转变为海洋军事文化。当然,自元以降也有一些闪光的海洋诗歌,如魏观《东海》、李东阳《风雨叹》、王守仁《泛海》、俞大猷《和咏海舟睡卒》、顾炎武《海上》、查慎行《七月十九日海灾纪事》、魏源《寰海》、黄遵宪《哀旅顺》、康有为《五渡大西洋放歌》、梁启超《太平洋遇雨》、秋瑾《黄河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可喜的是,这些诗歌的海洋意识并没有完全退缩,风云激荡中仍然闪烁人性的光芒或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
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之一,也是重要的海洋文化大国之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不但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海洋文化,而且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海洋发展模式的独特的、凸显的中国式海洋文化传统,即“四海”一家、互通有无、和谐发展、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知足常乐的海洋发展模式和人文精神。由于受崇尚大自然而非掠夺大自然的思想引导,大多数文人看到的是海洋的自然力量和景观,忽视了海洋赋予人类的精神力量。体现在海洋诗歌中往往是描景抒情较多,缺乏把海洋与人类命运、民族荣辱、家园兴衰等有机联系起来,故中国海洋诗歌的意识觉醒较慢。
直到新文化运动爆发,这种情况才被慢慢打破。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产生,其形式到内容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海洋诗歌也开始以新的姿态站立于社会浪潮中,发出新声。如郭沫若《黄海中的哀歌》、徐志摩《海韵》都是以大海作为载体,反映遭遇挫折的内心不满,寄寓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说到与海洋有关的现代诗歌,当推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此诗由七首短诗组成,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灌注激昂的情感,各诗章虽短小,却能动情地描绘出失地儿女在天涯海角哭诉的情状,读来令人心碎。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民主战士,又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其《七子之歌》立意很高,洋溢着民族大义,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诗人在探索海洋诗歌方面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取得较大的成绩。其中赫赫有名的有臧克家、艾青、覃子豪、辛笛、穆旦、曾卓、田野、余光中、郑愁予、王蒙、朱学怒、北岛、舒婷、蓝海萍、海子等。他们分属于不同时期,但各自写出了能代表所处年代的海洋诗歌的佳作,必须得到人们的肯定。
新中国开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新诗遭受了重大的磨难,内容大都空洞虚无,艺术大失水准,几十年里,几乎没有新诗佳作产生,海洋诗歌就更不要说了。甚至在“围海造田”的运动中,各地的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也是对海洋文化的一种叛逆行动。长期以来,海洋诗歌的历史意识没有觉醒,导致主体意识严重缺位。
而海洋诗歌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可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海洋文化快速发展的四十年。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拓展和海洋文化研究的深入,海洋文学的题材越发广泛,既有反映航海生活的,又有表现海洋美景的,既有记叙涉海事件,又有涉海科幻创作,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海洋诗歌创作也进入鼎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作者和爱好者,遍布全国各地,作品不计其数。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蔚蓝色视角》,收录浙江、上海、福建37位作者的263首海洋诗歌,还有历年来各地接二连三举办的有关海洋诗歌的征文大赛和研讨会,海洋诗歌创作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已经明显凸现。近年来,有些作者还出版了海洋诗歌作品专集,如黄冬冬《中国海之歌》(中国海洋出版社),选择了93首海洋诗歌作品;王广成《大海的呼唤》(中国海洋出版社),精选诗歌160首,几乎每一首都与大海相关。一些出版社也先后出版有关海洋诗歌的作品专著和理论研究著作,如《中国古代海洋诗歌选》《中国历代海洋诗歌选评》《浙江古代海洋诗歌研究》。更有一些海洋诗歌的研究文章散布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由此可见,海洋诗歌及理论研究已经形成大气候,这是海洋诗歌意识真正觉醒的一大特征。
仅仅以数量难以判断海洋诗歌意识的觉醒与否,还需要从其本质上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学艺术也精彩纷呈,海洋诗歌的历史意识和主体意识被高度唤醒。特别是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更有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引入,诗歌创作迎来一波高潮又一波高潮,尽管有泥沙俱下之嫌,需要我们慢慢过滤和辨认。我相信,大浪淘沙之后,必有金玉存留。反观当下的海洋诗歌创作,内地作者的海洋诗歌作品相对较少,一些生活在沿海地区的诗人作家更能体现海洋的自觉意识。福建籍诗人蔡其矫一直没有放弃海洋诗歌的创作实践,他在1950年代出版的《回声集》和《回声续集》,收入作品大多是“海洋诗”。虽时空转换,但海洋元素始终在他的诗歌写作中得到延续。即便是新时期,蔡其矫创作的大量反映地方风貌的诗歌,也未能摆脱海洋元素的渗透。他的创作实践影响了福建一些专注于“海洋诗”的写作者,直到今天。其实,中国沿海各地区都有一些专注于海洋诗歌的写作者。由此可见海洋诗歌意识已经集体觉醒了。
海洋意识,即海洋观,指人们对海洋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我认为,今天的海洋诗歌充满了家园意识、生态意识、开放意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原初家园,作为诗人,任何时候都要有家园情结,有责任去捍卫家园的尊严,因为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力量。随着海洋的广泛和深度开发,一些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即便无法身体力行去保护海洋生态,也要用文字去揭露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或提醒人们多关注海洋生态。十几年前,我就写了几十首海洋诗歌,其中组诗《关于大海的一些臆想》就有十八首,表达了对大海的依恋和对大海的密切关注(有兴趣者可以到我新浪博客浏览)。海洋是我们接通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海洋诗歌联系世界走向世界的必然通道之一。几十年的实践,一些作者已自觉地打破地域观念,融入国际理念,使海洋诗歌逐步具有开放性。近年来,通过官方和民间的推动,一些海洋诗歌在凸显民族性的同时,也具有国际性了。尤其是,《诗刊》通过开辟“诗旅•一带一路”栏目,组织采风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一大批诗人投入海洋诗歌创作的热情,也收获了不少具有开放性的作品,为把中国诗歌推向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海洋季风吹拂下的波浪、礁石、海岸、沙滩、贝壳、海鸥、灯塔、渔船和海岛等等带着海鲜味道的丰富元素,这些元素在世界语境和信息喷张的时代,为海洋诗歌的充分展现提供了最大可能。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步伐愈来愈快,海洋诗歌创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和实施,本身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象征。一方面它象征着我国正在事实上建立起大国身份,并且因其富强,而选择了开放的整体姿态。这样一个象征以及它背后的事实,无疑是我们时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已经以全新的开放姿态握手世界,具体到海洋诗歌层面,将以一种开放、广博的整体文化姿态,对于当下我们海洋诗歌所面临的某些困境,或可提供“解围”的契机与可能。
中国诗歌拥有着强大的河流山川抒情传统。而在这种诗歌传统的背后,乃是中华文明极其鲜明的农耕文明特征,就其审美认同而言,是认土认山认河而不认海的。从我上面的叙述可知,中国诗歌史中,大海,往往不以正面形象出现,而是退居到诗歌的背后并以意象存在。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共享的今天,世界文化极有可能通过海洋把形态各异的文化联结在一起,进而实现文化全球化。由此,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狭隘观念,把诗歌创作放在全球语境之下来考量,实现中国诗歌的国际化。那么,把“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诗歌”的概念联系起来,贯通两者的实现路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今天强调海洋诗歌,或许预见到,不管世界文化如何调整与融合,现代文明的这种海洋特质将永远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只是祈愿每一位诗歌作者能增强担当意识和树立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还海洋的主体角色,正如诗人李壮所说:“不仅仅是要书写一个景观化的、题材或意象层面的海洋,更是要通过诗歌的书写,在历史和文明的骨髓里增添海洋气质的分量。”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①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海洋出版社)
②冷卫国主编《中国历代海洋诗歌选评》(中国海洋出版社)
③李越选注《中国古代海洋诗歌选》(海洋出版社)
④李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当代海洋诗歌》(《诗刊》2018年8月号上半月刊)
⑤曾念长《“金三角”的魅与惑——福建诗歌的海洋意识》(中国作家网2015.12.25)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