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新变革凝魂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述评

作者:黄小希   2018年08月21日 09:19  人民日报    680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前所未有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社会主义的中国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越是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越是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熔铸坚实的精神支撑。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举旗定纲、指明方向,铿锵有力、重若千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党校、党的新闻舆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等一系列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导推动,密度之大、力度之强、目标之明、效果之好前所未有。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倍受鼓舞、倍加努力,积极作为、开拓进取,持续做大做强理论舆论,厚植厚培文化文明……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四个更加”,标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高扬旗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伟大时代,必有伟大思想领航。

  夏日的深圳,郁郁葱葱。不久前,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这里举行。从《知之深 爱之切》《摆脱贫困》《之江新语》《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一本本图书,吸引人们驻足品读,领悟新时代领路人的信仰信念、为民情怀、历史担当、雄才大略。

  “把日子过好,把国家建设好,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旗帜,我们老百姓有信心,有干劲。”一位读者如是说。

  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会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树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跟进一步。党的十九大一闭幕,摆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推动这一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从中央宣讲团奔赴全国各地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到各地精心组织面向基层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从一本本权威读物、一篇篇理论文章到一个个创新节目,吸引人的形式、动人心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有效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6集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就是这样一堂通俗易懂的大众理论“公开课”。节目不仅邀请理论专家系统解读、青年学者和基层代表畅谈体会,还引入动画、说唱等趣味形式,不仅通过电视播出,还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有网友留言说:“党的理论接地气,学起来更有动力。”

  “各位街坊邻居,今天咱们讲讲如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社区的治理靠谁?大家伙儿有没有责任义务?”……大江南北,城乡基层,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老百姓“家门口的红色学堂”,一个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群众“指尖上的服务窗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努力打通基层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一篇篇署名“宣言”的政论文章见诸报端、刷屏手机。从分析“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激励“艰苦奋斗再创业”,到阐述调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为步入第40个年头的改革攻坚战释放“源头活水”,再到激发人们“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的斗志,坚定“改革开放天地宽”的信念……饱蘸理性与激情的笔触,鞭辟入里,娓娓道来,让人眼前一亮,读后十分提气鼓劲。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富有时代性、创造性的工作推动科学理论深入人心,生动透彻的学理阐释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多家权威研究机构的成立,为深化理论研究再添“生力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以集束之力,激发研究阐释的强大动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深入推进,理论联系实际、建真言献实策;社科界着力提升学术原创能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的力量最深刻、最持久,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能焕发强大的实践伟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镌刻在大地山川,写进人民群众心中。在江西,广袤乡村产生了“认领河长”“树保姆”等新行当。“河长”沿着河岸巡查,看到有漂浮物就立马下河打捞;“树保姆”每天都会到树下转转,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林业部门反馈。“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扎扎实实地落在百姓的行动里。

  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聚焦前沿的理论研究、春风化雨的理论宣传……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通过一系列新举措、新突破、新成效,推动全党“大学习”、全社会“大普及”,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


  强基固本,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更加巩固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一系列果断的重大决策部署,直击要害,立破并举,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呈现出开创性、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直击责任落实上的“松”。明确“责任链”、种好“责任田”,使“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变。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列入“问题清单”,上紧履职尽责的“发条”。

  从近年来个别地方因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把关不严、制止错误言论不力被通报批评,到近期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公布的“体检报告”明确提出有的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到位”,“紧箍咒”“长鸣钟”告诫全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绝非一句空话。

  破除斗争态度上的“软”。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勇当战士,不当“绅士”。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从南海仲裁案到“萨德”入韩,一系列评论、文章宣示立场观点、以正视听,充分彰显事实的力量、道义的力量。

  面对“没有硝烟”的网络舆论斗争,从依法集中查处违法网站和网络账号、严厉整治网络直播平台,到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扎实有效的举措让网络生态日渐清朗。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更多客观理性声音化解了网络戾气,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逐步转变为“最大正能量”。

  巩固阵地建设上的“实”。有效应对各种渗透、干扰、破坏,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城池”万无一失。

  新闻舆论工作处于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针对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各级主流媒体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肩负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稳预期、稳思想、稳人心;迎击质疑中国经济、侮辱英雄人物等论调,发挥“定音鼓”“风向标”“压舱石”作用……

  在莘莘学子求知的校园里,新“打开方式”让高校思政课变得“有意思”,引领广大青年在“都爱听”“真相信”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打造人才队伍上的“强”。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努力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近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开展“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不断夯实基层队伍。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活动,锤炼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大力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过去怕‘惹事’,错误言论面前‘绕道走’,现在对大是大非问题则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绝不含糊。”一位基层宣传干部如此描述亲身感受的变化,折射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信与自觉。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形态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牢思想根基、提供坚强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将彰显出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凝心聚气,汇集实现伟大梦想和美好生活的磅礴伟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开启人们对未来的畅想,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让主旋律更嘹亮、正能量更强劲,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这是标注中国梦时代方位的视听盛宴。

  党的十九大前夕,“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用丰富的照片、视频、实物、模型,浓缩五年光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的铮铮誓言写下有力注脚。

  《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巡视利剑》《辉煌中国》《强军》《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七部重点电视专题片陆续亮相荧屏,全景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手笔、大气魄、大担当,为迎接历史性盛会营造了浓厚氛围。

  这是触摸中国梦时代脉搏的生动刻画。

  江水浩荡,时代潮涌。在近期开展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中,编辑记者用心用情,通过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充分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宏伟蓝图的魄力,反映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的活力,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近年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宣传有声有色,创新驱动发展、脱贫攻坚等成就宣传充分展示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在这些报道中,各新闻媒体充分展示融合发展成效,创新方法手段,把握时度效,提升报道影响力。

  这是彰显中国梦时代气质的精神图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时代新风大力弘扬,各地各部门发动基层群众分层推选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先进典型,评选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展示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

  从一批批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到不断涌现的身边好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迎来“黄金时代”,亿万国人以实际行动印证“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这是讴歌中国梦时代芬芳的文化乐章。

  内蒙古的茫茫草原上,一支支乌兰牧骑每年演出数千场,新时代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养分”。从文化市场百花竞艳、文化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硕果累累,不断繁荣兴盛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华大地上,为梦想奋斗的豪情,涌动在诵读的章句、传唱的歌声中,融入日常的交谈、网络的留言里,潜移默化地提振全社会的信心和斗志。

  在安徽,金寨县麻埠镇全山村村民自编自演的“花鼓词”,就透着这么一股子创造美好生活的劲儿:“国家美丽农村美,农村天天美起来。精准扶贫送幸福,幸福路上奔小康……”

  当梦想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那一份份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让工作更好、让生活更好、让国家更好的希冀以及为之付出的辛勤,挺起了新时代的脊梁,擦亮了新征程的底色。


  沟通世界,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愈来愈洪亮


  “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去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出诚挚邀请,让世人看到今日中国的自信与胸怀。

  “百闻不如一见”,不少来到中国实地采访的外国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北京秋意正浓,近百名前来参加中共十九大新闻报道的中外记者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采访。难忘的国博之旅,让来自加纳广播公司的阿伊坦言:“此番来到中国,通过自己的观察,我看到中国现在的体系是如何有效运作的。我会通过报道让更多非洲读者了解中国。”

  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投向这个缔造着一个个奇迹的国家。有人感兴趣于她的成功秘诀,希望得到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管用”的解答。也有人不愿意看到醒狮的振奋、巨龙的腾飞,不愿意看到中国人民的生活美好,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

  一如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在国际舆论格局中“无语”“失语”,就难免挨骂。面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经贸摩擦,沉着冷静、灵活应对各种虚实伎俩,敢发声、多发声、巧发声,严正申明“不愿打、不怕打、不得不打”的坚定立场,国际社会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的声音持续增强。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也要有信心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引用当地谚语、结合个人经历、讲述感人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出席重要国际会议、会见来访外国客人时,用外界听得懂的语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这些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灿烂多姿的文化名片,让历史悠久的中国充分展示文明大国的魅力。

  英文歌剧《红楼梦》用“世界语言”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演绎得细腻精美;上海昆剧团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首次完整搬上舞台,世界巡演所到之处盛况空前;一批中国作家走在国际大奖舞台的聚光灯下……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突破,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不断传播出去。

  直抵人心的中国故事,带人领略日新月异的中国蕴含的东方大国风采。

  从大力开展高访外宣和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对外宣传,到更多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纪录片、电视剧、电影走出国门,通过一篇篇稿件、一幅幅照片、一个个镜头,世界知道了“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让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更具触发共鸣的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好道理要说得出、传得开、叫得响,就要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这些年,对外传播从规模、渠道、技术取得跨越式进步,到传播理念、传播技巧、话语体系日益成熟,更具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外宣工作,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

  开放坦诚的姿态,为渴望了解中国特色的国家和民族推开一扇扇“窗户”。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两个月时间里组织近20批十九大精神宣介团赴约40个国家展开交流,多语种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精心策划推出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召开国际智库研讨会畅谈中国发展和世界意义……国际社会更加清晰地观察中国的发展经验,取经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

  举目华夏,“人心齐,泰山移”,同心圆越来越大;

  放眼寰宇,“近者悦,远者来”,朋友圈越来越大。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更加崇高的责任、更加神圣的使命。

  致敬过往,实干今朝,开启未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光阴里的诗意与传承—— “青春诗会”40年:记录时代脚步,见证数代青年诗人成长
  2.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3. 重立人民性与重塑主体性——对当前新工业诗歌写作的一次掠观或几点体会
  4.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9. 诗人陈先发当选安徽省作协主席
  10.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 《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中外对照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东京梦华·菊香宋韵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开幕式暨座谈会成功举办
  6.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隆重举行
  7. “每日好诗直播间”暂停一周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0. 博士论文《〈诗刊〉社“青春诗会”研究》(节选)丨左存文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