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诗”的历史自觉与主体自觉——从《诗刊》“诗旅·一带一路”栏目想到的

作者:2018年08月15日 16:31 浏览:207 收藏
“海洋诗”的历史自觉与主体自觉
——从《诗刊》“诗旅·一带一路”栏目想到的
 
卢辉
 
 
当今,经济和政治的全球化使海洋在新世纪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成为比陆地更为重要的战略思考对象。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海洋有关的历史资源、地理要素和文化背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合作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置身于“一带一路”这个政治、经济、文化相容共生的大环境,如何紧扣时代脉搏,拥抱蔚蓝世界,这几年,《诗刊》率先开辟“诗旅·一带一路”栏目,特别是“诗旅·一带一路”之太仓、“诗旅·一带一路”之海口等一大批诗作,将海洋意象与海洋元素,海洋视角与海洋价值,带进了“诗歌自觉”的层面上,在中国诗坛掀起了“海丝文化”的热潮。
 
 
1、走进“一带一路”,唤醒“海洋意识”
 
世界上海洋总面积为3.6亿多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我国也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蓝色的巨大宝库”和人类的“第二自下而上空间”,广阔无垠的海洋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艺术想象的不竭源泉正强烈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一跑打响,重新审视我国海洋发展历史,加强国人对海洋文化的重视,唤醒国人的海洋意识已连成了一个“责任共同体”。为此,《诗刊》开辟“诗旅·一带一路”专栏并持续开展了“诗旅·一带一路”系列采风活动。从“诗旅·一带一路”之太仓、“诗旅·一带一路”之海口,我们不难发现,一批有品质的“海洋诗”频频亮相当下诗坛。既有振我浩然之气的西渡《七个郑和》,也有苍茫四顾的谷禾《在长江口远眺》;既有通往历史深处的陆健《郑和与浏河镇的月光》,又有缠绵难尽的木叶《在远洋广场》;既有心里藏着一粒火种的阿华《海棠湾志》,也有星星落进海里的刘年《南沙》;既有春风无比浩大的李满强《下海记》,又有藏在海水中的包苞《三沙,那一片蔚蓝色的国土》;既有投奔于另一种生活的蒋志武《海南,深呼吸》,也有深不可测的庞白《海南岛,那些水》。以西渡《七个郑河》为例:
 
 
七个郑和

西 渡
 
我的心渐渐有了大海的形状。
从空中随便抓一缕风,我就能闻出
满剌加,苏门答剌,榜葛剌,木骨都束的
味道。追随我的、诞生自大陆的鸥鸟
渐渐忘了它们的出身;有时候,它们
飞鸣着越过我,仿佛一队队陆地的亡魂。
 
大海啊,我的老对手和老朋友,它知道
我的身体在渐渐老去,它夺走我的青春
却以一颗渐渐磅礴的心作为报偿——
我航过的每一寸海的土地,都是道路
盐的道路,茶的道路,瓷器和丝绸的道路
 
万里江山养我以浩然之气,大海养我以
波浪和天空,陆地消失的时候,身体
依然是陆地的碎片,船帆依然是
风云的姿态,我的心却渐渐忘记了
它所来的方向。我的眼目更加锐利:
 
我看见乌云背后闪电的巨大意志燃烧
我航行在滚滚的波涛上,航行在火上
作为火,我站起来,代替一个大陆回答
大海的提问:农人啊,你们收获稻麦和家园
我的航行收获风、波浪、星空、盐和海啸
 
我立定在甲板上,水手们就安然入睡
我闭上眼睛,六个郑和就从我眼前经过
六种姿态,六种步伐,六个声音对我说话
麒麟,天马,紫象,佛牙,长角马哈兽
从我走过的波浪找到它们通往亚洲的道路
 
大陆因海而生长,我因空虚而学会飞翔,
今夜,六个郑和一齐从天上转过身来,
走进这第七个。这第七个,在北极星的指引下
作为大海的觇标矗立。鸥鸟越过头顶
船队远逝。大海的中央,第七个郑和停止了还乡
 
 
西渡的《七个郑河》显然不是简单地“回归”海洋,他的“诗歌自觉”是通过具体的历史实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背景中以不同的文化实践观得以展现的,其内在逻辑通过“三个维度”表现出来:一是“时间轴”(七下西洋的“七个郑和”)标示着文化的古今问题,沟通着传统与当代,表征出文化的历史性维度;二是“空间轴”(“我闭上眼睛,六个郑和就从我眼前经过/六种姿态,六种步伐,六个声音对我说话/麒麟,天马,紫象,佛牙,长角马哈兽/从我走过的波浪找到它们通往亚洲的道路”)标示着文化的中外问题,展现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表征出文化的主体性维度;三是“价值轴”(“我的心渐渐有了大海的形状。/从空中随便抓一缕风,我就能闻出/满剌加,苏门答剌,榜葛剌,木骨都束的/味道”)标示着文化的品格问题,彰示着文化的价值意蕴和文化功能,表征出文化的价值取向维度,这三者的共同形塑规定着海洋文化特定的三维立体文化景观。西渡的《七个郑河》虽短,但已展现出史诗性的气魄和力度,不仅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壮丽广阔的历史画卷,具有了深远的历史的纵深感,而且具备了超越历史看历史的思想高度,并以中华文明的“高颜质”来扮靓和梳理历史本来面目,这无疑是“史诗”的基本格局。从西渡《七个郑和》、谷禾《在长江口远眺》、陆健《郑和与浏河镇的月光》、木叶《在远洋广场》、阿华《海棠湾志》到刘年《南沙》、李满强《下海记》、包苞《三沙,那一片蔚蓝色的国土》、蒋志武《海南,深呼吸》和庞白《海南岛,那些水》。这些作品在“诗歌自觉”的前提下,很多诗具备海洋元素,而这些海洋元素无不烙上诗人“精神生态”的痕迹,而这个“海洋元素”是漫漫渗入进而成为浓纯厚实的中国海洋历史,达到尽可能的“远和宽”。可以说,这些“海洋诗”从历时性的视野客观地回溯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从共时性视野全面地呈现中国海洋文化的内涵,从价值意蕴角度深刻洞察中国海洋文化独特的精神传统。同时,就中国海洋文化而言,这些作品在中国海洋文化传承和世界多元海洋文化对话中,能够站在中华民族的本位立场上,揭示出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发展,从而提高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海洋文化历史及其价值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形成建构当代海洋文化的历史自觉、主体自觉和价值取向自觉。以唐果的《海南之夜》为例:
 
 
 
海南之夜
 
唐 果
 
海南的夜游神勤劳
他整夜整夜地在天空
种植星星
海南的天空——星群的沃土
种植一颗,便存活一颗
密密麻麻
天空都快装不下了
 
星星开花,一闪一闪
那么多花
让躺在沙滩上的人
眼睛都看花了
 
看花眼的人在心里祈祷
“那么多花呀
掉一些在我怀里吧”
星星听见
便从天空落下
 
一些
掉在寂寞的人的怀里
一些
掉在孤寂的大海里
 
 
今天在多数国人的脑海中依然停留着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一思维认知,而忽略了我们还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读了唐果的《海南之夜》,我忽然想到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个脍炙人口的诗句。众所周知,能将大海的气势、威力与辽阔以人格化的“怀抱”凸显在读者面前的诗作不再少数,而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却只有少数人,《观沧海》在丰富的联想中所表现出曹操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可见一斑。那么,作为现代人的唐果虽说难有“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气度,她却敢于以“夜游神”来取代曹操,这夜游神看似“整夜整夜地在天空/种植星星”,仿佛在完成天空的未竟大业。其实,当“天空都快装不下”星星的时候,可以装的地方只有两处:第一“寂寞的人的怀里”;第二“孤寂的大海里”,这海之大、胸之宽也就可见一斑了。从唐果的《海南之夜》可以看出,海洋文化的主体自觉和价值取向自觉取决于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当今,当人们更加重视大视野的、与人类前途命运攸关的海洋文化问题的研究时,如海洋、空间、生命等等,经济和政治的全球化使海洋文化在新世纪的地位凸显了出来,与海洋有关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地理要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我们去思考,重新唤醒人们的“海洋意识”。在我看来,真正的诗人,只有将母语更广泛地去“联通”海洋,让当代全新经验加入并作为起点,构筑海洋镜像、海洋历史和生存现象“异质混成”的海洋时空,而进入这一层面,决非是文化闲人的话语遗兴及梦境飘流所能抵达的:与海洋对视,与历史互访;与万物交心,与时空同居,这是我对海洋诗“新气场”的再认识。 
 
 
2、海洋诗的“历史气场”与“时代气息”
 
中国与海洋的关系历史悠久,在历史上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两千年前战国的邹子,他是海洋理论的第一人,从从那时起,海洋文化历经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及现代中国,以海上丝绸之路最为耀眼,其中包括法显、郑和、鉴真等海上风流人物。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体现着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内涵、整体功能和民族特色。纵观与海有关的“海洋诗”,古往今来,“以海言志”的诗多,“以海言事”的诗少,而且大多是以江观海。比如,乐府诗《长歌行》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王之涣《登鹳鹊楼》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行路难》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望月怀古》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等。应该说,这种创作理念的形成与中国人对海洋的认知与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天下”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诗人建构的最大空间单位,中国的“天下”观念是以文化的尺度和一体的眼光去思考观察世界性问题,体现着天下一体的“无外”原则,并通过“天下之海”的理念体现着“四海一家”、“王者无外”的一元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天下之外,只有“中国”与“四夷”或“中心”与“边缘”的区别,而天下之中的全部个人与实体都被看作是天下体系中的成员,消除了绝对的外在性,这就是“天下一体”观念下的“无外”精神。那么,《诗刊》开辟“诗旅·一带一路”专栏并持续开展了“诗旅·一带一路”系列采风活动,在传承“天下之海”“天下一体”的理念时,将触角延伸到“有外”的视域。黑陶、谷禾、西渡、陆健等诗人用现代人的视角来照彻海洋历史人物的境遇,用海洋历史人物的宏大海事壮举来反观现代人的心境,古今交错,新旧杂揉。这样的“有缝”察识,“无缝”对接,使海洋多少古今事翻版出彩、跃然纸上。这样的“穿越”诗,奇特的语汇转换,奇峻的古今浑然,达到一种宽远的历史与刻骨的使命在诗中的交相辉映。以黑陶的《在长江口》为例:
 
 
在长江口

黑  陶
 
1
我,一条巨型、漫长、扭动的肉身龙船。
船帆,被初起的红日拉升。
国度般深邃的船仓,由十个月亮照明,充满——
奔跃的江豚,仗剑的诗人,
以及沉沦继而崛起的一个又一个王朝。
大陆倾斜。夏日闪电的照耀下,
我看见伟岸的己身,
嘎嘎撞擦着,在崇山峻岭的波浪中,驰骋向东。
 
2
别了,家乡烧陶的火焰
别了,夏昼绿云般的蝉声
别了,烈日下发白小路尽头仍在目送的父亲母亲
 
庞大、黑蓝的铁锚升起
纷坠的水滴,像一场接一场
微小的童年暴雨
新制的巨舟,浑身散发王朝的气质
载着我
驶入,浩瀚未知的磅礴黎明
 
3
经历无数个昼夜、无数次呕吐
辽阔摇晃的蓝色宇宙
似乎,终于平静下来
 
痛苦的晕眩渐走渐远
他的脚底,开始生出
如家乡发达的树木根系
 
空气,像天空般清新
暴风雨冲刷过的甲板上
一个重现的、英武的东方男子
——肩头,正闪射
桐油般的太阳色泽
 
黑陶的《在长江口》,从历时性角度看,这首诗彰显的一个事实不能否认,即中华民族的存续发展与海洋一直有阻隔不断的联系。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宣布纶音”,“耀兵异域”以示中国富强,换言之是一次政治远航,而不是军事征服和商品推销:“庞大、黑蓝的铁锚升起/纷坠的水滴,像一场接一场/微小的童年暴雨/新制的巨舟,浑身散发王朝的气质/载着我/驶入,浩瀚未知的磅礴黎明”。是的,中国是历史上长达数千年领先世界的海洋大国、强国,海洋和谐、和平历史,足以证明中国海洋发展模式的适应性、合理性和生命力。从共时性角度看,黑陶的《在长江口》孕含着深沉博大的丰富内涵:“经历无数个昼夜、无数次呕吐/辽阔摇晃的蓝色宇宙/似乎,终于平静下来/痛苦的晕眩渐走渐远/他的脚底,开始生出/如家乡发达的树木根系”。可以说,这首诗的具体表达和丰富内涵与其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它从不同角度展示着那段历史的态势,反映着诗人对人海关系的思考。从价值意蕴来看,黑陶的《在长江口》除了弘扬“天下一体”的精神,还延伸了“有外”的新视域:“我,一条巨型、漫长、扭动的肉身龙船。/船帆,被初起的红日拉升。/国度般深邃的船仓,由十个月亮照明,充满——/奔跃的江豚,仗剑的诗人,/以及沉沦继而崛起的一个又一个王朝。/大陆倾斜。夏日闪电的照耀下,/我看见伟岸的己身,/嘎嘎撞擦着,在崇山峻岭的波浪中,驰骋向东。”
 
 
应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海洋曾经带给中国历史以光荣和梦想,海洋文化是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强盛时期,海洋更是充当了文明辐射层的作用,中国历史上多次的航海活动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海洋文化体现着一以贯之的历史延续性,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当下也有不少诗人关注海洋的“小历史”,这个海洋“小历史”则是在海洋时空上淡化遥远的东西和久远的东西,则是“海事”中侧重于人性里的深奥隐秘的东西。可以说,海洋“小历史”也就是当下人在“消费历史”中的一种很时尚的变革,犹如是一段被时尚化的历史片段。于是,诗人怀揣的诗歌“神谕性”被彻底释放出来,他(她)们把消费一段海洋“小历史”看成是存在于纯精神、精神提升与物质生活之间的抗争与交集,为我们呈现出一幕幕大同的泛化与精神的遗迹。以陆健《郑和与浏河镇的月光》为例:
 
 
郑和与浏河镇的月光 

陆 健
 
月光与浏河镇高矮的建筑
有着恰恰衔接的曲线
如若丝线一般的是千年前的
老旧蝉鸣。四下弥漫寂静
郑和统领的船队已浩荡启程扬帆
弄堂的幽奥通往历史深处
 
浏河口、太仓,自古繁华无尽
人云:太仓实则天下足
长江入海前,顾盼生情之地
命数。六国渡口,郑和七下
 
朱屺瞻的墨彩映照石板小路
明清三状元回归故里切磋
博学鸿词科,文昌阁
梅花草堂的吟诵或丹青
婉约、雄壮,伴之以
三宝太监千樯万橹的嘹亮号角
让我们与笃笃打更的梆子声
对时,让太仓的月亮从表盘上
窥见今日的世相之面
万历的工匠,七千吨位的宝船
码头,人的退潮,水的涨潮
无不在天妃宫的殷殷关注之下
 
邢少兰笔墨中的太仓
不遑让汴京的清明上河
从北口牌楼,到上浮桥
范公亭边听孩童朗读
《岳阳楼记》的篇章
 
诗人陆健从大陆的角度遥望海洋,从郑和统领的船队、浏河镇弄堂的幽奥通往历史深处:“三宝太监千樯万橹的嘹亮号角/让我们与笃笃打更的梆子声/对时,让太仓的月亮从表盘上/窥见今日的世相之面/万历的工匠,七千吨位的宝船/码头,人的退潮,水的涨潮/无不在天妃宫的殷殷关注之下”。中华先民在历史上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海洋文化,历代“渔盐之利、舟楫之便”的传统海洋经济与海洋民俗生活方式,构成了中国海洋文化历史传统的“天下一体、四海一家、互通有无、和谐发展、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知足常乐”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和人文精神。另外,中国海洋文化长期存在的“东方汉文化圈”,从起源上看,源于中华先民通过生活空间和生产实践演化而来的这一秩序观念,不仅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秩序的空间构想,更是对人海关系的人文感受。由此可见,包括庞白《海南岛,那些水》、王自亮的《西沙群岛:意识流》、蒋志武的《海南,深呼吸》、刘年的《南沙》等等,这些海洋诗的神秘感并非是“海洋的上方還盤桓著那麼一朵雲”那样的遥不可及,对于诗人来说,海洋诗的神秘感来自于海洋世界生命与意志的“再发现”,这个再发现源自于“往來何如悲歡似,天地哪曾今古同”的那种不可颠覆的秩序:海洋世界因“秩序”(意志)而神秘,因变动(生命)而神圣。
 
 
 
3、呼唤海洋史诗,提升海洋文化“主体自觉”
 
 
古往今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一直赖于生存之宝地。中国的东面,虽然面临海洋,而这则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对于古人来说,太平洋浩瀚无际,波涛汹涌,凶险异常,同样是难以征服的障壁。中国所处的这样的地理环境,明显缺乏海洋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这对中华民族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环境缺憾。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海洋文化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海洋文化主体自觉,无法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这几年,《诗刊》开辟“诗旅·一带一路”栏目,意将海洋意象与海洋元素,海洋视角与海洋价值,带进了“诗歌自觉”的层面上。特别是海洋日益成为人类活动新的场域,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再度焕发新的活力,诗人置身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国新诗正被蔚蓝的海水、粼粼的波涛、辽阔的海域、纷繁的海事所吸引。可以说,这股“海丝文化”热,赋予了全新的历史观来认识海洋与我们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必须改变哪些观念,才能更好地接受蓝色文明?应该说,我们身上有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维必须改变。首先是对于公共空间的了解缺失,公共空间归根结底就是国土空间,陆地与海洋,两种成色不同的公共空间,理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第二个缺失是科学实证的缺失。海洋文明一定是科学文明,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明所没有的。在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里,海洋很少作为“实证”的存在,仿佛只有陆地才具备“根性”的实证,而海洋只是“彼岸”的神性寄居。第三便是不断创新的精神缺失。创新,这个经常被提及的名词,恰恰是我们文化中所缺憾的。在越过唐代的辉煌后,中华文明大体上就弥漫着复古的情绪,但海洋文明却是要不断寻找新的航线,新的彼岸。
 
现今我国正处在海洋事业、海洋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个历史发展极其重要的阶段,传递中国的大航海文明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这样就必须要创新表达方式和形式。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我们尤其要修复和整理好被长期忽略的中华民族海洋文化脉络,以艺术形象架构出中国大航海的宏伟史诗,特别是要反映中华海洋文明的重要历史瞬间,借此展示中国大航海的历史价值和思想份量,提升中国海洋文化的地位与影响力,打造海洋文化的诗歌新品牌,并由此架构出史诗性质的历史题材系列创作的诗歌艺术库。是的,中华文化在很长时期里,在地理上离海洋很近,在心理上却离海洋很远,我们要补上这一课,真正让每一个中华文化继承者的内心,都应该拥有大海。纵观“诗旅·一带一路”之太仓、“诗旅·一带一路”之海口等一大批“海洋诗”,应该说,诗人们围绕“郑和模式”的“文明海权”渲染得很到位,特别是多数诗人推崇的“郑和模式”都是建立在和谐万邦、友好交流、追求和平的价值目标的基础上的,这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和特色。因此,从价值意蕴看,中国海洋文化属于和平友好、互助合作型的海洋文化,其体现的“泱泱大国之风、谦谦君子之态、友好和平之德、兼容并包之体系”在当今全球性海洋发展的世界格局中,令世界大多数爱好和平、向往和谐的人民所赞赏。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下诗坛,我们还缺少气势磅礴、博大精深的“海洋诗”,大部分的海洋诗大都局限于描述性的视觉意象,过分重视海洋意象的“象”的功用性,一味地在“象”与“不象”之间纠缠,没有将海洋的历史属性、时代属性、自然属性、价值属性糅合在一起,没有赋予海洋意象与历史事件互为交错的“时代本相”。好的海洋诗,不是一种简单的图象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历史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各种不同的与海洋相关的历史、感情、经验、信仰、习俗、地域……积淀而成的“能动整体”。透过诗人的组合演变成既有历史客观系数、又有主观系数的“诗歌时态”。因而,在这个新时代,新使命的大背景之下,诗人们理应紧扣时代脉搏,拥抱蔚蓝世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宏篇巨制。
 
2018年8月15日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