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看潮乐,崇武有遗珠

作者:2018年08月13日 10:06 浏览:312 收藏
海丝看潮乐,崇武有遗珠
  
  序
  在崇武古城的风景区里,立有一块“黄吾野诗碑”的碑石。碑石立于古城的城脚之下,越过城墙下的那一条古石道,再越过一片海滩,便是大海了。
  多数游客游览崇武古城的风景区,更愿意看到城外景区的阳光、沙滩、海浪和古城墙。因为那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直观而明朗,赏心悦目。登临于高处,听潮观海,品鉴落日余辉于海上。此时,海风阵阵,心旷神怡,别是一番闽南海彊的自然风情。
  而隐于城内的潮乐村,在静静的石屋古道里,埋藏着千年的故事,许多“海丝”遗迹,或轻拂在风尘里,或静露在石墙上,或虚埋在黄土内,或遗落在传说中。这里,有“吾野祠”,有“古濠旧家”,有张显公染丝遗迹,有武功大夫张勇旧居,有“林广记”布行,有千年的关帝庙、海潮庵,以及少见经传的三教寺遗迹和古城隍庙等等。
  今天,在潮乐村古老的风尘岁月里,只要不经意抓起一把黄土、一撮黄沙,或踩上一片白石、一块红砖,都恍若与古人相知而遇。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海丝”的风韵。
  
  一、吾野祠与布衣诗人黄吾野
  
  1.风雨古祠,留有传说
  布衣诗人黄吾野(公元1524~1590年)的故居,在水关门之内不远处。由水关门直入,往左侧一条古道行进,据导游的指示标行走,不远处,有一条宽直的石道,两边各有房屋,而在石道的左侧,有一栋铁栏围起的,规模不小的古建筑,便是黄吾野的故居。
  事实上,所谓的故居,实为宗祠古地。据说,早年黄氏子孙于清代筹建黄家祖祠时,因用地问题触动了官司。后来,黄氏族人以明朝曾出过“诗书画三绝”的黄吾野为由,公诉此地乃黄吾野家的祖厝。再后来,县府通过论证和引据,查实明代诗人黄吾野确实曾居于此,故而批地准于黄家建祠。祠成之后,乡人遂将其命名为“吾野祠”。
  “吾野祠”建造于清代,后因风雨飘摇,祠堂不断老旧,曾多次重修。2011年,黄氏族人再次发起大重修,但其主要支架和砌体,依旧保持原样,不曾有太大的变动。从近处观看,“吾野祠”是由外栏围墙和主体建筑相连、构建而成的。由大门而入,有一个前厅,中间有一处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一个大大的回廊,回廊连接后厅的主体建筑。
  其整体结构为砖、石、木、瓦混合结体而成,一根根石柱撑起盘桓交错的木制顶梁,墙体为白石红砖,顶上加琉璃瓦覆顶,地面是青一色的条石铺砌主面。整体结构宽敞明亮,得体大方。目前,建筑修整已经基本完工,只剩小部件与木质梁柱尝未油漆。
  
  2.布衣诗人,心酸经历
  立于此处,依稀想起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的某一天,在崇武城沿岸波动的海面上,突然驶来不少杂乱无章的战船。那些衣冠不整,虬须乱发,面目狰狞的东洋海盗,将战船停靠在海滩之前。之后,他们发出一声呼啸,蜂拥地跳下浅滩,朝海岸边上涌来。很快,他们就抢奔到了崇武城下,架起了攻城的云梯。
  海盗们鸣枪放炮,刀棍齐上,向崇武城发起数次猛攻。守城军民浴血奋战,由于孤立无援,寡不敌众,崇武城终于被攻陷了。倭寇入城之后,见人就杀,见物就抢,见房就烧。顿时,崇武满城呼号,处处火光,一片狼籍。他们无恶不作,洗劫了42天,其罪行令人发指。在此次侵扰中,黄吾野的兄长被杀,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
  倭寇退却之后,为了日后生活的安全与稳定,黄吾野与母亲一起,迁往泉州居住。
  入泉之后,黄吾野时常与当地名流贤士,结社吟诗,品书论画。由于才气极高,逐渐崭露头角。中年之后,他开始游历名川胜水,寻找生活感悟和创作素材。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四月,黄吾野进京。因在萧寺壁上题诗,被时为尚书的晋江人黄克缵看到了,大为赞赏,称“此名士也”,遂与之结交,邀他在家中居住,品诗论画,对酒当歌。
  明万历六、七年间(公元1578~1579年),久居他乡的黄吾野念母心切。在兵部尚书谭纶卒,名将俞大猷的书信催促下,黄吾野终于息游回到泉州,伺奉老母。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一代名将俞大猷病逝之后,闻得噩耗,黄吾野哭断肝肠,追忆多年的情谊,他挥毫写下了五律诗:“大星落东海,涕泣满城哀;百战功徒在,千秋梦不回;云销天地气,世绝古今才;寂寞廉颇馆,空馀吊客来。”
  之后,黄吾野的母亲病逝,因思念京城故友,他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二次进京。两年之后,黄吾野因病支撑不起,遂又回到泉州,终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病逝,终年66岁。死后,遗体葬于泉州的凤凰山之麓。
  
  3.诗赠琉球,千古传吟
  作为一代布衣诗人,黄吾野终生留下了《金陵稿》10卷,《北游草》、《苏州草》各6卷,《宛城集》3卷,《匡庐集》10卷等总共70卷诗书,1400多首诗。有一首诗作——《送琉球生返国》,记叙了一段泉州与琉球古国的外交史,今录其下:
  “圣教无天外,华风自海中;三臣辞卉服,五载入槐宫;返国君恩重,谈经汉语通;片帆看渐小,万里去无穷;托宿凭鲛客,传书倚书童;重来应有日,临别此心同。”
  明万历八年(公元1579年),琉球国派遣了三个大臣来到南京国子监,学习中华先进的文化技术。恰在当年,黄吾野游历至南京,经友人介绍,与这三位留学生相识。由于对诗词方面的投缘,他们曾在一起饮酒论诗,交往甚深,结下了一段异国情缘。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三位琉球留学生结束了学业,请辞回国。作为明朝的友邦,他们满载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挥泪与黄吾野辞别。临别时,酒席间,黄吾野欣然挥毫,写下这首五律诗以赠。诗中谈及分别之际,双方依依不舍的情景,真实反映了明王朝与琉球友邦友好往来的“海丝”史迹,在我国外交历史上,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史作。
  古时,琉球国与泉州的海外关系异常密切,不管是朝廷官员派使琉球,还是琉球国王派遣贡臣或使节前来中国学习和访问,多从福建的海关关口出入。明朝以前,琉球国与泉州的贸易往来,更是达到了顶峰。据载,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琉球被列为15个免于征税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因此,双方的边民贸易往来,极为密切。
  从黄吾野诗赠琉球的故事可以看出,其时琉球与明王朝之间,从根本上并未把对方当成异国异邦之人,而是一种同胞间的往来关系。从诗中“返国君恩重,谈经汉语通”上看,当时的琉球人不但学习汉语,还把自己当成明朝的臣民。
  
  4.三一古教,名扬海外
  这里,还有另一个宗教“海丝”史迹——“三教寺遗址”。
  在“吾野祠”往水关门的方向,有一座古寺遗址,叫“三教寺”。“三教”又叫“三一教”或叫“夏尼教”、“夏教”。潮乐村的“三教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前1603年),当时,原寺不知为何种建筑结构,现今的建筑结构,为条石堆砌而成的建筑主体,中间有铁门把守。门外两侧各有一副对联:“道若大行,男子亩,女子桑,虞夏商周如一日;心原有主,老氏玄,释氏空,颜曾思孟不二门!”
  据说,当年倭寇横行时,崇武有——“摸着三教壁就有命”的“护民传说”。
  “三一教”原为莆田布衣林兆恩于明嘉靖三十年辛亥(公元1551年)创立的,融儒、道、释三教思想合为一体,故称为“三一教”。其教有自己的经典著作和教义,自己的祖师和崇拜圣像,自己严格的教规及组织,有传播经典义理和供奉圣像的场所、祠堂等,更有信徒独特的修道方式,及教主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等等。
  明末清初时,“三一教”通过兴化人及门徒漂洋过海,经商和移民,传播到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等国家。至民国以来,“三一教”又辗转传入欧美许多国家。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有研究“三一教”的专家和学者。故提起“三一教”,又是另一个具有“海丝”意义的宗教传承史迹。
  
  二、古濠旧家与琉球的外交史
  
  1.古濠旧家,石门犹存
  从水关门而入,顺着游览指示牌,行至百米之处,便是“古濠旧家”了。我们往返探寻了许久,除了那古老纯朴的乡间小道与矮小老旧的石屋之外,没有看到曾经高大上的经千户府。这出乎我们探访的初衷,确实有些意外。
  后来,我们左右搜寻,方才看到有一个古旧的石门,立于一座翻修不久,并只有一间小屋的祠堂边。细细往那旧石门的门楣上一看,恍然隔世的烟尘,几个并不明显的刻字映入眼帘——“古濠旧家”!啊,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古濠旧家”吗?数百年来,它如一段往事,曾经喧嚣;如今,却静静地站立在那里,经风历雨;又如时间老人,虽然默默无语,却又如诉家珍,向我们展示了一段泉州“海丝”的外交史!
  不错,古石门右边的那间祠堂,就是经家的祖祠堂。祠堂主人叫经胜,号勋旧,原是安徽临淮人,明洪武年间(公元1395年)就任崇武所百户,人称经百户。
  那么,何为百户呢?在明朝,百户为兵所的官名,属正六品官,可统领120人。按说,这经胜的官职也并不太大,为何能名见经传呢?原来,据《崇武志》记载,当年他奉朝廷之命,将一艘400料的战船,赠送给琉球国王。就这一件事,他就可以扬名立万了,更何况,这是泉州外交史上应该浓墨重彩,大书一笔的史实。
  后来,经胜的后人在大岞抗倭有功,于公元1569年升为副千户;再后来,又升为正千户,那可是当朝的正五品武官,在当地算很不得了。于是,“古濠旧家”这千户府,便有了由来。想想,能统兵千人镇守于名州一隅的,自然是名闻乡里的人物了!
  
  2.巨大战船,赠送琉球
  正想着,见一位老太太走了出来,见我们在“古濠旧家”附近看来看去,便主动和我们打招呼。我问这经家的祖厝,为何只剩下这一古旧门栏?她说:听祖上说,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那一年,这千户府便毁于兵灾,被大火烧掉了!
  我问老太太:“您是经家后人吗?”她说:“是的!”后来我又说:“那您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经家的历史?”一说起先祖,她更是热情有加了,边说边为我们打开祠堂的大门,说起了她所能知道的来龙去脉。原来,数百年来,经家的祖上自安徽来到崇武为官至今,就一直生活在这里。虽然时过境迁,改朝换代,经家人也经历了风霜雨雪,这房屋建了又毁,毁了又建,数百年之间,他们从未离开过这里。
  老太太打开祖祠堂,让我们随意参观。这是只有一间一门的主祠堂,祠堂左右两壁上,各绘有两副武将的骑马图,看顾了这两副画,就知道其主人生前是一位战将。正堂之上,挂有一副黑白的武官提刀骑马图——这位先贤,便是经氏的先祖经胜经百户。
  话说当年,经百户奉朝廷之命,将一艘400料的大官船,作为中琉友好的象征,送给了琉球国王。什么是400料的大官船呢?原来,明朝时候,一般战船按照大小,分为400料战座船、400料巡座船、200料战船、150料战船、100料战船、叁板船、浮桥船、快船等等。“战座船”也被称为“官座船”,是舰队指挥官乘坐的海船,又称“官船”。
  “料”,是古代战船的舰级单位,由于古时计量单位不很统一很精确,根据大体运算,400料的“战座船”大概长为8丈6尺9寸,宽1丈7尺,双桅,配有16橹,载重量大概达到175-180吨左右。又有考证,当年经胜奉朝廷之命送给琉球中山王的,是“勇字五十九号”400料大官船,属“福船泉舶”之类的,在崇武城西门外西港边打造的。
  作为当时最伟大的航海国度,明王朝为了结盟友邦,送给阾国海船,自然不会是小舢板小渔船之类的东西,而多是能载上数十、上百顿的巨舰。
  同时,像琉球这种当时相对贫穷落后的小岛国,根本没有技术能力也没有经济实力制造如此巨大的海船。他们还处于“缚竹为筏、不驾舟楫”相对原始的时代——出海捕鱼,来往通商,用的都是木头或竹子捆绑的排筏,无法漂洋过海,经不起长途的旅程。
  明朝时,像琉球这样一个海中岛国,渴望先进航海工具之心,是可想而知的。经胜奉命送出的大海船,无疑代表当时世界最为高新的航海科技,对琉球而言,是宝中之宝,福中之福。经胜这一壮举,无疑开创泉州与琉球诸岛国的友好之河,协其发展科技与辅助民生,在中国的外交史上,应该大书一笔。
  
  3.古濠旧家,风烟往事
  经过多方查考,后来我们知道:“古濠旧家”的意思,原来是经胜一族从安徽临淮迁居而来的历史记忆。古时,临淮别名濠洲,经家后人为纪念其濠州故里,建造千户府时,便在石门之上,刻下了“古濠旧家”的字样,以代代流传。
  其时,老太太自豪地指着从自家门前连向祠堂,并继续往前延伸的那条巨大台石对我们说:“你看,这就是经家祖厝的大台阶石,有那么宽大那么长。想想,当年这千户府,会有多大呢?”是的,一条近两尺宽、十几米长的古台阶石,横卧在我们的脚底下。在它上面,由于历史的消磨,虽然有些灰黑古旧,却是光滑锃亮的。
  这只是我们脚下的第一条台阶石,来时并不在意。我从祠堂往上算起,这样的台阶石一共有三条。对于了解闽南古建筑的我们来说,这三条台阶石以及中间那一片小条石连成的大天井,直接告诉我们:原先,这里有一栋三进深的古大厝,闽南叫做“三落”古大厝。意思是说,从大门进入,有上下两个大厅,三排房子。而这三排房子之外,是否还有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推移,暂时,我们已无从查证了。
  这是一座埋藏在地底下的明朝历史,数百年来,它经风历雨,饱受战争的洗礼。同时,曾经作为“海丝”的外交史,它与东亚岛国,开创过一段和平的曙光。
  据载,“古濠旧家”毁于明未清初的兵灾火患。那一场熊熊大火,烧去了历史的陈梁古柱,却烧不去那一段曾经渴望和平的愿望。如今的地底,应该是一片瓦砾碳迹;或者,还留有数片残瓷,几块破碗和古旧的石门以及那三道古台阶。但是它们,依旧承载着一份厚重的历史,诉说着一段海上外交史和一个家族的兴衰往事。
  
  4.回首往事,展望未来
  立今而思古,遥想当年古泉州与东亚诸国的外交历史,大明朝是支持与帮助的,而倭寇却三番五次,屡屡进犯我海疆。更为可恨的是,1938年,日本侵略者曾用舰炮轰击我崇武古城,在城墙的上面,留有一个深深的弹洞,至今犹存。而那城塔和锈迹斑斑的铁炮,已失去往日的光辉,成为一团漆黑的古物,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间,供游人触摸把玩。
  当然,明朝时期的琉球国,不属于日本,而是一个亲近大明王朝的海中岛国。
  20世纪80年代,泉州与日本的浦添市结为友好城市,经胜奉朝廷之命赠送琉球战船的往事,成为中日友好的佳话,而经胜和他的“古濠旧家”,也将成为一段无法忘记的“海丝”史迹,在历史的长河中,随风飘舞!
  某一天,当你踩在这片土地上,看到“古濠旧家”,想起昨天的陆上、海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朋友挥手微笑时,和平商贸、互助共荣的繁华景象,确实温暖人心。
  
  三、武宦世家与崇武英豪传奇
  
  1.武宦世家,岁月蒙尘
  在潮乐村,能够找到较好的古迹,算是张勇的故居了,虽然总体看来,还是有些破烂不堪、杂草丛生,但总体上还有一个规模健在,一个框架支撑着。
  庭院大门之上有一块匾牌,上面写着“皇清二品武功大夫府弟”。大门之前有一对青石狮子,是否古远,无法从岁月的痕迹中看出,但却古朴威武、活泼自然。后来我们进入主人的家里,又看到一对已经残缺一腿并有多处破损的古石狮子,我猜,这一对石狮子,应该有些年头的了,它们被放在护厝的第二重门之前。
  不知可否这样说:一座古千户府的焚灭,另一座新武功弟又矗立了;一个王朝的灰飞烟灭,又有一个新的王朝在废墟中建立起来。大明已去,大清已去,在潮乐村这个小小的地方,在那窄窄的小街小巷里,此起彼伏的历史风尘里,挤满了岁月的空间。
  这里,有千年的古井,百年的老屋。那些石头古木,记忆岁月的风尘,几步有一祠,回头又一庙;一块块相挤的石头,一户户相连的老宅;其间,还有新建的宗祠故居,新门旧坊,它们在岁月之间,参差不齐,相互交错。古老与新颖,一路走来,不知是协调还是不协调,到了“武功大夫弟”之后,总算有一座比较规范、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了。
  
  2.名门将后,闽台遗风
  张勇(公元1697-1765年),字企大,号浩亭,惠安崇武人,祖籍直隶山后宜兴州(今江苏宜兴)。先祖张亮,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九月自宜兴来崇武任千户所副千户,遂定居于此。
  据张氏后人介绍,张勇少时,与其兄结伴出海捕鱼,入海时犹如蛟龙一条。他不但精熟水性,更了解一年四季的风信与潮头。从军之后,因出类拔萃,深得将官的宠爱,由士兵提升为金门镇标千总,后于乾隆十七年二月出任台湾水师副将。乡人传言,张勇为官清廉,在闽台之间,在发展两岸关系之上,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他驻守台湾时,曾率兵清剿海盗,深得台湾同胞的拥护与支持,被称为“莲岛第一将军”。
  又有传说,乾隆皇帝当年南巡时,闻得张勇的英雄事迹,甚慰,封他为二品武官。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又召张勇为巡游江南侍卫顾问,降旨授为直隶总兵官。
  从北向的庭院大门而入,门对面有一道圣旨牌,曲尺型的直角连接另一面烈士牌。整个牌坊为白色的花岗岩角石堆脚,中上为红砖、青石雕刻拼成的主面。圣旨牌是大清皇帝为张勇诰封的奖励证书,而烈士牌是国家颁发给张勇之孙张稚生的抗战牺牲烈士证。个人以为,这直角而立的牌坊,是张勇故居最值得称颂的一道风景线。
  除了白石堆底,中上有红砖、青石相交互映之外,牌坊上的屋脊,亦是红瓦高脊,向内弯曲向上圆卷。顶脊上有双龙对舞,二脊处有双麒麟向背,回头望里。
  张稚生牌坊对面是生祠,是一栋较为干净、古朴,并保持较为完好的古厝,张家的后人,就居住在这里。进入生祠,看见一老爷子坐在闽南老式的木床之上,用一只手靠在老桌之上,微笑和我们点头打招呼;老大妈进进出出,忙里忙外,一会儿厨房一会儿客厅。见我们来时,也热情地招呼着,问饭请茶。
  据载,武功大夫张勇在清乾隆四年间(公元1739年),建造了这座府第。其府弟座东而朝西,庭院大门向北。穿斗式木石结构,硬山式屋顶,燕尾式屋脊,典型的白石、红砖闽南古民居建筑。其建筑主体有生祠、中厝、祖厝三座并排,各三进、五开张,并有其它附属建筑,总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规模之大,在潮乐村无处可及。
  
  3.武宦世家,将门英烈
  进入牌坊,一眼望见一大片条石铺就的大石埕,及一排平直的红砖、白石、黑瓦古厝。古厝大门前的石埕上,有两对旗杆石。想想当年旗杆指天,一对黄龙旗迎风飘扬,张勇故居的拉风与显赫,与今日之荒芜与冷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居左祖厝之外,有一口古井,非常精致,石板铺垫,石栏围砌,深厚古朴。
  中厝的正大门之上,有一块金色的“武宦世家”牌匾,木制大门之上,贴有许多红白对联。一年又一年,一层又一层,这些对联贴了又撕,撕了又贴,把原本老旧的木门,粘贴得一无是处。从中间那对黑纸白字的对联上可以看出,此时张家有人新丧不久。
  进入大门,在上厅堂的正中,也有一块金色的“黄埔精英”牌匾。说到黄浦精英,自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张家又有谁进入黄埔军校呢?原来,就是刚才我们前面提及的,张勇之孙,抗战烈士张稚生。
  1901年,张稚生在这栋古大厝里降生了,他从小聪颖勤奋,体格强健。1920年,家境相对较好的他,就读于集美学校水产科第1组,在校读书的四年间,他聪明好学,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相当优秀。但世事风云变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听闻国土沦丧,日寇猖獗,张稚生愤书岳飞的《满江红》,挂于厅堂之上,而后毅然投笔从戎。
  1939年,他只身奔赴福州,找到了抗日将领李良荣,向李良荣表达了抗日的决心。李良荣深为感动,委任他为中尉连长,带兵转战于福州、南平一线。
  由于张稚生英勇善战,不断建立功勋,深得上级信任,1944年,他被升任营长。是年9月,他率部在连江抗击进犯的日军,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分割包围。张稚生临危不惧,率部鏖战,突围时,与日寇遭遇肉搏,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4.英雄之城,流芳青史
  在张家故居的厅柱上,书有一副金字对联:“孤军抗日壮北谷,赤胆忠心振中华!”这副对联颂扬了张稚生烈士誓死抗战的英雄情怀。
  自古,崇武就是英雄之城,多少年来,崇武人民的抗倭斗争,从未间断。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建造了崇武城。建城之前,由于元末兵乱,这里只有10户人家。建城之后,明政府从漳州抽调了1304名壮丁,戍边抗倭,又从安徽等省调来千户、百户、镇抚等十几名武官,随带家眷,入籍崇武定居。张勇的先祖张亮,就是在明永乐十五年九月(公元1417年)自宜兴来崇武就任的。
  其中,崇武的抗倭史迹记载的如下:
  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倭寇一千多人从大山登陆,一路烧杀抢掠。崇武千户张荣率领军民奋力抗倭,力战身死,终保住了古城,使崇武免于灾难。
  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两次犯边,攻城六个昼夜,终把崇武城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于此次教训,明政府劝募大修崇武城。
  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正月,倭寇再次偷袭崇武城,全城军民浴血奋战,由于孤立无援,崇武城再次被陷。倭寇入城之后,烧杀抢掠,洗劫了42天。黄吾野的兄长,于此役城陷之后,被倭寇杀害。
  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福建总兵、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于此,再次兴修城防,演武练兵,终于反守为攻,剿倭除盗,使人民安居乐业。
  
  四、张显染丝古迹与林广记拾遗
  
  1.显公旧祠,海丝古迹,
  中国的丝绸出口,是从汉代开始的。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其风久远。而自宋代以来,泉州的造船业不断发展,随着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不断移居海外,富有传奇的“福船泉舶”,载着丝绸、瓷器以及茶叶,不断流向海外。
  泉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海陆交通快捷、独特。其港口密布的优势,使得泉州成为自宋以来,与广州、宁波并称的中国三大主要对外港口,从而拉开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序曲,为中国的“海丝”壮举,谱写一曲新的篇章。
  作为中国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起点,泉州是联结世界商贸的重要桥梁之一,故而,泉州古城的“海丝”遗迹,随处可寻。今天,我们从崇武古城的潮乐村水关门一路走来,可见一座“显公祠”。“显公祠”向我们诉说了一段泉州“海丝”故事,久远而传奇。
  据载,“显公祠”始建于明代,清朝时被毁,后又重建。数百年间,“显公祠”经历数次翻修与重建,并于20世纪末,在当地族人的倡导之下,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在祠堂的大门牌匾之上,有原空军司令张廷发题写的“鉴湖张氏宗祠”六个大字。
  那么,显公祠祭奉的祠主又是谁呢?那是宋朝晋江湖中人氏——张公显。
  说起宋人张公显,其历史算是久远了。据崇武《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显公,派出鉴湖本府湖中十世孙,宋乾道元年乙酉(公元1165年)拓基山前”。旧志《民居》也有记载:“一户张姓,祖居在城隍庙下,土名山前,其屋传系宋末建”。
  有乡人传说,其祖张公显因风波亭蒙冤一案,曾与其他朝友联手,发声为岳飞鸣冤。当然,最终肯定胳膊拧不过大腿,张公显因得罪奸相秦桧,于南宋乾道年间被贬居崇武。张公显自晋江湖中迁往崇武之后,改名张显。有记载称,张显一族是从晋江湖中最早迁入崇武的张姓人家,为与崇武其他张姓区别,湖中张氏被崇武乡人称为“水头张”。
  公元1165年,被贬后的张显来到崇武小兜村。之后,他“以丝绸印染为业”,做起了买卖与加工、印染丝绸的生意。果然,张显的眼光不错,由于丝绸对外出口的商机太好及崇武近海的交通便利,让他投入资金之后,就有盈利,并收获颇丰。
  小兜村距泉州港相对较近,海上交通方便快捷,货运流程相对较短。故无论是原材料的来源,还是产品的转运与流通,都不成问题。因此,没过多久,张显的生意就做得风生水起,声名远扬,印染丝绸往往供不应求,一度成为当地的产业支柱。
  
  2.千年古井,丝海遗珠
  在崇武古城北面200多米处,有一个村民小院,院子里有一口古井,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他们说这口古井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这口井的井沿,呈六角形状,由水泥浇筑而成。井台高约1米,走近一看,井深大约有3米多,这就是为乡人称道的“下湖井”。
  有记载说,张显当年在下湖小兜村挖出了一口用于染丝与饮用的古井,水质清澈,泉流源源不断,从未干枯,被人称为“崇武第一福井”。
  在崇武,由于地下全是岩石,故而挖井不易。因此,在崇武地界,一旦古井挖成,被填埋或废弃的古井极少。而在潮乐村,大大小小的古井有25口之多,“下湖井”之所以流芳千年,为人津津乐道,被奉为“福井”“不枯井”,多与“张显染丝”和“林广记”贸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为张家和林家带来了生意,是崇武乃至泉州的“海丝”佐证。
  在“显公祠”一侧,还有另外一口古井,叫“分饮井”。顾名思义,就是自家挖掘的古井,分与邻居家饮用。在崇武水关门附近,由于地少居户较多,用地非常紧凑,许多房屋仅隔一条窄窄的小道,甚至在墙与墙之间相连共户,比邻而居。“分饮井”就是在井口之上砌起一堵围墙,墙的两边各留一个井口,使两家都可以在自己家中,汲水饮用。
  “分饮井”体现闽南人互助友爱、邻里和睦、自然纯朴的和谐民风!
  据潮乐村现存的族谱《黄氏家谱》记载,当年潮乐一带夏布生产很是兴盛,吸引来自晋江安海等地的商人争相收购。另据嘉靖版《惠安县志》记载,崇武一带加工编织的夏布,早年已远销海外。张显做起丝绸印染生意之后,往来客商有丝绸需要印染的,都来找他,由于崇武古城的海路和陆路离泉州不远,张公显的染丝行业占尽天时、地利和人和,故而,他的染丝行业开张之后,一度兴隆盛大,声名远播。
  作为崇武古城鉴湖张氏之祖,又是经营丝绸、染丝行业的先行者,后人为他立祠纪念,追先忆祖,确实是出于内心的敬仰和对先人的尊重,无可厚非。张显的“海丝”创举,确实应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历史史实,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九牧流芳,丝连海外
  由“显公祠”往上,转过几道石块铺成的小道,在导游路标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林广记”。被当地人称为“三块半大厝”之一的“九牧林氏祖厝”至今还在,它是“林广记”与侯伯林祖厝群中的一落,始建于清代,其传统的闽南建筑工艺,精巧细致,生灵活现,堪称清朝时期古建筑物的经典之作。
  “林广记”顾名思义,就是九牧林家族开创的丝布商铺,以丝绸、布料为主要经营对象,其产品不但在内地畅销,并远销海外各地。
  清代时,“林广记”的经营销售,已经非常发达了。其店面商铺,绵延百米,是清代中期远近最富盛名的三家商铺之一,主要经营丝绸、布匹,并以下庵井为中心,设有相当规模的印染作坊。由于经营有方,百年来长盛不衰。在当时,崇武人流传一句“林广记”的广告语:“广记布,穿不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段商贸历史,“林广记”为泉州的丝绸出口,以及“海丝”精神光大,做出十分出色的贡献。
  其实,崇武古城地方不大,同时拥有“张显染丝”与“林广记商行”这样负有盛名的“海丝”古地,不但见证了古城泉州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也为崇武古城留下有据可查的“海丝”史迹,它们见证了宋代至清代中期,泉州的丝绸贸易与印染业的发展与繁盛,为泉州千年的“海丝”历史,锦上添花!
  
  4.海丝有迹,林家小考
  众所皆知,林氏始祖是商朝比干,纣王之叔,而崇武林氏又始于何处呢?据考证,崇武林氏的先祖,原住于漳州的乌石林后壁,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作为戍边民军,其先祖被调防到崇武所,自此,后世之人便在崇武潮乐村水关门附近定居。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默默无闻,至清朝康熙年间,该族先有林琦、林瑞兄弟随施琅将军征战台湾,因屡建战功,被“驰封二代,当世荣之”。继后,林家又有林琦之堂侄林麒,于雍正五年就任象山副将,年至70岁后,方致仕归家。据《崇武林氏族谱》记载,林麒生15子,其堂叔父林瑞生11子。一时,林家门庭兴旺,位高官显,成为崇武望族。
  之后,林氏后人商机卓见,经营起丝绸、布匹生意,不但内地畅销,且远销海外。“林广记”的欣欣向荣,让林家一族成为崇武巨富,并为“海丝”历史,留下值得渲染的一笔。近年,有林氏三代合璧的《合和集》、《合和墨香》等诗、书作品集出版。
  
  后记
  自明建国以来,为防倭寇侵扰,北起山东登莱,南至广东崖海,共修筑了60多座滨海卫城和所城,形成一道海疆万里的长城。但是,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洗礼之后,这些城堡卫所,先后坍废或被拆除,唯独崇武古城,依旧雄峙东溟。
  有人说:“一部崇武史,半部英雄传”,那么,崇武的另外半部历史是什么呢?除了民生、民智、民德之外,崇武古城所留下的,是那延伸海外的外交与商贸史。600多年来,这里的人民尚武修文、渔耕商贸,留下不少可以著书立碑、标榜传世的奋斗史。可以说,崇武的人民,来自于五湖四海,不管他们得已或不得已,都已成为这里的主人。
  在“海丝”的古道上,来去匆忙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故事,许多传说,许多宝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珍奇珠贝,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挖掘中,不断显露;还有许多珍奇珠贝,或已成为风尘,或深埋地底,与岁月同在,等待我们去寻找与挖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