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view');

百崎文化篇三则

作者:2018年08月09日 21:46 浏览:328 收藏
百崎文化篇三则
  一、航海“针簿”的探究与文化溯源
  
  编者按:暂时还没有人能够准确确定,在古老的中国,是几时发明指南针的。唯一无可否认的是,指南针是中国古老的发明。
  古老中国人关于如何定向的问题,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探究中,终于找到了地球的磁场原理。为此,指南针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从此确定了无法取代的地位。因为这个发明,后来的中国古人,将指南针用于军事、航海等活动及堪舆术中,并一直辗转传入欧洲。之后,经过开发与改良,为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及地理探测的突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寻觅针簿,问讯百崎
  回顾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航海,从未离开过航海指南。他们在一代又一代的航行过程中,将无数次航海经验,进行记录与总结,于是《航海针簿》便产生了!
  那么,什么是《航海针簿》呢?顾名思义,就是海上航行所使用的航线总结,记录日常航行资料的本子,它是船工用生命与青春总结出来的航线地图。初看“针簿”二字,会让人感觉一头雾水,而当我们联系到指南针这一航海工具时,便知道所谓的“针路簿”,就是船工的航道,是标杆,发财线,生命线!
  9月,我去了一趟百崎回族乡。这次行程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针路簿”的来龙去脉。而我此行首先来到百崎乡的老年会所,找到会长郭献忠先生。我向他说明了此行的目的,于是,几位老人的热情,化作一杯春茶,他们围垅过来,跟我讲起了有关百崎回族乡的种种传奇和故事。
  六百多年前,先贤郭仲远来到百崎村。此时,这里只是一个荒芜的半岛,虽有天然的海港,却没有多少良田。为了生存,百崎人操起了祖业,出海打渔,远洋经商。据明隆庆四年至万历二年(1570—1574年)出任惠安知县的叶春及所著的《惠安政书》记载:“要皆西倾,以临晋江。浔头港厕其北,臭泥澳浥其南,故食海者什之六七”。也就是说,当时的百崎居民,都以海洋业为生。
  明朝初年,海运兴起,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为中国为世界的远洋航海,划上了一条名垂千古的航线。这条线,绣出了中国的文明,绣出了中国的神话。有关郑和下西洋曾在秀涂港侯风,在接官亭与郭仲远奕棋的故事,留下了千古的美谈。
  
  2.航海针簿,航线标杆
  说起航海,离不开“针路簿”;说起“针路簿”,话也就绕不开指南针。据了解,自宋朝之后,中国的航海事业便不断发展。九日山的祈风石碑告诉我们,远在宋朝,中国的远洋船队,就开始于晋江之上,浩浩荡荡地向世界各地扬起了征帆。我们的祖先,用先进的木海船,将瓷器、丝绸、茶叶放在船上,运往世界所能到达的地方,用虔诚、友好、文明、美丽、商贸,征服了世界人民的心。
  由于海运业的兴旺发达,航行次数的增多,水手们除了正确使用罗盘导航之外,在航海的过程中,对航线行走的正确性、安全性,得不断有效地进行总结、纠偏和记录。航行的“针路簿”在一代又一代的水手中,在一年一年、一次一次地修订中,先人用毛笔,将经验记录在宣纸上。之后,又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保存下来。
  由此可见,中国航海“针路簿”的大量产生,应是始于宋朝之后的。当时,大量的先民移居海外,经商贸易;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经商往来。为了确保航行顺利通畅,海上记录便产生了。因此,我们可以说“针路簿”的产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是航海水手用生命和汗水换取的结晶,是一条条正确的航海之路。它不只是一本小小的手抄本,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播与独特的“海丝”的文化继承。
  
  3.睹物思人,针路探奇
  在郭献忠老人家里,我们一边喝着茶,一边侃起郭氏家族的历史与“航海针簿”来由。这位七十多岁的老水手告诉我:在百崎这个小岛上,没有多少耕地,郭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繁衍下来,靠的是周边的大海。一直以来,他们除了出海打渔之外,更重要的是发展海洋运输业。在后渚港没有成为主要港口时,百崎可以直接连接秀涂港。
  郭献忠说,年轻的时候,他经常从百崎出发,去往上海、宁波等地。主要将桂元、蔗糖等土特产运送出去,之后再把当地的其它土特产,拉回泉州贩卖。这是一种互通有无的贸易,古来有之。
  在我的要求之下,他起身进入内屋里,为我找来他珍藏的一本“针路簿”。这是一本饱含海水碱质,经历沧桑岁月并风吹日晒的“针路簿”。外面是用新的、天蓝色牛皮纸线装而成的;翻开书页,却是一本经历海水浸泡,海风翻卷的旧书本,呈斜坡状地向内腐蚀。页面的四周,是用红线圈起的、中间用毛笔书写的、自右往左的“天书”。是的,前面的那些页面,已经是破烂不堪字迹不清了,不断往里面翻,才又找到卷面页完整,字迹清淅的面。
  对于“针路簿”的描述,我们仿佛在看一本天书,什么也不懂。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大草屿墓仔口出门去北面有石蛋……”应该是说水下有暗礁;“对开直落针路簿”,也就是说航船是顺着航线直接行驶的;“厦门往天津对开‘针路簿’及宁波上海在内”这句话,说明了此本“针路簿“的书写历史,应该不是非常古远的,而是近代才产生的。
  尽管如此,“针路簿”的流传,却是一代又一代的智慧与结晶。郭献忠老人又拿出了两本由海交管收藏的“针路簿”复印件让我看。其中有一本写着:“台湾对内驾针路便览”的字样。自然,如果我们能从不断发现的“针路簿”中,找到比台湾、南洋甚至更远的地方,那就等于说明,我们的祖先,是曾经去过那里的。
  
  4.针簿研究,海运兴衰
  1963年,厦门大学历史系与福建省及晋江专区文管会联合对泉州海外交通史迹做了考古调查,他们在百崎乡郭氏人家中,发现了许多祖传的手抄本《海底簿》,其中有一本的序言有——“永乐元年”、“郑和”等字样。簿中记载了下西洋所经过的山屿、地名等共有500多个,充分说明了郑和下西洋与泉州的姻缘。
  由明迄清,《针簿》、《走针簿》、《海道针经》、《针路簿》等航海书籍非常多,作为船工水手生命之作,经验之作。能找到“郑和”这样的字迹,无疑说明了“郑和”与曾经拥有过这本“针路簿”的航海先民,有着不同寻常的从属关系。
  早在十二世初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用于指导远航的罗盘。但是,罗盘只能给予我们方向,水之深浅,是否有暗礁,却是要走过才会知道的。而“针簿”的记录,除了航线之外,更是远洋路途的记载,相当一种旅行记录。
  北、南宋的载籍中,早有“指南针”(《萍洲可谈》、《诸蕃志》)、“指南浮针”(《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针盘”(《梦粱录》)诸名的记载。之后,有关罗盘航海的针位书应运而生。有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明《郑和航海图》记及往返各地的罗经方向及针路;而百崎的“针路簿”,更为泉州的“海丝”起点,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史证。
  现代学者在研究“针路簿”时,总结出了中国宋、元、明、清及中华民国海运史的兴衰。简而言之,“针路簿”所记录的地点,所描述的航线,证实了先民对海外航行的足迹。
  宋、元、明期间,是中国“海上丝路”由起步至发达的一个历程,这种局势一直延伸至明末清初。自清朝海禁之后,航海业一度比较低迷。直至清末民初,帝国主义的舰炮重新打开了中国的海关大门,中国的航海事业,又一度兴起。
  
  5.技术发展,针簿消失
  郭先生提供的那本“针路簿”,估计是清末民初的作品,并一直使用到建国之后。随着现代航运业的发展,航海技术日新月异。虽然,指南针依旧是必不可少的航海工具,但由于无线电波、声纳、智能化的发展,陈旧的“针路簿”已成为过去的历史。
  然而,保存、收藏并研究“针路簿”,对研究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各地区的民俗风情及相关的对外经贸,海丝遗迹,有着不可多得的佐证与启示作用。数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用木帆船,去征服世界征服大海的,又是如何在海上从无路走向有路的;是怎么面对信风、晴雨,潮起潮落,海浪暗礁;又是如何利用指南针,结合日月星辰的位置,走出一条生命之航线的,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
  虽然,科技发展了,但古老的经验依旧会给我们一些提示。重走“海丝”路,发现新商机,都离不开这些古老的启迪。
  
  二、锁龙塔遗址及“海丝文化”的重建
  
  编者按:在接官亭往外的公路边,有一个排洪水闸。在水闸的边上,立有一座两层的亭子,这些,都是新建的纪念碑亭。而在此附近,原有一座古石塔,叫“锁龙塔”,因“五一围垦”时被拆毁了。
  据百崎乡民传说,这座锁龙塔”虽然没有历史记载,但谁也说不清有多少年了。有的老人甚至说:当年郑和从秀涂港来百崎拜访郭仲远时,曾立于船头,远远看见这座石塔,便对部下说到:“应该到了,此处想是百崎了!”
  当然,船顺着石塔方向而行,不出多久,便进入百崎古港了。一登上岸,便见郭仲远率领乡亲,立于一座石亭前,夹道相迎!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座“锁龙塔”吧!
  
  1.百崎古渡,锁龙传说
  在百崎古渡遗迹上,立有一块石碑,正面书写有“百崎古渡”。背面书写有“百崎回民早年以海为生,古渡由来已久,明朝洪武初年,百崎回族肇基祖郭仲远携妻儿由法石迁徙来惠,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在泉州停泊期间访问百崎,皆为乘船而来从这里登陆的。自明代以来百崎回民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曾多次修葺古渡、筑彻石路、建造亭塔,有碑为记!”
  据乡人指点,此处原有一塔,名叫“锁龙塔”。这座锁龙塔,原是一座古老灯塔,为百崎古渡口出入船只作为引航的。那么,为什么叫“锁龙塔”呢?据郭献忠说,原来在百崎岛上,卧有一条苍龙,这条龙常来来去去,飘浮不定。龙来的时候,百崎风调雨顺,人畜平安;龙去的时候,百崎常有风雨灾害,渔船失落之现象,民生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多数乡贤聚会建议,在苍龙回来之时,大家偷偷在龙尾上,建造一座石塔,将此龙留住。
  这建议大家觉得很有道理,便开始准备石料,寻访龙迹,一侍真龙来访,赶紧建造龙塔,将龙留住。后来,塔成之后,便有“锁龙塔”的由来。果然,石塔建成之后,百崎人丁兴旺,平安无事。就这样,这座石塔伴随着郭氏族人,一代一代屹立于此,不知年月。
  之后,百崎港不断泥沙淤积,古渡口不断缩小,加之现代导航系统不断发达,“锁龙塔”的使命逐渐消失,成为一段历史。
  1970年“五一围垦”开始,国家建设机关通过多方勘探与规划,发现锁龙塔周边的基石比较坚硬,底部的承载力较强。因此,便筹划在“锁龙塔”周围,建造一条防洪大堤。规划审批之后,施工队便将“锁龙塔”炸毁,于旧址的周边,建起了一座排洪水闸。当时,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自然没人阻止。但是,作为历史文物,还是应该保留的,但当时的人们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座古老的灯塔,就这样完成了他数百年的使命,从此消失无踪了。
  
  2.古塔迷离,锁龙探秘
  在郭献忠的家里,我们看到一副黑白的“锁龙塔”老照片。这张黑白老照片是谁拍的,值得嘉奖,它为后人留下了值得怀念的瞬间。在一大堆的岩石上,有一座四方形花岗岩条石交叉堆砌而成的实心塔,玲珑标致,坚实有力。它自下而上,逐层收缩,磊叠至近二十层之后,由条石改成板石,进入塔顶处逐渐收缩成为方柱形。方柱的四面都有神像雕刻,样子有些模糊,但能看得清楚。
  在方形佛柱之上,有三叶莲花似的花叶,中间立有一支圆石柱,石柱滚圆削尖向上。看似佛塔又似灯塔,又如金铃倒挂。
  那么,锁龙塔到底有多高呢?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接官亭时,曾在亭边竖起一块《重修桥尾亭塔碑记》的石碑,这块石碑至今犹存。在此碑记中,记述着在百崎古码头的石崖之上,立有一座石塔。这座石塔,就是锁龙塔,也叫做“天赦塔”。个别乡人认为,此塔“高五丈”。也就是说,若根据今天的丈量标准,这“五丈”则应该是15米。
  而据献忠老人回忆,百崎“锁龙塔”的高度,大概高有10米左右,加上底座下的岩石托起,立于海面之上,其可谓高高在上了,远远之处便可望见。有关“锁龙塔”的历史,至今没有人说得清楚,自它消失之后,便成为一段历史迷雾,许多人想探究,却探究不清楚。
  作为泉州多处沿海航标之一的百崎古石塔,“锁龙塔”曾经有过一段辉煌,也有过一段见证。见证了百崎人的海上生涯,同时也为泉州的海丝历史,留下了丰厚的一笔。
  在郭献忠老人的手中,有一副拟建的、新的“锁龙塔”图。据这位老水手说,经过各方面的筹备与探讨,新“锁龙塔”的建造计划,已经基本形成了。本来,经与乡村领导商讨,准备于2017年8月(老历)重建“锁龙塔”,还原海丝文化遗迹。但由于区政府正规划重建排洪堤,故新“锁龙塔”的位置,目前无法确定,可能延期。
  
  3.百崎之名,多有传说
  自古以来,“百崎”素称“白崎”、“九乡郭”、“百崎郭”等名称,因乡中皆姓郭,又是九乡相连,故有以上之名称。解放后,多数人称之为“白崎”。直至1990年8月,东园镇划出了五个行政村,成立了回族自治乡。按照国务院有关地域、地名的规定,乡名与乡所在地的村名,不能同一名称,故改“白崎”为“百崎”。
  另据乡人指点说,在百崎海边靠近渡口处,留有百层台阶,百崎的由来便是由此而生的。然根据明嘉靖《惠妻政书》记载,百崎乡曾用过“白崎”之名,明清两朝的方志蝶谱上,皆有过此记载。另又据《百奇郭氏回族宗谱•仲远公行实》记载:“地边海埭,不时垫溺。公则捐金珠而造石桥,以济人之涉者,自佣砌石路三百余步,以利人之行者。”故此说来,这百级台阶,出自于郭仲远。
  当然,那靠海边的百阶梯石,原是为住于山上的郭氏两个村庄人所铺设的,登阶而上,在山顶之上,又有郭氏先祖郭仲远夫妇之墓。百崎肇基祖郭仲远夫妇的陵墓墓座,均为伊斯兰教祭坛式的花岗岩石墓盖顶,而在墓穴的选择和墓区的建筑上,却基本上取法于汉式,是中、阿文化交流和回、汉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也是研究百崎回族历史和丧葬习俗的宝贵实物。
  于此处,有百崎郭氏二至六世共十三位先后归真的回民,相继安葬在这里。以墓围为界,可分列五个墓区,共有十一座墓圹,值得学者和游人探究。
  
  4.百崎郭氏,渊源流长
  六百多年以来,郭氏子孙兴旺发达,在我们的思想中,可能只存在于8.63平方公里,5个行政村,16000多人口之中。事实上,郭氏后人远不止于此。据目前所知,在惠安县之内,倘有多处的回族郭氏村民,这些村民都是郭仲远的后代或与郭氏密切相关的回族后裔。其中,后龙乡郭厝村有近9000人,散居在崇武、洛阳、东园、黄塘等乡镇的也有几千人。郭厝回族是1985年惠安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之后,才恢复其民族成分的。
  而在浙江苍南、温基等地,亦有多处郭氏的后人,他们时常回到百崎村谒祖。数百年来,由于海上奔波或外出做生意,多数郭氏后人客居他乡。据郭献忠说,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往来奔波于浙江、上海、海南及南洋等地,将本地的红糖、桂元运出去,换来其他生活用品或当地的土特产。
  
  5.美丽百崎,再造辉煌
  据相关报道:今后五年,是泉州台商投资区新区开发建设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动百崎乡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在新一届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乡上下将继续开拓创新,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为实现百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美丽百崎”,打造全国一流少数民族乡镇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百崎的建设,将遵循一轴、两环、三步走的思想,努力打造伊斯兰民族风情区,做精做优集镇区建设,将百崎这张海丝文化、民族文化名片点亮新区品牌形象,凸显新型人文商圈的价值典范。
  一轴:以朝盛街为轴线,塑造民族融洽的文化标杆。
  两环:内环,以郭氏家庙为核心,再现百崎古街的昔日辉煌。外环,以莺歌山为高点,打造山水文园的价值典范。
  三步走:第一步,整治中轴线建筑群(充分利用当地建造工艺优势,合理改造);第二步:改造百崎古街片区(保持古街尺度、保留石结构建筑);第三步:打造百崎沿海森林公园(保持自然肌理,适度人工介入)。
  看来,重建“锁龙塔”将带来百崎的新风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三、民俗食品“糋涸”与百崎文化
  
  编者按:尽管回乡村民已经汉化数百年了,但一些伊斯兰的民族习俗,却仍有保持。如《古兰经》与婚嫁习俗;祭祖、白事及白事之后十四天禁油的习俗;星期天到清真寺做礼拜的习俗,过古尔帮节的习俗等等,都是些百年传承下来的民族风俗。
  虽然,百崎回乡今天的生活,与任何汉族人在服饰、衣食住行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数百年以来,仍有一些传统风俗文化及饮食文化,值得我们探究。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糋涸”这种民间美食吧。它也叫“油酥饼”,它的前身是众所周知的“油香”。
  
  1.糋涸制作,水手干粮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糋涸”是闽南文化饮食中的一种特色的油炸小吃。是的,他是闽南饮食文化中的一种特色的油炸小吃,但更确切地说,它是生活在闽南数百年以来的,百崎回族乡的一种非常特色的民间风味糕点食品。
  那么,什么是“糋涸”呢?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在泉州这一带,“糋涸”的制作方法,已经不是秘密了。可以说,不只是百崎回民,泉州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的家庭主妇,都会制作这种“糋涸”。
  首先,选用精面粉,加水,加花生油,加入适量的白沙糖,调和,揉搓成团状之后,备用。将花生炒熟,辗成角沫状,加入白沙糖和炒熟的芝麻,拌匀,备用。将面团掐成小块,用擀面杖辗压成薄饼形,放在手心。之后,用汤匙掏上一小勺子馅料,放入面饼之中,拉起两个边角,用手将边角掐紧卷曲,一个半月形的,肚子鼓鼓的面食半成品,就这样做成了。
  将这些半成品,放在大盘子或者簸箕上,凉上一会儿,使得包边粘合得更加牢固。之后,就开始架油锅了,将油烧至七八热时,便可将做好的半成品放下油锅了。
  炸“糋涸”时,油温不可太高。油温太高时,会使“糋涸”的表皮发黑,内部不能充分熟透。而七八分热的油温,则可保证“糋涸”的表皮金黄,内部面团充分熟透。因为在揉面时,加入水、花生油、白沙糖调和,可让炸熟后的“糋涸”,表皮金黄亮丽,里面的面粉层松脆可口,一层一层内外分明,入口即化。加上馅内的花生芝麻,香甜脆酥,非常适合于茶余饭后食用或当成干粮,长期储存。
  作为长期走海跑船的人,这种适合于海上储备的干粮,备受水手们的喜爱。相传,马可波罗远航时,水手们经常食用一种面粉烤制的中国烧饼,后来,这种烧饼传至意大利,于是,一种闻名世界的烧饼,便在意大利产生,这就是“意大利披萨”。那么,如果详细考究的话,“披萨”的祖先,应该是中国的烧饼,是“海丝”的文化。
  
  2.糋涸由来,美丽传说
  有关马可波罗海上航行食用中国煎饼,已不只是一种传说。
  而有关“糋涸”的由来,却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相传,明朝嘉靖年间,一向靠滩涂养殖海蛏的郭氏后人,有一大片海滩养殖场让外乡一恶霸占去了,乡人无奈,想起郭氏六世先祖郭子佩与惠籍清官张岳是同学,便公推他上京投诉,求助于张岳。从泉州上京,路途遥远,为了节省开支,郭子佩便让妻子黄氏准备上一些“油香”,好在路上食用。
  郭子佩的妻子担心“油香”没有味道,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会苦了丈夫,于是便用“油香”皮包上一些加糖加花生沫和油炒芝麻的油炸食品,让郭子佩带上路了。郭子佩就靠着这一袋“新油香”,上京求助了。自然,除了风餐露宿之外,一路上算是很顺利的。见到张岳之后,郭子佩诉说了缘由,请求张岳帮忙。一向公正廉明的张岳,听了郭子佩的投诉,深感不公,便写了一封书信,让郭子佩带回泉州,交与当地官员,要求他们必须秉公办事。
  有了张岳的书信,当地官员哪敢怠慢,便派人下乡核实,将那一大片滩涂,归还给了郭氏族人。于是,一场官司也就结束了。怀着胜利之心,郭子佩特别怀念那一袋“糋涸”,便让妻子常常做一点来品尝。一来,这东西确实好吃;二来,表示对此事的怀念。就这样,这种本是“油香”的美食,转身间升级成了另外一种民间的美食。并且一传十,十传百,传得连汉族同胞也都会做这种油炸食品了。
  另外,又有老人传说,说当年郭子仲因与郑和相交,选派了部分水手参加了西洋远航。在海上经风搏浪,对这些长期在海边生活的男儿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在饮食上面,确实存在一些小小的禁锢,这些回族子弟想:倘若船上偶有“杀猪吃肉”之事,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虽然,郑和也是回民,但远航西洋的船员,大多是由汉人组成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在海上行船,哪能有一餐不食呢?
  于是,家里的妈妈和媳妇,便想出了一个好招路,就是自己做些“糋涸”,带在路上吃,一来可以与其他水手分享,二来一旦有个“杀猪吃肉”之事,也可以将就地解决一下了。
  
  3.百崎民俗,月亮之光
  虽然,数百年来,百崎回乡的生活习俗,民族服饰,除了节日之外,都已大部分汉化了。但详细探究,依旧有不少的民俗文化,是值得研究的。
  回族人喜爱洁净,因此,回族乡人的红白之事,与汉人截然不同。他们不管生死,皆喜欢穿上白色内衣内裤,以显示其洁净。又因长期与汉人杂居,多数的回民一改外衣外裤穿白衣戴白帽的习惯,因在汉人的眼中,白色是代表不吉利的。虽然如此,但在结婚与去世之时,他们为了显示不忘祖先,内衣内裤依旧要显示洁白的。
  百崎回族与汉族一样,除了春节、元宵、端午、清明、立夏、中元、立冬、年兜等八大节日之外,还过着本民族的重大节日: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圣纪节”,回历3月12日,是伊斯兰教至圣穆罕默德诞生的纪念日,庆祝话动主要在清真寺内举行。是日,各处的穆斯林汇集于清真寺做礼拜。同时,阿訇炸了大量油香,并宰牲(牛或羊)煮汤,招待信徒,每户各分一份。
  “开斋节”又称“尔德节”。回历9月,阿訇登上清真寺的“望月台”,直到看见新月为准,作为月首的第一天,节日活动要整整持续一个月。其时,清真寺的拱门内,悬挂着三盏巨大的灯笼:“伊斯兰教”居中,“回回开天古祭”居左,“清真麒麟古寺”居右。灯上分别书有阿、汉文字“灯火辉煌”及“全月通明”。
  是夜,常有回民在寺内焚烧“安息香”。礼拜前,必须先在寺内“小净”、“大净”(棘搭)一番,直至斋月第二十七夜“盖尔德夜”,真主颁降《古兰经》时,庆祝活动才进入高潮。
  “古尔邦节”又称“忠孝节”、“牺牲节”、“宰牲节”或“献祭节”。也有称“小开斋节(小节)”的。在回历12月10日。据传先知伊拉欣(安拉六大使者之一)夜梦“安拉”命其宰杀亲子,以试是否忠于真主。其子慨然秉忠,正欲执行时,安拉忽命以羊代之。当天,各户必宰牛羊,贫者也宰鹅或鸡鸭。
  百崎回族是一个崇拜月亮的民族,阿拉伯人崇拜月亮的原因,是因为长期居住于赤日焰天的沙漠之中,白天异常闷热,故希望晚上能够凉快一些。
  百崎回族乡的墓葬,也与汉人有所区别。一些塔式的伊斯兰教墓葬中,都刻有圆月或半月形图像,回民们常教育自己的小孩,不得用手指点月亮,因为月亮表示洁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