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泊在海上的日子(组诗)

作者:2018年08月02日 08:44 浏览:108 收藏
那些泊在海上的日子(组诗)

听涛

睡在海面上, 听涛
能数得清涛声究竟有几层
声音短促而激越
要赶紧数,那多半是舷窗外的海风
撩拨所至
俄顷,那声音忽又变得
极致的细腻与轻柔
不用猜,海上生明月了

只有在静谧的夜里听涛
那种声音的涵义
似乎比夜还深
数了多少年, 那涛声的层数
如今都在额头上静静地
堆着…… 

鱼王
 
舟山东南,虾峙岛 
盛产海蜇、芦花虾、马鲛鱼 
同样也盛产鱼王 
1:400000的航海图纸 
陈列在鱼王的掌上 
舢板密布 
如同海星
 
每年渔汛 
鱼王的眼睛,总是很城府地睁着 
(整整三个月) 
浅蓝的视网膜上 
布满鲜活的海洋风景 
只是俄顷的间隙,在后甲板的 
系缆柱旁 
鱼王鼾声如涛 
粘粘湿湿,像层层排浪 
冲得海碗、地瓜烧、海瓜子一起 
隆重地舞蹈
 
后来,漫长的冬天来临了 
在腥味黏稠的渔家妹的织网调里 
鱼王躺卧其中 
皴裂的眼角爬满海藻 
腮帮急促地鼓动着 
一如脱水的鱼
 
对一座岛的描述

像一只斗笠,扣在
东海上

描述一座岛
文字与想象均派不上用场
它泡在海水中,经岁经年
只和有关海洋的动物与植物
晤面、交谈
并且一往情深
风大时,它的发髻也会
跟着摇晃
那是一大片临水的木槿树

是的,它注定就是一座岛
一块镶嵌在大海之中的土地
比肤浅的文字
要重上许多

一条搁浅的小船

一条搁浅的小船卡在
浅滩处,已经很久了
像大海随意捺下的一个
笔划

它的主人,早已不知了去向
只有海风在船舷两侧
不停地絮语,仿佛安慰一样
偶尔会有三二只鲣鸟
在此停留或借宿
更多的时候,是满满一船舱的
落寞与孤独

的确,它已经搁浅很多年了
仿若睡眠
涛声是它惟一的
枕头

与漁人语

靠近辽阔,只须一只小小的
舢板
渺小与博大被演绎的如此
真实而又具体

一只舢板恰若漁人
穿着的木屐
终年在海上行走
海洋仿佛是他所注册的
籍贯

一辈子就这样在仪式般的
起伏中度过,无怨无悔
小小的梦想咸湿而粗糙
像甲板上晾晒的漁网……

那些泊在海上的日子

从虾峙岛与桃花岛之间的水道
穿越,东行
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
出海
海岸线像弯弓,舰或是船
犹似弹射出去的一支支
长短不一的箭镞

演习、巡逻、搜救、护航
……披肩上的岁月起起伏伏
宛若波浪

注定那些泊在海上的日子
含水量极大
拧了几十年,至今的枕巾一角
还是湿的

水手
 
很多年前,我曾在一艘铁甲船上 
当过水手 
去过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巴士海峡 
甚至最远还去过赤道 
也就是地理学意义上的 
纬度为零的地方 
进退之间,南北半球皆可抵达
 
有时无聊,一个人独坐船首 
伸出拇指和食指,虛眼望去 
比较一下海岸线与地平线的长短 
暗自思忖:浩瀚与辽阔的词性 
落日缓缓地沉入海中 
你会惊异地发现,会有魚群 
争先恐后地赶来 
误以为是人类抛下的另一种食物 
飘带熟悉风的方向 
就像水手知晓潮汐涨落的时间 
并在风暴来临之前 
及时挥舞返港的旗语 







作者简介:  杨骥,当代诗人。60年代生人,1980至1984年曾在海军东海舰队某导弹护卫舰服役,期间开始发表诗作,迄今止已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逾千首(篇),获省以上诗歌奖八十余次,诗歌作品入选近二百种诗歌选本,新写实诗歌流派的创立者,著有诗集《杨骥诗选》、《尘世帖》、《意林居》等。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南京。

诗观:一个纯粹的诗人应将诗歌奉为圭臬与宗教。

通联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扬子14村23幢202室
邮政编码:210048  微信号:feima510a
手机:15951788328   邮箱:958225147@qq.com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