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刚上初中一期的金堂少年余勋坦,坐在泥地茅盖的教室里。
成都来的国文老师刘兰坡先生手持一炷香,快步走进来,登上讲台,向同学们一鞠躬,轻声说:“我是燃香而来,望诸君努力。”刘老师教同学们古文字学。考虑到初中生的接受程度,没有采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而采用清代王筠著《字学蒙求》。
在班上算是小毛头的余勋坦,坐前面第二排,不敢不老老实实听课。这一听,竟觉得太有趣。“原来一个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零件组装配搭各异,造出许多不相同的汉字,正如小孩玩拼凑七巧板。这本薄薄的蒙求书,是年暑假期间自学读完。”
少年时代这段文字开蒙经历,成为余勋坦心中的一颗种子。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余勋坦成为诗人、作家,继而成为学者、文人,成为“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的流沙河。
流沙河。摄影江树
壹
任职《星星》诗刊 让余光中广为人知
1982年,台湾地区诗人余光中在给流沙河的信中提到,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只。这启发流沙河写出“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等诗句。这首诗就是出现在语文教科书上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上世纪80年代初,身为编辑的流沙河在《星星》诗刊上开了个专栏,一月一期,每期向大家介绍一个台湾诗人。余光中、郑愁予、洛夫、痖弦……专栏写了一整年,诗人正好凑成“十二家”。编选《台湾诗人十二家》,1983年出版,大受欢迎,引起轰动。流沙河也成为将台湾诗介绍至大陆的第一人。这些诗人在诗歌创作上达到的艺术性、美感,给当时的大陆诗歌界带来一阵强烈的震撼。也因为流沙河的欣赏和推介,余光中在大陆有了广泛的知名度。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流沙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对汉语诗歌文学界的重要贡献。
虽然诗人名声很大,但流沙河对自己的诗并不满意,认为自己过于理性,感性不足,不太适合写诗,“尤其是读过余光中的诗后,我说算了算了,我不写了,我怎么写也写不出他们那样的好诗来。我的致命伤我清楚,我这个人头脑过分条理化,逻辑化,感性不足,好诗需要的奇思妙想我没有。所以我的诗都是骨头,没有肉。”
《流沙河讲诗经》。
贰
晚年专心说文解字 探究汉字前世今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流沙河不再写诗,改作训诂,专心说文解字,至今乐在其中。他以文人的角度,作家的身份,发挥自己多年研读经典的功底,讲庄子,说诗经,埋首于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之中,津津有味地探究着每个汉字的前世今生。他用尽量通俗、有趣味的方式,面对大众诠释讲经典。他在图书馆讲,也在网络上讲,出版《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流沙河讲诗经》等多部著作,甚至用解字的方式去写自传体小说,比如《字看我一生》。
虽然是从诗人转行到学者,但解读经典对于流沙河却毫不生硬,他有足够的储备。比如流沙河对《诗经》的研究,最早得益于他在家乡的一位私塾先生黄捷三。黄先生是清末的秀才。流沙河十三十四岁那两年,在老家金堂读初中,每天放学以后,就去黄老师家里,听讲《诗经》。成年后的流沙河因为经历沧桑,少年时代的火种悄然苏醒,开始重读《诗经》。
半个多世纪以前,流沙河负责看管一个省文联的旧书库,在书库里他发现了大量典籍。其中包括研究《诗经》的线装书。求知若渴的流沙河,干脆把床也架到书库里开始读。一钻进去就着迷了。在书库那里,他还读到了《段注说文解字》、陈梦家先生的《殷墟卜辞综述》等著作,开始进入对文字学的钻研。
对于自己对文字和经典的研究,流沙河很谦虚,“老实说我不是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我是作家协会的,年轻的时候学着写小说,后来写新诗。对古典文学是我个人的爱好。”他不认为自己在这个方面有好了不起,“我所知道的一些都是常识,我所用的这些方法就是文本细读,追根究底。没有什么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意思。”他乐意受邀到图书馆、校园去讲传统文化,也看得清爽淡然,“听众觉得我讲的还有点味,来听一听,感到收获点知识,还有点娱乐,我觉得这就符合社会文化教育的方式,这样就很好了,我也乐于做这些。”
叁
做文字学的“福尔摩斯” 便洋洋自得有成就感
流沙河小时候喜读《福尔摩斯探案》,读得入迷,就想做个侦探,专破世间疑案。上高中的流沙河,偶遇一套蓝封面的侦探小说丛书,一本接一本借来读完,更想做侦探了。他自嘲道:“这是因为我这个人从小体弱多病,嬉闹扑打不行,所以退而耽于梦想。其实自己胆小口吃,交朋友都困难,哪能是做侦探的坯子,十足妄想可笑而已。”现实中的流沙河倒成了文字侦探。每天独坐书房窗前,俯身大案桌上,感觉很不错,“一个人总要选择一件他自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才觉得没有白活。我就是文字学的福尔摩斯了。读者看我怎么破案,我便洋洋自得,有成就感。心情一舒畅,就延年益寿,比吃啥补药都强。这样说来,我倒该感谢亲爱的读者。”
“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夜夜唱歌/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劳人听过/思妇听过……”在《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流沙河吟诵过的《古诗十九首》,在他之后诠释经典的工作中,也是他重点研读的对象。在此,学者流沙河和诗人流沙河,形成一个奇妙的呼应。从诗人到学者,从作家到文人,晚年流沙河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满意的,“白鱼又名蠹鱼,蛀书虫也。劳我一生,博得书虫之名。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人物档案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年生于成都。四岁返回故乡金堂县城。幼学古文,做文言文,习书大字。十六岁来成都读省成中。十七岁开始发表习作。1949年秋入川大农化系,后立志从文。之后曾在《川西农民报》、《四川群众》、《星星》诗刊担任编辑,在四川省文联担任创作员。诗作《理想》、《就是那只蟋蟀》曾入选语文教材。1985年起专职写作。晚年流沙河专心研究汉字、人文经典,出版有《文字侦探》、《Y语录》、《流沙河诗话》、《画火御寒》、《正体字回家》、《白鱼解字》、《晚窗偷得读书灯》、《庄子现代版》、《流沙河讲诗经》、《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字看我一生》等著作多种。
讲座
流沙河在成都图书馆的讲座,讲台两侧都是席地而坐的听众。 成都图书馆供图。
在许多个周六的下午,许多成都市民,不乏远道而来的外地听众,从四面八方赶往僻静偏窄的成都市文翁路,在成都图书馆听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用生动诙谐的成都方言,讲诗经,唐诗。受成都图书馆邀请,每月第一个周六下午,流沙河会准时出现在成都图书馆,讲一堂对市民免费开放的传统经典讲座,至今已经持续了9年。
流沙河近年咽喉有恙,声音很弱,有时候说话都有困难,但他依然坚持公开解经,并乐此不疲,“对这些古人的诗很有兴趣,讲起来很过瘾。在为听众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很快活。每月一次的备课和讲座,实际上给了我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调用记忆仓库,检验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对此深有感触,“沙河老师曾说,每次讲座前要备课两天。有时候他还会把一些资料复印出来,发给每一个听众,这是为了让听众听讲效果更好。沙老年龄这么大了,对文化传承的热情,对传授经典文学之美,全身心投入,令人感动。”
前贤卓见
虚心听取再一一比较
由于讲解精彩,流沙河的讲座录音也被他的学生和出版社整理出版。比如《流沙河讲诗经》就是流沙河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在成都图书馆讲解《诗经》中81首诗作的讲座整理辑录。《诗经》被前人解读者已多,但流沙河以其深厚的古文字和诗歌研究功底,对字句追根溯源,给出全新角度的解读。书中诸多解释纠正了前人对《诗经》释义的不合理之处,并且摒弃一些释经流弊,在众多《诗经》解读的作品中殊为超拔。在对诗经的讲述中,流沙河特意选择有“浓厚的诗味、浅显、短小”的篇幅,举例生动,表达上又趋于口语,言辞雅俗兼具,幽默风趣,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和对知识感兴趣的读者。
解读经典,不可能是哪一个人随意发挥。前贤的卓见,流沙河都虚心听取,再一一比较,得出自己的见解。解读《诗经》,他主要依据《十三经注疏》。同时也青睐陈子展先生的《国风选译》和《雅颂选译》,“可靠,我喜欢。”《十三经注疏》用起来很吃力,上面那些双行夹注文字,字号太小,他要用高倍放大的凸透镜,在页面上逐句移动,才能看清楚。
“《十三经注疏》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陈风·泽陂》这首诗中反复出现的深深忧伤,过去总以为写失恋,以忧伤属男,或以属女,流沙河总嫌牵强。但从《十三经注疏》的夹注中,他发现了一条被忽略了的注释:陈国有同姓不婚的规矩,再结合诗中反复出现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蕳’‘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实是暗示恋爱中的男女二人生活在同一姓氏里,不被双方家人容纳。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诗人在表达相思时为什么那么悲伤,‘涕泗滂沱’,从景物描写可知有整整一个夏天的荷塘约会,可知他们二人这么久的恋爱,终因不合规矩,只有分手,所以男子非常伤心。若是找不到这一条注疏,我是永远读不懂的。”
穿插解字
让听者明白汉字内涵
讲古代典籍,流沙河也穿插着解字。比如在公众场合讲“唐诗三百首”,讲到“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时,他会拿出一张A4大小的纸,上面用毛笔写好“鼎”字,讲“鼎”字的来源。有人认为,学古文是在走回头路。流沙河说,新闻不可能是古文,政府公告不可能是古文,日常对话也是白话。“但还要看到另一方面,古汉字中包含着文化传承,其中还涉及自然界的许多知识,能从中窥见上古时期我们祖先的基本观念、思考模式、生活方式、劳作方式、社会心态等。中国人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有一条线把他们凝聚起来,那就是汉字。它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和阳光、水、空气同样重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四者缺一不可。”
流沙河觉得,自己的书是能教年轻人爱国的。“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爱你的土地,爱土地上的人民,爱你的文化,爱你的母语,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字。”
流沙河也深知要大面积恢复正体字是很难,也不现实。他有自己的想法:让古史、古典文学、古代典籍有关的研究文章和刊物,恢复使用正体字,其他的地方不妨维持现状;如有可能,将正体字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政府公文和报刊、教科书,让它们和社会上的简体字同时存在,概括地说,就是“正式场合使用正体字,社会生活使用简体字”,双轨并行,各适其需。而他所做的,讲解正体字,把它存在的理由讲清楚,让听者更容易记忆,也能明白汉字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意义。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