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峰:从三角到三维——沈苇及其诗偶感

作者:赵卫峰   2018年07月25日 13:48  草堂诗刊    594    收藏

沈苇的诗歌内在地呈现出一种守恒的“三角”状态,即理性之辨、哲学思考与抒情本能时常能形成和谐之合力,语言动静其中,声东击西。这“三角”不管是正的直的或等腰的,又都可动态可旋转却始终稳固的,类似的图景,当然只能出自丰富的好手。沈苇正是这一代诗人里最能把握叙、议和抒情并把它们平衡得当的优秀分子。

沈苇以他的方式装填和充实着自己诗歌的“三脚架”,或可谓沈苇式的诗歌手艺。诗歌手艺显然不仅是指技术,它需用心,更需——擅用生命体验与生活经验。经历或经验人皆有之,如超市之菜,敞开供应,但怎么烹调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时常,这不仅是确定文本是否有效或特色的评判标准,也是我们辨识一个诗人质量的尺度。

生活里与工作中,有值班经历者或许不在少数,入诗则较难。沈苇的《值夜记》这诗大而不空,又如同小电影,如同一个复杂而简单生命个体的摄影纪录,能动的巨鲸、移民、夜鸟、雪豹、鹿和二十岁的穆克苔丝的笑,与属于静物系统的远山、沙海、星空、冰山、黑板、沙漠、大厦之间轮换,记忆的画面与现时的镜头交错,恍兮惚兮,亦虚亦实,“疲惫。但热爱”,“拥有一种禁闭的自由”,生活亦如此,人生无非如此。

“在这里,我已是远方/连土著们都在纷纷逃离/一个移民,还在这里——”(《值夜记》),这是异地居住已数十年的诗人仍在内心耿耿的身份或特殊情结?时空的变化对于诗人更多算是外力作用,我倒以为这当是沈苇的“自我感”的潜在表现。“回到练塘:一个小世界/借一亩桑园、几丛芦苇/‘吾心安处是吾乡’”(《练塘,上海郊外》)如沈苇之类步入诗歌较高层级的写作者而言,确实是,所到之处皆家园,想象之所即远方,吾心安处是吾乡。

或说,安心时常只是外在形式,时常是文字搭建的表层仪式,对于诗人,只要还诗,应将总在路上漂泊,永无安宁之时。对于诗者,语言既是故乡也是远方。这又似乎构成沈苇另一种精神界面的“三角”状态:“我”+“故乡或熟悉之地”+“远方”。

而沈苇又是令人羡慕的。他生长于江南,久居于西域,地理空间的移变,往往会促进身心的敏感体验,亦会促进写作向度更多样和可能,于此,他是认可的,他曾认为自己亦是这种自然区隔“差异性的受益者”。就沈苇的诗歌及其他文体的写作题材看,“新疆”及“西部”方面所涉颇多,它们有时直接体现于标题,如《麦盖提鸽子》《房东吐尔逊·乌斯曼》《叶尔羌河》,更多的则起伏于字里行间,这体现了他个人的写作积累与精神演进。此前,已有诸多观察者对其写作的“西部”“新疆”意味进行了分析。

数字化、城市化、工商化在当下的强力覆盖,一度导致了有识者对自然人文时空的关注,地理与诗歌的关系再度被重置和提升,但此倾向往往又矫枉过正。众所周知,地理命名对于诗歌更像是一种宣传策略,诗歌面临的关涉的当然包含地理内容,但绝不限于此。沈苇似也不想囿于类似的划分,在接受某报访谈时他提到:“一个诗人无论生活在哪个地方,他面对的文学基本主题没有变,如时间、痛苦、死亡等”;“在一位好的诗人那里,地域性只是虚晃一枪,他要揭示和表达的是被地域性掩盖的普遍人性和诗性正义”;故而,不难看到,多年来沈苇诗歌在地理基础上既吟唱离自己最近最熟悉的,同时又坚持着他自己的诗歌伦理,并不断地推论和充实。

数年前,某诗刊曾安排我对沈苇进行访谈,他并未应允,听得出电话里的沈先生是健谈的、激情的,又是悲怆的,他在电话里透露某种对于现实的难以定义的无奈或无力感,认为其时谈诗是不适合的。这事令我明白,他是当代诗人群体里本就很少的清醒者之一。虽然,沈苇的诗歌里,

“睡眠”或与之有关的意象或相关描述不少。

这样的清醒,呈现在他的写作里则似乎一种豁或容。1990年代沈苇曾提出“综合抒情”“混血写作”,我想这与我倾向的“复合抒情”大抵一致,亦可谓杂糅,事事关心,万物有灵,一切皆可诗,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表达上的和谐与平衡——不至于让上述的“三角”偏颇失重或空洞。沈苇正是少数做得相对完好的当代诗人之一。“诗歌内容”是个复杂的话题了,在此想略微提醒的是,如果说“叙、议和抒情”的“三角”平衡体现出沈苇诗歌的可靠的外形,“诗歌内容”则表明“三角”内里的“三维”甚至是“多维”的镜像;这或许是今后进入沈苇诗歌的另一种角度。

在其笔下:生活的貌状如同情感自在的漫流一样,自然而然,自我精神界的矛盾或冲突隐匿字里行间。他的表达并不炫技,他的叙述平易亲和,人性的疑问却以拆散的方式巧妙组合,不动声色。他虔诚地践行着诗歌关于观念与信念、理解与需要,以及美的婉约表达,甚或是那自然的基本的应该的人之感伤——它在人过中年的沈苇那儿,如同沙地上的绿色植物、桌上的盆景,谁说养殖花草不正是一种情绪表达呢。

在诗与日常用语、散文、新闻消息界限日益模糊的当下网络传播环境里,沈苇的写作让诗歌有效地保存着本来的独立、自由精神以及诗歌的本体性意义。那么,我们会觉得对他如何命名都不那么准确和可行。他是知识的,这毋庸质疑,其文本所蕴含的知识量清晰可见;他又是日常的口语的,他尊重且用心于生活,他对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现实与想象力及梦想的关系的艺术处理相对是完好的。他的清醒于此呈现出沈苇式的智慧。

世界或生活其实是那么粗糙和片面,又是那么精致和复杂,沈苇的机智无疑是一种提示:常见的被重新发现还不够,未知的被婉约指见也还不够,还可能恰当地通过语言艺术地整合。

1995年,正值而立的沈苇出版诗集《在瞬间逗留》,后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他没有像一些写作者就那么躺在一诗一书或一个奖上,而是先后著作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等二十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日、韩等十多种文字。这些,体现一位写作者的持续能力。诗歌本是未知结局的漫漫长途,并非人人都有比拼的能力或可持续。值得欣喜的是,沈苇仍然努力仍然活力仍然可持续。

2017年,成都的一个诗意活动里我看到沈苇,鸭舌帽、大眼镜、络腮胡、休闲装、斜挎包,这似乎没什么不和谐、不平衡,但看他在景区门前的街头那么席地一坐,把玩手机,很常人,很凡人,很一般人,然而,这个混合在如织游人里的人,是能从犁铧中锻造出乐器的人,是当代一位优秀的抒情诗人,一位对中国当代诗歌有贡献的诗人。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