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上海的街”与“北京的街”

作者:王家新   2018年06月04日 09:46  文学报    679    收藏

对我们生活或访问的城市是否有独到的感知和艺术发现,这是判断一个诗人的标准。这对我们的感受力、洞察力和语言创造能力都是一个检验。

我不能不想起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写的《上海的街》。这不是一首泛泛的观光诗,而是带着一个杰出诗人新奇、深刻的感受和艺术创造。

谈到诗歌与都市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两位“彼得堡诗人”阿赫玛托娃和曼德尔施塔姆,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生活的彼得堡为我们发现或创造了独具特色、令人难忘的意象和象征。因为他们,这些诗的意象也都具有了 “标志性意义”。如阿赫玛托娃的一首短诗:在那座吊桥上/在如今已成为纪念日的那一天,/我的青春结束。

仅这三句,就是一首令人动容的好诗!“吊桥”为彼得堡的一个标志(贯穿于彼得堡市区运河上的桥大都为吊桥),阿赫玛托娃精心选取了这个细节,不仅把握到了“经验的具体性”,有一种视野上的“可见性”,而且暗示了她青春时代的告别与相逢、迷惘与徘徊,而接下来“在如今已成为纪念日的那一天”这一句,更是惊心动魄,只有一个历尽沧桑的诗人才可以写出!

从此对我来说,彼得堡的“吊桥”就和阿赫玛托娃联系在一起了。她从她生活的“北方的威尼斯”(彼得堡为彼得大帝仿威尼斯建造的城市)创造了它,它也永远属于这位伟大的女诗人了。也可以说,在从生活转化而来的诗歌世界里,它有了某种 “专属性”。

我们再来看曼德尔施塔姆:我的国家扭拧着我/糟蹋我,责骂我,从不听我。/她注意到我,只是在我长大/并以我的眼来见证的时候。/然后突然间,像一只透镜,她把我放在火苗上/以一道来自海军部锥形体的光束。

这是诗人后来在沃罗涅日流放期间所写的一节诗。诗中直接出现了“个人与国家”这一主题。“海军部”这一形象极为典型:它为彼得大帝时期的产物,位于圣彼得堡三条主要街道的焦点,镀金的尖塔顶部成为一个帝国的标志。诗人早期曾专门写有《海军部》一诗,现在它又出现了,却投来一道足以致命的“锥形体的光束”!

我曾访问过彼得堡,一到那里,从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海军部高耸的金色尖顶。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曼德尔施塔姆。在彼得堡市区或涅瓦河上漫游,诗人那不朽的声音也因此无所不在了。

我不能不想起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写的《上海的街》。这不是一首泛泛的观光诗,而是带着一个杰出诗人新奇、深刻的感受和艺术创造。谈到这首诗时,美国诗人罗伯特·哈斯曾这样感叹:“我很高兴看到,这首诗并非以人群带来的冲击开篇,而是从公园里的一只蝴蝶开始。”哈斯指的是该诗的著名开头:“公园里许多人读着这只白色蝴蝶。/我爱这纹白蝶,仿佛它是真实忽闪的一角!”

而我则惊异于诗中的这样一个“创新性隐喻”:“黎明时分,跋涉的人群催动我们静默的星球。/我们全涌上街面,如同挤在渡船的甲板上……”

上海熙熙攘攘的大街和黄浦江上的渡船我们都知道,甚至习以为常,而诗人却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并由此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异的现代人存在的隐喻!

所以,对我们生活或访问的城市是否有独到的感知和艺术发现,这是判断一个诗人的标准。这对我们的感受力、洞察力和语言创造能力都是一个检验。

上海,我自己已来过多次。我喜欢这个有点欧洲情调的国际大都市。它弥补了我在北京生活的某种不满足。我也总想就上海写点什么。我喜欢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那是上海独有的一道风景。我也喜欢在老城区的街上漫步,听着细雨落在法国梧桐上的声音。这些都是我在北京体会不到的。但是,这些对我来说仍构成不了一首诗。我总感到自己欠了上海一首诗。正是这种“欠债感”迫使我向我的经验发掘,迫使我去找一个独特的角度或“触发点”,以写出一首与这个城市“相称”的诗来。

直到前年冬天,我重访了上海的普希金纪念碑。它坐落在汾阳路、岳阳路、桃江路的交叉路口。1937年2月10日,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一座青铜纪念碑在那里落成。1987年,在诗人逝世150周年的日子里,这座曾两次被毁的纪念碑得以重建。重访那里,我很是感叹,一首《上海普希金纪念碑》很快也就出来了:像一尊飞来石,耸立在/一个远离故国的交叉路口,/第一次去寻觅它时,出租车/绕了很久,像是某种迷失/最终把我们带到这里;/我们去时,街心小花园四周的烧烤摊/在细雨中还冒着滋滋的白烟,/人们以我们听不懂的上海话/问着价钱……/流亡的诗人,你孤独吗?/雨夜,我无法看清你那远望的眼晴/和石斧般的嘴角,/我只能用手触摸布满青苔的基座,/任一阵冰凉传遍全身……/而现在,我再次回到你的身边/(四周的酒吧也多了起来)/诗人,你仍在那里眺望吗/你还要眺望多久?/这里是上海,很少有人知道/你那被繁华掩盖的/刻在专制废墟上的名字,/也许,我们只能用更锋锐的汉语/才能再次把它擦亮。/也许,我们只能任其荒芜。

这首诗看上去写得随意,但却把我内心中的很多东西调动起来了。这也说明,要通过诗来谈论一个城市,首先要能找到我们个人与这个城市最隐秘的切入点。

除了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我也写过伦敦、纽约、布拉格、柏林、彼得堡等城市。至于我自己所生活的北京,它一直是我的一个主题,即使我没有专门写它,它也存在于我许多诗的背后。我不太认同 “城市诗”这个说法,就如同我不认同“农村诗”、“工厂诗”这类说法,因为它们把诗歌题材化了,也狭隘化了。我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也从不认为我是 “北京诗人”。我写它,是因为它和我们的个人存在息息相关,就北京这个 “政治文化中心”而言,它也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深刻相关。

我有意识地写北京,是从我于1990年冬写那首 《帕斯捷尔纳克》开始的:这就是你,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检验我,使我的生命骤然疼痛/从雪到雪,我在北京的轰响泥泞的/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我在心中。

帕斯捷尔纳克的诗中时常有“雪橇”、“轻便马车”、“早班火车”这样意象,而我着意写了北京的街道、冬天的雪、呼啸而来的公共汽车,以和俄罗斯的这位诗人构成“对称”,而在该诗的最后部分,我又写道“这是北京的十二月的冬天”,再次对时间和地点做了强调。我有意要以此在一个历史时空中对自身的命运处境进行重新“定位”。如果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写作有些流于空泛的话,到了九十年代,我首先要做的,是在写作中确立具体的时间、历史空间和物质环境,并由此导向对我们自身真实命运的发掘。不管怎么说,诗歌仍是存在的“见证”,我这样写显然也是为了“见证”的具体性与确切性,为了使一首诗在“超越时代”的同时获得它自己特有的时代感和场域感。

叶芝曾写有这样的诗句:“但人的生命是思想,虽恐怕/也必须追求,经过无数世纪,/追求着,狂索着,摧毁着,他要/最后能来到那现实的荒野……”(杨宪益译文)。我认为我们在今天也仍面对着这样的诗学命题。我们对都市生活的书写怎样不流于表面的光怪陆离,而是能切实地抵达“现实的荒野”,让“当下的脉搏”在我们的字里行间跳动?

近年来我写了一些和我的都市生活有关的诗,尤其是一首较长的诗 《这条街》 (见 《诗刊》2017年第1期),可以说把我的生活和内心较充分地写了出来。这首诗写五年多来我们为了孩子上学而在北京西边租房生活的感受,很多诗人和读者读了说很受感动。不管怎么说,有了这首诗,我们没有白白在“那条街”生活那么多年了。

该诗的叙述者仍是一个作为诗人的“我”。我们也只能立足于自身的存在来写作,来处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但是,正如人们所说:“存在,就是与他者共存”。这已是当代诗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首诗中,我也把“街上的一年四季”“蹲着的修车匠,飞窜的快递员,站着发小广告的”“我们家的小兔子”“天上的那颗让我流泪的小星”等人与事物都包含了进来。当然,纳入到这首诗中的,还有更多的经验层面和元素:“曼德尔施塔姆的蝴蝶”、“借来的尘土”、“我童年的燕子”、“生活与伟大作品之间古老的敌意”及其“和解”、此世与“灵魂的边界”,等等。

正如集中营的栅栏最后形成了策兰诗中的“语言栅栏”,这条我们生活了五年多的“无名小街”,其实也是在我长年的写作和人生修练中形成的,而我要用它来贯穿我们外在生活和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巴赫金大概这样说过:“自我是一个礼物,它从别人那里得来。”进入到语言写作中的“这条街”,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才得以发生和显现。

当然不仅是“进”,还有“出”(王国维意义上的“进”与“出”)。多年来,我欣赏的是那些立足于自身存在而又对世界保持深切关注的诗人。我们也只有把“进”与“出”结合为一体,才有可能与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时代建立一种真正有效的 “对话性”。

都市中的现代人往往有一种“异乡人”之感,但都市又是我们的立足之地,实际上在文明的进程中,它已替换了“大地”而成为我们生存的基础。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 “现实”。单一的情绪书写已不足以全盘道出我们在都市生活的复杂感受。因此,《这条街》也就有了某种 “复调”性质。它源自生活本身的多重色调,源自我们与世界的争辩,源自我们生命中响起的多个声音。相对于较为单纯的乡村或风景书写,“都市文化语境中的诗性书写”对一个诗人会提出更具难度、更具 “综合性”的艺术要求。不管怎么说,我们得从真理、存在的多样性甚至荒谬性中来把握自身的写作。

最后,我引用《这条街》的最后一节(该诗共有十四节):而“那条街”也就是“这条街”,正如/“这条街”也将变成“那条街”——/明年我们的孩子小学毕业,我们也将搬走,/但多少年后我会重访这里,我们的孩子也会——/我童年的燕子也许会跟着他一起到来。

“那条街”,指诗前面提到的曼德尔施塔姆在流放地、或者说在他死后渴望回到的“那条街”,而它也就是“这条街”,或者说,在一种共同的命运中被“翻译”成了“这条街”。我们住在上海的街上,或是住在北京的街上,但在很多意义上,作为一个诗人,我们仍住在“曼德尔施塔姆大街”上。“这条街”贯穿了生与死、进与出、自我与他者、个人与时代、晚年与早年,等等;它立足于当下,但它也在向记忆深处延伸,同时也指向了未来。诗歌的写作,现在在我看来,也正是这样一种艺术。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光阴里的诗意与传承—— “青春诗会”40年:记录时代脚步,见证数代青年诗人成长
  2.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3. 重立人民性与重塑主体性——对当前新工业诗歌写作的一次掠观或几点体会
  4.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9. 诗人陈先发当选安徽省作协主席
  10.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 《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中外对照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东京梦华·菊香宋韵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开幕式暨座谈会成功举办
  6.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隆重举行
  7. “每日好诗直播间”暂停一周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0. 博士论文《〈诗刊〉社“青春诗会”研究》(节选)丨左存文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