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所谓“美好生活”,并不仅是物质满足的“好生活”,还有文化心灵满足的“美生活”,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化才是社会发展到高级水平的标志
美育理念容易陷入如下误区:一、美育矮化为技巧教育;二、美育窄化为艺术教育;三、美育仅限于学校教育
教育并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回归生活的美育才是更接地气的“大美育”。这意味着美育课堂不仅在美术馆、音乐厅,更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是他在1925年《北京通信》里说给青年人的鼓励之语,为人熟知;鲁迅紧接着说的另一句箴言却往往被遗忘,那就是:“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有趣的是,鲁迅近百年前说的话,对当下现实仍不失建设意义。
如今中国人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在社会发展基础上,开始追求“美好生活”,这是大势所趋。所谓“美好生活”,并不仅是物质满足的“好生活”,还有文化心灵满足的“美生活”。“好生活”是有保障的生活,“美生活”则是有品质的生活,生活好了不等于生活美了,而生活美了往往就在生活好了之后。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化才是社会发展到高级水平的标志,可以说,“生活美学”是社会发展高级尺度之一。
走出审美乱象,成为文化当务之急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审美容易出现纷繁乱象:有条件就一味追求享乐,有盈余就一味追求奢侈,有满足便一味追求放纵。那些以为越贵就越美的“奢侈品”买卖,以价格取代价值;那些靠整容技术而成的“网红脸”,往往过于人工而牺牲自然;那些以欲望宣泄为目的“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干脆混淆美感与快感。这时重温鲁迅所说的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就会发现这个补充说明对现状尤具劝诫意义。当今中国的审美怪象正是以“好生活”压倒甚至代替“美生活”,尽管它们打着审美的幌子,却走向审美对立面。
种种审美乱象集中体现在“目中无人”:要么图省事造成美感不足,要么追求浮华,令人审美疲劳。很多建筑、社区与城市设计远离“以人为本”,比如许多地方的石阶走一步太小、走两步太大,就是不考虑人体结构;很多建筑装饰过于繁复,没有将审美与实用性结合起来,于是金元宝亭子、铜钱状大厦这般“最丑建筑”纷纷出场。审美不等于奢侈,不多不少且与人方便,才是美善合一。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现代主义建筑师用“装饰就是罪恶”作为设计尺度。
问题出在哪里?究其根源,就出在美育上,这些怪现象是多年来美育缺失的结果。美育之所以愈加重要,乃是因为接受美育的这代年轻人,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代审美产品制造者,并通过这些审美产品塑造再下一代人的审美趣味。无论从文化趋势和消费升级而言,还是从制造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来说,“美”已从中国社会软需求悄然转变为“刚需”,对美的需求激增,中国人美的自觉正被唤醒,“生活美学”遂成为当今中国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
走出观念误区,拥抱“生活美育”
美育从娃娃抓起才能更大程度改善未来社会审美结构。当前我们的美育理念容易陷入如下误区:第一,美育矮化为技巧教育;第二,美育窄化为艺术教育;第三,美育仅限于学校教育。
如今,以孩子为招收对象的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不可胜数,培训目的往往只为考级。当美育完全等同于技巧培训,审美愉悦往往被轻易消磨。试想,只专注于让孩子画一千遍几何石膏体静物或更为完整的“塞内卡石膏像”,孩子从素描中获得的美感会有多少?画匠与大师的本质差距不在技巧,而在于背后对造型的整体理解和艺术观念的突破性。孩子跳一千遍跳转翻组合或更为完整的《马兰谣》,是否一定会从中感受到美?舞匠与大师的差距不在舞蹈技巧本身,而在于对身体语言和情感的阐释。同样,片面强调让孩子演奏一千遍海勒曲的《左手练习曲》片段或更为完整的巴扎克曲《小奏鸣曲第三乐章》,孩子一定会从演奏中获得美的享受吗?琴匠与钢琴大师的差距也不在于演奏技术本身,而在于音乐表现力与精神高境,这境界来自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其背后则是深厚的美育根基。
如果美育被完全等同于技巧教育,那么美育就与对机器人的调试没有分别。与人相比,机器人钢琴演奏精准度高、失误率低,人类现场演奏的“稳定性”无法与之相比。然而机器人却无法像人一样将情感置于演奏中,进而通过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人的演奏每次都是不同的,因为每次演奏都有情绪差异乃至理解的不同。人类美育最终是一种“有情”的教育,而非只关乎技巧的“无情”教育。
如今,美育多被窄化为艺术教育,似乎只有通过专业艺术研习才能实现美育目标。其实,人类审美领域是如此深广,艺术只是其先锋队。这就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美育的目的:美育难道就是为了培养艺术家吗?并不是每个从小接受钢琴、绘画和舞蹈教育的孩子,都能走上艺术道路,进而成为钢琴家、画家或舞蹈家。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但却可以追求“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给艺术家以“生活”这个独特前缀,就在把艺术向下拉的同时,把生活向上拉,这才是“生活美育”之鹄的,才是跟更广大的非艺术专业群体相关的“大美育”——美育就是“育”美,亦即“育人”之美。
“生活美育”不同于艺术美育,它是植根于生活并在生活当中得以实现的美育,换句话说,美育并不在生活之外。教育并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回归生活的美育才是更接地气的“大美育”。这意味着,美育课堂并不仅仅在美术馆和音乐厅,少年宫或者画室琴房,而就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微时代”到来,民众从网络获得美育的方式越来越多。即使你去不了美术馆,也可以去浏览网上美术馆。你也不仅只当个被动的欣赏者,还可以使用音乐编辑器和延时摄影镜头,去审美呈现你的多彩生活,通过与朋友们分享互动,实现“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的梦想。
从“生活美学”做起,把审美作为基本权利
我们的学校教育曾一度更多重视德、智、体,美育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地位,如今已有所改善。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所以要“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这个文件自上而下规定美育在中国当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过去总以学校美育作为中心,其实一个人所接受的美育是伴随终身的,学校教育只是准备阶段,美育更要在家庭和社会中实现。如今每个小小的“审美共同体”都对学生审美塑造具有更为深广的影响。
另一方面,“生活美育”应成为公平的教育,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域差距,让每个人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人类的美感几乎都是天生并获得后天濡化的。美育程度不同,决定每个人审美趣味的高低。很多时候,并不是审美产品或者艺术作品太少而不够选择,而是这些人类创造物本来就在那里,但受限于自身审美趣味局限,人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又要归因于美育本身。“生活美育”就倡导一种自我教育,它认为美育实现并不单纯靠传统园丁模式,而要走向开放式的美育。从人与人关系来说,要求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从课与课关系而论,要让以知识教育为主的主课与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副课平衡起来,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得以打通;从人与世界关系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还要体验大自然魅力;从东西文化交融角度来看,中学与西学要兼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也要达到动态平衡。
目前,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无疑是一块“短板”。前两年,我国数学教育模式曾引起英国等国家关注,被直接输出到海外中小学课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们美育教育的尚待完善。未来社会,由美育积淀而来的创造力、直觉力会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通过审美修养提升,人们能够利用多重感知把握材料、外化想象力和思想力,从而获得具有弹性的创意灵感,把游离于思想边缘的想法整合起来,从而产生新洞察力、新想法和新思想,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人的创造价值。
以“美生活”提升“好生活”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按照社会人类学观点,人区别于非人,是由于人已经创造出了艺术想象力。人类不仅是“艺术的种族”,而且是“审美的族类”,能够审美地生活,从而与其他生命从根本上拉开距离。人类审美产品的不断创造与分享,使我们累积出整个社会的审美品质和艺术财富,同时让每个人得以享受到更为丰富的“审美权利”,从而真正实现“美好生活”,这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