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试解

作者: 2018年04月17日07:01 浏览:126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独在异乡为异客”,
如果编辑改诗,
一定改为:
独在异乡为寄客。
重字是大忌,
读者会认为作者识字不多,
墨水有限。
“寄”和“异”都是仄声,
依然合律。
写诗的唯一好处,
在于小学毕业的可以
伪装成大学毕业。

显然王维考虑过这一点,
接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两个“异”才得出加“倍”,
两个“异”才提出“每”个。
情绪更浓得化不开,
双份“异”加重切肤之痛。

“遥知兄弟登高处”,
“异”完了才是“遥”,
乃心中所感。
九九重阳,乡中旧俗,
尚在家的兄弟,依时应该登高了吧?
时节已至,心中可“知”。

“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高处应满是插上茱萸的人,
这其中少了我一人。
正因为我“独”,才家乡“遍”,
正因为我“独”,才“少一人”。

作者在外地,
也可登山,也可插草,
为什么愁怅呢?
一是孤独而倍思亲,
二是家山不是随便哪座山
都可以替代。
亲情人伦和家园情怀,
都浓缩在一封家书里。
这一切惦念都从第一个字
“独”开始了。
这首思念的诗见证了“独”“异”
的价值,
在历次拆迁中,
幸存了下来。

王维告诉我们要“异”于常人,
才能脱俗,流传。
写作时常是孤“独”的,
写着写着就到达“少一人”的
凄惨境地。
他为诗着“魔”,开了“天眼通”,
把山东插茱萸登高山的情况,
看了个一清二楚。
另外,极有耐心地数了一遍,
他比姜子牙高明之处在于,
敏锐地察觉到“少一人”。
那个人究竟是谁呢?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