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新时代文学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在场者、同行者,中国作家不能在这个时代缺席、失语,应该对这个时代有深刻的领悟与认识,应该对时代的丰富内涵和巨大变革有清醒的判断,应该成为新时代的忠实、称职、合格的记录者、书写者、歌颂者。
新时代呼唤新文学,新文学反映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文学何为?中国作家需要回应时代的呼唤,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学,承担更为神圣和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如何做到“无愧于时代”,是需要整个中国文学界认真思考、共同回答的时代命题。
新时代文学应是弘扬新时代精神的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伟大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都与时代生活交融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史诗性时代,这个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时代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历史变革不仅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也会对世界和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时代文学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在场者、同行者,中国作家不能在这个时代缺席、失语,应该对这个时代有深刻的领悟与认识,应该对时代的丰富内涵和巨大变革有清醒的判断,应该成为新时代的忠实、称职、合格的记录者、书写者、歌颂者。新时代文学应该能对新时代新的生活和社会景观进行迅捷的表现,应该能大手笔地描绘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美好蓝图,应该能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和判断,应该对人工智能、深海科技、高铁、天眼、太空探索、脱贫攻坚等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给以文学的呈现。
新时代呈现出无穷的可能和无比广阔的远景,为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故事、资源和想象的空间。新时代文学应该有与新时代相匹配、相呼应的品格、气度和境界,应该有新的文学观念、审美品格和艺术追求,应该是新时代的晴雨表和百科全书,是新时代形象的塑造者和新时代精神的承载者、阐释者。
新时代文学应是能够创造新时代典型的文学
文学是人学,文学成就的高低与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文学史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学典型的形象史,文学的经典性有时也就是指文学形象的经典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也对塑造典型形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必然会产生伟大的时代英雄,新时代的文学有责任也应该有能力去发现、感受、塑造新时代英雄的典型形象,为中国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作出新的贡献。
塑造典型人物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传统和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结构和精神文化处于快速变化之中,神州大地上正在上演一幕幕精彩的中国故事,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典型人物和英雄事迹。如活跃在扶贫战线上的扶贫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党员、奔波在祖国边地执勤守卫的军人战士、实现我国航天梦想的宇航员等等。新时代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催生新的时代英雄。新时代的文学就应该是能够保持对现实、时代、生活和人民高度敏感、弘扬现实主义文学优秀传统的文学,是能够与新时代的火热现实水乳交融、与新时代的人民心心相印的文学,是能够为时代英雄立传,使得新典型、新形象、新英雄不断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的文学。
新时代文学应是人民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彰显的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在任何时代,人民都是历史永恒的主体,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新时代文学必须牢牢扎根于人民和大地,扎根于时代和人民生活,凸显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人民是新时代文学永恒的主体,人民性是新时代文学最鲜明的艺术属性。人民性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宣传性的概念,不是简单化的说教,而是贯穿文学从生产到传播全过程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践。人民既是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也是文学最终的裁判者、评判者。新时代文学必须最大限度立足人民的主体性、书写人民的主体性、彰显人民的主体性。新时代文学必须是扎根人民、表现人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学,是从人民中来,又回到人民中去的文学。在新时代,广大作家要重建与人民群众和百姓生活的血肉联系,切身感受时代生活的强烈脉动,亲自聆听人民大众的肺腑之声,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人民的欢乐,忧患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代言人。
新时代文学应是能够参与世界文学价值建构的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艺创作,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更是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学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载体。近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成效也越来越显著,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但中国文学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输出作家、作品的层次,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几种文字,更不能满足于获得了几个外国文学奖,要按习近平总书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要求,增强与西方文学平等对话的自信和勇气。我们要摆脱“滞后者”“追赶者”“模仿者”的形象,要更自信地展现创造者的形象,不仅要让全世界更多认识、阅读、了解中国作家作品,还应该在世界文学秩序和世界文学价值的同步建构中发挥主体作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贡献文学方面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文化自信也不能仅仅停留在5000年传统文化的自信层面上,还应立足于当代创造的自信。这才是新时代文学面对世界文学所应具有的气度与品质。
新时代文学应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在当前的文艺创作中,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文艺创作活力迸发,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艺气象焕然一新。十九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学迎来了又一个新的春天。从“高原”走向“高峰”不仅是新时代对文学的期待和要求,也应该是文学工作者自觉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增强原创性,牢牢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的新文学必然会从量变走向质变,从“高原”走向“高峰”。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文学,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价值和文学魅力大放光彩的文学;是尊重艺术规律,文学的原创力、想象力、创造力极大解放的文学;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学;是雅俗共赏,呈现人民美好生活图景的文学。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的新文学在从“高原”走向“高峰”的过程中,也要永远牢记这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让新时代文学不仅能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