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独一无二的李白诗歌(四川日报副刊天府周末·原上草,2018年3月23日第14版)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诗歌具有独一无二的品格,他的诗歌具有强大的冲击波,阐释着崇高的美。
人们常说杜诗可学,李白不可学,他是一种无可仿效的天才发抒。“天才”一词在我国古代文艺批评中不常用,而李白从唐代开始就享有“天才俊逸之誉”(王仁裕),而后世遂沿为定论。
有句话说“勤奋出天才”,可能要去掉两画,是“勤奋出人才”。天才,是天生之才,“天生我才”。有的人生下来就是那个料。还是以切近的莫言为例,其小说不同寻常处,是其天马行空。有人说余华是做减法,莫言是做加法、乘法。下笔常常是恣肆汪洋,不知哪来那么多妙语如珠,哪来那么多奇思幻想。李白亦是如此。安州一个姓马的郡督说: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上安州裴长史书》)
莫言自述,他还是一个放牛娃、上小学的时候,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读,甚至拿到别的学校读。题目,记一次运动会,其他孩子都记流水账,他偷懒、只写打篮球,老师说就该这样。题目,记一个人,其他孩子不是写饲养员赵大叔,就是保管员张大伯,他却写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人。没人教他,就知道虚构。这就是天分。当然,若要成功,还离不开勤奋。
李白天分的表现,一是才思敏捷,“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上韩荆州书》)、“其为文章率皆纵逸”(殷璠),“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皮日休)。再则是异常活跃的想像力。皮日休说“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沈德潜说“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卷舒,从风变灭,此天授、非人力也”。
《蜀道难》是一个古题,前人写过不少诗,不出彩。李白下笔就开出生面,他知道怎么写。你看他是怎么开头的: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一开始就远离事实,而融入童年时代听来的本土传说和神说。苏东坡说:“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样具有天落天外的特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别人或许会做减法,省去“之难”二字,写成“蜀道难于上青天”,意思完全是一样的。但你读读这两句,感觉有天壤之别。这就是创调。
同样,“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两个“之日”,都是不必有,但一写出,就不能省。若问他:你怎么知道这样写?他的回答也许是:天知道。诗中有一句“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完全是散文,在诗中却少它不得。还有,诗中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句子,形成一个主旋律,这种写法从哪儿来的?从《归去来兮辞》中来的。这又是他的读书受用。别人想不到。
这首诗写蜀道之难,从神话、自然、政治三个维度写,既飘逸,又厚重。“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孟棨《本事诗》)殷璠称之“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两个握有话语权的人,把这首诗率先推上经典的位置。
李白代表盛唐,崇尚自由,脱弃束缚,专重内在韵律。他对“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外在韵律)”,表示不满。短小的绝句,恣肆的歌行,是他的最爱。李白歌行的内在韵律是大起大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是其诗品。这种大起大落的内在韵律,来自李白充满大起大落的生活经历。李白抒情诗的典型的格局是,语言如万斛泉流、不择地而出,左右逢源、拉杂使事,感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行路难》前面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紧接着就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接下来又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而结尾则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谷底到波峰,变化只在刹那间。
七言绝句是唐诗的重要体裁,王冠上的明珠。其内在韵律,元人杨载概括为“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其言是也。今人钟振振以排球为喻,说七绝前二句好比一传,三句好比二传,须到位,末句是扣球得分。滕伟明说,第三句须设置悬念,第四句须抖包袱。这就比杨载说得还好。前人说杜甫于绝句本无所解,因为杜甫的绝句喜欢对结,三四句的反差较弱。李白绝句则不同,神乎其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唐代的七绝,王士禛说:“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无出此四章之右者矣。”《早发白帝城》这首诗的兴会怎么来的呢?速度,水流的速度。《水经注·江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过去从书上读到的东西,李白这一回是亲身感受到了。所以“千里江陵一日还”是主题句,是事实,是诗的生长点。首句是引子,“白帝彩云间”写出视幻感觉,有人称它叠景法,给这首诗一个很高很飘逸的起点,“故人西辞黄鹤楼”也是如此。三四句以余思作波,其地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亦出郦道元文。一句写听觉之延续、产生速度感消失的错觉,末句以破之,不知不觉间,“轻舟已过万重山”矣。有人说这首诗是速度的审美。全诗妙在表现出诗人坐船的“快”感,其中也隐含了遇赦的轻快心情,跳出渔歌的手心。神乎其技,说穿了也不神。(《早发白帝城》赏析可在《啸天说诗》微信公众号“往期说诗”2017年4月19日中观看视频及文章。 )
与一般诗人喜爱的优美或幽美不同,名山大川似乎特别能激发李白的想像力,唤起他创造的热情,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最为动人的形象是壮美的,如黄河长江、庐山瀑布、横江风浪、蜀道山川,等等。尤其是黄河,这一民族符号,李白写得最为到位。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等等。
李白也写普遍人情,他的诗包含一些普世的价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他对诗歌语言的追求。他善于用极浅显的语言,表达极深的思想感情。如《静夜思》就道出这样一个人生体验。那就是:人在异乡,哪怕一切都是陌生的,也还有一样熟悉的东西,就是明月、月光。看见明月、月光,就想起故乡的一切。中国人从小读,代代读,越读越亲近自然,越读越热爱家乡。(《静夜思》赏析可在《啸天说诗》微信公众号“往期说诗”2018年1月24日期观看视频及文章。 )
人人都写月亮,他是写得最好的一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等等。连唐伯虎那样骄傲的人,都很服气: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把酒对月歌》)
崇尚自由的另一表现,是李白有一个重要主题,即反权贵、轻王侯、否定功名富贵、张扬主体人格。人们一提到李白,想到的就是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太白醉酒,等等。在专制时代,读他的诗是一种享受。在他的诗中,常常看得到一个大写的“我”,在所有的唐代诗人中,李白采用第一人称代词频率最高,特别是在诗中自呼其名:“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乘舟将欲行”“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等等。人人都写饮酒,他是写到极致的一个。“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启迪人们,要永远拒绝负面情绪,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李白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与莎士比亚一样,确实是千年一遇的伟大诗人。
(本文发表在《四川日报》2018年3月23日第14版,图片来源于网络)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