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凯:对一个伟大灵魂的敬奠(佳作赏析)
作者:艾劲 2018年03月07日 11:25
1480 收藏
对一个伟大灵魂的敬奠
——读《春的颂歌——邓小平礼赞》
刘振凯
1997年2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邓小平同志的遽然辞世,震动了中国,也震动了世界。千山低首默哀,万水呜咽啜泣,神州同悲。享其恩泽的中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寄托对一代伟人绵绵的哀思。
我仔细阅读了《新疆教育报》3月29日副刊登出的自由体长篇抒情诗《春的颂歌——邓小平礼赞》,我以为这是一首好诗。正如作者王橙宇所说,是“采撷”一些春天里的花朵,编织一个花环,献于小平同志灵前,是对一个伟大灵魂的敬奠。
邓小平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犹如一部壮丽辉煌的史诗,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他老人家文韬武略,内政外交,建树尤多,功德无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果用一首诗编年史式地记录他的一生,那就太费笔墨了;从典型的艺术创造的诗的品格要求,也没有这个必要。惟其如此,《春的颂歌——邓小平礼赞》只选取了小平同志生命历程中的后30年,也是最具光彩的30年中的几个重大事件加以描写。“文革”、整顿、平反、改革、前程,从纵线的视角去观照既往的不平静的年月。历史的行踪是大起大落的,小平同志的命运也是大起大落的。他一生中“三起三落”,最为惊心动魄的“二起二落”历史老人就把它安排在这30年里。诗人笔端饱蘸着对小平同志的敬仰之情,艺术地再现了小平同志作为世纪伟人的光辉形象。作为政治抒情诗,诗人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回顾、评价是准确的,较好地把握了分寸。因为任何艺术对历史的评价,说到底也是一种对历史的理性判断。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抒情诗与“信史”就有若干相通之处。
小平同志与人民心连心。《春的颂歌》充分地表现了这位伟人性格中最根本的也是最为光辉的特点。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一个伟大的中华赤子内心的真实独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小平同志伟大人生的基础,对中国人民挚爱之情是他的改革思想、改革理论之源。1967年,在“一月风暴”席卷下,中国人民在“春天里的冬天”苦熬着:“铺天盖地的传单、大字报,堆砌着冰雪的城乡;响彻云霄的高音喇叭,宣泄着中世纪的荒唐。”历史在倒退,文明走向野蛮;早已被“文艺复兴”否定了的“中世纪的荒唐”的幽灵又被召回到中国的大地上。魔鬼被当作神灵,民族精英惨遭蹂躏,“刘邓”被斥为“罪该万死”而被打倒。1969年10月,小平同志被发配到江西劳动改造:“在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一位做完钳工、下班归来的长者,在一条小道上疾行。在这荒芜的田野上,邓小平走了三年,走出一条‘邓小平小道’。”“他走了三年,思索了三年,思索出了‘中国特色’的雏形。”历史的曲折使一个伟人处于暂时的缄默,却无法扼杀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而思考。于无声处听惊雷。1973年小平同志复出,因为“祖国在蒙难,人民在蒙难。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一名共产党员怎能袖手旁观!”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以非凡的魄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艰难的“整顿”;这“整顿”实质上就是对“文革”的否定。历史又一次出现了曲折,小平同志又一次以“右倾翻案风”的罪名被打倒。但是,人民始终是理解他的:“忘掉自己的人,人们偏偏忘不了他;心里装着大众的人,将永远属于大家。”
历史终归是要前进的。“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四人帮”被人民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小平同志再一次回到了人民中间。正如《平反》一章里写到的:“潮起潮落,就像他人生的‘三起三落’。‘三起三落’,历史坎坷,每一次都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一次比一次更成功,一次比一次更蓬勃。”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坚,力量的源泉乃是他对于祖国和人民深情的爱。“两个凡是”的被否定,才使我们党得以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里需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知灼见,更需要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贞不渝而产生出的理论勇气。又是小平同志完满地解决了这些重大问题。改革的道路更是充满荆棘:“当革命的锋芒指向体制的时候,引起了一些好心人的不安”、“‘标新立异’,本是社会发展的产婆,在中国却成了一个贬义词。照旧制办,随遇而安;不求有功,但求保险。土地承包——‘是倒退’,不能干,土地出租——‘是卖国’,不能干,引进外资——‘是引进资本主义’,不能干,兴办特区——‘不姓社’,不能干。”确实,改革是一场革命,对于我们的同志来说,先得来一次思想革命才行。还是敬爱的小平同志站得高,看得远,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之始,往往需要更多的识;改革起步,往往需要更大的胆。邓小平一挥巨手:全方位地改革开放,沿海,沿江,沿边。”改革在深化,开放在继续,中国在前进。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更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加了油,助了威,鼓了劲。南方谈话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篇“画龙点睛”之作,标志着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形成体系,走向成熟。改革开放未有穷期,我们任重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不管怎样,“请不要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指手划脚,不要轻易说积重难返、祸入膏肓。”要牢记小平同志的教诲,奋斗不息,因为,我们坚信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太阳,一定会重新属于它冉冉升起的东方。”
《春的颂歌》较为深入地为我们揭示了小平同志伟大人格的底蕴,使我们对这位伟人的敬佩刻骨铭心,情动于中。我们认为,伟大的人格不止于一般的人格完善,而是把一切个人的得失、荣辱、进退、忧喜,乃至整个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荣辱安危、得失忧乐和前途命运融为一体。小平同志的人格已经达到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他既是我们的思想导师,也永远是我们的人格典范。列宁有一句名言:“历史喜欢捉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这是讲历史运动的轨迹是曲线,而非直线。任何人的个人命运都受制于这条曲线,伟人、凡夫俗子概莫能外。小平同志一生与本世纪中国历史进程同样曲折,他屡经颠簸,却意志弥坚,奋勇前行,确实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汉书·司马相如传》)小平同志是非常之事(历史的曲折使然)与非常之人的完美结合。更为感人的是:“小平同志临终前,留下了一个唯物主义的遗嘱: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遗骨。一位以自己的一生,改写中国历史的伟人,完成了他人生最后一个篇章。”多么彻底的无私!真个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语)他将在大海中永生。
在艺术上,《春的颂歌》同样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从总体来看,这首诗无疑具有现实主义的品格,这是主调。对春的颂辞,实则是对一位伟人的颂辞。时势造英雄;写英雄,必得写时势。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常理。“大抵文章实作则有尽,虚作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作;风骚多比兴,是虚作。”(吴乔:《围炉诗话》)《春的颂歌》更多的是属于“实作”。在赋、比、兴这三法中,更多的则是继承了赋的传统。多用赋是不是就会使诗的品位降低了呢?谬矣。这要取决于表情达意的需要。为了表现小平同志一生后30年的丰功伟绩,在几个紧要的历史节骨眼,不加“敷陈”是不行的,无此,颂之情就无以生发。诗人对几个重大事件梗概的描写,是得体的,笔墨的使用也是节省的,尚无冗笔之嫌。
全诗的格调是冷峻、深沉。诗人更多的是作历史的沉思。时而激越,时而低徊;激情的张扬实际上是历史沉思的外化。“这三十年是怎样走过来的?为什么?”我以为,这两个问号是诗人的此番创作诗外的潜台词。小平同志的作为回答了诗人,也回答了我们,答案是令人心悦诚服的。这就是《春的颂歌》给予我们的全部。诗是灵魂的酒,艺术是对生活诗意的分析;诗是语言艺术,不管它的形式如何千姿百态,骨子里它总是在分析生活。《春的颂歌》的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出色的哲理性思考。如“不畏黑夜而出发的人,迎接他的一定是黎明。”“砖,倘若拒绝火的考验,永远也摆脱不了泥的绵软。虽然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生活中常见的是曲线。弹簧弯曲着是进击的预备,盘道回转着能通向峰顶之端。”“对真理沉默,等于为谬误呐喊。胆怯离我们越近,胜利就离我们越远。”“带着冷漠的目光看待生活,纵然是暖春也不会感到舒服;怀着火热的感情对待生活,即使是寒冬也不会觉得冷酷。”这些对历史生活哲理的、也是诗意的分析,使我们的认识摆脱了肤浅,增加了深度,对小平同志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马雅可夫斯基把诗歌的哲理性看作是“辩证法冲入了诗歌”,也就是这个道理。
《春的颂歌》中也不乏浪漫气息。驰骋想象,生发联想,运用比喻,这属于“虚作”,但均有范例,足以表现诗的灵气,诗的睿智。丑总是与美同在。《春的颂歌》虽是颂辞,也有檄文,褒美贬丑,扬善弃恶,美刺互陈。《文革》章中对“四人帮”一伙丑类的描摹,《改革》章中对好心人心态的刻画,都是比较成功的。全诗笔墨变化,浓淡相宜。《改革》章中凤阳农民闹大包干那一段,是选取平凡而逼真的细节,生动感人。《前程》章中连用十八个“为了”一段极尽铺排之能事,效果也不差。
全诗以“春”发端,以“春”作结,前有序诗,后有尾声,中有春寒料峭、春风化雨、春回大地、春雷滚滚、春光灿烂。“春”是一条线索,组接和谐,浑然一体。这在章法上也不无可取之处。
完成这样一个长篇巨制,确属不易,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的勤奋、积累。“取之勤,出之敏。”这里的“勤”和“敏”是因果关系。作者想来是深谙其理的。
因为这里写的是重大题材,作者运笔似乎有点拘谨,熔铸语言方面还得进一步下功夫,以臻完美。《整顿》章中“眼眶里流出了长江”一句极言过分悲伤、泪水之多,但此类夸张,似有“夸过其理,名实两乖”之弊。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