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九讲》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等;随笔集《迷恋记》《有情》《风吹小集》等。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内容介绍:
张新颖以学者、批评家为人所知,内里却是一位诗人。本书收录张新颖30年间所做的诗,在薄薄一册内,在优雅、沉静的词语中间,让人看到汉语如何以诗的方式,体现一个人的生命情状,也让人看到一颗丰盈的灵魂,如何自我省思,得到近乎自然的宁静。
自序:
到现在为止,我写的所有的诗,都在这本书里了。
中年以后,似乎多了一层个人生活:与字、词、句子交流,与语言交流。很难说以前就没有这样的时候,但没有清楚的意识,没有成为生活需求的一种方式,是肯定的。现在则不同,这种交流在日常相处中发生,不必刻意,却也不可缺少。
在这样一层生活里,似乎很自然地写一些诗。写诗,不过是相处交流的多种形式中的一种而已。
同时也有些奇怪,因为很早之前就认定,自己不是写诗的人。朋友曾经为我出过一小册《二十五首诗和无名的纪念》,薄到几乎没有书脊,而所以会出这样一本诗集,不过是留存年轻时代的一点痕迹,也是说,以后不会写这种形式的东西了。
要慢慢地才想明白,原来我有一种几乎是根深蒂固的偏见:如果写诗是“使用”字、词、句子,“使用”语言,那么,我不喜欢这种“使用”行为,还是不写为好。年轻的时候没有想得这么明确,却本能地避开了这种与语言的关系。
如此我也多少向自己解释了何以中年写起诗来这么一个变化。
与字、词、句子的相处交流关系,与语言相处交流的关系,从意识的模糊缝隙,逐渐开阔为生活的实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写诗不再是无意识或有意识地“使用”语言。不是“使用”语言,语言才敞开了,敞开了它自身,也敞开了与万物百汇的关系。没有封闭的语言,也不会去封闭事物。
这样,就不妨一试,在普通的字、词、句子中,写平常的经验、平凡的呼吸,写中年自甘平庸的诗。
乌鸫
昨天的乌鸫站在另一条颤动的长枝上
啄食樱花落后结出的小果子
已绿里透红(也是一种樱桃)
转过街角后听它鸣叫
粗一声 细一声 接着婉丽跳荡
远应山涧溪水 而不是它眼前平缓的河流
我初以为是一群鸟呼引唱答
直到去年 发现它喜欢模仿其他鸟鸣
今年我知道 天微明的时候 就是这只
包含了很多种鸟的鸟 把我吵醒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五日
小树林
小树林中间是个小广场
我坐在边缘的石条长凳上
右面十米远有个男生教一个女生武术
具体哪门哪派我不清楚
对面七八米立着一座雕像
昏暗中看个轮廓 我不知道他是谁
一只小虫子爬上左胳膊
我不认识是什么虫子 本能地甩掉了它
小树林外面有灯光的地方传来音乐
那么熟悉的钢琴奏鸣曲
等到声音消失 我也没明白
它起于何时 消失于何处
这样很好 不清晰 不明确
周围的树我也叫不出名字 亲温如旧友
夜晚的风也是
我慢慢想起三十年前来过这个小树林
只记得有这么回事
当时的情境丢失于后来过长的路途
现在我刚从一个全是判断句的地方逃来
你也许体会过那种铿锵有力如何
让听的人疲惫
让说的人愈发得意愈加顽固
你也就能够明白 我为什么会轻微迷恋
这个夜晚柔和得有点模糊
四周随时有人进出
就叫小树林而没有特定名称的小树林
以及所有未被语言封闭的事物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摘自《在词语中间》,张新颖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