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东坡先生《记欧阳公论文》载孙莘老问欧阳公作文之道,欧阳公答:“无他术,唯勤读书而为之,自工。世人患读书少,又懒读书,每出一篇,既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蹢,多作自能见之”。足见多读、多写即为至法。譬如今之学书,古人自识字起既操笔书写,一直到老,一般读书人既如此,况专心于此道者?今人则不然,少学既满,称家谓圣,自我广告满天飞,技不精,学不深,离古人学书精神甚远矣!
吾读东坡先生《跋赤溪山主颂》感慨颇多。
《跋赤溪山主颂》云:“达与不达者语,譬如与无舌人说味。问蜜何如,可云蜜甜。问甜何如,甜不可说。我说蜜甜,而无舌人终身不晓。”
初学者,似隔云雾看山,山之形状自然不可全赌,而山上之人看山下,则一目了然。此喻可谓透彻明了。
《跋赤溪山主颂》又云:“昔张鲁以五斗米治病,戒病者相语不得云“未差也”,若云尔者,终身不差也。故当时以张鲁为神。”
医者无术,病者为无病,无病者反为有病,且以狂语压吓病人,以抬高自己之身价。对照时下,多可符也。时下艺术家缺少的可能就是这种静静地坐下来,去日积月累的去学习、积累的过程,也许是时日不到,也许是艺术水分积累不实不够,很多艺术品让人看了之后,感觉很不舒服。感而记之,时在乙未年10月13日。
学书多废纸,除此无他途;
古人虽精微,笔墨不释手;
唯有携天智,方可达巅峰;
尔忽既一世,弃笔常充栋;
今人初点水,已做云天呼;
称谓欲迷眼,名头直通圣;
路边高墙上,广告随处涂;
纵使客盈庭,除却谀语无;
既然无舌蜜,定是张鲁神;
岂知隔雾窥,只得山之眉!
古人虽精微,笔墨不释手;
唯有携天智,方可达巅峰;
尔忽既一世,弃笔常充栋;
今人初点水,已做云天呼;
称谓欲迷眼,名头直通圣;
路边高墙上,广告随处涂;
纵使客盈庭,除却谀语无;
既然无舌蜜,定是张鲁神;
岂知隔雾窥,只得山之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