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三澍诗歌《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简评
作者:王澎 2017年12月27日 13:13
376 收藏
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秦三澍
向窗外眺望,寒鸦层叠的叫声
干扰着你,说它“延迟”不如说“堆积”。
它的持续性让你担心着可靠性:
橘红的鸦嘴最先出现在窗台,随后呢?
你说它绝对安全,但不至于是一把锁。
你手边能调动的区域只有这些,
除非你执意把窗子关闭。墙上的开关
将提供光,这取决于你愿不愿意
徒手扭断它敏感的神经——
并且要快。并且允许记忆的降落伞
在收缩前,提最后一个问题。
它的消失等同于化繁为简。
注视灯光太久了,你终于感受到
声音的颗粒在挖掘什么。假如你赠予它
一个譬喻(比如“滚筒”),只能说明:
你为你的眩晕找到了洗涤的理由。
但缺乏清洁工具。透过光的滚筒
你看到多少次声音偏离的心愿,
意味着多少个虔诚的盲人围坐着你,
耐心听你抽出闪电——哦,金黄的草稿。
他们耐心,因为笔尖勾出的铁线
在阵雨中归零。像恢复某种额度。
在这个意义上,即便你把钢笔藏回口袋
也不能算数。他们会说:都是临时的。
熟悉感总能阻止你把一些换算
抽象化。失焦的感觉大概是甜的,
你猜你知道,但不总是知道。
声音,一但发出,便成了过去,但过去仍然是一种存在。有些声音一直存在,有的发声也可能未见。事物纷飞,人影往复,时光类同,白天走了黑夜替之,不夜也好、昼眠也罢,夜以继日、日以继夜,都在行走,时光会留下些什么,馈赠多少?目光,叫声,说出来的语言,不想说出的记忆;主动与被动,繁与简,远与近,重与轻,清与浊,苦与甜,内与外,情与理——生命总是在时光的“滚筒”中反反复复地洗涤、磨砺。也许从而清澈,也许从此升华,也许“眩晕”不适从此开始等待下一个动态轮回!
“你看到多少次声音偏离的心愿,意味着多少个虔诚的盲人围坐着你,”人生时刻都是一场秒杀,人生时时都会出现事与愿违的不幸。海浪永不停息的寻找着海岸线,真理老生常谈的重复着真理,努力的生命开放着不一样的花朵,每一次竭尽全力的碰撞你虽没见但不代表不曾发生。既有的规则与秩序也许又是一个可能的极限,“原地”、“归零”也许也能让你找到向后和退缩的理由与真实存在!“失焦的感觉是甜的”。向前、向上,那怕向后、退缩,只要是不断的碰撞与左冲右突,那都有收获,永恒的与暂且的,有用与无用的,都是快乐的。那么,可见与不可见又有什么不同?诉与不诉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作者从傍晚开始写到入眠,对于平俗琐事由外向内层层推进、采用隐喻与象征的描述,旨在表达生命的种种境遇和“事物总在暗中孕育”道理。诗的前两节可以认为是发生与成长,三、四节是磨砺与碰撞,最后便是反思与结果。作者可能还沉湎于“文学性源于诗语与日常语言对比性差别的考证”的写作体验?也许这种避简就繁的叙述可能会失掉多数读者阅读的耐心,当然,实验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