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汉魏六朝文史论衡》
作者:故乡鱼 2017年12月06日 15:58
444 收藏
评《汉魏六朝文史论衡》
作者,出版者,读者,这三者,是与一部书的关联最为紧密的三个方面军。
先说出版者。《汉魏六朝文史论衡》,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2年底出版的新书。该社不仅坚守纯学术,而且坚持以古籍和古籍研究成果为主,这对治传统学术者发表严肃科研成果有利,却显然对追求利润无益。因此,这在当今实属难能可贵。
再来了解该书作者。根据扉页的简介和最新消息,刘志伟教授是郑州大学中国文献学博士点领头人、古籍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近年他正在努力构建“文选学”与活态文化研究平台,并于2014年8月16——18日,成功主办了“文选学与汉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赢得了广大海内外学者的普遍称赞。
常言说,在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作为该书出版之前就有幸得以通读全稿的一位先期读者,不避班门弄斧之嫌,在此仅谈点读后感想。
随着从私塾时代走来的,那些博学通识的老一代国学家们的陆续退场,时下偶尔遇到一部文史融通,相互参证,取得独到见地的新书,的确是一件让人欣喜不已的事!
《汉魏六朝文史论衡》,细处深入毫发,如《<语林>与<世说新语>“捉刀”条》《<世说新语>中的坐与座》;壮者指点山河,如《“素王”话语与<史记•孔子世家>》《“素臣”形象、颜回话语与两汉道德重构》《<诗>源批评与赋的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全书多从相关时代的文士事迹及其作品入手,运用严谨的治史方法,从容探讨汉魏六朝文学典籍、文化事象,以及士人高低巨细之追求、志道宏业之心路、怀才不遇之苦闷等,可谓文史哲兼容并论,尤其在考据方面庶几有乾嘉之余风。
总体而言,该书装帧质朴,内容厚重,新见迭出。每编之前有“小引”,综述要旨,画龙点睛。全书四十余万字,分上、中、下三编,显然不是先策划后行文的“炮制品”,丝毫没有为写书而写书的痕迹。披览各篇专题论文,都是在将近三十年的学术之路上,陆续用心耕耘,用汗浇灌,种瓜育果,经过了花开、蒂落等必由路径,不催红,不注水,不打腊上光,属于自然成熟的上品正果。
国家意识形态与文化创造,感士不遇与志道风流,《文选》与各体文学论考,分别是《汉魏六朝文史论衡》上、中、下三编的纲。细品这三个果篮中的各组成果,既各自别有一番风味,又具有共同的特征:一是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引经据典,考据之功深厚;二是文史哲兼容贯通,学术视野开阔,每篇皆可成一家之言。
据我个人体会,其中最值得学术史关注的,是《汉魏六朝文史论衡》揭示出了这样一个具有根本性的历史文化事实:
在以政治为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无论个人主观意愿如何,文化的诸多创造行为,都很难脱离国家意识形态的制约与规范。关涉文化创造的两大主体,即以帝王为代表的君权,与以儒士为代表的知识群体,本可以在追求“王道”的前提下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合力。遗憾的是,在千百年间,如此情形往往是昙花一现,甚至可以说镜花水月多于可见可闻的短命昙花。古代帝王更注重其现实政治的功利,而轻忽对“王道”理想境界的追求。儒士及其代表人物等,才是自觉追求“王道”理想的道义担当者。从这个视角而言,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啻就是一部系列版的“感士不遇赋”。
从先秦诸子的“圣王”理想,到两汉以来以孔子为“素王”、以颜回为“素臣”,则构成一条道德重建和文化复兴的士人精神理路的主线。这不仅是汉儒自觉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意象,也是借以制约、批判王权腐败的重要话语资源。纵观文学创作层面,从《诗经》到汉赋,一代接一代的文学创作主流,在很大程度上与服从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导向密切相关。就政治思想层面而言,从汉初的陆贾、贾谊,盛期的董仲舒,直到汉末孔融等,两汉一辈又一辈的“太中大夫”们,虽各立言说,然其念兹在兹、继往开新的核心,大同小异,均寄情于试图超迈政治权力结构的“素王”志道宏业。
这个观点所具有的广泛理论启发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具体对于解读汉魏六朝文学及其他文化元素,无疑是找到了一把深入堂奥的密钥。
《汉魏六朝文史论衡》的作者刘志伟教授,早年曾用力于对汉魏之际开始盛行的英雄文化的解译,穿过三国时期的英雄方阵,近年又发现《水浒传》是英雄情结、素王与素臣情结的模拟演出,是感士不遇及志道宏业情怀的倾诉,庶几可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缩微景观。但愿他对《水浒传》的全新研究成果,也能够早日面世;同时尽快出版《汉魏六朝文史论衡》二集、三集,接续为中国文学遗产的整理、研究和活态文化传承不断地贡献新力!
【说明】
《汉魏六朝文史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汉魏六朝文史论衡》著作者刘志伟:中国文选研究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双一流”高校——郑州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带头人,古籍研究所所长,古典文学、书法博导,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本文由应邀为该书所撰序言改写而成。作者为兰州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