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笔记】谈诗说文
作者:大闲人 2017年12月04日 11:20
817 收藏
中国诗歌史中的四次解放:
一、骚赋文学代替《三百篇》似的“风谣体”。
二、汉以后的五七言古诗代替骚赋体。
三、诗变为词曲。
四、新体自由诗代替古体诗词。
——据《中国现代诗论-谈新诗》胡适
他(指诗)赤裸裸的,没有固定的形式的,前边没有模范的,但是又不能胡诌的。如果当真随意乱来,还成什么东西呢!所以白话诗的难处,不在白话上面,是在诗上面。
——同上 俞平伯
“诗”有形质的两面,“诗人”有人艺的两方。新诗的创造,是用自然的形式,自然的音节,表写天真的诗意与天真的诗境。
——同上 宗白华
观察有两种作用:一种是证明书本的知识;一种是撷取经验的知识。观察有两个对象:一个是自然,要穷究宇宙底奥蕴;一个是社会,要透彻人性底真相。
——同上 康白清
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或曰无形律)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宫商徵羽;也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
诗人是“美”的化身,哲学家是“真”的具体
——同上 郭沫若
诗要兼造型与音乐之美。在人们神经上振动的可见而不可见可感而不可感的旋律的波,浓雾中若听见若听不见的远远的声音,夕阳里若飘动若不飘动的淡淡的光线,若讲出若讲不出的情肠才是诗的世界。
——同上 穆木天
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先扬后抑的节奏,便沉静我们。先抑后扬的节奏,便鼓舞我们。这已经是一定的公例。钟声是先扬后抑的,……。海涛的声音是先抑后扬的。
——同上《论节奏》郭沫若
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得利器。
增加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
——同上《新诗的格律》闻一多
自由之中自有节制,豪华之中实含清涩,把中国文学固有的特质因了外来影响而益美化,不可只披上一件呢外套就了事。
——同上《扬鞭集-序》周作人
现在新诗的音节不好,因为新诗没有固定格调。在这一点上我不主张模仿外国诗的格调,因为中文和外国文的构造太不同,用中文写十四行体诗永远写不像。唯一的希望就是你们写诗的人自己创造格调,创造出来还要继续练习纯熟,使成为新诗的一个体裁。
——同上《新诗的格调及其他》梁实秋
我以为写诗在各样艺术中不是件最可轻易制作的,他有规范,象一匹马用得着缰绳和鞍辔。尽管也有灵感在一瞬间挑拨诗人的心,如象风不经意在一只芦笛管里透出谐和的乐音,那不是常常想望得到的。
诗,具有两重创造的含义:在表现上,他所希求的是新的创造,是从锻炼中提选出的坚实的菁华,它是一个灵魂紧缩的躯壳。在诗的灵感上,需要那新的印象的获取(就是诗的内在是一首新的诗的发现。
一首蕴藏无限意义的诗不在长,也许稀少的几行字句就淹没了读书的海。限制或约束,反而常常给我们情绪伸张的方便。“紧凑”所造成的利益,是有限中见到无限。
我们不怕格律。格律是圈,它使诗显明,更美。形势是官感赏乐的外助。格律在不影响于内容的程度上,我们要它,如象画不拒绝合适的金框。金框也有他自己的美,格律便是在形式上给与欣赏者的贡献。但我们决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因为情绪的空气不容许格律来应用时,还是得听诗的意义不受拘束的自由发展。
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差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向。……
——同上《新月诗选-序言》陈梦家
象征有两个特征:一是融洽或无间;二是含蓄或无限。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底情与景,意与象底惝恍迷离,融成一片;含蓄是指他暗示给我们的音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
所谓象征是籍有形寓无形,籍有限表无限,籍刹那抓住永恒,使我们只在梦中或出神的瞬间瞥见的遥遥的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世界,正如一颗蓓蕾孕育着炫熳芳菲的春信,一张落叶预奏那弥天漫地的秋声一样。
——《中国现代诗论-象征主义》梁岱宗
哲学家、宗教家和诗人——三者的第一步工作是一致的:沉思,或内在底探讨,虽然探讨底对象往往各侧重于真、善或美一方面。真正的分道扬镳,却始于第二步。因为哲学家最终的目标是用辨证法来说明和解释他所得的结论;诗人却不安于解释和说明,而要令人重新体验整个探讨底过程;宗教家则始终抱守着他底收获在沉思里,除了有时候,这沉默因为过度丰满而溢出颂赞的歌声来。还有:宗教家贬黜想象,逃避现象;哲学家蔑视想象,静观现象;诗人却纵任想象,醉心现象,要将宇宙间的千红万紫,渲染出他那把真善美都融作一片的创造来。
所谓纯诗,便是屏除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至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借那构成它形体的原素——音韵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象底感应,而超度我们的灵魂到一种神游物表的光明极乐境域。
——同上《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蒲风
布朗斯述意象派诗的六个规律:
一、采用日常谈话的语汇,字眼应完全正确,不是近似正确,也不是徒堆砌词句就算了事。
二、创造新旋律——以表示新意境——不抄袭旧旋律,旧旋律只能表现旧意境。我们坚持自由诗是写诗的不二法门,为了它奋斗和为自由而抗争的意义一样。我们相信一个诗人的个性在自由诗中,常比在传统形式中表现得更好。在诗里新节奏就是一种新的意念。
三、题材选择绝对自由。
四、表现——意象。我们不是画家的集团,但却相信诗的细部分必须逼真,不应以模糊的概念了之。无论意义宏大也罢,音调悦耳也罢。
五、产生轮廓鲜明的诗,不写隐晦无定的诗。
六、最后,我们大半相信思想集中为诗之精要。
——同上《论现代派诗》孙作云
他(李金发)要表现得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感,仿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他却藏起那串儿,你得自己穿着瞧。这就是法国象征诗人的手法。
——同上《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朱自清
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
——同上《致蔡斐君》鲁迅
所有能自树立的诗人又无不有其哲学,无不有独特的对人生宇宙的见解,而这种见解又必然蕴蓄浸润于其诗中。
感性第一次流过时并不能成诗,只可说它本身就是诗。所以悲哀时要哭,而哭并不是诗,欢乐时总是高兴得说不出什么来,这时的境界便是诗的境界,不过没入这境界之中时不能自知其所在,而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这种感情时,却又已经脱离这种境界了。诗人却除此之外还可以使感情再流过而同时能有捉摸其发展,玩味其心绪,就是说对自己客观的余地,于是能使这感情化而为形象音响以至于文字。
——同上《论中国现代诗的新途径》柯可
文坛上许多无谓争执都起于迷信文艺只有一条正路可走,而且这条路就是自己所走的路。
——同上《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朱光潜
如果把音数换上节拍,以节拍为单位,长短可以变化,那病就可以除去了,中国诗的一大缺点就可以被修正了,而我们扬眉吐气也就有日了。
——同上《新月诗派》石灵
他们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间看出同来。他们发现新关系,并且用最经济的方法将这关系组织成诗;所谓“最经济”就是将一些联络的字句省掉,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来。
——《中国现代诗论-新诗的进步》朱自清
以我看来,初期白话诗的好处,——值得我们现在注意的,第一是力求解放而不做怪炫奇。第二是注意句中字的音节的和谐。第三个要点——也是它的最主要的精神:写实主义。
——同上《论初期白话诗》矛盾
新诗人尽可以大胆的读旧诗,而同时应当还可以创作新诗,只要我们读诗的人和诗人自己都能认清新诗与旧诗的根本差别在那里。
以格律为桎梏,以旧诗坏在格律,以新诗新在无格律,这都是因为对于格律的意义根本没有认识。
旧诗的情境,咏物寄托,甚至于唱和赠答,都可以变态的重现于新诗里。怎样变态呢?第一是要绝对用现代语言;第二是要用现实生活的情景作比喻。在这两种条件之下,诗人怎样我们都管不着。
——同上《论新诗》叶公超
哲学抽象的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的说明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改造世界。
诗是由诗人对世界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与情感,而凝结了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这结果就决不会只是感觉,也决不会只是情感和思想。
诗人的行动的意义,在于把人群的愿望与意欲以及要求,化为语言。
诗人主要是要为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感情,寻求形象。
不能把混沌与朦胧指为含蓄,含蓄是一种饱满的蕴藏,是子弹在枪膛里的沉默。
问题不在你写什么,而在你怎样写,在你怎样看世界,在你从怎样的角度看世界,在你以怎样的姿态去拥抱世界。
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
歌是比诗更属于听觉的;诗比歌容量更大,也更深沉。
不要把诗写成谜语;不要使读者因你的表现不充分与不明确而误解是艰深。把诗写得容易使人家看懂,是诗人的义务。
写诗有什么秘诀呢?——用正直而天真得眼看着世界,把你所理解的,所感觉的,用朴素的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不是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
“愈是诗的,愈是创造的。”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是名言。
——《中国现代诗论-诗论》艾青
愈是民族的东西,他便愈是国际的。愈有民族风格、特点的,便愈加在国际上有地位。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愈是有地方性的作品,便愈是有普遍性的。
——同上《论诗歌的民族形式》萧三
一个为人类底自由幸福的战斗者,一个为亿万生灵地灾难的苦行者,即使他自己没有写过一行字,我们也能够毫不踌躇地称他为诗人。
有志于作诗人者须得同时有志于做一个真正的人。
——同上《关于人与诗,关于第二义的诗人》胡风
朗诵诗的三个因素:1、文字通俗;2、要有韵律;3、热烈与生活的情感。
通俗化更不是庸俗化,乃是深入浅出的,用极艺术的语言,极形象的文字,表达深邃的感情,和深刻的道理。
……诗的韵律决不在脚韵上。……
所谓韵律,通俗点来说,就是字音的轻重疾徐的节拍。
马雅科夫斯基说:……韵律也可能由大海的声音暗示起,或有那每天早晨打着门,而其脚步的律动印到我的脑子里来的女仆暗示起,韵律还是从内心来的呢?还是从外界来的?要使觉醒只要一个激动就够了。……
白林斯基说:无论谁都有权利要求一个诗人反映他的时代的痛切的问题。要求一个诗人,至少在他的诗,应该为了不能解决的问题,倾注满心的悲痛。无视民众、歌咏自己的事情的诗,除他自己之外,是一个读者也得不到的。
——同上《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高兰
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显则轮廓分明,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来不同。说赅括一点,写景诗宜于显,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托之情则宜于隐。梅圣俞说诗须“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看到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的道理。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
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返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同上《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朱光潜
诗人(指汪静之)在《作诗之序次》中说:“作一首好诗必须深思想过并不是不假思索随便涂鸦的,感情是文学最重要的元素,但只有想象能使感情光辉灿烂……。没有想象化的作品,可说是死的,和照相一样。”
——《现代诗歌名篇选读》
初学者常以句胜,但往往有句无篇,大成者乃以篇胜,则句活矣,是谓善于结构。
——余光中
偶然在语言里发现一点类似诗的节奏,便说语言就是诗,便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变的和语言一样——这真是诗的自杀政策了。诗的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
——《中国现代诗论-诗的格律》闻一多
作品思想的高下,首先取决于作家对生活的态度。如果缺乏对生活的体察与热爱,即使有很高的艺术技巧,也是不可能写出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的。
——《杜诗鉴赏》夏松凉65页
文艺不是生活的翻版,诗人也并非只能即景抒情,当诗人对生活有了深切感受的时候,他可以即景抒情,也可以通过虚构、想象来借景言情,在这个问题上,是有着广阔、自由的天地的。
——《杜诗鉴赏》97页
诗人可以借景抒情,也可以“造景言情”,这方面杜甫是很手熟的。如《兵车行》的结句“天阴雨湿声啾啾!”一句,就是为情造景的经典例证。将情形象化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象征手法。
——野泉 语
兰克认为,艺术家“是人类在驯服和改良敌视文明的本能的斗争中的导师”。
——摘自《杜诗鉴赏》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些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展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觜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文学写作教程》119页
诗的两忌:或直陈种种理念直白,并无真情实感,因而太虚,甚至大而空;或泥乎实,缺乏诗情的升腾。
诗是一种具有显著的诗人个人的特色、抒情性极强的艺术。
离开了自由创作,离开了创造性思维,离开了通过自己灵魂的窗子向世界寻求意境,诗歌就失去了生命。
——《中国新诗年编1984》序
弗林特对意象派的注解包括三条规则:
1、直接处理无论主观的或客观的“事物”。
2、绝对不用无益于表现的词。
3、至于节奏,用音乐性短句的反复演奏,而不是用节拍器反复演奏来进行创作。
——《意象派诗选》
庞德《几不》中的几个例子足以阐明争论的一般倾向:
“不用多余的词,不用那种不能揭示什么的形容词……
“不赞成抽象……
“不用装饰,甚至不用好的装饰……
“不把你的材料剁成零碎的肢体,不让每一行诗句结尾时突然停住,接着猛地一抖动开始第二行……”
——《意象派诗选》
(庞德)对“意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所作的区别:象征主义者运用取想,即一种幻想,几近乎一种寓言。他们把象征贬低到一个词的地位,他们把象征搞成一种节拍起的形式。举例来说,用“十字架”来象征“苦难”诗人就能大体上算作象征了。象征主义者的象征有固定的价值,向算术中的数目,象1、2和7。意象主义者的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a,b,x……著者必须用它的意象,因为他看到或感到它,而不是因为他认为能用意向来支撑某种信条或伦理体系或经济。
——同上
庞德说:“意象主义的要点,就是不把意象用于装饰。意象本身就是语言,意象是超越公式化了的语的道。”
——同上
一个人与其在一生中写浩瀚的著作,还不如在一生中呈现一个意象。
当莎士比亚说到“黎明裹在一件赤褐色的斗篷中”时,它呈现了画家无法呈现的一些东西,在这行诗中没有任何可以称为描绘的东西;他在呈现。
如果你在用一个对称的形式写,不要写入了你的意思后用废话填补余下的空白。
——同上
“意象派”不仅仅意味着画面的呈现。“意象主义”指的是呈现的方法,而不是主题。
……意象主义者很少使用明喻。虽然他们诗的大部分是暗喻性的。这样做的理由是:尽管他们承认形象是所有诗歌的一个主要部分,但他们觉得在一首诗里不断地把一个形象放到另一个形象上,会模糊总的效果。
自由诗的定义是:一种建筑在节奏上的诗。
诗是一个人头脑中的幻象,他进他所能地用种种方法将他翻译出来。
——《意象主义诗人-序》
诗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推敲的艺术。
诗是寂寞者的事业,吃苦者的事业。不能耐得寂寞、吃得苦,断无诗。
——《黄河诗报-总40期-语不惊人死不休》王若谷
儿童诗是指切合儿童的心理,抒儿童之情,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和欣赏的诗歌。
——《儿童诗初步》
神韵派写景象一张张照相,选取有诗意的景物来写,作者的感情含蓄在景物里面。神韵派写情,只是透露一点苗头,不说清楚,让读者去体会。不论写景抒情,都力求含蓄。
——《诗词例话-神韵说》
诗,是诗人的灵魂对现实世界的感觉通过文字或语言的形式的反映。从这个意义来说,要写诗,首先应该成为一个诗人。要成为一个诗人,首先要培养一个有诗感的灵魂。
诗人,不是写诗的人,是诗化的人。
——野泉
诗人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为个性化的感情和个性化的抒情方式,如果取消了诗人独特的、新颖的个性化的感情,而让一些人感亦感、人云亦云的缺乏个性的感情所充斥,就等于取消了诗歌的抒情,也就从根本上取消了诗歌艺术。 ——李元洛《诗美学》
兰波所谓的
通灵,指的是一种超人的本领,既能看到、听到、感到凡人看不到、听不
到、感不到的东西。他认为杰出的诗人都应该是通灵者,只有通灵的诗人
才能达到“未知”的境界,写出真正的诗篇。而要通灵,就必须打乱自己的
感觉系统,“长期、巨大、有步骤地使全部感官错位”。为此,要用烈酒和
大麻来麻痹感官,在幻觉和梦呓造成的错乱中接近冥冥的真实。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