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创世纪》诗社、淡江大学中文系合办的“以书写面对当代:两岸青年诗人对话”,11月23日晚间6:30于淡江大学台北校区举行,共有11位来自两岸的青年诗人参与对谈,也吸引约七十位各界人士到场聆听。该活动与谈主题是:“我自己如何以诗创作跟‘当代’的问题或状况对话”,以及“对海峡对岸青年诗人所处的‘当代’有何理解跟想象”。
开场,《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表示,此活动今年已是第四届,两岸青年朋友身上都带有一点锐气,这种锐气在他们谈话中表现得很充分,今天对话的主题多围绕在他们自己对这世界、对诗歌的看法,很真诚。
在对谈阶段,《创世纪》诗刊编辑姚时晴说,当代当然有很多问题,譬如地球暖化、 网络世界如何改变文化?是不是会改变我们的书写或创作的方式?她以自身经验分享关注环境保护议题,以及如何以自然书写呈现。
来自慈溪的青年诗人张巧慧谈到,“当下”不是一个断裂的时间点,而是从过去往未来的此时此刻。应把当下放在整个时间长流中,去观照其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承继旧传统、形成新传统、面向未来的敞开作用。
来自中国作协创研部的青年诗人李壮谈到,诗歌所面对的“当下”,一方面是“作为经验的当下”,当下的物象、话语方式、生活细节,都应当被充分地纳入诗歌写作之中;另一方面,也是“作为方法的当下”,用足够当代的眼光、技术尤其是角度来进入对经验的处理,由切实、具体、幽微之处入手,进而达到时代意义上具有某种神秘普适性的“有效”。
《诗刊》编辑丁鹏认为,新诗写作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赢得当代的读者?这迫使诗人越来越重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机制。正如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媒介的确能够深刻地影响读者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此外,大陆青年诗人孟醒石、玉珍、陈德根和台湾青年诗人李苹芬、赵文豪、洪崇德、廖亮羽等也就与谈主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精彩见解。
最后,活动主持人淡江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杨宗翰总结道,很高兴能顺利邀请到两岸70后、80后跟90后作家,堪称青春正盛、后生可畏。近20年前他还是一名“青年”时,便曾多次受邀参与这类同龄人或同世代作家的座谈,席间不但有交流,更多的是交锋,现在想来都是极其温暖的回忆。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