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水夹明镜
作者:水映叟 2017年11月06日 11:10
1158 收藏
近日,陪小孩读李白同学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诗: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全诗描写了秋天的傍晚,作者登上谢脁北楼远望宣城风景名胜并有感怀的情景。其中,“两水”指宣城东面的句溪和宛溪;“双桥”指宛溪上的济川桥和凤凰桥。
读多了,突然发现,第三句“两水夹明镜”,读来无障碍,含义颇费解。
先看“明镜”的含义。明镜通常有两种意思,一是用来比喻月亮,如“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把明月比做飞天的明镜,取月面皎洁如镜面反光明亮之意。二是用来比喻水面,如“人行明镜中” (李白《清溪行》),把清溪比作明镜,取江水清澈如镜面能照人影之意。因此,“两水夹明镜”中的“明镜”,就可能指月亮或水面两种情景。
如果明镜指月:月亮在每月中时傍晚从东方升起,天亮时从西方落下,而句溪和宛溪在谢眺北楼的东南方向,因此,黄昏时从北楼远望,月亮正好落在两水之间,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两水之间夹着一轮明月,很有意境。
如果明镜指水,又有两种可能:一是两水之间还有一片水,比如存在一个湖,湖水如明镜,两水夹一湖。也很合理。据《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六卷中载:“《江南道志》卷十六山川宁国府:李白诗:‘两水夹明镜……’两水,谓宛、句二溪也。……明镜,指宣城附近之明镜湖,原位于宛溪句溪之间。”这个明镜湖,现今已消失,无法确认其是否真的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是明镜指两水本身,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因句溪和宛溪清澈,故以明镜喻之,就如《清溪行》中的清溪水,也很合理。
那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呢?需要从全诗尤其是下句来鉴别。
虽然通常认为李白同学是浪漫主义诗人,写诗不会受格律拘束,然而,这首诗,却是非常严格的格律诗。因为从其它六句就可以看出,全诗格律非常严谨,尤其是紧接着的两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对的非常工整。所以,作为全诗精华的颔联两句,不应该出现对仗不工的情形。
如果明镜实指明月,则下句的“彩虹”应该实指天上的彩虹,落于双桥间。早晨的彩虹一般出现西方,而黄昏时的彩虹一般出现在东方,本诗第二句“山晚望晴空”,说明了时间是傍晚的晴天,但这种晴天更可能是雨后初晴,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诗《晚晴》,与此意境相仿,也许,唐代诗人对雨后初晴的气候更为敏感吧。即使是秋天,河面水汽大,出现彩虹也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如果黄昏东边有彩虹,则太阳肯定在西方尚未落山,月亮即使升起,也是朦胧的,不会明亮如镜。因此,明镜指月应该就不可能了。那会不会是夜晚月虹呢?不会。因为月亮在东边,如果正巧出现月虹,则应该在西边,而从相互位置来看,从西向东依次是谢脁楼、双桥(宛溪)、月、句溪。双桥在观察者东边。
如果明镜指湖泊,则形成两水夹一湖的风景,太美。该湖原无名,后因李白这句诗的缘故,被命名为“明镜湖”。目前已无法考证明镜湖是否存在过,有说是宛溪一支流泥河分流而形成的一片湿地湖泊。但奇怪的是,在唐代之前尤其是唐代,写宣城景物的诗很多,主要描写的景物有双溪、谢眺楼、敬亭山、泾县桃花潭等,对双溪间这片如明镜般的湖却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即使在李白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出现之后,也很少有人专门对此湖再做重点描写,少数的提及也是来自这首诗。这只能得出,即使真有这一片无名湖水存在,在当时也根本不成为景物,仅仅是一片荒野滩地。但是,对两水夹一湖来说,描写的重点是湖啊,两水只是陪衬。如此,下句的“双桥”也是陪衬,重点是“彩虹”。在一首五言律诗最核心的颔联中,李白同学重点描写了“湖水”和“彩虹”,而让宣城最著名的双溪和双桥胜景仅作为陪衬角色出现,怎么都不能让人觉得是合乎情理的。而且,上句写“湖水”,下句写“彩虹”,有纯粹为了对仗的拉郎配之感。李白同学写这首诗时,已经五十多岁了,无论年龄和诗力,不是初出茅庐学诗的毛头孩子了,这种失误不可能存在。
从“两水”和“双桥”来说,我一直很奇怪,作者很显然是故意让它们相对的,虽然双溪和双桥的确是宣城的胜景,但“两”和“双”含义相同,相对除非有意为之,一般会尽量避免之。倘若两水是指两个物体共同作用去“夹”一个明镜,那么,“双桥”就必然是共同与彩虹发生某种作用,我只能想到,一架彩虹正好落在双桥之间。这种意境很美,却正因为很美,让双溪和双桥更加黯淡了。因此,这里的“两水”和“双桥”应该是各自的风景,并非是“两水”或“双桥”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景致。
那只剩下明镜指两水的可能了。但是,两水怎么夹自己呢?
“夹”字做夹持的意思时,是指两个物体相交来夹起其它物体,在这种意思下,两水是不可能夹自己的,所以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给出的解释是“夹”表示“两水交会”,这与句溪和宛溪在宣城东北方向交汇的事实相符。然而,如果“两水夹明镜”的意思是指:两水象明镜一样交汇到一起,那么,下句“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就应该是:双桥象彩虹一样落了下来。除此之外,“夹”字也有利用外力把一个物体夹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意思。《瀛奎律髓》中在评价《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这首诗时说:太白亦有《登岳阳楼》句,未及孟、杜。此诗起句似晚唐,中二联合景而京壮,则晚唐所无也;宣州有双溪、叠嶂,乃此州胜景也,所以云“两水”;惟有“两水”,所以有“双桥”。王荆公《虎图行》“目光夹镜坐当隅”,虎两目如夹两镜,得非仿谪仙“两水夹明镜”之意乎?此联妙绝。起句所谓“江城如画里”者,即指此三、四一联之景,与五、六皆是也。按此中关于“夹”的解说,“两水夹明镜”是指:远望去,两水上仿佛夹着两块明镜。同样对仗下来,“双桥落彩虹”是指:双桥上仿佛落着两道彩虹。这样同样是以明镜喻双溪,以彩虹喻双桥,差别是没有了“两水交会”的实写,但意境更加魔幻绚丽。
这样看来问题是解决了。“两水夹明镜”的意思是:句溪和宛溪象明镜般的清澈。
除了稍显平凡点,一切都很合理。
但是,诗要继续读下去。当再继续往下读两句,就发现有点怪怪的。因为三、四、五、六四句是同样的句式和结构,均为“两字名词”加“一字动词”再加“两字名词”的结构,这在五言律诗中是很少见的,换句话说,颔联和颈联在句式上是重复了。
也许,我们一直被困在“夹”这个字里面了。这里的夹,应该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动词“夹持”的含义。
“夹”在古代通“狭”,有狭窄的意思。比如:“夫上夹而下苴,国小而都大者弑“(《管子 霸言》);“其地东西夹,南北长”(《后汉书 东夷传 东沃沮》);“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有馆曰桃花坞”(《徐霞客游记 游天台山日记》,李贤注:夹音狭。)
原来如此!所谓“两水夹明镜”,是指句溪和宛溪两条河溪,远看就象两条窄狭的明镜。当远看河流时,由于建筑物、地形、树木遮挡,河流断断续续,象一片一片窄狭的镜子,这样的比喻非常准确精妙。
然而,出于对仗的考虑,如果这里的“夹”是形容词,下句的“落”就不能是动词“落下”的意思了。
再查“落”字,发现有“稀疏”之意,比如:“家贫,宾客益落”(司马迁《史记》)。这样,“双桥落彩虹”应指的是:宛溪上的双桥就像稀疏的彩虹挂在水面上。因为只有两座桥,所以显得很稀疏。
如此,“两水夹明镜”与“双桥落彩虹”均为精确而有意境的比喻,且对仗工整。
当我们再把五六句连起来看时,就发现这种解释是更为合理的。因为第五句和第六句中的“寒”和“老”是形容词做动词用,是以静态的字显示动态的画面。而三四句“夹”和“落”是动词取形容词的含义用,是以动态的字显示静态的画面,正好形成非常有趣的联对。而且,四句连在一起,没有了重复之感。
那么,为什么“夹”字不用“狭”或“窄”来代替,“落”字不用“稀”或“疏”来代替呢?按照格律诗的要求,在“落”这个地方只能用仄音,“稀”或“疏”均不能用;而在“夹”这个地方,只能用平音,则“窄”不能用,“狭”在今天算做平音,但在唐代也是仄音,如“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杜甫《潼关吏》);“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白居易《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客船虽狭小,容得瘦将军”(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因此,出于平仄考虑,这两句用了“夹”和“落”的不常用古意,却在平仄上正好对得很工整。
那么,为什么要在形容“两水”时加一个“夹”字,而在形容“双桥”时加一个“落”字?应该说,没有狭窄的河水和稀疏的双桥,我们对明镜般的两水和彩虹般的双桥的感觉一定是绚丽和明快的,然而,整首诗的基调却不是这样。除了起句客观地描写宣城如画的风景和登楼的时间与天气外,作者看到的风景都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的,尤其是结句的“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更是萧索之意犹盛。因此,狭窄和稀疏的形容,将作者的落寞之感悄悄地溶入了美丽的双溪和双桥中,这正是:宣城美如画,我却看到了一幅孤独寂寞意,毕竟是秋天了。
疑问解决了,也终于明白李白同学为什么在当时就被称为“谪仙人”了。当读到“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时,还只是惊叹,那时候他大概二十四岁,意气风发;而读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时,他大概五十三岁,历经沧桑,只这运用文字的功夫,怎一个惊叹了得!
2017年5月初稿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