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父亲的鼾声
秋蛩断续已难禁,枕畔雷鸣万马喑。
两处汇成交响曲,高低尽是故乡音。
母亲的灶台
殷勤厨下系围裙,不厌长年灶火熏。
煮尽炎凉馀至味,三餐母爱有清芬。
点评
“仲秋返乡”,一般可以理解为中秋节回老家。这组小诗共两首,以“探亲”为核心,抓住父亲打鼾和母亲下厨这两个典型细节,表达了对故乡和父母的深情。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背景离乡,辗转于城乡之间或不同的城市。如河南、湖南、四川等省,各有近千万的外出务工人口,高校扩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流动,一家人分居几处的情形相当普遍。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现象比较严重。传统节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的“长假”或“小长假”,便成了一家团聚的最佳契机。
从“秋蛩”“灶火熏”来看,诗中所写,应该是回农村探望父母的情形,表达的正是千千万万节日回家“探亲”的游子心情的缩影,具有一定的普泛性。《父亲的鼾声》写道,时届仲秋,秋天蟋蟀的叫声已经难以久持,但仍然在夜间发出它最后的鸣叫声,这种声音和枕畔老父亲的鼾声此起彼伏。客观的叙述,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转接两句,把彼此应和的蛩音与鼾声,视为“交响乐”,视为“乡音”而备感亲切。这种体验,蕴含了对故乡与父亲的情意,有很强的感染力。
围着灶台转,是母亲的典型形象。《母亲的灶台》表现的正是千千万万母亲的剪影。子女回家,最期待的是吃上母亲做的饭菜,吃下的不仅是饭菜,还有儿时的回忆。令母亲最高兴的,当然是回家的子女能饱餐一顿她精心烹调的“至味”。此诗首句写母亲系上围裙下厨,次句点明其长年被烟火熏炙而仍然不厌其烦。三四句“煮尽炎凉馀至味,三餐母爱有清芬”,不去细写此番的饭菜味道如何,却宕开笔墨,直抒胸臆,厚意浓情,倾泻于笔端。“煮尽炎凉”句,有笔挟风雷之感。结句虽乏蕴藉之致,然感情真切质朴,令人不嫌其直露。
此外,总题下分列两个偏正关系的现代汉语标题,正应合了部分旧体诗作者的创新性尝试。古代近体诗名作,多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者,但近体诗毕竟属于文言系统,而诸如“父亲的鼾声”“母亲的灶台”这类表述,与诗合观,混搭的风格至为鲜明,唐宋诗人是决不使用的,晚清民国诗人也基本不用。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蒋浩 莫真宝 荣光启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