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兴象与诗意的关联探微

作者:劲松   2017年10月18日 10:57      902    收藏
【摘要】关于《诗经》研究,历史悠久,起兴在《诗经》中普遍存在,历来受到各代诗经研究者的重视。自《诗大序》提出诗六义以来,其中“兴”至今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将从《诗经》与诗意方面做一下探微。
【关键词】诗经;兴象;诗意;关联
引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305篇。相传孔子对《诗经》做了删选,定位今天的305篇,而孔子又从它的社会功用方面做了一些评价。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①]这对后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汉代及之后,《诗经》走上了经学的漫漫长路。即《诗经》被作为经学而阐释,在这一阶段之中,诗经的文学阐释是被经学笼罩的。《诗经》经学阐释到了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是集大成。朱熹曰: “兴 者 , 先 言 他 物 , 以 引 起 所 咏 之 辞 也 。 ”[②]但还很抽象,含糊不清。到了明代,《诗经》的阐释才慢慢转向文学阐释。在明前期,朱熹的《诗集传》就受到了攻击。其中较为有名的有郝敬的《毛诗原解》;朱谋玮的《诗故》。但并未动摇朱熹的地位,而后陈第的《毛诗古音考》从音韵学出发,颇有建树,然仍在文学阐释的边缘。明代对《诗经》的文学阐释首先在于不少学者对民歌的重视。其次,以袁宏道为首的“性灵”派对《诗经》有一些较为新意的解释。虽然,明代已有从文学角度对《诗经》阐释,但较为零散,未成体系。关于诗经兴象问题并未有太多的涉及。
到了清代,《诗经》研究主要分为三流,一是沿袭传统,尊奉《毛诗》。主要陈奂的《读毛诗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陈启源的《毛诗稽古录》等。二是尊奉三家诗的。主要有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魏源的《诗古微》等。三是独立于前两派之外。主要有姚际恒的《诗经通论》、方玉润的《诗经还原》、崔术的《读风偶识》等。其中前两派还是从经学角度去阐释,而后一派主要从文学角度阐释。其中姚际恒的《诗经通论》首次系统从文学角度上阐释了《诗经》,多有新见与创见,诗歌鉴赏上颇有眼力。 如他对兴的阐释: “兴 者 , 但 借 物 以 起 兴 , 不 必 与 正 意 相 关 也 ”。[③]但是他也没能解决《诗经》兴象同诗意的关联问题。
到了近代的《诗经》研究,成绩最显著的是王国维。但是他通过甲骨文、金文来考察《诗经》,另有从本义上研究《诗经》。但是仍未关注到兴象与所咏之辞的关联。
从五四运动至建国以前一段时期的《诗经》研究,成绩最突出的是闻一多与郭沫若。闻一多从多方面来研究《诗经》,如文字学、人类学等角度,具有较新的创见。其中《说鱼》从“鱼”这一兴象出发,探讨鱼在《诗经》的寓意,涉及了这一兴象与同所咏之辞的关联问题。可惜他的这项工作没能完成,未去对其他兴象进行系统探讨。而郭沫若对《诗经》的研究突出于历史学与考证角度,虽成就突出,但极少涉及《诗经》兴象与诗意的关联问题。这一时期,其他的有如:谢元量的《诗经研究》,胡朴安的《诗经学》,蒋善国的《三百篇演论》,朱东润的《读诗四论》,朱自清的《诗言志辨》等拓宽了《诗经》的研究角度与深度。还有胡适、顾颉刚、鲁迅、周作人、俞平伯、郑振铎、夏承熹等的一些《诗经》研究论文,也很有影响。但是他们普遍未对《诗经》兴象与诗意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建国以后,《诗经》研究转入了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研究,虽有一定成就,但由于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并未有重大突破。
新时期以来,《诗经》研究从文化、译介、比较学、史学、社会人类学等多角度进行。并且国外的《诗经》研究与国内有着频繁交流。《诗经》论文聚集中外,研究方法多样,涉及面宽。在这一时期,关于《诗经》译注方面,有陈子展的《诗经直解》等。专著方面有:张西堂的《诗经六论》,于省吾的《泽螺居诗经新证》,刘毓庆的《雅颂新考》,孙作云的《诗经与周代社会》,等。同时期海外的有《日本诗经学史》等。但是上述这些著作也未从《诗经》兴象与诗意角度去探讨《诗经》的。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赵沛霖的《兴的源起》对兴的源起问题作了探讨,值得注意。在《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五期上周心健发表了《<诗经>中“他物” 与“所咏之辞”的原始关联》一文,该文从多角度对《诗经》中的“他物”与“所咏之辞”的的原始关联做了简要论证,值得关注。
到了新世纪,《诗经》的兴象与诗意受到了部分研究学者的注意,但还并未深入。据中国知网几大期刊与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检索,自1979年到当下,关于《诗经》兴象的研究论文模糊仅有一百余篇,而研究《诗经》兴象与诗意关联的模糊有三十篇左右。更多的仍然延续了文化、历史、人类学、民俗等热门方向。虽说如此,但近年的研究有偏向《诗经》兴象的趋势。因而,《诗经》兴象与诗意研究会成为新的研究空间也将成为一股研究趋势。但是,目前多是从某一种兴象切入来进行论证,如从鸟、树木等单一兴象来考证。
鉴于上述,本次将从系统上初步对《诗经》一系列兴象与诗意的关联进行研究,以便于接下来的研究者更好地深入这方面的研究做一个铺垫,也可作为日后这方面研究者的参考。
   关于“兴”
“兴”这一手法在《诗经》中较为普遍地出现,因而,孔子对《诗经》社会功用的评价中首先就提兴。孔子之后,《诗大序》提出:“诗有六义焉:一曰风,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④]两汉,经学兴盛,郑玄、郑众二人对兴的解释对后世影响较大。如郑众曰:“……兴者,托于事物。”郑玄则解释为:“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⑤]到了魏晋南北朝,兴的解释以钟嵘、刘勰为代表。刘勰曰:“兴者,起也。”[⑥]钟嵘则更进一步解释为:“文已尽意有余,兴也。”[⑦]到了初唐,陈子昂说:“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⑧]白居易则认为:“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谓之讽喻诗。”[⑨]到了宋代,关于兴的界定与解释更是众说纷纭,最有影响的还是朱熹的“兴者 , 先 言 他 物 , 以 引 起 所 咏 之 辞 也 。 ”[⑩]
到了明清由于《诗经》的文学阐释日益凸现出来,关于兴的解释更加多样,其中明代的李梦阳于清代的周济的界定值得注意。李梦阳引王叔武的话说:“……无不比焉、兴焉,无非其情焉,斯足以关义矣。”[11]清代周济对兴则认为:“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12]综观上述,对兴的解释各家有个家的看法,得不到统一。
到了近现代,《诗经》研究角度日益拓展,深度也有所加强。而《诗经》兴的研究开始从解释转入到具体形象的探讨。其中最有代表之一的当属闻一多,他的一篇《说鱼》从诗经中“鱼”这一兴象出发,从民歌、原始文化历史等角度考据个我们论述了“鱼”在《诗经》兴象中的原始寓意。
新时期以来,《诗经》的文化、民俗学、人类社会学研究角度成为了《诗经》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这股热流之下,1987年,赵霈霖的专著《兴的源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专著论述了兴是如何源起的,以及兴的特点等。因而,这是目前为止少有的关于“兴”的论述专著,应该值得研究者去注意。另外关于兴的文章, 1993年《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五期上周心健发表了《<诗经>中“他物” 与“所咏之辞”的原始关联》一文,该文从多角度对《诗经》中的“他物”与“所咏之辞”的的原始关联做了简要论证,同样值得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诗经》兴的研究再次受到相当多的研究者去关注。迄今为止,《诗经》的兴并未形成定论。而研究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经》具体的单一兴象上。
   诗经兴象与诗意的关联
上部分论述了《诗经》中“兴” 这一手法阐释的情况,兴的研究发展。接下来,回到本文正题,对诗经兴象与诗意的关联做一些探微。
一般主流的看法认为,《诗经》里面有一部分的篇章,兴象与诗意并无关联。开头起兴之句只起到起韵的效果,并无与下面的诗意相关联。这个看法以郭预衡先生为代表。他认为《诗经》中除像《关雎》这类作品外,“还有一些作品是借用熟句起兴,采择旧歌中的一二句为发端,取其声韵,引领下文。这种起兴,除与下文有音韵关联外,意义上关系并不大。”[13]他举了《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这个例子。下面就来看一下: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14]
这首诗中起兴句为每段前两句,兴象为“扶苏”、“荷华”“乔松”“游龙”。按郭先生的说法,这些兴象与下文的诗意并无关联。笔者以为这种解释似乎有不妥之处,纵然如果先生所言,那么,兴象那么多,诗作者因何偏偏选择“扶苏”、“荷华”“乔松”“游龙”?熟句也有许多,既是是凑音韵,何苦独选这几句?这么一反问,总觉得郭先生的解释有问题,有些说不过去。其他的姑且不说,先看看朱熹在《诗集传》里面对这首诗第一段的解释:“扶苏,扶胥,小木也。荷华,美蕖也。子都,男子之美者也。狂,狂人也。淫女戏其所私者曰:山则有扶苏,隰则有荷华矣,今乃不见子都,而见狂人,何哉?”[15]
从朱熹的解释来看,所谓的“扶苏”“荷华”与下文的“狂人”“子都”隐隐有所关联,该处以荷华暗引出下文的子都,而以扶苏暗衬出下文的“狂人”。按朱熹的解释,这正好与该诗所要表达的诗意有隐约的关联。可见,郭先生上面的说法时,恐是由于一时疏忽,忽略了前人对这类诗的解释。在这首诗中,荷华、子都同为美的代表,在性质上有共同点。这样看来,这诗的作者并非随意选择兴象来引起下文的。关于这首诗碍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谈了。
下面,从诗经中的主要兴象入手,进一步探讨诗经兴象与诗意的关联问题。
(一)鱼
关于“鱼”这一兴象,是《诗经》中的重要兴象之一。古往今来,随着《诗经》研究的日益深入,“鱼”这一兴象渐渐进入研究者的研究范围。较早开启这一研究的要说到闻一多,他的一篇《说鱼》从多角度对“鱼”这一形象地原始寓意作了分析。而《诗经》中关于以“鱼”这一兴象的诗篇有很多,不同的诗篇“鱼”这一兴象所表现的具体含义不尽相同,这与下文的内容有关。例如《诗经·齐风·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16]
该诗用了几种鱼来作为兴象,旨在讽刺男女之间的私情合欢。关于这个有两说,一是齐国人以敝笱不能制大鱼,比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故归齐而从之者众也。[17]二是敝笱象征没有节操的女性,维维然自由出进的各色鱼类,象征她所接触的男子。[18]可见,兴象“鱼”在这首诗中直接与下文中的男女欢情关联。
再如《诗经·陈风·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19]
朱熹解释说:“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辞。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饥也。”对这首诗,闻一多先生在《说鱼》中指出朱熹的解释有误,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可见“鱼”还与热恋有关,而该诗表现的便是热恋,这就旨在突出“鱼”与下文的热恋有关联。
关于“鱼”为什么可以与情诗与讽刺欢情性欲有关联,闻一多先生认为这同先民对“鱼”的原始生殖崇拜有关。[20]故而可以引申出上述寓意。
除了上述寓意外,“鱼”这一兴象还与宴饮有关,故而在《诗经》中的宴饮诗有用“鱼”作为兴象的。例如:《诗经·小雅·鱼丽》《诗经·豳风·九罭》等,鉴于本文篇幅,不再赘述。
(二)树木
树木同样是《诗经》中比较常见的兴象。意象繁多,它们不仅包含有深厚的原始文化意蕴,而且在作品中还具有比喻、引申、象征等意义。[21]关于树木兴象,有人为其诗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有关家国宗族的或思念父母、家园的;二是有关男女以及桑园秘事的。”[22]
例如《诗经·唐风·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々。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注)。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
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23]
《诗集传》云:“此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辞。言杕然之杜,其叶犹湑湑然;人无兄弟,则踽踽独行,曾杜之不如矣。然岂无他人之可与同行也哉?特以不如我兄弟,是以不免于踽踽耳。于是嗟叹行路之人,何不闵我之独行而见亲,怜我之无兄弟而见助乎?”[24]通过朱熹的阐释,可以看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关于第二类,前面所举的《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便是。还有《秦风·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25]
纵观全诗,表达了女子许久未见意中人,对他思念无尽,又担心男子变心,故而失魂落魄,忧心不已。
总之,树木兴象与诗意有上述关联,关于《诗经》中有关树木兴象的篇目还有有很多,这就不再举例赘述了。
(三)药草
《诗经》中药草兴象诗主要以采摘的形式表现,但从所在篇目内容上看,并不难理解。大体上与爱情、思念等主题有关联。例如思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诗经·小雅·采薇》,现录于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注)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6]
透过全诗,不难理解,这是一个士兵念归之诗。该诗以采薇来起兴,正是为了引起下文的念归情节,也说明了草这一兴象与念归和思念这些诗意有关联。
表恋情的例如《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27]
《毛诗故训传郑笺》解释这首诗曰:“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时草始生……”[28]意思就是说,这是一首讲述人间爱慕之情的诗篇。也可以看作幽会诗。
纵观上述,有关药草的兴象诗也在《诗经》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药草兴象与乡思、恋爱等诗意有或隐或显的关联。
(四)风月云雨
在《诗经》中还有一类诗篇的兴象与自然气候有关。例如:风月云雨。下面以云雨兴象为例,来看看云雨兴象与诗意有何关联。
云雨兴象与诗意关联有隐性和显性。隐形的例如《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9]
这首诗描绘了相恋的女子与男子分久别后重逢的喜悦,或也写夫妻之间久别重逢的喜出望外之情。无论如何,该诗以风雨起兴,同下文所写夫妻或男女恋人的久别重逢的关联极为隐秘,风和雨也是要在雨天才能汇聚,重逢不易,借风雨隐暗地转引下文的这一主题,大出人们常规的思维。这类诗还有《卫风·伯兮》,《小雅·白华》,《小雅·谷风》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至于显性的那一部分,前人已有论述,这里也不再赘述了。
后记
本文鉴于篇幅,仅对《诗经》中四个方面的兴象与诗意关联问题做了一下探微。而《诗经》中的兴象还远不止上述这些。例如还有鸟兽、山水、河泽、溪流、原始图腾等。在上面这些兴象中中鸟兽、山水、图腾需引起注意,而本文鉴于篇幅刚好未涉及,但已有相关研究文章论述了这个问题。例如“鸟”这一兴象,有与表相思关联的,也有表分离相关联的,更有表与爱情相关联的等等。其中著名的例如《小雅·黄鸟》《召南·鹊巢》《邶风·雄雉》等。相关文章如延边大学2006年王磊的硕士论文《<诗经>兴象的文化探源》,内专设鸟类兴象一节对《诗经》中的“鸟”类兴象进行论述。而关于图腾一类诗的文章如孙定辉发表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六期上的《<诗经>原型兴象诗之一:图腾兴象诗》,研究者不妨一看此文。
而关于上述兴象研究的述评文章也有,例如王双发育于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 34卷(总第 146 期)的 《新时期<诗经:>意象研究述评》,郭万金发表于《文学评论》2010年第三期上的《诗经研究六十年》,河北大学硕士论文井超的《<诗经>中动物兴象及其象征意义探源》等。这些文章同样值得大家去关注。
本文初步系统对《诗经》中的兴象与诗意作了探微,然并不全面,更深入这方面的研究,更有待这方面真正的专家学者今后去进行。也希望读者进行细心地批评与指正,笔者不胜荣幸。

[①] 出自《论语·阳货》

[②] 朱熹《诗集传》[M]P2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版。

[③] 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M]P1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 出自《毛诗序》,引自郭绍虞,王文生主编《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P3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⑤] 出自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M]P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⑥]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P602人民文学1958年版

[⑦] 出自钟嵘《诗品序》,引自郭绍虞,王文生《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p106上海古籍2001年版。

[⑧] 陈子昂《修竹篇序》引自郭绍虞,王文生主编《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p119上海古籍2001年版。

[⑨] 白居易《与元九书》引自郭绍虞王文生主编《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P139上海古籍2001年版。

[⑩] 朱熹《诗集传》[M]P1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11]出自 李梦阳《诗集自序》

[12] 出自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13] 郭预衡主编[M]《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P5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引自朱熹《诗集传》[M] P61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15] 朱熹《诗集传》[M]P61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16] 《诗经·齐风·敝笱》引自朱熹《诗集传》[M]P71,凤凰出版社2007版。

[17] 见朱熹《诗集传》[M]P71,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18] 见闻一多《神话与诗·说鱼》[M]P107,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 《诗经·陈风·衡门》引自朱熹《诗集传》[M]P94,凤凰出版社2007版。

[20] 闻一多《神话与诗·说鱼》[M]P120,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 王双《新时期<诗经:>意象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 34 卷(总第 146 期) 。

[22] 见王磊《<诗经>兴象的文化探源》[硕士论文]P12,延边大学2006年。

[23] 《诗经·唐风·杕杜》引自朱熹《诗集传》[M]P81,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24] 朱熹《诗集传》[M]P81,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25] 《诗经·秦风·晨风》引自朱熹《诗集传》[M]P90,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26] 《诗经·小雅·采薇》引自朱熹《诗集传》[M]P123,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27]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引自朱熹《诗集传》[M]P65,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28]郑玄笺《毛诗故训传郑笺》,同治十五年刊刻本。

[29]  《诗经·郑风·风雨》引自朱熹《诗集传》[M]P63,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2.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5.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吕进:关于《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的回忆碎片
  10. 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18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