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诗歌周能触发更多热爱诗歌的市民,感受日常生活中诗意的力量”
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指导,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草堂》诗刊社等承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担任了本届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9月11日中午,在飞来成都之前的候机厅,吉狄马加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作为一个具有强大诗歌行动力的国际型诗人,吉狄马加从多个角度谈到此次国际诗歌周的举办宗旨、意义,以及他本人对活动效果的期待。不管是从城市与诗歌关系的高度,还是从诗人灵感的触发的细节,吉狄马加都给出他精彩的阐述。
封面新闻:作为组委会主任,您认为举办“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契机是什么?
吉狄马加:据我观察,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那些比较重视文化和诗歌传承的国度,都会举办一些跨越国别的诗歌交流活动,比如诗歌节或者诗歌周活动。这种诗歌交流活动,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也形成不同的侧重主题,但交流、互动的机制和意义,在全世界已经形成了共识。在成都这样的诗歌氛围浓厚的城市,主办国际诗歌周,邀请全世界的诗人来到成都,与成都这座城市,与中国的诗人们,开展高水平的诗歌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希望成都国际诗歌节,能逐步升级完善,最终成为一个面向国际的诗歌交流品牌,进入世界重要的诗歌节周活动阵营之中。
封面新闻:您此前多次提到一个建议,成都应该着重打造“诗歌之都”。这是出于怎样的认知判断?
吉狄马加:仅唐宋两个朝代,就有很多大诗人都跟四川有联系。他们或者出生在成都,或者与成都有很深的渊源。我想,在全国范围内,除了西安,没有其他城市可以与之相比。在现代新诗领域, 就城市而言,只有北京和成都能相提并论。在中国新诗发展百年历程中,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以郭沫若《女神》为代表的四川诗人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四川诗歌也是走在前列。比如傅仇、流沙河,孙静轩、高缨、雁翼等诗人的作品,在全国都有不俗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之后,出现的现代诗歌运动,毫无疑问在中国现代新诗版图上,成都是名副其实的诗歌重镇,出现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诗人,形成了被诗坛公认的四川诗人群。我认为,充分利用自己以往的资源优势,打造成都为一座诗歌之都,将会对天府文化未来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封面新闻:对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有哪些具体的期待?
吉狄马加: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我认为,诗歌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所能起到的心灵沟通、文化交流效果,是别的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因为诗歌是一个民族精神最细腻最幽深的部分。我们也希望借这个平台,促进中外诗人之间的深入交流,促进诗歌的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对促进人类的和平相处有所助益。另外一个方面,希望通过成都国际诗歌周,能进一步弘扬成都这个城市的诗意精神,触发更多热爱诗歌的市民,感受日常生活中诗意的力量。在当下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诗歌被亟待回到普通人的公共生活之中。
封面新闻:您本人的多部诗集被翻译到国外,多次受邀参加国际诗歌交流活动。就您观察,诗人长途旅行去参加诗歌交流活动,在文学的意义上,一般会产生怎样的美好反应?
吉狄马加:诗人的心都是很敏感的。诗人每到一个地方,会很自然而然地想要去深入了解、感受一个地方。历史掌故、文化氛围、地理气候、以及当地民众普通人生活的状态,植物的气味,这些都能给诗人带来灵感。当然,每个诗人的知识背景不同,他们敏感的点也都不一样。但我相信,诗人都会通过阅读,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并将这种阅读与实地感进行对照,产生一种化学反应。
封面新闻:您曾主力策划组织多场诗歌国际交流活动,被公认为是一位具有强大诗意行动力的诗人。行动力与写诗两者,对您是怎样的关系?
吉狄马加:任何一个诗人,最主要的任务都是不断琢磨、提高自己写诗的技艺。我也不例外。但是提高诗歌技艺,不一定是非要一直待在书房。我还认为,诗人应该有行动力。在一个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时代,我们应该努力,把我们的文化影响力,更多地变为现实。诗意可以变成大地上的行动。当然,这两者要协调得当。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