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钊:为什么中文诗歌翻译成外文总是差点意思?

作者:凤凰文化   2017年09月01日 09:00   凤凰网文化    1678    收藏

同时作为翻译家和诗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承认,翻译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它既是正面的,同样也是负面的,在给他带来世界一流诗人的养料后,却对他自己的创作立了一堵墙。

俄语专业毕业的汪剑钊如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比较文学,自称曾经是西化主义者的他,如今会在课上给学生讲唐诗宋词。“我觉得应该是中西文化融合,可能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他说:“我觉得一个教授外国文学的人,如果对自己的文化缺乏理解的话,那是失职的,或者是不够的。”

他也在践行这个观点。在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草堂国际诗会上发表演讲时,他把写作比喻成一棵树,根需要向下深扎,同样也要向天空伸展,“根就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观照,对自己文化的吸收。”,“这种扩展我们可以看作是对其他文化的吸收。”



微信图片_20170901085529

汪剑钊接受采访


记者:有人认为诗歌是不能翻译的,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翻译是对诗歌的一种再创造,你作为翻译家是如何看待诗歌翻译的?

汪剑钊:这个话题确实经常被讨论。诗歌不可译,最早是弗罗斯特说过的,他的意思是“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他的说法也证明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我倒觉得诗歌实际上还是可译的,为什么可译?首先从实例来说,比如我们今天读到荷马史诗,《神曲》,《圣经》等作品,世界上大部分人读到的恐怕都不是原文,我们很多人都是通过英译,中译,或者其他的译文读到的。它们从原语言被翻译后,也没有因此使它的伟大就变得消失了。从这个实践的例子来讲,诗歌还是可译的。

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在我看来有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通常会认为有一等一的翻译,就是一等一的交换或者兑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本身是有差异的,像英文译成中文,或者俄文译成中文,或者中文译成其他语言,都不太可能百分之百移植过去。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译诗是一场冒险的恋爱。一篇原文放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待字闺中,译者就像是一个追求的小伙子,你要想追上这个姑娘,那你要拿出配的上她的才能。这就像翻译时,我的目标语和目的语都要有很高的修养,比如把俄文翻译成中文的话,中文跟俄文都要达到很高的修养,才可能真正把它译好,也就是进行一场有效的恋爱。

但是恋爱有时候可能会失败,翻译中间也有失败。我自己就有,比如翻译一首100行的诗,我译到60行的时候,我就发现我译不下去了,中间有一些地方我就卡住了,就没法处理了,这个就像一场恋爱最终就没有接轨一样。但是也有一些比较好的翻译,它像两人情投意合,最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之后就有了一个孩子。译成的作品就像一场爱情婚姻的结果。这个孩子带有父亲、母亲的遗传密码,但是他肯定既不是他的父亲,也不是他的母亲。译诗更多的是原文跟译文结合的一个孩子,它有很多密码,但是中间不是完全等同的,这是我对翻译的一个理解。


记者: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刚才说的就是翻译的过程是译者走进诗原作者内心世界的过程?

汪剑钊:当然,那是必须的。你要是译一首诗,不仅是字面上意义的传导,诗歌它的魅力在于它本身,它有多重答案,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作为一个译者,越多捕捉到潜在的意义,你就越能更好的体现,这其中就包括字面背后的内心世界,它的灵魂世界。我再用爱情做比喻,你译首诗要像一场恋爱,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把一首诗译好。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的人可能语言很好,但他就译不了诗,主要原因就是他走不进诗人的内在世界,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入到内心深处。


记者:跟诗作本身语言难度也有关系吗?

汪剑钊:有,有的时候有语言的难度,但更多的我觉得还是文化上的原因。文化层面上的理解,每个诗人写作都有一些不同于别人的语言,都有他自己的词汇表。你要译诗的话,必须基本掌握他的词汇表,才能够进行翻译。


记者:像中文,特别是古典汉语,是公认的很难的语言,像这种语言难度会不会影响中国古典诗词在国外的流传呢?

汪剑钊:当然。我看到的很多中文诗歌翻译成外文,我感觉差点意思,当然也有一部分比较好的,我觉得很多是译者本身修养很高,不仅是在文字上的理解力,还有他的诗歌感觉。诗歌感觉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没有诗歌感觉的人去译诗,是很危险的,他很容易把诗歌译成散文。


记者:因为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对于外国诗歌的引进是缺课的,目前这段时间算是补课过程吗?

汪剑钊:我觉得基本上补课过程应该是完成了。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是,跟当时的国情有关系,几乎到了闭关锁国的程度,比方说很多优秀的外国文学诗没有译成中文。我们可能读到很多作品,不是因为它的艺术层面吸引我们,而是它的政治意义,或者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可能会更多一些。实际上导致有一段时间,有很多优秀作品都没传递进来。

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政治越来越清明,这个状况是改变了。现在基本上各个国家好作品,大部分也都译过来,当然空白可能很多,这个是永远存在的。而且如果说需要补课的话,在我看来可能西方国家该补的课可能更多,因为他们对我们中国文化的引进可能还不如我们中国(引进他们的文化)。


记者:你觉得现在中国诗人的世界诗坛地位是怎么样的?会不会因为语言的原因影响了中国的现代诗歌在世界的流传呢?

汪剑钊:肯定有。中文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非常难的语言,现代诗歌译成外文的话难度很大。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诗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可能还不是那么高的话,当然有我们诗人本身的原因,我们的写作还没有伟大。我觉得中国一流诗人也不少,但是伟大诗人可能目前还没有出现,还有提升的空间。一流诗人很多,但是伟大的诗人才可能让所有国家把你作为源头诗人来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跟经济有一定的关系。比方说美国,美国作家他们在世界上的受欢迎程度,有他们艺术上的成就,跟经济的强盛是有很大关系的。比方说像我们平常不怎么看重的越南,或者说其他的一些小语种的国家,也许他们也有很伟大的文学,但是由于他们国力的原因,还没有被人家认识到。


记者:经济是如何决定文学的传播呢?

汪剑钊:一般来说一部小说,标注是一个美国作家,跟标注是一个俄国作家或者是一个越南作家,销量是不一样的,尽管可能是同一部作品。就像可能一双皮鞋,贴的标签是意大利造的和温州造的,售价是不一样的。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放在流通角度来说,文学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商品性质,尽管文学本身不是商品,但是作为一本书来说的话,出版社把它当商品看的。


记者:你当初做翻译工作是一个无心插柳的过程,做翻译对你的文学创作原创有什么帮助吗?

汪剑钊:有影响,这个影响是两方面的。因为我原本并不是想做翻译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诗人,而不是一个翻译家。但是我上大学的时候,能够借鉴的中译文作品很少,因为以前没怎么翻译过的,我去阅读外国优秀作品,很多必须要阅读原文,在这过程中我就做了一些翻译的尝试。一方面让我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另外一方面促进我外语的学习。

翻译对我肯定是有正面的作用,让我开阔了眼界,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世界一流的诗人,比如像我翻译的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曼捷斯塔姆,他们是在我刚刚定义的“伟大诗人”那个行列的。翻译他们作品,无疑对我的写作是有启示的,他们在我面前树起一个标杆,我知道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有负作用,因为这些作家太伟大,有时候会对我的写作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我想人家都写那么好了,我还能怎么写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翻译占用了我很多时间,精力,甚至有的时候我的创造力也在翻译上消耗掉了。因为有的很好的词汇,也许我放在创作上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在翻译上用过了,我就不能再用到我自己的原创上了。


记者:刚刚提到的俄罗斯文学巨匠,他们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会影响你吗?

汪剑钊:那是毫无疑问的。


记者:会改变你原本的一些东西吗?

汪剑钊:那肯定是。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说汉语,汉语文化和思维肯定是对我有影响的。我自己最早是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因为你是中国人,即便你没有读过唐诗宋词,但唐诗宋词作为文化血液里面一部分,已经在你的脉管里面流淌了。但是俄语,它相对汉语来说有它的复杂性。汉语有汉语的复杂,俄语有俄语的复杂,比方说变格、变位、从句等等。所以有的时候在我的写作中会出现别人看来可能欧派的句式,这样句式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是对现代汉语的一个丰富。


记者: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文化,比如乡愁,是中国文学的范畴里面比较独特的,它们会不会因为你在不停的接触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随后慢慢消失?

汪剑钊:那不会,乡愁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个词在欧洲语言里发音都差不多。但是各个国家对乡愁的反映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会更直白一些,有的更隐讳一些,有一些更倾向于用说明性的文字来表达,直抒胸臆,但有的可能必须委婉。相对来说中国文化可能会更含蓄一些,西方的可能会更直接一些。骨子里我是内向和含蓄,但有的时候不乏会有很外向的,甚至会表现很尖锐,我想可能也是跟受到西方文化一定的影响有关系。


记者:你没想过找出几个话题来整理一下,同一个话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是怎么样的?

汪剑钊:没有。对文化的理解,肯定是我有我自己的思考,而且我个人是倾向于打通各种文化的隔阂的。我刚才在会上发言的时候提到过一个观点,我从写作角度来说的。我把写作比喻成一棵树,它的生长必须要有它的根,没有根这棵树是活不了的,而且这个根必须扎的越深越好,只有根扎的深,向上生长的枝叶会越繁茂。这个根就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观照,对自己文化的吸收,包括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对自己国家民众的理解,对文化形态,包括生活方式等等的理解。

另外一方面一棵树不能仅仅停留在根上,必须要向上发展,向天空伸展,人写作也必须要向上,或者向自己的周边扩展。这种扩展我们可以看作是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你吸收越多,你肯定会发展的越好。当然这种吸收是必须消化的,而不是吞进去,囫囵吞枣式的。你把牛排吃下去,不是作为牛排吐出来,而是要化成你自己身上的能量来发挥出来。


记者:你也很熟悉的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她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你觉得这是一个遗憾吗?

汪剑钊:那当然,而且这个遗憾还不是我给她定义,实际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就说过。埃斯普马克认为,茨维塔耶娃没有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她的遗憾,但更是评奖委员会的遗憾,可见她的重要性。

而且茨维塔耶娃这个诗人,她是一个为世界诗歌,为世界文化有独特贡献的诗人,包括她对时代的感知,她对一个分裂的时代,用分裂的方式表达。她特别喜欢用破折号,断行。她经常用非常激烈的语词,甚至我们能在一个女诗人的诗歌声音中听到一种男性的声音,这个是她的创造性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170901085520

茨维塔耶娃


还有她对俄罗斯文化的继承,包括对德语文化的学习,特别是对里尔克的学习,当然她和里尔克实际上是相互学习,里尔克也从她那边学东西,里尔克还曾经翻译过她的诗歌。她是自己在学习以后创造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茨维塔耶娃她作为一个伟大诗人是毫无疑问的。既然她的地位是得到公认的,尤其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她的重要性,她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是遗憾。

她没获奖跟评奖委员会或多或少的偏见有关系,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还是跟她去世比较早有关系。她去世的时候才40多岁,诗歌的名声还没有传播的那么广,很多作品在其他国家的传播还不够。她还没有得到她应有的荣誉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诺贝尔文学奖又恰恰是要评比活着的诗人作家的,这样就使得最后既是她的遗憾,也是评奖委员会的遗憾了。


记者:你觉得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中国作家身上吗?

汪剑钊:我想应该有吧,比方说人们经常提起的沈从文,老舍,鲁迅这样的作家,其实也是没有被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在他们在世的时候确认。回过头来说,还跟中文翻译难度有关系。


记者:这是你说的“汉语被囚禁”吗?

汪剑钊:汉语被囚禁这是一方面,因为汉语相对来说有它的独立性,这种囚禁既有自我囚禁,也有其他语言对它的围剿和封锁,就像我们看到自然中树跟草之间的竞争一样,草占领的地方越多,可能树的生长空间就受到压缩。汉语有很多功能,比方说象形、会意、形声等等,这些在拼音文字里面是很难得到体现,汉语的魅力在转换中间可能就失去了,翻译还是多少有一点遗憾。


记者:你觉得你曾经广泛涉猎俄语的诗歌,俄国思想史,还有英美的诗歌,还有非洲的诗歌,还有中国的新诗史。你还教授俄语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

汪剑钊:我本科是学俄语的,硕士是在中文系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念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我在学外语时对西方的文化了解可能相对多一些。我在学习西方文化以后,又回过头来观照本国的文化传统。有一段时间我可能也极端,认为我基本可以算是一个西化主义者,但是现在我不是了。我觉得应该是中西文化融合,可能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现在讲课的时候会回到中国古典诗歌上,因为我觉得一个教授外国文学的人,如果对自己的文化缺乏理解的话,那是失职的,或者是不够的。



微信图片_20170901085513

俄国诗人阿赫玛托娃


我在北外教书,我觉得很多学生外语很好,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也很多,但是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了解是不足的。这样我就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更多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诗歌。教授中国古典诗歌,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我的学生,是我自己。为什么?我为了要把这门课讲好的话,就必须要付出很多努力,比学生先走一步,先去了解,把我认为好的东西通过我的理解,再转达给我的学生,推荐他们去学,推荐他们去读。


记者:现在做你学生的年轻人,跟你当年已经不同,他们现在有很多网络阅读,快餐化,碎片化的阅读,你觉得这种阅读方式的转变,对年轻人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呢?

汪剑钊:影响是肯定的,但我倒也不像有的人看来好像完全是负面的,我的博士生跟我自己读博士的时候,肯定是生活节奏,兴奋点是不一样的。我读博士的时候没有网络,写博士论文还用的是手写稿,现在网络很发达,我的学生查资料也非常容易。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必须到北京图书馆,到北大图书馆去手抄的。另外平常我们生活相对比较单调,没有那么多诱惑,现在学生受到的诱惑比我们多得多。


记者:不会那么专注了。

汪剑钊:对,不会那么专注,但是好处就是,他们的信息量很大,他们思维也很活跃。作为一个老师,我就会注意到这些特点,怎么样帮助利用他们现有的优势,克服他们存在的短板。


记者:你认为酒神精神在西方文学里占了什么样的位置呢?

汪剑钊:酒神精神在西方可以说是一个压倒性的文化了。尼采专门对酒神和日神做过比较,他认为日神精神是理性的,酒神精神是非理性的,它的能量可能更大。酒的存在,刺激人摆脱很多理性的束缚,对既有条条框框的冲击。另外一个,我觉得酒这个东西也很有意思,恰好跟诗歌非常相似的。因为酒需要一个酿造过程,诗歌也需要一个酝酿过程。没有酝酿,一首好诗是不可能出来。从你有灵感到一首诗的完成,跟从粮食和水放在一起酿造成酒,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做的越精细,你的产品也越好。好酒需要更多的投入,好诗也需要我们更多对语言的打磨。


记者:东西方都有几千年的酿酒史,为什么东方没有酒神精神呢?

汪剑钊:如果挖掘酒神精神,东方其实也有,我们中国人喝醉酒一样。


记者:没有一个明确的神。

汪剑钊:我们没有明确的神。中国可能更多的是泛神,今天相信灶王爷,明天就相信观音菩萨,不是完全没有神,也有信仰。西方从最早的多神教,到后来大部分西方文化就发展成了一神教。在这方面,我倒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就一定不如他们,因为酒神精神恰好是在一神教之前出现的,也就是说,我们非理性的东西恰恰是在西方文化完成封闭圈之前产生的。我们每次跟老外见面的时候,我倒是建议他们不妨多向我们中国文化学习学习,而且我觉得如果一个西方的诗人,对东方文化了解不足的话,他也是缺了一条腿。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今晚9点 | 《诗刊》编辑面对面第2期:寻找理想读者
  2. “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诗歌创作采风活动在湖北举行
  3. 歌唱今生及未来那无处不在的工业与诗意
  4.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以诗为证
  9.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