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开:诗歌网络平台与传统出版精神

作者:金石开   2017年08月14日 09:11  中国艺术报    5242    收藏

        摘要:网站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确立,与网站注重融合诗歌精神、出版精神和互联网理念的实践经验有重要关系。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各种形态、各种风格的诗歌创作都经历了足够充实的完善过程,几乎臻于一种极致的审美状态,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国人最美好的文化记忆。中国也是一个信息大国,象形字、造纸技术、活字印刷技术,都是中国的创造。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中国的信息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前沿,引领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我们不能把媒介作为影响诗歌创作的主要因素,但是信息载体的升级确实对诗歌事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为突出的案例就是最近一个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与我们国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快速增长之间不易察觉甚至被完全忽视的关系。本文拟以“中国诗歌网”的创立、发展为案例,浅析互联网时代诗歌创作出版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中国诗歌网是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以建立“诗人家园,诗歌高地”为宗旨的诗歌创作、交流、出版网站,是中国诗坛第一家由官方主办的诗歌类互联网出版平台。自2015年正式上线以来,中国诗歌网已建成电脑端、手机端和APP端三个终端,形成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诗歌艺术魅力的网络平台。网站陆续开通了上海、广东、山东、浙江、四川、江西、河北、湖北等34个省级地方频道和行业频道,形成了立足北京覆盖全国的庞大业务体系。目前为止,中国诗歌网已累积注册用户逾10万人,日均访问人数18万人,峰值达到39万人,日均页面访问量100万,峰值500万,日均收到诗歌作品近2000首。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中国诗歌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快速发展,应该说是在国家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阶段,诗歌回暖升温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成果。但从内部因素考量,网站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确立,与网站注重融合诗歌精神、出版精神和互联网理念的实践经验有重要关系。


  互联网与诗歌高度契合的精神内核


  从宏观角度来看,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第二阶段后,让网民有机会参与信息的创造、传播和分享。而网民参与信息创造不仅改变了读者和作者的关系,还影响了内容“生产”的方式。第二阶段的互联网放大了文学本身的重要功能:表达自我与情感交流。互联网阅读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地方在于,表达和交流的同等地位愈发明确,内容生产者和阅读者之间的界限被消解。这种情形,相当于诗人之间的唱和,大家以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创造诗歌、欣赏诗歌。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所体现出来的分享、互动精神,与在几千年文化传统中诗歌所秉持的气质高度吻合。在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以诗歌为生,诗歌只是人们表达情感、分享经验的精神活动。互联网的诞生,与其说彻底断绝了通过诗歌谋取经济回报的可能,不如说是互联网强化了诗歌摒弃外在条件并回归到纯粹精神境界的特征。诗歌是一种作者之间的互相学习和点评能直接体现在作品创作之中的文学体裁,而网络恰恰让这种智慧的互动和借鉴变得更为直接和有效。今天的互联网,以“微”字开头的应用,如大行其道的微信、微博,恰恰与诗歌形式上的短小精美神合。总的来说,诗歌与互联网的结合,是科技与人文的诗意联姻,让科技变得温暖,让诗歌变得有力。


  诗歌网络平台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接入互联网之后,文学网站很快成为互联网上最为活跃的一块园地,各式各样的文学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与刚刚萌生的互联网看似“自动”地实现了深度融合。但是,只有诗歌等为数不多的文学样式与互联网形成了最为有效和深刻的互动。诗歌事业借助互联网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摸索。


  最初,第一代互联网最吸引读者的还是互联网的容量和信息发布功能,诗人群体对互联网的应用还是比较有限,诗人发表诗歌都夹杂在长篇小说、纪实作品之间,鲜见独立的诗歌网站。真正的诗歌网站或者诗歌类网络平台的兴起,是伴随着第二代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论坛和博客产品的普遍应用。中诗网、中国诗歌流派网等最初成立起来的诗歌网站,都是以开源的论坛软件为基础。所谓诗歌平台,其实就是一个大论坛,不同的诗歌栏目就是不同的论坛板块。甚至很多诗歌网站用的都是同一个开源软件。这样的诗歌网站的特点是,发表作品完全没有门槛,谁都能在论坛里展示自己的才华,再有影响力的诗人也要接受他人毫不掩饰的批评。管理者主要是通过论坛“置顶”和“加精”功能来推荐作品。由于论坛一般会分为几个甚至几十个板块,所以论坛形式的诗歌网站一般都是团队管理,这一点有些接近传统出版单位。博客后来也被人用作诗歌发表平台,但更多地显示博主的个人审美风格,以至于其社会功能尚不及论坛式的诗歌网站。


  如果说诗歌网站是少数诗坛“精英”为诗人搭建的平台,但是网站还是有客观存在的门槛。可是,微博微信彻底粉碎了媒介对诗人表达欲望的限制,每一个诗人都可以成立自己的发表平台。在这里,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尤其是诗歌类微信公众号,结合了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用最为丰富的信息展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形成了接近完美的互联网出版形式。因此,“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诗歌类微信公众号一时变得炙手可热。


  诗歌网络平台更应该重视传统出版精神


  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自主发表作品,这让很多人欣喜若狂,感觉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出版的门槛,甚至产生了可以抛弃传统出版模式的错误想法。这也造成了一些弊端,比如无限放大互联网的作用,将互联网的现成模式套用在诗歌的创作传播上,泯灭了诗歌传统出版精神,将诗歌出版变成了三角地里的众声喧哗。相反,有的虽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丰富形式,但复制并且放大了传统出版的弊端。


  中国诗歌网在成立之初深刻地意识到,出版工作的核心社会职能并没有变,编辑选择、优化和推荐等工作仍然具有推动文化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将互联网手段和出版精神结合,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诗歌互联网出版平台。所以,网站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出版优势的同时,尤为注重结合传统出版所积累的经验和流程,与传统出版优势互补。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曾强调,不管是网站,还是传统出版单位,都要通过发现有潜力的诗人、推荐有质量的诗歌,建立一套被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性,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早在策划阶段,网站就把“每日好诗”作为网站品牌栏目来塑造。如果说“最好的诗”是一个不能成立的概念,那“好诗”就是网站向诗坛发出的响亮口号,是对诗人最为诚挚和美好的邀约。


  “互联网+”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出版来说,就是互联网加传统出版。传统出版的本质就是编辑出版的选择、优化和推荐功能,互联网加传统出版就是用互联网手段强化编辑出版的这种功能。互联网有更加通畅的选择作品的渠道,有借助读者和专家力量更为完美的作品优化功能,有通过更丰富的形式推荐作品的手段。应该说,互联网有传统媒介难以企及的“编辑出版”优势。但可惜的是,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出版人仅仅把互联网作为替代纸张的一种廉价媒介,在读者畸形消费观念的推动下,出版人和读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将大量未经专业人员甄别的内容直接推送到读者面前,浪费了太多的社会资源,每一位读者都在耗费精力做一件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以前互联网出版的种种问题,都源于对传统编辑出版功能的破坏。


  总之,只有完美结合传统出版精神和互联网理念,诗歌网络平台才能发现更多的优秀诗人和诗歌,让诗意充沛所有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