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汉语诗心”与“汉语诗性”散论

作者:沈奇   2017年07月14日 16:20  中国诗歌网    823    收藏

1

 

  诗是诗人写的。什么样“存心”的诗人,写什么样的诗。同理,什么样“存心”的时代,出什么样的诗人。

这几句大实话,至少在谈论现当代汉语新诗诗人时,是个必要的前提。

  “存心”,即“动机”,德国人哈贝马斯讲的写作“心理机制”,即谁在写、写什么、怎样写之外,还得深入考察“为什么写”的问题。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我们和别人争论时,产生的是雄辩,和自己争论时,产生的是诗。”[1] 可以看作对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注脚。

  叶芝这里所说的“别人”,在本文语境中,大体作为指代所有的“他者”性存在,似乎会更明了一些。

百年新诗诗人及其作品,如过江之鲫,何其繁盛?但水落石出后,谁存留了下来?谁还会继续存留下去?谁与时俱进继之时过境迁而后废之朽之不复存在?或者换句话说,谁争了“当下”也便活了个当下,谁心存“千古”而不争也成千古?如此等等,都和诗人的那点“存心”有关系。

  这是“人本”。具体于新诗“文本”而言,“存心”不正,则诗体难正;“动机”不纯,则诗性难纯——无论古今,诗都是最见心性的,“用心良苦”,或“别有心机”,结果大不一样。有关当下汉语诗歌创作诸多现象与问题的解析,其实都得从“心”说起。

 

2

 

  深入反思与辨析新诗以及后来被正名为“现代汉诗”的“诗心”所在,有两个心理机制惯性,一直或隐或显此伏彼起而长期存在,需要认真检讨:一种可谓“创新情结”,为创新而创新;一种可谓“运动情结”,为“他者”而他者。前者,耽于变动不居,因变而益衰,而致优雅的缺失和典律的涣散;后者,乐于与时俱进,或从众造势,成为宣传、时尚、乃至娱乐化的附庸,而至真纯的缺失和初心的涣散。

  两者共同的“病根”,在于其创作心理机制中,总有一个“他者”的存在暗自作怪,缺少那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心胸与气格,所谓自若即失,唯有顾盼,是以大多为小家子成了点小格局,弱诗人写了些弱诗歌而已。

  由上文所引叶芝的说法,又想到孔子的一个说法。孔子谈学问之道,指认“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并认为“为己之学”方为学问之正道。套用圣人这句话,似乎也可将诗人与诗的存在状态,分为“为己”与“为人”两个向度观察之。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汉语诗歌的正根,或者说汉语诗歌的大传统,在“为己之诗”而非“为人之诗”。古典汉语诗词中许多传世之作,大多出之或唱和或赠答之得,便是一证。此种单纯“诗心”,可谓古典“汉语诗心”之要义——以己而发,为己而作,即或有一二“预设”知己,那也是另一个自我的对象外化,所谓“镜像”作用,心理机制上还是为己之诗,而非“他者”式的攀附。

  由此回头看去,百年新诗新了百年,其实主要新了个“为人之诗”:预设受众,预谋他用——现代文学意义上的启蒙、新民、疗救等,当代文学意义上的主旋律、新诗潮、实验、先锋、走向世界等——皆为时代、家国、民族、阶级、大众、小众、以及“与国际接轨”等等所主导而发展变化,且慨而慷,发为各种思潮与运动,造势争锋,与时俱进,形成一个小传统,但若将其比之汉语诗歌大传统,还是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说到底,“诗在开始就不是救世的工具或媒介,它是最有生趣的艺术,光辉而不实用,但也最属必要。”[2] 故, “诗人的力量在于他的独立”;(雨果语)而“诗,这是人的一切活动中最纯真的”(海德格尔语)一种存在。按照汉语的说法,诗人乃“真语者”(《金刚经》,“修辞立其诚”(《文言》),非“自性圆明”(《圆觉经》)者难成正果。

  尤其,现代化至今日之物质时代、后消费主义时代、碎片化时代、网络与自媒体时代、以及“娱乐至死”的时代,诗,越发成为无用之用之时,浮华还是上升,更得看诗人的“存心”如何了?所谓自得其所,方有诗得其所。

  ——有必要引用尼采的一段话作参照,或许更意味深长些:

 

  宁静的丰收。——天生的精神贵族是不大勤奋的;他们的成果在宁静的秋夜出现并从树上坠落,无需焦急地渴望、催促、除旧布新。不间断的创作愿望是平庸的,显示了虚荣、嫉妒、功名欲。倘若一个人是什么,他就根本不必去作什么——而仍然大有作为。在“制作的”人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种族。[3]

 

3

 

  原本,人类世界诗人的“诗心”,应该都是相同且相通的,何以生出“汉语诗心”一说?

  笔者生造“汉语诗心”的说法,在本文语境中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汉语诗人该有汉语自性的诗心所在,不能总是翻译诗歌主导的“范”;一是说汉语诗人为诗而诗时,多少还得操心点汉语的事。

  一方面,如上述行文中所点到的,至少就古典汉语诗人之主体精神而言,其主要取向,尽可用那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概言之:真纯朗逸,笃诚率性,出而入之,入而出之,有顾盼而不失自若,终归自得而美,唯诗文“千古事”为是。这其中的深层心理机制所在,其实与汉语感知与表意世界的根性有关,亦即“诗意运思”(李泽厚语)的汉语本质有关——个中话长,此处点到为止。

  另一方面,如T.S.艾略特所言:“诗人作为诗人,对本民族只负有间接义务,而对语言则负有直接义务,首先是维护,其次是扩展和改进。”[4] 作为汉语诗人,其“存心”所在,自然还得“操心”经由现代“诗性编程”后,对汉语的“维护”、“扩展”、和“改进”起了多大作用?尤其现代汉语,恐怕很难经由别的话语方式获益于此,唯有现代汉诗责无旁贷——这可是个大问题,也是忙着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与理论一再延宕荒疏的问题。

  诗是语言的艺术,这艺术除了要尽诗的责任外,还得反转来尽语言的责任。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尚留存使用的许多成语,多取自古典诗词,从而成为现代中国人,各个层面的感知与表意中,常常画龙点睛式的存在,其“穿越”性的“命名”效应,挥之不去,唯有眷顾,而功莫大焉,便是一个最显豁的例证。

  语言是人的起始,诗是语言的起始;诗由语言而生,语言由诗而生——这其中的相互关系及利害所在,实在大有说头。

  不妨转而讨论有关“汉语诗性”的命题,或可经由此关联而另获启示。

 

4

 

  新诗或现代汉诗,经百年“现代化”,由倚重字构、词构之古典“编程”,转而为依赖句构、篇构之现代“编程”,其外在形式,如当代诗评家叶橹先生所言,只剩下“无限自由的分行”,另走一道,另成谱系,我们再回头谈论“汉语诗性”命题时,究竟要义为何?

  先绕开来说。

  古今汉语诗歌,若概要打通去看,大体可以“情”“义”“体”“境”四字,概括其原本可以共生共有的基本诗性——

  其一,“情”者,可谓“精神诗性”;

  其二,“义”者,可谓“思想诗性”;

  其三,“体”者,可谓“形式诗性”;

  其四,“境”者,可谓“境界诗性”。

  此诗性“四维”,其中,前两点关乎主体,在本文中主要关乎“汉语诗心”所在;后两点关乎对象,在本文中主要关乎“汉语诗性”所在。前两点普遍都明白,后两点须略备细化说明:“体”之所在,包括语感、气息、节奏、韵律等,从中见出文学及艺术修养的高低深浅;“境”之所在,包括文心、文脉、文字、文采等,从中见出文化涵养的高低深浅。

  现代汉诗与古典汉诗,除开精神与思想方面,心系“时代愁”还是心系“万古愁”的明显差异之外,关键是后两点“体”与“境”的差异,亦即“形式诗性”与“境界诗性”方面的差异,较为复杂和微妙。

  顺便一说:这多年的当代诗学,多热衷于“思想诗性”和“精神诗性”的宏观关注与言说,疏于切实有效的微观研究,“汉语诗性”命题的提出,或可引发一点类似的话题,渐开风气,而别具意义。

 

5

 

  诗,以及一切文学艺术的存在,或为语种所限,或为材料所限,或为形式所限,总是以其类、种、个的局限为基本文体属性。换言之,即以其局限为位格之所在,以及风格之所在,以免混同于他者。

  局限即界限,类、种、个的“域”之所在。在具体创作或叫做文本生成的过程中,界限或可适当伸缩,或越过界限探求并扩展新的表现“域”。但总体而言,若过于扩张,则可能反而失去原有的“领土”而无所适从,造成属性的含混不清而致典律的涣散无着。

  百年新诗,其潜在“危机”正在这里——屡屡变动不拘,在在创新不断,“滚动的石头不生苔”(法国谚语),只剩下大众化的、运动性的模仿性创新或创新性模仿。如此结果,只能是不断“下行”而泛化,乃至连“分行”也只是一种表面性的存在,内里的文体意识亦即诗体意识,已经相当模糊。

  道成肉身,这“肉身”之“体要”,是诗之“道”所以然的根本属性。

  记得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编选《西方诗论精华》一书时,读到美国诗人学者乔治.桑塔雅纳的一段话,至今印象深刻:

 

  从形式的角度看来,诗歌的不严格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达:诗歌是一种方法与涵义有同样意义的语言;诗歌是一种为了语言、为了语言自身的美的语言。正如普通的窗户,其作用只在于使光透过,而彩绘的玻璃使光带上色彩,从而使自身成为住宅里的物品,继而又使其他物品带上特殊的情调。[5]

 

  回到常识性的再确认:诗(现代诗)是对涵泳于“分行”中的思想、精神、意绪诸“内容”的一种语言“演奏”,其本质不在演奏的“曲目”及“内容”如何,而在于其演奏的方式以及风格如何。

  在这一方面,语感及其风格方面,以及有关形式要素之分行、断连、跨跳、节奏、调式等方面,“笔墨当随时代新”的新诗,以及无限自由分行的现代汉诗,似乎并没有给出多少经典性的规律或范式可言。这样说,不是要归法于一,而不免会伤及以自由为灵魂的现代汉诗的根性,而是要择善为流,于典律的意义层面发挥自由的精义,总比任运不拘及散漫无着要好些。

  这是“形式诗性”的简要讨论,更要紧的问题,还在“境界诗性”上。

 

6

 

  新诗百年,以“现代化”为由,唯“现代性”为上,是以又有以“现代汉诗”为正名之举,从“定义”与“命名”上确立并强调其“现代性”属性。

  而现代性诸问题中,首要一点是人与自然的背离。这里的“自然”,不仅是指“生态自然”,也包含“心态自然”,或“自然心性”——现代诗人也不例外,而且现代诗人之诗写的第一要义,正是要质疑进而填补这样的背离。

  不少诗爱者都体验和发现到:读古诗名作,明知是依循格律做出来的,却常常感觉是从古人心里自然流出来的;反之,读大多数现代汉诗,表面看去是自由潇洒“流”出来的,一旦读多了读久了,却反而感觉到是依循什么“预设”之维做出来的。若深入品味,再上升到理论性的认知,或可概言之:有诗形而乏诗味;有诗感而乏语感;有诗情而乏文采;有诗心而乏文心——“四乏”所致,或轻或重,影响及新诗以及现代汉诗的品质与位格,也是至今难以取代古典诗歌,在现代中国人相关感知与表意的必要位置的主要原由。

  顾随先生在比较宋诗与唐诗时有一个说法:“宋诗意深(是有限度的)——有尽;唐诗无意——意无穷。”[6] 若将此说法套用于新诗普泛之作与古典诗词精华的比较,可谓“昭然若揭”。

  这便是“境界诗性”的关键所在了——此“境界诗性”之有无及深浅,不仅取决于心理机制,也许更重要的还取决于语言机制。是以近年我总在讲一个极而言之且自以为是的“歪理”:在现代汉语语言机制及其语境下产生的现当代文学艺术,说到底,摆脱不了模仿性创新或创新性模仿的局限。

  那么,下一步就要问:如何走出这种“模仿”之怪圈?或者说,我们的现代汉语文学与艺术,何以能在当代世界文学艺术格局中,重新找到我们自己的“身份”定位?

  大概唯有重返对汉语本质属性的再认识,方能有所改观。

 

7

 

  顾随先生有一句话:“诗人最要能支配本国的语言文字”。[7] 

  从古典汉语到现代汉语,语言变了,但文字大体没变,不管繁简,总归还是“汉字编程”。汉语感知与表意世界的根本属性在于“诗意运思”,而这一属性的根本脉息,又在汉字。由这一根脉所在,决定了中国文学艺术的三大基因所在,即,一字一诗,一音一曲,一笔细涵大千(中国书法与中国水墨)。这三大基因,往深里讲,几乎已成为中国文化身份的“指纹”之所在了。

  由此可以反思到,新诗及现代汉诗与古典汉诗在“语言机制”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基本放弃了“字思维”与“词思维”这一“汉语编程”的核心要素,唯现代汉语之句构与篇构为是,流风所致,沿以为习,不做他思。这样带来的问题,其一是总难摆脱由翻译诗歌影响下的洋门出洋腔调式,不免尴尬于复制与投影之嫌;其二即“汉语诗性”亦即“形式诗性”尤其是“境界诗性”的匮乏,难免不断下行而落陷于差异中的同一与肤浅。

  其实说来严重,正之也并非难事。关键在于,能不能摆脱过于信任和依赖现代汉语“编程”的惯性,多少加入一些古典汉语“字思维”、“词思维”的理念,慢慢习惯了,自然会在语感、语境、乃至心境上,都有些新的感受和要求,随之渐生变化,或许连气息、节奏等技艺方面的问题,也会慢慢有所改善。由此,所谓“汉语诗性”以及“中国身份”的要求,也自会有所提升与改观。

  但最终的问题在于:百年新诗历程,潮流所致,我们在在革故鼎新惯了,也在在与时俱进惯了,更在在从众从势惯了,又何以能认同这样的反思与提醒?

  同源基因,要“通”才能“同”。一个常理,何以在在难以落实?

  说到底,还是“诗心不古”,唯新是问,唯当下是问,唯“走向世界”是问,顾不得“常回家看看”而泛滥无归。

 

8

 

  回首百年新诗,有过耀眼的开端,有过艰难的过渡,也有过辉煌的成就。尤其是,还有过作为主要“介质”,去“定义”一个时代的历史功用——如胡适、郭沫若等,之于五四“狂飙突进”时代; 瘂弦、洛夫等,之于海外“漂泊族群”时代; 北岛、杨炼、舒婷等,之于“朦胧诗”时代等等——这一点,是其他新文学新艺术所无可比肩的。

  然而,时代赋予你的,时代也就可能转而他就。当下的问题是,当这种“定义”效应,随着整个文学艺术的“下行”趋势,逐渐减弱乃至丧失后,或者这一效应迟早或已然被其他艺术或亚艺术“介质”所取代后,作为纯粹意义上的现代汉语诗歌,又该如何“定义”自己呢?

  大概,也只能从如何重新认识和定义“汉语诗心”和“汉语诗性”上来,寻求新的位格与走向——设若认同这一理论前提,而需求解于具体人本与文本的“定义”之所在的话,本文给出的临时答案是:

  其一,不可替代的生存体验、生命体验、生活体验——独得之秘的中国经验:

  其二,不可替代的语言意识、文化意识、文体意识——独得之秘的汉语诗性。

  按时下说法,即:一则拼“走心”、“接地气”,二则拼“语感”、“接底气”。“地气”者,当下时代脉动之在场;“底气”者,古今学养修为之在心。二者居其一,即可别开生面;二者兼而得之,或可别开一界。

  ——最后的狂欢后,是该回到最初的诗意,而种玉为月、朗润天下的了。

 

2017年5月29日定稿于西安大雁塔印若居

 

[注释]

 

1 [爱尔兰] 叶芝:《人的灵魂》,转引自《西方诗论精华》第3页,沈奇编选,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

2 [美] J.M.卜润宁:《我写诗工作的几个阶段》,同上第88页。

3 [德] 尼采:《出自艺术家和作家的灵魂》,同上第48页。

4 [英] T.S.艾略特:《诗歌的社会功能》,同上第49页。

5 [美] 乔治.桑塔雅纳:《诗歌的基础和使命》,同上第8页。

6 顾随:《中国经典原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8页。

7 顾随:《中国经典原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2页。

 

(原载《文艺争鸣》2017年第5期“诗论”栏目头条)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