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机器人进军文学领域,已经从科幻变成了现实。自从日本机器人写出小说,险些获得“星新一文学奖”,引来世界一片哗然后,据报道,5月19日,中国的机器人“小冰”举办了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报道里(当然,也是这个小冰背后的推手们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她将1亿用户教会她的人类情感,通过10个章节的诗词表达”。人类编辑从她的数万首诗中挑出了139首结集出版,没有经过任何润色,“甚至保留了小冰的错别字”,连书名“阳光失了玻璃窗”也是小冰自己起的。
两年前,传闻机器人写作的实现时,就有人惊呼“细思及恐”,“作家们的生路断了。”的确,从“数万首”这个创作量来看,已经足够让人类的诗人吃惊、害怕,甚至颤抖了。不仅如此,据说小冰还将继续出版八本诗集。对传统的诗歌写作、出版而言,完全是逆天之举。面对这个消息,我们是不是除了打开城门,表示欢迎之外,不敢有“疑问”?不敢表示“不屑”?我看非也,表示疑问和不屑,不是对新科技的排斥,也不是对新事物的抗拒,更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坚持一个原则——诗歌是人类境界最高、最神秘的精神创造之一,不仅是语言境界高,情感内涵也高,而实现这些,最终成为艺术个性、特色,取决于诗歌本身的个人化创作。诗人们读书万卷,是积累知识,培育情怀,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而不是机器人的“数字化准备”。如果你接近诗歌和诗人,那肯定对“灵感”这个词十分熟悉,灵感正是诗人创作的特殊开关——“小冰”的几千万次的阅读(信息输入),就是在锻炼“灵感”。因此,我们害怕的不是写诗的机器人,而是人工智能专家,用白话来说是“咁样都得”。
深圳知名文学公号“品读春秋”昨天展开了一场讨论,多位诗人谈到“语言的温度”,比照小冰的“诗歌”,温度是最好的检测。其实,在写诗的机器人出现之前,我们就知道了机器的原理。比如,我们感慨忙碌、折腾,进行了工作量大而毫无生气的文字写作,一定会自嘲——“你把我当机器啊?”“你瞧瞧,我都写成机器了”。我们害怕的正是成为“写作机器”,源源不断写出来的,只是词汇的拼贴,而再无性灵、温度,无自己的思考。“小冰”之所以得到喝彩一片,我想,还是其出生在一个好时代,一个可以生造、硬拼词汇而组合诗歌的时代。读者们一旦放弃了对诗歌品质的要求,也就无所谓好诗与否了,任由小冰“胡编”,喝彩一片。“向着城市的灯守着我/咬破了冷静的思想/你的眼睛里闪动/无人知道的地方”“我负了爱我自己的生物/我却温了你的眼睛/我生来时代的心/我将说我的眼泪”,读着这样的句子,是不是感觉有点像梦话,或者生搬硬套?即使能够说得通,也只是“电脑”的运算、组合和加工,毫无创造之美。
霍金曾说 “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的后代和环境有利。”其他领域我不敢断言,仅写作机器人而言,我觉得不会是好事。也许,有一个小冰就够了,它存在的意义,可以对我们的诗人们时时警醒——如果你的写作仅仅是文字词汇的组合,那有个小冰就够了。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