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88年,唐晓渡和芒克、杨炼共同创办了一个包括诗歌、美术等多个领域的俱乐部,随后,这个俱乐部又编辑了一份民间的诗歌刊物,即《幸存者》,不过,这份刊物仅仅出过两期,外加一个特刊,便停止了。后来,唐晓渡和芒克又创办另一份新的诗刊《现代汉诗》,这一次坚持的长一点儿,做了9卷16季,刚好4年,随后便难以为继。唐晓渡说:“很多困难,包括资金上的,我们没有稿费,但又希望保留首发权,因此很难做下去了。”
29年前的北京,几位诗歌理论家和诗人共同创办了一份民间诗刊《幸存者》,发起者有唐晓渡、芒克,杨炼等。这份诗刊并没有坚持多久,前前后后只办了3期。29年后,几位当年的发起者重新聚首,重启这份尘封多年的诗歌刊物,并将在本月22日举行一场复刊晚会。唐晓渡说:“今天是一个诗歌复兴的时代,并不是说今天的诗歌创作有多少巅峰之作,而是诗歌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
唐晓渡: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2月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编辑部先后任编辑、副编审,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著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唐晓渡诗学论集》等。
跨界的诗歌刊物
1988年,唐晓渡和芒克、杨炼共同创办了一个包括诗歌、美术等多个领域的俱乐部,随后,这个俱乐部又编辑了一份民间的诗歌刊物,即《幸存者》,不过,这份刊物仅仅出过两期,外加一个特刊,便停止了。后来,唐晓渡和芒克又创办另一份新的诗刊《现代汉诗》,这一次坚持的长一点儿,做了9卷16季,刚好4年,随后便难以为继。唐晓渡说:“很多困难,包括资金上的,我们没有稿费,但又希望保留首发权,因此很难做下去了。”
那是一个商业大潮汹涌而来的时代,甚至许多人觉得整个诗歌届都要风流云散了,一份刊物的维系,当然不容易。一直到今天,生活水平的提升,让更多人重新有了诗歌的需求,技术的发展也让诗歌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2014年,唐晓渡和当年《幸存者》诗刊的两位组织者芒克、杨炼以及美术界的朋友商量,觉得可以尝试恢复当年的诗刊,但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先从俱乐部做起,2014年底,他们组织了一次“幸存的诗意”展览,2016年进行了第二次展览,唐晓渡说:“我们这个刊物,从一开始就是跨界的,现在重新做,也是一样。展览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就吸收当地的艺术家,创作者也就越来越多了。”
高原上的创作
复刊并不仅仅是恢复当年的刊物,实际上,唐晓渡他们把跨界变得更大了,新的诗刊包括诗论、诗作、翻译、跨界等几个大的板块,每一个板块有一个负责组稿的人。唐晓渡说:“我们希望能够把当代诗歌发展的趋势、水平等真实地展现出来。”
2017年2月,幸存者诗刊编辑部在网上发布消息公开征稿,如今第一期电子刊物已经编辑完毕,是否达到了理想中的效果,唐晓渡说:“作品水平还是很不错的,阵容也很强大,有很多已经成名多年的诗人,听说我们复刊,专门为我们创作了新的作品,还有很多征集来的作品,也都不错。当然,要说是否有像海子、北岛当年作品那样的创作,就不太容易了。特别出彩的不多。”
唐晓渡觉得,这是时代使然。他说:“这个时代总体的创作水平,远远高于当年,一方面,50后、60后、70后的中坚力量还在创作,另一方面,年轻的诗歌创作者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当然,像海子作品那样出彩的,一来有个人天分的原因,二来也有参照系的问题,当年总体水平比较低,所以好作品格外显眼,今天则是创作的高原,对比程度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诗歌复兴的时代
重办诗歌刊物,经费依旧是最大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是唐晓渡他们几个人自己掏钱去办。幸好网络时代办刊物更容易,电子刊物成本更低,但传播更容易。唐晓渡说:“就是当公益去做,不指望能赚钱。”
网络带来的不仅是传播的便利,更包括创作的爆发,唐晓渡觉得今天是一个诗歌复兴的时代。他说:“写作的门槛高了,尽管很多人觉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是诗歌的高峰,但现在看来,诗歌写作的普遍水平,比当年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这是时代进步使然。尽管不像那时候全民关注诗歌,但在网上,创作变得更自由,交流和学习也更加方便。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的都是好的,有垃圾,也有很多有质量的创作,尤其是一些社会基层的工人、农民、普通的学生等,像余秀华这样很优秀的创作者也不少。”
对于诗歌的未来,唐晓渡并不担忧,他说:“之所以说现在诗歌复兴,不是因为有多少出彩的作品,而是对诗歌的需求变多了,网上有很多‘为你读诗’之类的栏目,也有很多创作和交流的诗歌群体,这都是诗歌复兴的表现。”不过,复兴的时代,能否支撑起一份和诗歌相关的刊物,唐晓渡却无法判断。他说:“希望这一次能办的更长久吧,但我们也知道,这需要很多条件的支撑,所以还是顺其自然吧。”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