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诗刊
一九八八——二零一七
(网址:http://www.s
目录
1. 复刊词:一个幸存者的传统(杨炼 执笔)
2. 幸存者诗刊复刊号(2017年第一期)目录
3. 附:
◎幸存者诗刊大编委会名单
◎幸存者诗刊编辑部人员名单
复刊词:一个幸存者的传统
《幸存者诗刊》编辑部
我们都是幸存者,无论从人生或文学角度讲,莫不如此。
近三十年前,当我们为一个小小的诗刊寻找命名,“幸存者”这个词,击中了我们。那时,太年轻的我们,还不懂那冥冥之力,源自何方?它被植入视野,又如何会活成一个谶语,吸附我们后来的人生,一次次被添加更渊深的含义?
如果说,当时的“幸存者”,还更像一个词藻、一种口号,那三十年后回头看,它已不多不少成了命运本身的代名词。借助这个名字,我们的短短几十年,已含括了多少生死变幻?我曾有感而发:“……时间空间,如我们一样成了鬼魂,轮回在认不出的地方。中国,只剩几个老地名。‘全球’,转眼扎进这土地每个角落。芒克的诗题‘今天是哪一天’?我出国前的诗句‘这儿是哪儿?多远?’美貌不再,沧桑已至,我们自己就是历史”。
但,亲历历史,并不自动等于获得自觉。幸存者的真价值,在以渗透幸存精神之诗,去验证一个文化艰难曲折的成熟之路。三十年前《幸存者》发刊词中那句话:“幸存者指那些有能力拒绝和超越精神死亡的人”,像个潜台词,贯穿了我们每一天人生、每一行诗作,它日日更新,从未过时。每指认一个“精神死亡”的新处境,都在自问兼追问:什么是“拒绝和超越”的新定义?
质言之,当代中文诗的思想、美学特征,一曰民间性,二曰文化性。民间性凸显个人对官方权力的离弃;文化性在主动重构所有文化资源,激发饱满的创造能量。民间性铸塑风骨,文化性拒绝粗疏。民间、文化二元互补,持续转型,落实为一件件风骨、神采兼备的美学杰作,并建立起一个“独立思考为体、古今中外为用”的真传统、活传统——我们未曾须臾离开过这个传统。
《幸存者》诗刊,是幸存者精神传统的存在形式。跨越三十年,它与其被称为死而复生,不如干脆被叫做“同心圆”(请原谅我回收自己的诗题),无论现身或隐身,都始终保持在当代中文诗的现场,铆定诗人自我挑战那个圆心,让体味困境和忧患,与汲取思想能量成正比。当年是油印草纸,如今是无远弗届的网络,但一首诗与内心之眼的距离不变,我们希望,入选这本杂志的作品,每一件都证明我们幸存下来了,且幸存得创造力十足。
《幸存者》诗刊的编辑原则,简单而清晰:既恪守专业评判,也张扬草莽活力。专业评判,来自各栏目轮值编辑,他们都堪称本行资深高手。第一期的诗作、理论、翻译、跨界诸栏目,将延续到今后各期刊物中,发表在这里的作品,无一例外都选自《幸存者》投稿邮箱,但,即使那些耳熟能详的诗人名字,也只有经过新作质量被再次认证后,才可能列入这本杂志。其中,有别于传统诗刊的跨界栏目,标示出当代活法的高光点之一,一位位诗人,变形为画家、雕塑家、歌手、戏剧家……手法戏法全方位绽开,又万变不离诗意创造之本色。由杂志掌控的四大栏目之外,我特别推荐大家关注《幸存者》诗刊为张扬民间活力而创造的诗群大展栏目,这个独特园地,百分之百交给被选中的诗群独立编选、自行设计、充分创造。可以说,《幸存者》诗刊要刻意保留一座山林,任其间云蒸霞蔚,出没珍禽异兽、妖魅灵怪。诗群大展栏目,信任朋友,就一信到底,编者自行定夺,我们撒手不管。本期《幸存者》诗群大展,由成都九眼桥诗社开球,他们全无对“主流”、“正统”的种种顾忌,而以九位诗人九九八十一首诗歌佳作,一举把自己扶上了主位。《幸存者》诗刊的格言“只认诗,不认人”,到此证明绝非一句空话。我们特别提请各地朋友注意:诗群大展栏目,将向所有汉语诗歌群体虚席以待!
编选杂志,就是建立判断标准。编选《幸存者》诗刊,就在为一个幸存者的传统立言。我们珍视当代中文诗的缤纷活力、众声喧哗,同时坚持不放弃评判,目的还是要激发幸存的质量。归根结底,诗人终将逝去,真正对抗、乃至能战胜时间流逝的,只有诗。
(杨炼 执笔 2017年4月28日)
幸存者诗刊复刊号(2017年 第一期)目录
(点击查看大图)
幸存者诗刊大编委会
名誉主编:芒 克
主 编: 杨炼 唐晓渡
编 委: 邵燕祥 谢 冕 洪子诚 栗宪庭 尚杨 袁武 芒克 杨炼 唐晓渡 西川 于坚 王小妮 翟永明 欧阳江河 徐敬亚 耿占春 王家新 张清华 敬文东 赵振江 高兴 树才 向明 管管 严 力 姚风 旺忘望 杨卫 杨小滨 朵渔 颜艾琳 秦晓宇 姜涛 周瓒 戴潍娜 晒盐人 上官南华 田庄
Adonis(阿拉伯诗人)、Arthur Sze(美国诗人、美国诗人协会名誉主席)、George Szirtes(英国诗人、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Breyten Breytenbach(南非诗人)、John Kinsella(澳大利亚诗人)、Kate Griffin(英国不列颠文学翻译中心主管)、Forrest Gander(美国诗人)、 Neil Astley(英国血斧出版社社长)、Rebecca Horn(德国艺术家)、 Bernd Scherer(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总监)、 Ilma Rakusa(瑞士诗歌批评家、翻译家、东欧文学权威)、Joachim Sartorius(德国诗人、翻译家、 "柏林艺术节 "总监)、Bas Kwakman(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总监)、 Nicola Crocetti(意大利《诗》杂志主编)、Tony Buzan(英国思想家、作家)、Sean O'Brien(英国诗人、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Jan Wagner(德国诗人)、Víctor Rodríguez Núnez(古巴/美国诗人)
幸存者诗刊编辑部
上官南华 朵 渔 严 力 杨小滨 杨 卫 旺忘望 周 瓒 钢 克 草 树 姜 涛 晒盐人 秦晓宇 颜艾琳 戴潍娜
田 庄 (编辑部主任)
王智岚(编辑技术总监)
网站技术支持:西湖夜雨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