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力行:以“诗性教育”代替“诵诗教育”:文学即人学

作者:陶力行   2017年04月01日 12:25  澎湃新闻    1103    收藏

我有几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们的孩子现在多半在两三岁之间,大点的刚上幼儿园。虽然彼此并没有过多交流,但在子女教育方面,他们表现出某种惊人的暗合,即普遍采取一套我称之为“激进主义”的手法,比如给年幼的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早教班、国学班等等。

我有次去其中一位朋友家里玩,看到茶几上有本《少儿版唐诗三百首》,就问这位三岁娃的妈:“你买这个干什么?”

“教女儿诗歌。”

“你怎么教的?”

“每天给她读一首,要求她背下来。”

“她才三岁,为什么要教她背这个?”

“希望孩子从小培养一些文学修养。”

我开始追问:“你认为什么是文学修养?”

“就是说话有范儿,能够出口成章。”

“你觉得你自己有文学修养吗?”

“不太有。”

“你自己没有的东西,干嘛希望孩子有?”

“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才希望孩子有啊,不想让孩子重蹈我的覆辙!”

“你自己都没什么文学修养,怎么知道这样的方式能培养出孩子的文学修养?”

朋友被我噎到,但我并没打算让话题从我眼皮子底下溜过。

我继续问:“就按你的话说,有文学修养就是能出口成章,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教她背散文?”

“散文太难啊,她太小,不懂。”

“所以你认为唐诗不难,她能懂?”

“唐诗也不懂啊,但是不懂不要紧,唐诗短,好背,可以先背嘛,背着背着就懂了……”

“所以你所谓的培养孩子的文学修养,就是让她背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吗?”

朋友再次被我噎到,我停止了追问。

朋友的回答折射出的教育方式很典型,某种程度上可算作“诵诗文化”的延伸。这符合当下社会对文学、诗歌及文学教育的普遍认知,或者说,普遍误解。这些误解包括但不仅限于:把文学修养视为某种语词应用的表现,把记忆当作文学教育的手段,把引经据典的熟练度作为有文采的标准……这些特征都属于我所说的“诵诗文化”传统。


诗歌最初讲求韵律与节奏,在于便利口头传诵,解决文字记载成本过高的问题


很多文学知道分子都会抱有“诗歌乃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这样一种观点,从而把诗歌的地位抬得无比高。

不可否认,文学关乎语言表述,诗歌作为一种经典的语言表述风格历史悠久。但文学自身的内涵远不止语言表述。更何况,除了“作为风格的诗歌”以外,还有一种“作为文学的诗歌”——即诗性语言——存在。

在我看来,作为文学的诗歌超越作为风格的诗歌,却总是被人忽视甚至不为人知。

作为风格的诗歌,原初是指一种有韵律、有节奏的文学体裁,语词高度凝练,表述以短句为主。这种意义上的诗歌,最早产生于口述时代,在西方一直可以追根溯源至两希文明甚至更早。韵律与节奏的把握会使诗句显得有秩序,秩序产生美感,不少人理所当然就把韵律与节奏当作评价诗歌的标准。

但这样做忽略了韵律与节奏的生成机制。

从演化论的角度来看,诗歌最初之所以讲求韵律与节奏,并非早期作者有意于制造这种效果,而在于作为诗歌的要素,它们有利于口头传诵,能解决当时文字记载成本过高的问题。

一旦造纸术与印刷术发明以后,文字的可能性就获得了极大程度的解放,诗歌创作不再受制于韵律与节奏的原则,伴随而来的,是现代诗的登场。

但是,文学知道分子中的保守派仍然不肯接受这一点,他们要捍卫诗歌的“正统风格”。也正是因为对于风格的坚持和秉承意识,才构成了长期以来的“诵诗文化”。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走得远,就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不能因为节奏与韵律作为诗歌的要素长期存在于诗歌创作中,就误把它们当作诗歌本身。锤子被制造是为了人们能更好地打造椅子,而不是被挂在墙上供人瞻仰,即便这把锤子再漂亮、再精致。

那些沉迷于“诵诗文化”的国学青年们,即便最终能背下整部《全唐诗》,恐怕也未必就能理解诗歌的意义。为了超越“诵诗文化”,我们必须思考“何为诗歌本身”以及“我为什么要写作”这样的本体论问题。


我为什么要写作?


假设诵诗目的是“主要通过朗诵来提高文学修养/诗歌修养”,那么这个命题是不成立的。因为:就诗歌而言,诗性优先于诗,但诵诗却敌视诗性。

当我们说一个人有诗性的时候,我们是在说这个人充满真挚且丰富的情感。也正因此,人们容易把诗性与非理性、冲动相混淆,从而否定诗性。但真正的诗性往往与理性相结合,它具备反思性。诗性的起源是情感的激活,价值的驱动。

而写作是一种有伦理向度的东西。对于写作者而言,写作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去从事的工作。比如:当我看到他人不幸的时候,我感到我要去记录这种不幸,因为记录意味着提醒他人关注我们周围所经历的苦难;当我感到愉悦的时候,我感到我要去记录这种愉悦,因为有关愉悦的写作能让人理解何谓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追求人类之幸福。

在这里,“我感到我要”就是所谓的诗性意志,它既是一种情感的诉诸,也是道德义务的基础。我之所以“有欲望”去记录不幸和愉悦,是因为我理解了记录的意义,理解就是反思,记录就是写作。简言之,写作就是一种情感与反思相结合的行动,我以为,这就是“作为文学的诗歌”的起源。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作为文学的诗歌”的认定,将不再只是拘泥于体裁、风格的讨论,因为它是一种更广义的诗歌——无论是戏剧还是民谣,小说还是散文,一切能同时具备情感意志与道德反思的文本都是“作为文学的诗歌”。甚至是父母对子女一句“我爱你”的表达,朋友间“你还好吗”这样的关心,都可视为“作为文学的诗歌”的语言,因为这些话语不仅有温情,还有理解。

至此,我们就能发现,诗性其实就是人性的善良面。而对于诗歌的探讨也就必须重新回归至“文学即人学”这个文学本体论第一命题。

同时,当我们能区分出“作为文学的诗歌”和“作为风格的诗歌”之差异,也就能意识到“诵诗文化”之困境。回到最初谈及的教育问题,我们也应该主张一种以“诗性教育”代替“诵诗教育”的方案。


回归诗性教育


文学即人学。那么所谓“培养文学修养”,也就是“培育人性”。

让孩子在丝毫不理解文学作品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无数次重复,将构成诗歌的语句铭记于心。这种方式只能算作纯粹机械式的输入,它都算不上是一种学习。毕竟,我们从来不会把文件存入电脑的过程叫做“电脑学会了文件内容”。

“诵诗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它把文学降格为语词的堆砌,把知识降格为信息,把人的认知降格为信息的储备。其在剔除文学的伦理向度的同时,也在扼杀接受此类教育者的人性。在如此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文学修养”最终只能转化成“精致而利己的灵魂”。

诗性教育的目的在于,重新将诗歌教育或文学教育回归至人性教育的层面,即培养每一个个体拥有独立的反思精神以及丰富且真挚的情感,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成为其本来所是的样子。

比如,选专业的时候。接受“诵诗教育”的个体往往会考虑“这个专业是否有前景、有优势”、“以后工作好不好找”、“社会对这个专业的看法是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总是会基于“效用”、“回报与产出”,他们把自身的介入解释为“投资”。

但是一个接受“诗性教育”的人,在选专业时,是不会首先考虑那些琐碎之事的。他之所以选择一个专业,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对这个专业本身有极大的兴趣,他会感到他的选择不是选择,而是命运。

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命运竟然和自由毫不矛盾。因为在这里,走向命运就是“回到我的本来面目”,这个“我”是在毫无挣扎的情况下走上这条路的。我以为,诗性教育的终极目的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