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的中学时代

作者: 2017年03月31日09:20 浏览:386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望着眼前这张有些破损的、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照片,使我想起了父亲高中时代的求学经历。
       父亲出生于1940年。童年时代家境贫寒,在父亲还是七八岁的时候,由于爷爷是党员的身份被同村的任姓国民党反动派兵痞告发,被拉进西安国民党的监狱,年幼的父亲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他只能和裹着小脚的奶奶相依为命,小小年纪就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大任,打柴挑水,春耕秋收,都是他帮着奶奶干活。八岁那天冬天去河里挑水,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险些送命。
        好在,不久祖国解放,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他们从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困苦中解救出来,并且让他入学读书。所以父亲一生都很感激党和政府。

       父亲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学生,学习很勤奋,而且多才多艺,在学校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特别是在学校乐队,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他拉得一手好二胡和小提琴,我们的童年时代,都是在他悠扬的音乐旋律中度过的。
         父亲大约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的高中,那时庆阳的高中设在今天的华池县城,由于国家贫穷,交通落后,所以父亲和同村的几个同学每个周末都是步行上下学的,华池离庆城大约四十多公里,期间的辛苦可想而知。

          小时候,常听父亲讲,他们每个周六步行回家,还要上山给学校砍些柴,周日走的时候,拿着下一周要吃的干粮,背着柴再回到学校,那时候年轻力壮,到校之后稍做休息,然后去操场和同学们打场篮球,再去上晚自习。
         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家最缺粮的时候,他们在学校也是一样忍饥挨饿的情况,老师经常组织他们上山砍柴,有一次父亲饿得实在心里难受,在山上误食了一种当地人称做"浪荡子"草中毒,幸亏学校校医抢救及时,才转危为安。

       父亲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读书学习,直到毕业前夕,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加之对家庭生活困难的情况思虑过度,患上了偏头痛,不得不暂时休学,(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他的休学证明书)这一休学,就再没有返校,所以高中算是肄业了。他的病痛在我七八岁的时候还经常犯,病势凶猛,我经常被吓哭,一路跑着去给他请医生。后来他的病不知道怎么就慢慢好了。可见父亲当时在面临马上就要毕业的时候休学,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父亲在那个时代,算得上是一个学历较高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有无数个参加工作的机会,有一年解放军招收空军飞行员,他被验兵通过都放弃了参军。他那样都是由于奶奶的原因,父亲是一个孝子,奶奶是陕西人岐山人,早年由于遇上年灾,和同村的几个女孩子一起被人贩子强行拉到陇东地区,嫁给爷爷,终生再未回过娘家。她一生共生育过十几个孩子,前后都不幸夭折,只留下父亲一个,奶奶视他为珍宝。

         父亲更是寸步不离开奶奶,念及奶奶生活的不易,和她背井离乡的遭遇,他不忍心丢下她外出工作,所以父亲宁愿一辈子当农民,都要守候在奶奶身边,以慰藉她老人家舐犊深情。
          在七十年代那些日子里,他利用自己写作的爱好为村里的文艺宣传队编写剧本,谱曲,集编导配乐演员于一身,在田间地头演出,为劳动的人们送上一份快乐。
        他的这些才能,都与他在高中学习是分不开的。


        父亲一生都钟爱乐器,会小提琴、二胡、板胡等多种乐器,也喜欢唱歌,嗓音高昂。我们的童年都是在父亲的的歌声和琴声中开始的,我们成家立业之后,有了自己的孩子,父亲又担负起了教育孙子的任务,他每天一有空就给孩子们教唱歌,教他们背诵唐诗宋词,孩子们唱歌,他伴奏。他的这些特长都在中学学会的,学校不但给了他文化知识,也培养了他的特长爱好。
        他还非常喜欢读书,我参加工作之后,把每月的工资分出一半来买书报杂志,看完后立刻带给父亲,所以我家的存书在当时的农村里算得上是较多的,在生活艰难的那个年代里,为了生存,父亲自学了木工,他给我们做了几个大书架,里面放满了各种书籍。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喜欢阅读,乐器、唱歌。父亲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父亲的爱好也是我的爱好。父亲亦是我一辈子都最敬爱的人。
        感谢党和人民政府让我父亲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让他在有生之年学以致用,乐在其中。
        如今,父亲虽然不在了,但他的歌声和琴声依然在我的耳边回响,他的精神鞭策着我,在生活中,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