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从戎22年塑造了刘永胜的忠诚和坚持,不如说他继承了军人的传统,即便转业到地方工作,也始终未忘自己是军人的后代,未忘自己是个军人,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种军人的阳刚洋溢在刘永胜新近出版的诗集《金色渐浓正秋时》(线装书局)的字里行间。
刘永胜对诗是充满敬意的,他认为那是圣洁的净土,因为那是书写灵魂的文字,只能仰视。入伍后,面对军营里的火热生活,他想记录和抒发,他选择了诗,也只能用诗——用刘永胜自己的话说,只有诗才能够更敏锐、更充满激情地描绘身边发生的一切。
沿着他的诗行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寻找他的足迹,并聆听到坚定而充满力量的足音。这足音与爱一路相随,因此,诗里除了爱还是爱——爱他的每一份本职工作、爱她的执子之手的忠贞、爱他的家、爱他的儿女、爱他的孙辈、爱他的战友和亲朋……军营生活22个年头,刘永胜夫妇大部分时间天各一方,但是我们察觉不到一丝的苦涩,找不出一丝的怨怼和不情愿。他工作和生活中那些我们看来的平凡事、平常事,都被他自己独特而朴实的诗句充盈着,这些诗句饱含着军人的风范,阳刚硬朗,伟岸正直,没有惆怅,没有拖沓,而满是希冀——这种希冀源于刘永胜对生活的态度。胡适在《新文学运动》中说,“每个时代都应该由活的语言创造那个时代的活的文学”,刘永胜的语言风格就是他所经历的那些年代的独有的格调。在繁花迷乱泥沙俱下的当下,这种格调无疑是来自逝去岁月的一股清流。
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人和事,犹如钟表上的每一个数字、每一处间隔,都用平常的、繁琐的,甚至是同一的重复充填着,似晴空下的深海。天上的云在悄然无止地卷舒,海面下也无时不在地暗涌着乱流。身心越是拥挤,灵魂就越感到空虚,但唯有简单而本分的情感——爱,才能让每个日子都过得无怨无悔。刘永胜出生于军人家庭,又经过军营的历练,他的诗句似是穿上了军装,意气勃发,豪情满怀,他的情和义疏解了他生活中、工作中、战友间、同事间和家人间的各种纠结,他身上的光亮和暖意让他的人生持久地闪亮在蓝天白云之下。
翻开刘永胜这本薄薄的诗集,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头顶上的那片晴空。在近50年间,他在记录穿行于生命中的那些文字里,那些心情,那些思考,那些有脊梁的诗行,是开在他爱的沃土上的一朵朵馨香娇艳的小花,这里边有他和妻子的相识、相恋、携手,有他参军的豪情壮志和对事业的忠诚,有他对好友的挂念,有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有他对后代的祝福和憧憬……我们读到的刘永胜的这些诗歌,沉浸在他笔下勾画出的记忆中的暮春,一丝轻暖,一丝欢愉,顿悟我们所在世界无处不在的种种美好。
尽管他的诗句看似朴实无华,但是这种朴实才能简单地、顺利地直抵人心,让曾经共同经历那个时代的读者忆起过去的自己,让未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读者知晓那一代人的简单与执著。我想,这就是诗的力量吧。
稿源来自:解放军报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