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屋子,走向那株山樱——专访诗人陈育虹

作者:陈育虹、林秀赫   2016年12月01日 14:11  中国诗歌网    2158    收藏


引言


   年后过节的气氛还在,山樱次第盛开,这样的二月总给予人朝气。我走进亚都丽致的巴赛丽厅,一如置身巴黎的美好时光。等待诗人的过程中,翻开她的诗集,只见那彷佛穿透空间的诗句:「就这么坐着,对坐着/我知道你还在/呼吸/还有记忆/你还有感觉」。她来了,就坐在我面前,黑色上衣搭配利落的短发,亲切地问候寒暄。我所等待的即是诗人陈育虹,访谈正式开始。


1、林秀赫:诗集《其实,海》中可见到您许多的画作,您有不少诗也都和绘画有关。比如当我读到〈旅〉的第一段:「你坐下,读电话簿/陌生的姓名森然不应」,就想这是不是在写美国画家Hopper?果不其然是您写给Hopper的诗。一直以来您对于意象的掌握就非常传神,精准地抓住事物的精髓,像用诗句在放映您拍的一部电影,这或许得益于绘画的经验吧。平时您如何协调「诗与画」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创作?


陈育虹:英文「idea(概念)」一字来自希腊字「idein」,意思是「to see(看)」。「观看」是「了解」或「得到想法」的起步;我们怎么「看」或「看待」事物,基本上就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概念(看法)。德国艺术理论及观念心理学家Rudolf Arnheim (1904–2007)甚至认为「视野即识见」,eyesight is insight。

诗人和画家的创作媒介或许不同,但依赖的都是创作者的「观看」和「呈现」。创作者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达风格,就产生不同的作品。济慈说诗人要有「反面(思考)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能接纳「虚」的存在。说得远些,negative的英文字义也包括「底片」,底片「隐」而能「显」,「虚」而生「实」,写诗似乎也必须这样,以「虚」衬托出「实」,虚实相生才能灵活。画画不也同样可以运用这「反面思考」?要画一个立在桌上的瓶子(画的主题),我们可以忽略瓶子,只画黄色的墙、蓝色的桌巾,那未设色的(空白的,虚的)部分,就自然显现出瓶子的形状。

但创作当然不是只「看到」那有形的事物。马克吐温说:「当你的想象失焦时,你无法依赖你的眼睛。」想象力,或许,是更细微的视力吧。


2. 林秀赫:「海与蓝色」在您的诗作、画作中扮演重要的元素。您在〈给波德莱尔〉中说:「而我是海」。大海给了您蓝色,您说「让蓝色/进入灵魂」(〈True Blue〉),甚至您用蓝色来诠释时空(〈调色〉),而每本诗集的封面设计、诗集名称,也都带有一种蓝色的氛围。液态的蓝,在您笔下成为流动的诗句。您为什么这么喜欢海以及蓝色呢?对您是否有特别的意义?


陈育虹:像你一样,我出生在高雄,在西子湾边长大,最早的印象都和海有关。住温哥华时,家离海边只五分钟车程,除非天气太坏,我几乎天天去海边。海是活体,声音、颜色随时变化。海不一定是蓝的,可能是银灰,可能殷青,可能墨绿,也可能一片金灿。甚至它的蓝也蓝得很不确定。

蓝色让我觉得温暖,虽然绘画上他被归为冷色。

英国桂冠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John Masefield, 1878–1967)一首〈Sea Fever海恋〉是我最早能背熟的英诗:「I must go down to the seas again, to the lonely sea and the sky……」诗人说他「必须再次走向海,走向寂寞的海与天……因为那奔浪的呼唤∕是野性的呼唤鲜明的呼唤不容否定」,因为他要「走向流浪的吉普赛生涯∕走鸥鸟的路,鲸鱼的路……」


3、林秀赫:诗人王家新认为您避开了女性诗歌常有的修辞和调子,具有理性和知性的成分。但我还是读到您诗中的女性特质,敏感、私密,而且细腻、繁复。像您也喜欢茨维塔耶娃、碧许、普拉斯、李清照的作品,您花最多心力翻译的莎弗、达菲、艾特伍,也都是女性诗人。作为一位女性的诗歌创作者,是否为您一项重要的自我定位呢?


陈育虹:你提到的几位都是最最优秀的女诗人。也的确,引发我情感共鸣的诗,很多是出自女诗人之手,我会不断重读她们的诗。但济慈、华兹华斯、策兰、聂鲁达、W. S. Merwin、Al Purdy、YannisRitsos、Jack Gilbert、Mark Doty……这些男性诗人的诗也在不同时期给了我支撑。其实我觉得诗人最好是「雌雄同体」。阳刚∕阴柔就像冷热色调,在参差运用、相互衬托中,张力和层次才更能彰显。

人的心理并不单纯。人的性格其实都是阴阳交错的,或阴或阳只是百分比的差异。美国诗人小说家D.H.劳伦斯的小说主角几乎都是女性,对女性的描述甚至比许多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更传神,心理上我想他应该很具备了些阴性特质。而达菲,这位公开却不愿被归类的同性恋诗人,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母亲,我是诗人。没有别的。」如此确凿,不容质疑。


4、林秀赫:《索隐》可能是您最难解的一本诗集了,然而阅读起来却也最自由。此书您抛弃命名,不再去描绘具体的外在,转而去求索抽象的内在,当中「索」、「隐」、「莎弗」的三重对话结构,让我联想到陶渊明的〈形影神〉。在您其他诗作,也常看到由括号、引文敞开的另一个声部。可否请您谈谈,「对话」在您诗作中的意涵?您为何选择「对话」?


陈育虹:《索隐》真的难懂吗?其实脉络应该是很清楚的。写《索隐》时我并没有想到〈形影神〉,我只是设法跟莎弗对话。〈索〉是求索、提问,〈隐〉是隐喻、回应。书里有一些提问、一些响应(或自问自答),而莎弗是整个结构的锁链。莎弗一生诗作五百多首,上万行,但因为年代久远,留存的都是些片断,fragments,题材又非常广泛(包括情诗、祷文、婚颂、挽歌、箴言等),要整编很难,我选译的是她的抒情诗,为的是让《索隐》成为一个整体。

至于对话:艺术创作是将抽象思考与情感藉某种媒介具体表达出来。「表达」一定有「沟通」的意愿,不管是否沟通得成。将抽象思考、情感定型成艺术(文字、绘画、音乐)必须经过一个理性的,自我厘清的过程,通过这步骤「沟通」才可能。Emily Dickinson曾说「(诗)是我的信,写给这从不回信给我的世界。」诗,或任何艺术,永远是一种对话,不管是否有明显的对象;自我思辨也是对话——跟自己的对话。


5、林秀赫:您的诗集从《索隐》开始,到《魅》、《之间》,三本诗集的主题性都很强,皆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不是说像一般的诗集,一首一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连,鲜少这类的主题创作。当初怎么会想到这样来出版诗集呢?


陈育虹:从最初我就试着把一本诗集当作一件独立完整的作品处理。早期的《关于诗》、《其实海》因为其中有些诗与绘画有关,我就间隔穿插林崇汉或我自己的画,让诗画相互衬托,也让一首首诗有所交集。《河流进你深层静脉》是以短句的长诗串连,像河流,希望有「清明上河图」滚动条的感觉。后来的《索隐》、《魅》当然更接近我对「诗集」整体性的要求,让它像一部长篇小说。我不写小说,但某一段时间内写的诗,应该多少有些连惯性,不可能完全不相关;但为了每本诗集的完整,有些诗就算已发表多年,也不一定收进诗集。我想,我追求的更是「整体感」:一本诗集是一件作品。


6、林秀赫:《魅》也是一本特别的诗集,以「诗」与「札记」的双重结构来彼此呼应,又像是彼此解构。阅读时总会期待从札记中看到关于诗的任何解答,有时更会觉得札记本身就像是一篇散文诗。能否谈谈《魅》的成书经过?


陈育虹:日本平安时期女史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记》(林文月老师译),就是一部结合了诗与札记的著作。这是《魅》的灵感来源:千年前文人的书信往来方式,一封手柬(问候、致意)加一首和诗。「魅」也是mail的译音,用信札呼应诗。Mail也可以联结到它的同义字letter,而letter另有「文字字母」之意,它的复数letters则意指「文学」。Man of letters是文人、学人。

因为觉得太多人说诗难懂,我想如果把诗扩充成散文,大概就比较好懂了。就是这个想法。诗是诗,语言精炼,留白较多;散文是把话说得更清楚、或更具体。我们其实不用将诗、文界分得那么清楚,对我来说,不同文体只是不同的书写表达方式。对于诗,我更看重的是「诗意」,不限定它长短分行的格式,格式是跟着内容而定的。小说里也应该有诗,有「诗意」。我们喜欢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不就是因为除了绝对创意的内容,它更有诗意的文字。诗其实不只是我们预设的某种文体或格式,诗最重要的是「诗意」。

「魅」有八十篇,因为罗兰‧巴特《恋人絮语》用八十篇短文解构《少年维特的烦恼》,我用八十这个数目给自己一个依凭,我必须要有这个创作结构上的依凭,让自己觉得踏实些,知道目标在哪,到哪该结束就结束。我们至少要有个蓝图,才能盖起一栋房子,不是吗?但当然,罗兰‧巴特是要解构,而我反而是要重建。


7、林秀赫:我们还看到了您诉说自然的一面,那个自然有时是旅途中身处的自然,有时则是居家的一草一木。〈蜻蜓〉、〈天牛〉、〈围捕〉、〈只是一株细瘦的山樱〉、〈知了,亲爱的知了〉,都可看到您以精彩的隐喻,揭露自然的寓意。您在《魅》的序言亦以布莱恩‧朵耶散文中的蜂鸟,谈到人内在的风暴,又让我觉得自然不只是个隐喻了,更是真实的结构,这篇序言也因其动人而广为流传。能否谈谈自然带给您的感受,以及和诗歌之间的关系?


陈育虹:「露珠的世界∕就是露珠的世界∕然而,然而——」在俳句诗人小林一茶(1763-1828)的眼中,露珠是露珠,但也不仅是露珠。我们称大自然Mother Nature,人既是自然界的物种之一,如何自外于草木虫鱼?我写的,我能写的,只可能是我熟知的事物。事实是,我必须离开屋子,走向那只蜻蜓,那株山樱,它们才会对我说话。

诗借力于「意象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每个诗人都有各自的意象目录,这「目录」是他个人生活、阅读、想象等经验的集合。我小时候住在高雄、台南,和大自然非常接近,后来也一直选择住在郊区,尽量不离大自然太远;我写的,是我看到的,体会到的。大自然在我的意象目录里占了很多页。


8、林秀赫:您曾说藉由阅读,能让您在繁琐的日常中维持诗的状态。但在阅读之外,您也有许多触发于日常生活的创作,比如〈午宴〉、〈步行机上的风景〉、〈婴儿饼干〉、〈马其顿手工制造〉、〈现在几点?!〉、〈小镇〉,以及我很喜欢的一篇散文〈118史蒂文斯〉。这类作品其实很难写好,由于太贴近生活,意义反而不容易彰显,可是您却能写出新意,带领读者重新体会生活,看见不凡。您是如何从生活中提炼出诗的?


陈育虹:观看>思考>体现是创作的基本过程。诗,是文字的艺术,而既是创作,自然要有新意。诗,是依据诗人各自的文字美学,写出有新意的观点。露珠就是露珠,椅子就是椅子;创作者该如何在其中看到这颗露珠或这把椅子的独特,并将之展现,让这颗露珠、这把椅子借着诗而有更不同的存在价值?

至于「如何」?我想还是要回到「观看」和「思考」。日常生活嘈杂纷忙,安静是重要的,时间是重要的,如此才能沉淀。沉淀了才能澄清,澄清了才能体现。写作不脱离生活跟阅读的经验;生活跟阅读是养分,创作仰赖的是个人吸收、转化这些养分的能力。

另外就是想象力,想象力经常也根基于现实。比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毕加索不直接画战争,而是把战争抽象成许多扭曲、惊恐的痛苦表情;《三个音乐家》则是以各种形状的色块,拼接出三个乐手坐着弹奏的姿态。抽象与具象一体两面,画家从现实中抽离,找出象征,但依据的仍旧是现实;所谓「抽象」是从「具象」物体中抽取出精要,把「象」精简化。诗的留白、暧昧、不确定性,都是「抽象」,保持一点距离,但这抽象又必须以能触动我们眼耳鼻舌(具体的)感官认知的语言描述,因为沟通还是必要的。这也许就是诗的吊诡。


9、林秀赫: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艾特伍的诗集《吞火》,是您最新的翻译力作。您说:「作为译者,必须有不同的名字。翻译艾特伍,我必须是艾特伍。或说,我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变成她们。」然而翻译艾特伍不同于翻译其他诗人的困难度在于,她也是一名出色的小说家,有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而您是如何沟通诗与小说两种文类,从中找到一个统合的关键呢?


陈育虹: 艾特伍二十六岁就以诗名立足文坛,我读她的诗远早于读她的小说;不管她后来写了多少小说或论文,在我心里她永远是完完整整的诗人。就像我在《吞火》译序中说的,她的小说其实很多根植于她的诗。她的小说如果成功,其中的关键也是她绝对精炼的诗语言(意象、节奏等)。精炼的诗语言是她创作的核心力量,小说只是添加上更庞大的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翻译《吞火》,我主要处理的是她那最核心的语言艺术。当然,某些内容如果涉及典故或历史的叙事诗,比如长达五百行的〈女妖瑟西∕泥淖诗〉、三百行〈半吊着的玛丽〉、或整辑千行《苏珊娜‧慕迪手札》,我一定需要先稍做「考证」。

关于艾特伍诗和小说的关联,我在译序里谈了一些。从年轻到现在她的关注很广泛,也很一贯。我常觉得写小说的危险是说得太多。艾特伍的小说比较偏重以故事阐述理念,语言的浓度自然比不上她的诗。我比较喜欢的是《使女的故事》。诗是核心,小说是用较多的语言,表达、发展这核心思考。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就是诗的延长,不是吗?因为有核心,所以有份量。而我喜欢《过于喧嚣的孤独》,就在它还保留着诗的精炼。但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吧。


10、林秀赫: 在您翻译的小说《雪之堡》中,有一段谈及「虹的力量」,如同您的名字,您也拥有持续且充沛的创作能量。名字来自父母的祝福,这让我联想到您曾说过父亲对您的期望,他认为您能写,也应该继续写。当初是怎样的机缘,让您开始写诗并一直写下去?


陈育虹:父母赐名「虹」是纪念他们的旧居上海,以及我的出生地高雄(广东话发音「虹」)。我从小学开始数理就很少及格,父亲看我可怜,建议我念文藻,完全脱离理科的困扰。在文藻主修英文,但一半学分修的是中文,包括诗词选、老庄、论语、甚至墨子。唐诗宋词当然是最喜欢的。英国文学主要是读浪漫主义诗,还有一堂美国文学,教的是海明威、史坦贝克小说。那时是七○年代初期,西方现代诗集诗刊在台湾几乎买不到,艾略特、普拉斯、碧许的诗是听说了,到处找了来读的。在文藻任校刊社长兼主编,缺了任何稿类就得想办法补上;诗最少人写又最不能缺,只好自己写……

而翻译,十八岁生日父亲送我一本2,720页,10公分厚、32公分长、22公分宽,容纳450,000字,有彩色插图的1969年完整版《韦氏字典》。我想他对我的期望太高了。

第一本诗集《关于诗》是为让病中的爸爸开心而出的。第二年他就过世了。继续写是想知道自己还能写些甚么。


11、林秀赫: 您在2010年日记的最后一天写道:「如果在冬夜。谢谢没有暴风雪的冬夜。」今年台北下雪了,恰巧距离1996年您出版第一本诗集《关于诗》刚好二十年。今年肯定是不同以往、别具意义的一年。回顾这二十年的诗歌写作历程,今年是否有新的计划?这是读者最期待的。


陈育虹:台北下雪了!这是2016年1月24日清早醒来的大惊喜。我戴上在温哥华雪天才会用的毛线帽,到后院去摸摸盛着雪的姑婆芋、鸟巢蕨。草地一片白花,玫瑰、栀子、仙人掌、番石榴、芒果、棕梠、山茶,这些高矮胖瘦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该觉得多意外啊。台北都下雪了还有甚么不能发生……

我回到书桌,找出去年底登在《吹鼓吹》的一首〈冬〉:「我想要一个深雪的∕地方∕所有的冷,白,抽象∕沉默……」收进预定今年出版的新诗集档案。诗是生活最清澈的见证,每一首诗都是生命的一小片段,加起来,或许不是全部,但应该也接近了。


责任编辑:孤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光阴里的诗意与传承—— “青春诗会”40年:记录时代脚步,见证数代青年诗人成长
  2.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3. 重立人民性与重塑主体性——对当前新工业诗歌写作的一次掠观或几点体会
  4.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9. 诗人陈先发当选安徽省作协主席
  10.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 《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中外对照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东京梦华·菊香宋韵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开幕式暨座谈会成功举办
  6.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隆重举行
  7. “每日好诗直播间”暂停一周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0. 博士论文《〈诗刊〉社“青春诗会”研究》(节选)丨左存文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