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春
《乌鸦诗人》,王立春/著,海燕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版,15.00元
王立春的童诗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气质,首先当推其散文化的诗味与诗美。散文与诗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以散文入诗被公认为是最难处理、也最见功力的一种创作方式。而在《乌鸦诗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引人入胜、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情节与清新淡雅的散文化气息可谓相得益彰,几乎在每一首诗中都能体会到那种潇洒飘逸的美感。
《乌鸦诗人》延续了王立春童诗创作中的“诗歌精神与儿童精神的融合为一”的核心价值取向,童真童趣与诗美有机互融。读者一定会为《没有一朵花憋着自己》《开成油菜花》中的自由、活泼、奔放,以及《蝌蚪老师》《乌鸦诗人》《钓鱼人》中的天真、淘气、机智的童真童趣所深深打动。如《开成油菜花》《偷嘴的月亮》中,诗句的重复跌宕、荡气回肠的韵律节奏(音乐美),如涟漪荡漾,别具韵味。《满天的风筝在飞》中主客体的转换很巧妙,尤其最末一节——“满天的风筝在飞/满地的小孩在跑/跑在地上的小孩像风筝/飞上天空的风筝像小孩”,可谓妙笔。再如《秋千悠悠》一诗,虚写秋千的活泼、顽皮,对孩子的亲近,而实写孩子的淘气与无忧无虑的天性,比拟修辞的运用,惟妙惟肖,构思奇巧。可以说,王立春已然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美学风格与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力。
诗人王立春在为孩子们精心打造美丽的童话世界、书写大自然的奇闻妙趣以及动植物精灵的魔幻故事的同时,还寄寓了她深深的人文情怀。这些诗歌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寓意,如宣扬友爱互助主题的《六月的小树》《懂事的鸟不让一棵树孤单》《风看见砍柴的老人》,小树、小鸟以及风都有着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风”帮老人捆草、托柴筐,“老人睡着了/风在院子里踮着脚尖跑/嘴里吹起/快乐的口哨”的细节描写非常有趣,一个懂事又乐于助人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引导孩子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的诗歌,如《开成油菜花》《没有一朵花憋着自己》《坐着秋天的马车》《菜园里追星族》等,非常有现实意义。油菜花朴实无华,既不像玫瑰那般献媚讨好,也不像水仙那样自视清高,她虽然平凡普通,但是很有志气,因为它“不像向日葵那样/整天仰着脸去讨好太阳/不像夜来香那样浓妆艳抹/让星星和月亮都忘了回家”,即便是“风说了多少好话/也不跟着风跑/雨点捶了多少拳头/也不低下高傲的头颅”。这首诗除了对孩子独立的自我意识与自尊自强的性格的养成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外,还不乏励志的意味。
在笔者看来,通过讲故事来传达知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类诗歌最具分量。如夜空成了一块无边无际的大布,星星是被风吹破了一个个小洞,月亮则是大布上的一块金黄色的补丁(《月亮补丁》);四季更迭、月亮的阴晴圆缺被演绎成了趣味童话(《偷嘴的月亮》);星星趁着雨夜,带着雨帽悄悄“从天上溜下来/躲在草丛里”,翌日清晨,“草丛里开了一朵又一朵鲜花/那是天上的星星/一颗又一颗/闪着灿烂的光芒”(《星星蹲在草丛里》),多么奇特、浪漫的想象与新颖的构思。这些妙趣横生、富有奇幻色彩的诗歌让孩子们在快乐、好奇与追问中获得了知识,同时对孩子们的联想能力、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激发、培养,无疑是生硬的说教所无法比拟的。
诗集中所收的诗歌,一个最为突出的共性特征,当属自由、奇幻、奔放、颇具具有陌生化意味的想象力。突破常规、别出心裁的想象力应是童诗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原因在于:“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
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并不快乐,因为他们的童年被剥夺了。虽为儿童,却无童年。当孩子们本该无忧无虑、尽情玩耍的童年被剥夺后,其天性,尤其是想象力、好奇心、探索冒险意识与创造潜力也自然会因此被过早扼杀而枯竭。一直致力于童诗创作的王立春犹如辛勤的园丁,为孩子营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方小小的“百花园”,一颗颗包含无穷想象力、创造力的嫩芽,通过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定将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缤纷的智慧之花。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