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至9月1日,“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之一的青春版《牡丹亭》亮相国家大剧院。在三天9个小时的演出中,这部400年前由汤显祖谱写的传世经典经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员的倾情演绎,迸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令观众沉醉其中。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苏岩摄 光明图片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苏岩摄 光明图片
12年舞台积累打造艺术经典之作
由两岸三地合作打造,华语作家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张继青担任艺术指导的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首演至今,不仅获得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观众的喜爱,还引发了社会舆论对昆曲传承话题的热议。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说,打造精品贵在坚持。在12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青春版《牡丹亭》完成了海内外演出287场,到过中国大地的许多地方,也走入了美国、英国、希腊等国的主流文化圈,既登上过国家大剧院这样大型演出场所的舞台,也曾在学校的礼堂里演出,直接进场观看演出观众60万人次,其中青年观众占到了73.5%,还有很多连中文都不懂的外国人。
“现在是看青春版《牡丹亭》最好的时节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赵凤兰感慨道,“早在2004年我就目睹过该剧演出的盛况。当时以沈丰英、俞玖林为代表的演员们青春逼人、活力四射,如今他们对艺术追求的激情依旧,却在多年舞台历练中摆脱了稚嫩青涩,演技唱功日臻成熟。他们的表演如鱼得水,将一场超越生死的爱恋演绎得缠绵悱恻,使作品呈现出雍容大气的成熟之美,为观众勾勒出昆曲耐人寻味的艺术品格。”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获得青年观众青睐
戏剧大师汤显祖的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还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与艺术价值,对我国戏剧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诗意语言抒发了闺阁女子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还将中国戏曲引入了哲学思考的高深层面。“我们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之际,演出这部青春版《牡丹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演绎出杜丽娘为爱情而生的‘还魂’故事,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青春版《牡丹亭》实现了对昆曲艺术乃至传统文化的承袭和有效传播。”赵凤兰指出。
昆曲剧目比比皆是,光《牡丹亭》就有很多版本,为何偏偏青春版《牡丹亭》既展现了传统昆曲和《牡丹亭》的“原汁原味”,又对青年观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蔡少华表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概念看似容易,但要将其付诸实践,就必须把“传统”与“现代”的抽象命题落实到具体细微的环节中。青春版《牡丹亭》将55折的原本选其精华删减成27折,分上、中、下三本,基本保持剧情完整,不仅承接原作的精华,还更加突出主题,生旦并重,对称平衡,展现男女主人公从情真、情深到情至的过程。此外,还在坚持昆曲舞台抽象写意原则的基础上,引进园林的审美元素,结合现代美学,在视觉上强调虚实相间、动静有度的效果。演员在唱腔和表演方面也尽量把最打动观众的细节放大延伸,以淡雅古典、清新精巧之姿,触碰观众内心最敏感、最富有朝气的地方。
现代传播方式让市场逐渐宽广
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发展,不但是艺术家的责任,也是年轻人需要关注的问题。蔡少华表示,他们从创作之初就把培养年轻观众作为努力方向,通过讲座、公益巡演、低价学生票、经典欣赏选修课、校园昆曲传习工作坊、数字昆曲网站等传播策略,吸引学生群体。年轻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对待传统经典作品改编的态度上具有开阔的思路和强大的包容性。年轻的力量也具有可传承性,比如这次国家大剧院演出中,有些带孩子来的家长就是多年前的学生观众。从这种代代相传的观演行为中,我们看到了昆曲艺术未来发展的希望。
“青春版《牡丹亭》的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接触昆曲,没想到由此开始认识、了解昆曲,从而演变成了昆曲票友,通过各种曲社活动不断催化昆曲社会传播,直至最后志愿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中来。”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赵志安认为,研究这种由一部作品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程引发如此深入且持续的影响的传播案例,既有当下的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从而使更多昆曲优秀剧目走入观众的视野之中,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关注讨论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热潮,或可成为纪念汤显祖最好的方式。
{Content}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