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羊群

作者: 2016年07月20日09:11 浏览:286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一个人放牧 懂每一只羊的心事


一辈子不肯原谅那条吃羊之狼 

一辈子找寻它的藏身之地

父亲在一杆牧鞭上安身立命


羊群是自由论者 父亲也非多事之人

一起爬坡 一起度多欲的夏季

为一只走失的羊挂起一盏红灯笼

给喂奶的母羊吃更嫩的草 肯夜里挥刀


路上相遇不霸道 挨饿也不剥光树皮


父亲老了 羊群开始习惯自己上山找草

一个人的父亲 对着窗口放牧自己


剩下的一点点光阴




推荐语:


这是一首写父亲的诗。与许多咏唱父慈母爱的诗歌相区别的是,把这人世间最热烈的感情表现得如此冷静。任何一首诗(不管风格如何)原则上都属于抒情诗,区别仅仅在于抒发的方式,“冷抒情”、“反抒情”未必就真的是不抒情——每一个诗人本质上都是抒情诗人。本诗作者有效地掌控着激情,好像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观察父亲的人生、勾勒父亲的命运,但他的克制反而更利于塑造父亲的形象,也更为感人。他没有选择父亲与儿女的关系来切入,而着眼于父亲与羊群的关系:“父亲老了 羊群开始习惯自己上山找草/一个人的父亲 对着窗口放牧自己/剩下的一点点光阴……”这是一个孤独的父亲,远走高飞的儿女不在身边,有事可做、有羊群可放牧,至少还能打发寂寞,可当羊群也不需要他了,他只能放牧自己的影子,形影相吊,度日如年。描写父亲的衰老,绝对比描写父亲的强大更能带给读者疼痛感。没有爱就没有疼痛。越是疼痛,则证明爱得越深。忍住眼泪、假装平静的诉说,比哭天抢地地用无数个“啊”来渲泄,可能更有穿透力。我觉得《父亲与羊群》属于新世纪的“新抒情诗”:它继承了传统,但并不保守;它兼容并蓄,还汲取了现代派诗歌诸多有益的技法,譬如用叙述来抒情,用叙事来抒情,甚至用议论来抒情,抑或夹叙夹议来抒情……而不再只是用抒情来抒情。它的面孔不再只是单一的哭或笑,还有着更为丰富,五味俱全的表情。心情丰富了,表现心情的手法丰富了,抒情诗的表情也显得丰富了。(特邀点评人:洪烛)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