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7月1日,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诗刊社、四川省作协、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昌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6年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举行。
凉山境内聚集着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等14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同胞在这里共生共荣,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与碰撞,造就了凉山独特的文化气质。凉山有着深厚的诗歌文化传统,是一片诗歌的圣地,名扬国内外的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玛姆特依》就诞生在这里。那些浩如烟海的民间歌谣和说唱,已经让这块浸润着诗性的土地,无处不在地张扬着一种诗的创造力。中国作协副主席、彝族诗人吉狄马加说,在彝人的世界,诗歌是处处可以感受到的存在。在这里,不管是文字意义的表达,还是口头生活的语言,都充满诗歌的形式。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2016年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必然会浸染着丰富的民族元素。6月26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彝海结盟”80周年,“五彩凉山,情深意长——刘解先、刘蒙书画作品展”在西昌火把广场艺术长廊举行。1935年,刘伯承和小叶丹在彝海歃血为盟,保证了中国工农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红军主力保存了宝贵的有生力量。在凉山,还有近万名彝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凉山和凉山的少数民族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刘解先、刘蒙是刘伯承元帅的子女,他们以此次展览纪念彝海结盟的情深意长。
诗歌周期间举办了多场朗诵会,在每一场聚会中,诗歌、音乐、舞蹈相互辉映。歌谣“朵洛荷”曼妙如花、高贵典雅;高亢的彝族“阿都高腔”将人带进彝人的爱情世界;悠扬的酒歌、情歌,饱含祝福、首首动人;热情似火的山寨之舞让人忍不住心随荡漾……最为特殊的一场朗诵会是“我,雪豹”交响音乐会。作曲家胡银岳为吉狄马加诗作《我,雪豹……》创作了交响乐。音乐会由指挥家唐青石指挥,凉山交响乐团演出。传统和现代交汇,诗歌与音乐交融,让人深切体会到雪豹的孤独、恐惧,使人心灵颤动。
此次诗歌周举办了三场主题论坛,近30位中外诗人从不同角度对“诗歌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葡萄牙诗人若泽·路易斯·佩肖托认为,民族性在诗歌中一直以多种方式体现,也许并不明显,却是事实。诗歌总是受到创作地点的影响,因为诗歌的用词以及价值观念与当地的特殊文化氛围密不可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诗歌极具地方特色,好像透过诗歌就能窥探到某个地域深处的东西。
地域性、民族性的存在为我们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能。英国诗人李道认为,在不同时间和地点里,民族、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别,与生物多样性的事实一样自然、必然和不可避免。因为它们的独特性,所有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都要被尊重和热爱。不包含对“细微特质”的热爱,任何一个普遍主义者的幻想,都是可憎恶的。西班牙诗人阿尔贝托·彭博引用加利西亚文人维森特·里斯特的话说到,“只有懂得从差异中学习,从独特中收获,一个民族的生机才会旺盛。也许对别人来说是致命的东西,于我们而言,却意味着生命之本,我们精力充沛地感受着它,勇气十足地宣扬着它。每一个民族都终将还原为它本来的样子。”
诗人李少君认为,由于地方性诗歌的兴起,当代诗歌进入了一个群雄逐鹿、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时代,也有人形容为诗歌的“春秋战国”时代。诗歌的地方性除了激发诗人的创造力之外,无疑还将带来诗歌的普及,培育诗歌的阅读市场,夯实诗歌的基础,然后,也就自然地带动诗歌的上升与发展。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说,书写出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是非常艰难的,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文学理想,那就是,让更多的人通过诗歌了解丰富灿烂的普米族文化。
也有很多诗人对单纯强调诗歌的地域性、民族性提出反思。克罗地亚诗人达米尔·索丹谈到,诗歌创作起源于对个人性、地域性、民族性的辨认,但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不自觉地体现出对于普遍性、人类性、世界性的追求。如何在创作中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是每一个诗人都要面对的课题。意大利诗人马尔科·卡沃斯就认为,民族性、地域性是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这一维度里,我感到安全,甚至渴望”。但有时候,他也会因为局限在这一潭死水中而感到难过和恐惧。但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不断地去感受它,表达它,“地域性可以抑制我们,也可以拯救我们”。
甚至有些诗人认为不必过多强调诗歌的地域性、民族性,而要强调其世界性、普遍性。丹麦诗人尼尔斯·弗兰克认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也许遭遇各异,但随之产生的感情大同小异。我们有相同的悲痛,相同的无力感。我们对虚伪、贪婪、自负都有着深刻的反思。诗歌是用来表达这些共同感情的。有些深刻的东西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表达,只能写进诗里。也许这正说明了为什么世界各地的诗人比普通人更能理解彼此。
挪威诗人莎拉·卡米尔讲了一个场景和故事来表达她对“诗歌的世界性”的看法。有一天,她带着孩子去一家私人疗养院,去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婆婆。在那里,她听到一首诗,大意是:“一个奇迹降临,两人变成一人;一个奇迹降临,两人变成三人。”这是旁边一个穿着蓝裙子的陌生老太太朗读的。莎拉·卡米尔说:“当时我们挨着坐在等候室的沙发上,她为我读这首诗时,我们都会心一笑,然后低头看着我怀里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我轻抚着儿子的头发,她摸摸我儿子的小手指,我不禁也念起了这首诗。我们两个都明白这首诗蕴含的意义,也无需多言。这就是诗歌的世界性。”
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但又试图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这是此次诗歌周活动的一个特色。诗歌周期间,还在诺苏诗人之家举办了“时间切割的影像——吴久灵摄影作品展”。展览展出了摄影家吴久灵拍摄的数十幅彝族人像作品。他常年在大山深处行走,希望通过摄影作品真实反映彝族地区的发展概况。他说,摄影者对生活要有激情,更要有一颗善良之心。要关注社会,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做到了这一点,摄影创作有拍不完、摄不尽的题材。参加活动的中外诗人就在展览现场朗诵诗歌,相互交流,而诗歌、音乐、舞蹈、图像都成为极其有效的沟通媒介。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